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發布時間: 2020-11-23 07:41:16

A. 簡述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有效利用能源、減少環境污染、降低安全生產事故頻次,防止突發環境事件,確保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制定並執行環保政策和措施,致在保護環境的同時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已經成為我國民生工程的關注點。保護環境不僅關乎人們的生存環境,也影響著經濟發展。
一、環境保護就是研究和防止由於人類生活、生產建設活動使自然環境惡化,進而尋求控制、治理和消除各類因素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並努力改善環境、美化環境、保護環境,使它更好的適應人類生活和工作需要。換句話說,環境保護就是運用環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深入認識污染和破壞環境的根源及危害,有計劃地保護環境,預防環境質量惡化,控制環境污染,促進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提高人類生活質量,保護人類健康,造福子孫後代。
二、人生活在自然環境中,所以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是發展生產、繁榮經濟的物質源泉。如果沒有地球這個廣闊的自然環境,人類是不可能生存和繁衍的。隨著人口的迅速增長和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工業及生活排放的廢棄物不斷地增多,從而使大氣、水質、土壤污染日益嚴重,自然生態平衡受到了猛烈的沖擊和破壞,許多資源日益減少,並面臨著耗竭的危險;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也日趨嚴重,糧食生產和人體健康受到嚴重威脅,所以,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環境是關繫到人類生存、社會發展的根本性問題。

三、中國環保價值鏈,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具有顯赫的地位,但是,環境污染問題,在發展國民經濟建設時是不可懈怠和輕視的;提升環保的政策力度,從而更好地採取治理和應對突發環境事故,是當前急不可待的任務。

四、我們能夠借鑒國際最佳實踐和企業成功經驗,從而進一步推動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發展國民經濟建設時要把保護環境放在首要位置。
五、提升地方政府和企業的環保意識和能力,是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地區區域性經濟發展中,已經注意到了本位主義和犧牲環境為代價所帶來的最終惡果,開展清潔生產,以促進企業的認知和意識,以環保促進當地社區、工業、價值鏈、買方市場的綜合效益,相關經驗已作為成功案例,為中國企業的環保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
六、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而不危及後代人的利益,政府,地方政府和業界應制定和實施更加嚴厲的清潔生產、高效利用自然資源等法規和政策,以減少對中國本土、人類環境的污染。

七、國家的環境保護問題,包括環境污染的防治與控制、自然生態保護、核安全監管、環境安全保護等,政策應當先行。執行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也應當充分利用經濟杠桿策略,過去比較注重經濟份額的考量,應迅速轉為對國家法規和政策執行力的考核,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過程。

B. 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正當我們為印度洋大海嘯奪走了數萬人的生命而惋惜、而奉獻、而反思的時
候,今年第一期的《環球》雜志竟然刊發了這樣一篇文章《人類無須敬畏大自
然》。在這篇文章中,著名科學家何祚庥說:「我要嚴厲批評一個口號,即所謂
『人要敬畏大自然』」。

這篇文章說,從歷史來講,在人類發展的早期,人類對自然的抵禦能力很有
限,所以一些進步思想家強調人定勝天。而就我所知,我們人類的早期恰恰是敬
畏大自然的。這在我們傳說中有很多記載。像二郎神就是守護神,現在去九寨溝
的路上有川主寺來敬奉。只是到了我們人類製造了工具,有了一些發明之後,才
不知天高地厚地提出了人定勝天,改造自然。

而自從有了這個口號後,我們吃的苦頭還少嗎?

在處理人和自然的關系時,在文中旗幟鮮明地說:應該以人為本。他表示絕
不反對保護環境和保護生態,但需要弄清楚一個觀念,保護環境和生態的目的是
為了人。有些時候我們需要「破壞」一下環境、生態,改變一下環境和生態,但
也是為了人。

在這里,我也要旗幟鮮明地與這一觀點唱唱反調。

人類本是自然界的一員,大自然存在多久了,而我們人類才生活在這個地球
上多少年,為什麼一有了我們人類,就要以我們人類為本?民盟中央副主席張梅
穎在看了德國一個小學生的環保紀事後很感慨地說:那種不認為自然為母,反以
自然為器,乃至要征服自然的反自然觀念,助長了環境災害中日益嚴重的人類行
為致災。對於天災實為人禍的警覺,四十多年前已引起西方社會公眾和政府的廣
泛關注。1962年,一本《寂靜的春天》喚起了多少民眾的環保意識和政府的高度
響應。十多年前,11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曾共同呼籲:「人與自然正處於迎頭相
撞的險境,人類的活動為環境的資源帶來無可逆轉的傷害———人類必須徹底改
變管理地球與生命的方式,才能逃過未來的苦難。」

要按照何先生的話,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要為人類服務了。樹我們可以砍,
動物我們可以殺,江河我們可以想怎麼截斷就怎麼截斷。不知道何先生知道不知
道還有生物鏈,今天一個物種的滅絕對明天來說意味著什麼?

