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區域生態

區域生態

發布時間: 2020-11-23 09:30:05

『壹』 區域生態地質環境分區圖

生態地質環境分區的目標是充分體現地質環境與生態環境問題形成、演化的控製作用,明確生態地質環境要素的區域分異規律。

( 一) 分區原則

地域分異原則: 在一定區域內,地貌、第四系、濕地、荒漠、荒漠化的景觀有著明顯的差異性,如塔里木盆地和黃土高原的生態地質的景觀有著很大不同,塔里木盆地以沙漠和礫漠為主的荒漠景觀為主,而黃土高原以水蝕荒漠化景觀為主。

發生學原則: 生態地質環境的發生條件與發生過程具有一致性。例如河西走廊包括疏勒河、黑河、石羊河等流域,但各個流域的沙質荒漠化的發生條件都是在乾旱氣候條件下,由於過度墾荒和不合理的水資源利用形成的沖積平原地區沙質荒漠化。

地貌、第四紀地質與生態環境要素相結合的原則: 地貌、第四紀地質不僅是生態環境要素形成的物質及空間基礎,而且人類活動通過改變地質環境的方式影響生態環境要素的現代演化過程。

主導性原則: 充分反映一定地貌、第四紀地質條件下荒漠化的類型與分布、濕地的類型與分布等生態環境要素特徵的差異性。如尤爾都斯盆地荒漠化、荒漠、濕地生態地質環境亞區以濕地為主要生態景觀,而吐哈盆地濕地、荒漠化、荒漠生態地質環境亞區以荒漠為主要生態景觀。

多級序列原則: 生態地質環境的形成與演化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其總體特徵存在著由大同到小異,由普遍到特殊的客觀規律; 如黃土高原是由南部以黃土塬為特徵的黃土高原溝壑區與北部以黃土梁峁為特徵的黃土丘陵溝壑區兩大地貌單元組成。

表 2. 4. 6 生態地質環境分區方案

續表

續表

續表

( 二) 分區方案 ( 表 2. 4. 6)

『貳』 宏觀生態區域如何界定和劃分

(1)研究層次向宏觀和微觀方向發展。現代生態學一方面向區域性、全球性內乃至宇宙性方容面發展;另一方面是向微觀方向發展,與分子生物學、分子遺傳學、生理學、微形態解剖學結合。
(2)研究范圍的擴展。
一是生態學的研究內容和任務擴展到人類社會,滲入到人類的經濟活動,成為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接的橋梁之一;
二是應用生態學得到迅速發展。
(3)研究方法手段的更新。野外自計電子儀器、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生態建模等現代化測試技術、設備和手段得到廣泛應用;系統分析方法以及系統生態學的發展,進一步豐富了本學科的方法。
(4)生態學研究的國際性日益增強。

『叄』 簡述區域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內容和實現途徑

第一,立足於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發展.
第二,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
第三,顯著提高科技自主創新能力.
第四,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第五,更加重視加強和諧社會建設.

『肆』 生態功能區劃的介紹

生態功能區劃是實施區域生態環境分區管理的基礎和前提。是以正確認識區域生態環境特徵,生態問題性質及產生的根源為基礎,以保護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為目的,依據區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不同,生態敏感性的差異和人類活動影響程度,分別採取不同的對策。它是研究和編制區域環境保護規劃的重要內容。

