生態樓
⑴ 什麼是生態建築
在人類全部能源消耗中,建築耗能占據了80%,而且現代建築的發展中忽視能源消耗,比如裝有玻璃幕牆表面的摩天大樓就是最典型的耗能建築。夏季太陽輻射透過玻璃造成的室溫升高完全要靠空調來降溫,而冬季又透過玻璃向外界釋放大量熱量。生態建築的出現正是國際建築界對這些問題作出的積極反應。
所謂「生態建築」,其實就是將建築看成一個生態系統,通過設計建築內外空間中的各種要素,使物質、能源在建築生態系統內部有秩序地循環轉換,獲得一種高效、低耗、無廢、無污、生態平衡的建築環境。
許多國家,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對生態建築非常感興趣,逐漸回歸大自然,日本、荷蘭、英國、美國、瑞典等紛紛開展生態建築計劃。
早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美國芝加哥就建成了一座雄偉壯觀的生態大樓。樓內沒有磚牆,也沒有板壁,而是在原來應設置牆壁的位置上移種植物,用植物牆把每個房間隔開,人們稱之為「綠色牆」、「植物建築」。人們生活在這種植物建築里,每天都樹木蔥郁、綠草如茵,空氣清新,景色宜人,彷彿置身於美麗的大自然中。
生態建築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尤其是生態住宅更是如此。生態住宅力求自然、建築和人三者之間的和諧統一。它利用自然條件和人工手段來創造一個有利於人們健康的舒適生活環境,又要控制對自然資源的使用,實現向自然索取與回報之間的平衡。
生態住宅首先要滿足的是人的生活舒適性,例如適宜的溫度、濕度,充足的日照,良好的通風,以及無輻射、無污染的室內裝飾材料等。其次,生態住宅還要與自然景觀相融合,與大自然保持和諧的關系,盡可能減少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如減少有害氣體、二氧化碳、固體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⑵ 生態建築設計的特點是怎麼樣的
生態建築的誕生,標志著世界建築業正面臨著一場新的革命。這一革命是以有益於社會,有益於健康,有益於節省能源和資源,方便生活和工作為宗旨,並對建築業的設計、材料、結構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它不再是生態專家們的美好設想,而已變成現實。
美國太陽能設計協會正在研製新型的太陽能住宅,稱為建築物一體化設計,即不再採用在屋頂上安裝一個笨重的裝置來收集太陽能,而是將那些能把陽光轉換成電能的半導體太陽能電池直接嵌入到牆壁和屋頂內。這種建築物一體化的設計思想是該協會創始人史蒂文·斯特朗20年前所倡導的,由於當時太陽能電池過於昂貴,無法實施。如今太陽能電池的價格只有20世紀80年代的三分之一,所以推廣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德國建築師塞多·特霍爾斯建造了一座能在基座上轉動的跟蹤陽光的太陽能房屋,房屋安裝在一個圓盤底座上,由一個小型太陽能電動機帶動一組齒輪。該房屋底座在環形軌道上以每分鍾轉動3厘米的速度隨太陽旋轉,當太陽落山以後該房屋便反向轉動,回到起點位置。它跟蹤太陽所消耗的電力僅為該房屋太陽能發電功率的1%,而該房所獲太陽能量相當於一般不能轉動的太陽能房屋的2倍。
20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芝加哥曾建成了一座雄偉壯觀的生態樓,樓內沒有磚牆,也沒有板壁,而是在原來應該設置牆的位置上種植植物,把每個房間隔開,人們稱這種牆為「綠色牆」,稱這種建築為植物建築。這種建築的施工方法並不復雜,它無需成材木料,無需採用大而笨重的建築設備,而是就地取材,以樹林為主材,採用經過規整的活樹林來作為「頂梁」、「代柱」和「替代牆體」。運用流行的「彎折法」和「連接法」建造出許多構思巧妙、造型新奇、妙趣橫生的拱廊、曲橋、屏風、住宅樓等。
生態住宅的設計概括起來有四點:舒適、健康、高效和美觀。住宅設計應充分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及其他地域條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採光、自然通風、被動式集熱和製冷,從而減少因採光、通風、供暖、空調所導致的能耗和污染。如北方寒冷地區的住宅應該在建築保溫材料上多投入,而南方炎熱地區則更多的是要考慮遮陽板的方位和角度,即防止太陽輻射和眩光。綠色生態住宅強調的是資源和能源的利用,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關注環境保護和材料資源的回收和復用,減少廢棄物,貫徹環境保護原則。