文章中說,現在中國電力短缺,需要開發水能,需要修水庫,這就不可避免
要破壞一些環境和生態。這里有一個權衡得失的問題,如果過分強調保護環境和
生態,那麼水庫就不能建設。何先生認為,遇到這樣的情形,權衡輕重得失的標
准就應該是以人為本。

我們姑且不說修水庫的願望是為了防洪,為了發電,我們只說三門峽水庫修
了近半個世紀了,發電量和預期的設想差距有多大,就是這四十多年來它給渭河
流域帶來了多少災難。1992年8月渭河洛河洪水入黃河不暢,漫堤決口,淹沒了
農田60多萬畝,約5萬返庫移民受災,近3萬人無家可歸。這樣的修水庫是以人為
本嗎?是不可避免地的破壞一些環境和生態嗎?

我並不想承認大自然會報復,大自然不會心胸那麼狹窄,它容忍了很多我們
人類因無知而犯的錯誤。但是如果把自然比喻成我們人類的軀體的話,它當然會
生病。

如果承認它也是一個家庭的話,它不只有人類一個孩子,在這個家庭中還有
其他成員。

如果在這個大家庭中,所有的存在都只是為了人類一個孩子,這是不公平的。
人類再進步,科學再發展,大自然也不僅僅為我們人類而存在。

我希望在我們人類正在面對剛剛發生的大災難時,真要好好辨一辨,人類需
要不需要敬畏自然。從這個意義上講,該感謝何祚庥院士為我們發起了這場論戰。

C. 水環境對生態環境的制約作用

黑河流域地處西北乾旱地區,生態環境明顯受水環境制約。影響水環境變化的因素有:大氣降水周期性的變化;人為過度使用水資源使地表水流量及地下水補給量減少,導致地下水位下降;以及人為改變天然河道,致使地下水天然流場發生改變等(曹文炳等,2004)。

黑河上游地區的祁連山區,由於降水量隨高程增加而增大,降水量從250mm增加到500mm以上,夏季氣候涼濕,適合高寒植物生長,在2000m以上的山區植被群落的垂直分帶性十分明顯,與高程相對應的降水量分布及土、熱分布直接控制著山區的植被生態環境,由於地廣人稀,受人為因素干擾較小,大部分區域仍保持河源區的原始生態。

黑河中游地區(山前斷陷盆地)自東向西降水量逐漸減小,從張掖到酒泉,降水量從129mm降低到85mm,為典型的乾旱區。水文地質條件和降水是植被生態環境的主控因素,洪積扇群前緣地下水溢出帶地下水埋深淺,土質為亞砂土和亞粘土,水環境條件好,形成了著名的金張掖綠洲,由於近年來地下水開采量增大,地下水位下降,已使張掖市東北部鹼灘鄉一帶的大片鹽鹼地變為良田。盆地周圍較高的低山丘陵和洪積台地因地下水埋深過大,表層缺水,成為只有耐旱植物稀疏分布的荒漠區,區內水環境受降水及人為因素影響,由於張掖、酒泉兩市分別在黑河、北大河築壩將河水引到表層有亞砂土覆蓋的洪積台地,渠水所到之處變為新的綠洲。2001年是張掖地區60年一遇的乾旱年,洪積台地上耐旱植物因缺水而蟄伏,8~9月間台地上仍披著黃色的凄涼。2002年恰逢豐水年,5月就開始降水,台地上的紅沙、白刺、駱駝刺、合頭草、木本豬毛菜等耐旱植物的枯枝上抽出新枝,新生幼株明顯增多,8~9月間在洪積台地上放眼望去,檯面上一片鬱郁蔥蔥,生機盎然。

黑河下游地區屬極度乾旱區,年降水量僅有40.76mm,進入區內的黑河水量是維系生態系統的惟一水源,生態環境十分脆弱。

據史料記載,黑河下游地區曾是水草豐茂,綠茵遍野,漢朝至元朝一千多年間,哺育了歷史上著名的古居延-黑城綠洲文化。1928~1932年,中瑞西北考察隊考察時,東居延海、西居延海水域面積分別為35km2 和190km2。到1958年(豐水年),東、西居延海水域面積分別仍有35.5km2、267km2。據《額濟納旗志》記載(1998),20世紀50年代黑河下遊河段的額濟納河年徑流量為(12~13)×108m3,當時,東、西居延海四周、古日乃湖地區及河兩岸林草豐美,微風起時,綠波翻滾,湖中黃鴨、麻鴨、大雁、天鵝等水鳥,春來秋往,鼓翅翱翔,晝夜鳴喧,棲息繁衍;湖中鯽魚、鯉魚、鱈魚肥美可口。至20世紀60~70年代,下泄水量有所減少,但仍保持在10×108m3左右,額濟納綠洲除西居延海因西河堵塞而乾涸,引起周圍地區生態環境惡化外,其餘地區生態環境並無顯著變化。