『伍』 全國生態功能區劃的區劃方式

全國生態功能區劃是在生態現狀調查、生態敏感性與生態服務功能評價的基礎上,分析其空間分布規律,確定不同區域的生態功能,提出全國生態功能區劃方案。 我國地處歐亞大陸東南部,位於北緯4°15'~53°31',東經73°34'~135°5',自北向南有寒溫帶、溫帶、暖溫帶、亞熱帶和熱帶5個氣候帶。地貌類型十分復雜,由西向東形成三大階梯,第一階梯是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階梯從青藏高原的北緣和東緣到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之間,海拔在1000~2000米;第三階梯為我國東部地區,海拔在500米以下。我國獨特的氣候和地貌特徵是我國森林、草原、濕地、荒漠、農田和城市等各類陸地生態系統發育與演變的自然基礎。我國生態系統空間分布格局見附圖1。
森林生態系統:我國森林面積為174.8萬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為18.2%,森林蓄積量為124.56億立方米。我國森林生態系統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受熱量的影響,從北到南依次分布的典型森林生態系統類型有寒溫帶針葉林、溫帶針闊葉混交林、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和針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針葉林、熱帶季雨林、雨林等。
草原生態系統:我國草原面積為390 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草原面積的13%,佔全國國土面積的41%,其中84.4%的草原分布在西部。我國草原可分為溫帶草原、高寒草原和荒漠區山地草原3 大類。溫帶草原分布於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北部和松嫩平原西部,受水分的影響,從東到西依次分布有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高寒草原為青藏高原所特有,東部半濕潤地區為高寒草甸,西部半乾旱區為高寒草原。荒漠區山地草原主要分布在阿爾泰、天山、昆侖山等山系。
濕地生態系統:世界各類型濕地在我國均有分布,濕地總面積為38.5 萬平方公里,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並擁有獨特的青藏高原高寒濕地生態系統類型。在自然濕地中,沼澤濕地為13.7 萬平方公里,近海與海岸濕地為5.9 萬平方公里,河流濕地為8.2 萬平方公里,湖泊濕地為8.4 萬平方公里。
荒漠生態系統: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西北降水稀少、蒸發強烈、極端乾旱的地區,總面積約佔全國國土面積的1/5,沙漠和戈壁面積共約100 萬平方公里。我國荒漠生態系統有小喬木荒漠、灌木荒漠、半灌木與小半灌木荒漠和墊狀小半灌木(高寒)荒漠4 個主要類型。農田生態系統:我國是農業大國,耕地面積為121.8 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12.7%,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地區。我國農田分為水田和旱地兩種類型,分別佔全國農田總面積的26.3%和73.7%。水田以水稻為主,旱地以小麥、玉米、大豆和棉花等為主。城市生態系統:全國設市城市為661 個,城市人口為35 894 萬,並已形成3 個城市群和11 個區域城市中心。我國城市主要分布在中東部地區。由於數千年的開發歷史和巨大的人口壓力,我國各類生態系統受到不同程度的開發、干擾和破壞。生態系統退化,涵養水源、防風固沙、調節洪澇災害、保持土壤、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服務功能大幅度降低,並由此帶來一系列生態問題,國家生態安全面臨嚴重威脅。 生態敏感性是指一定區域發生生態問題的可能性和程度,用來反映人類活動可能造成的生態後果。生態敏感性的評價內容包括土壤侵蝕敏感性、沙漠化敏感性、鹽漬化敏感性、石漠化敏感性、凍融侵蝕敏感性和酸雨敏感性6 個方面。根據各類生態問題的形成機制和主要影響因素,分析各地域單元的生態敏感性特徵,按敏感程度劃分為極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以及一般敏感4 個級別。全國生態敏感性特徵見附圖2。土壤侵蝕敏感性:我國土壤侵蝕敏感性主要受地形、降水量、土壤和植被的影響。全國極敏感區域面積為27.1 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2.8%,主要分布在黃土高原、西南山區、太行山區、漢江源頭山區、大青山、念青唐古拉山脈、橫斷山地區等。高度敏感區面積為61.2 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6.4%,主要分布在燕山、努魯兒虎山、大興安嶺東部,川西、滇西、秦巴山地,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湖南省、江西省等的丘陵和山區,