⑶ 石家莊錦山清雅生態酒樓與光明大廚哪個好
光明大廚沒聽說過,只聽過光明漁港,前面那個酒樓是東南二環那邊么,那個還可以
⑷ 什麼是生態樓盤、
就是指樓盤周圍的環境了,是否有來自交通,自然環境的影響。
⑸ 為一座生態大樓起名字
綠苑
⑹ 什麼是生態樓盤
嗯,怎麼說呢,生態樓盤是房地產商自己炒作的一個名詞而已,但也不要太失望,相對來說生態樓盤指的是節能、環保、綠色。即外牆屋面和門窗都用的是節能材料,盡可能地讓你少用電;而且所用的材料比較環保,釋放的污染物較少;小區功能配套設施齊全;景觀綠化較好。但這沒有一個嚴格的量的標准。現在只要跟上面幾個條件沾點邊的,開發商都炒作為生態樓盤。
⑺ 什麼是生態村.生態村概念是什麼
當前,在我市廣大農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生態村」創建活動。如何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因勢利導,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針對創建活動中有關問題,生態村創建活動中應強調「五個定位」。
一、認識定位。構建文明、繁榮的和諧社會,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局面的戰略舉措。廣袤農村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載體,與時俱進,全黨重視,全民參與,形成齊抓共建的合力,十分必要。首先要充分認識到搞好生態村建設是新形式下的新要求、新任務,只有用科學發展觀作指導,用創新的思路來對待,才能確保創建活動扎實開展、逐步深入,全面改善村莊綠化面貌,營造清潔水源、清潔田園、清潔家園的良好人居環境,推動「三農」工作跨越式發展
...........................
詳情:http://www.pyly.gov.cn/show.asp?id=503
大概來說就是充滿生機等
⑻ 生態樓盤是什麼意思
生態小區是通過調整人居環境生態系統內生態因子和生態關系,使小區成為具有自然生態和人類生態、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統一、可持續發展的理想城市住區。
1.1 生態小區的內涵 生態小區空間結構合理、基礎設施完善,生態建築、智能建築和生命建築廣泛應用,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融合。
1.2 生態小區的特點 生態小區與傳統小區相比有本質的不同,主要有以下特點:和諧性的生態小區內自然與人共生,人類回歸自然,親近自然,自然融於小區,小區融於自然;同時,能營造滿足人類自身發展需求的環境,富有人情味,充滿濃厚的文化氣息,擁有強有力的互幫互助的群體,呈現出繁榮、生機和活力。
1.3 生態小區的可持續發展 生態小區要做到可持續發展,從而實現小區社會、經濟、環境的發展,能夠在取得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同時推動經濟發展,實現經濟快速高質增長;能把小區自然環境作為小區公共資源得到永續利用。整體性的生態小區不是單單追求環境優美或自身的繁榮,而是兼顧了社會、經濟、環境三者的整體協調發展,小區生態化也不是某一方面的生態化,而是小區整體上的生態化,實現整體上的生態文明。
⑼ 從北京虎坊路到香山南辛村20號中科院植物所生態樓312
公交線路:地鐵7號線 → 地鐵4號線大興線 → 563路,全程約28.1公里
1、從虎坊路步行約840米,到達虎坊橋站
2、乘坐地鐵7號線,經過1站, 到達菜市口站
3、步行約50米,換乘地鐵4號線大興線
4、乘坐地鐵4號線大興線,經過17站, 到達北宮門站
5、步行約180米,到達地鐵北宮門站
6、乘坐563路,經過12站, 到達北京植物園南門站(也可乘坐563路區間、331路)
7、步行約450米,到達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