進入20世紀80 年代後,黑河流入水量逐年減少,入水量降至4×108 m3 左右,導致綠洲地下水位下降,多年泉眼和沼澤消失,表層潛水礦化度明顯增高,出現喬、灌木大面積死亡,草地嚴重退化、沙漠化等生態系統嚴重惡化現象,直接威脅到當地牧民的生存。尤其是1999~2001 年,連續三年狼心山水文站進入額濟納旗的徑流量僅有(2.18~3.22)×108 m3 ,來水量嚴重不足,引起諸多環境問題:一是,流經額濟納旗綠洲的大部分河床長期處於乾涸狀態,依靠河水及洪水泛濫生存的胡楊、紅柳等植物群落出現大片死亡,即使存活的林地中也全是青、壯年株,無幼年株;二是,河床滲漏對潛水補給不足,使地下水位持續緩慢下降,導致許多梭梭、白刺、駱駝刺等灌木枯萎;三是,綠洲區生態環境嚴重惡化,2001年7~8月,筆者在當地調查時,許多草場幾乎見不到綠色,隨處可見倒斃的駱駝,牧民生活瀕於絕境。

2002年,黑河上、中游地區降水充沛,正義峽徑流量達9×108m3以上,5月就有水通過額濟納旗綠洲進入東居延海,凡是有水經過的地方,一片生機盎然,許多枯黃的紅柳、白刺等植物枝頭抽出新枝,林地中隨處可見幼株,尤其在禁牧林地中,幼株密度可達5~10株/m2。8月底筆者離開時,紅柳林綻開紫紅色花絮,如同花的海洋,林地中的幼株有的已長到0.5~0.8cm高,生態環境得到迅速恢復,使2003年春季北方地區沙塵天氣明顯減少。

D. 葉對生態環境的作用

光合作用:凈化氣體,
吸附作用:凈化揚塵,起到改善環境的作用。
落葉歸根:為土壤增加肥料

E. 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有什麼重要意義

意義: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也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重要支撐。我們要深刻認識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始終堅持和全面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下大氣力抓好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著力點。近年來,我國在堅持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注重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既講求經濟效益,也重視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堅持統籌規劃,加大投入,標本兼治,突出重點,有步驟地進行環境治理和建設;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推進環境保護和治理,推進資源開發與節約,依法嚴格保護環境與生態;堅持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實行政府調控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從體制和機制上促進可持續發展。在全社會進一步樹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形成有利於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生態保護型社會。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一些地區出現水、大氣、土壤等污染較重,生態系統整體功能下降,抵禦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減弱等現象。因此,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力度,完善有利於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體制機制、產業結構和技術體系。

F. 濕地對於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濕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可作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補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還能滯留沉積物、有毒物、營養物質,從而改善環境污染;它能以有機質的形式儲存碳元素,減少溫室效應,保護海岸不受風浪侵蝕,提供清潔方便的運輸方式……它因有如此眾多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腎」。

濕地還是眾多植物、動物特別是水禽生長的樂園,同時又向人類提供食物(水產品、禽畜產品、穀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蘆葦、木材、葯用植物)和旅遊場所,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6)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擴展閱讀:

自然濕地生態系統結構的復雜性和穩定性較高,是生物演替的溫床和遺傳基因的倉庫。許多自然濕地不但為水生動物、水生植物提供了優良的生存場所,也為多種珍惜瀕危野生動物,特別是為水禽提供了必須的棲息、遷徙、越冬和繁殖場所。

同時自然濕地為許多物種保存了基因特性,使得許多野生生物能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生存和繁衍。因此,濕地當之無愧地被稱為「生物超市」和「物種基因庫」。

許多濕地地區是地勢低窪地帶,與河流相連,所以是天然的調節洪水的理想場所;濕地被圍困或淤積後,這些功能會大受損失。

據科學家研究,1998年洪水的特點是「低洪量、高水位、大危害」,流量雖然沒有1954年的洪水流量大,但造成的結果卻遠比1954年的大,其原因除森林資源遭到大量的破壞、水利工程設施不足外,濕地被大量圍墾侵佔和功能急劇退化是最直接的原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濕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濕地景觀

G. 生態環境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作用(馬克思)

地理環境是社抄會物質生活的必要條件之一,對社會發展起制約和影響作用.
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 地理環境通過影響生產的發展,直接或間接地制約社會的發展.
 地理環境通過對軍事、政治的影響,制約社會的發展.
地理環境雖能制約和影響社會的發展,但它對社會的發展不起主要的決定作用.
 地理環境不能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和社會制度的更替.
 地理環境只有通過生產過程或生產方式才能對人類歷史的發展發生作用.
 地理環境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受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生產關系性質的制約

H. 水在生態環境方面的作用

水是生命的基礎
具有極為重要的生態作用
建議你去看一下<生態學>
它都有詳細介紹
有很多個方面
我只簡單說幾點
1.組成生物體的重要化合物
2.高蒸發熱和比熱容(調節體溫
氣溫等)
3.使機體可維持一定的緊張度(使動物能維持一定形狀
可以正常生活)
4.是很多營養物質及元素的載體和溶劑
5.是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重要載體
特別是沉積型循環
因此水循環也是地質變化的推動力(能量則為最終推動力)
等等....................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