以及天山山脈、昆侖山脈局部零星地區。中度敏感區面積為97.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10.2%,主要分布在降水量400~800 毫米的區域,包括東北平原大部、四川盆地東部丘陵、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等地區。土壤侵蝕極度敏感和高度敏感地區通常也是滑坡、泥石流易發生區。沙漠化敏感性:我國沙漠化敏感性主要受乾燥度、大風日數、土壤性質和植被覆蓋的影響。沙漠化敏感區域主要集中分布在降水量稀少、蒸發量大的乾旱、半乾旱地區。其中,沙漠化極敏感區域面積為111.2 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准噶爾盆地、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吐魯地、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邊緣、柴達木盆地北部、呼倫貝爾沙地、科爾沁沙地、渾善達克沙地、毛烏素沙地、寧夏平原等地。沙漠化高度敏感區域包括新疆天山南脈至塔里木河沖洪積平原、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部、疏勒河北部、柴達木盆地南部、呼倫貝爾高原、河套平原、陰山山脈以北以及科爾沁沙地以北地區,面積為43.0 萬平方公里。沙漠化中度敏感區域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至科爾沁沙地過渡低丘、平原帶、青海湖,以及北大通河流域、四川若爾蓋、東北平原西部,面積為71.3 萬平方公里。鹽漬化敏感性:我國鹽漬化敏感性主要受乾燥度、地形、地下
水水位與礦化度的影響。我國土地鹽漬化極敏感區面積為79.5 萬平方公里,除濱海半濕潤地區的鹽漬土外,主要分布在我國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包括塔里木盆地周邊、和田河谷、准噶爾盆地周邊、柴達木盆地、吐魯番盆地、羅布泊、疏勒河下游、黑河下游、河套平原、渾善達克沙地以西、呼倫貝爾東部,以及西遼河河谷平原。鹽漬化高度敏感區面積為50.5 萬平方公里,集中分布在准噶爾盆地東南部、哈密地區、北山洪積平原、河西走廊北部、阿拉善洪積平原區、寧夏平原、陰山以北河谷區域、黃淮海平原、東北平原河谷地區,以及青藏高原內零星地區。鹽漬化中度敏感區面積為58.9 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額爾齊斯河、伊犁河洪積平原、青海湖以西布哈河流域平原、河西走廊南部、鄂爾多斯高原西部和三江源等地區。石漠化敏感性:我國石漠化敏感性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地區,受
石灰岩地層結構、成分和降水量影響。石漠化極敏感區面積為3.6萬平方公里,集中分布在貴州省西部、南部區域,包括遵義、貴陽、畢節南部、安順南部、六盤水、黔南州、銅仁等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崇左、南寧交界處,四川省西南峽谷山地、大渡河下游及金沙江下游等地區也有成片分布;石漠化高度敏感區多與極敏感
區交織分布,面積為15.2 萬平方公里,主要在貴州省西部、中部和南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和東部,四川省南部和西南部,四川盆地東部平行嶺谷地區,雲南省東部,湖南省中西部,廣東省北部等地區有零星分布;石漠化中度敏感區分布較廣,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周邊、四川省西部、雲南省東部、貴州省中部、廣西壯族自治區
中部、湖南省南部、湖北省西南、江西省和湖北省交界地區,以及甘肅省的北山、華北的燕山、太行山等地區的石灰岩地區。凍融侵蝕敏感性:我國凍融侵蝕敏感性主要受氣溫、地形、植被以及凍土、冰川分布的影響。凍融侵蝕極敏感區面積為46.1 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普遍高於4100 米;凍融侵蝕高度敏感區面積為74.7 萬平方公里,集中分布在阿爾泰山、天山、祁連山脈北部、昆侖山脈北部、橫斷山脈,以及大興安嶺高海拔地區;
凍融侵蝕中度敏感區面積為92.7 萬平方公里,分布在祁連山南部、阿爾金山以南、可可西里山以東、岡底斯山以北、三江源東南部,以及大興安嶺北部等地區。酸雨敏感性:我國酸雨敏感性主要受土壤、水分盈虧、生態系
統類型的影響。酸雨敏感區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地區,酸雨極敏感區面積為139.8 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14.6%,分布區包括四川省南部、重慶市、貴州省、湖南省、湖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江西省、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和安徽省南部等;酸雨高度敏感區面積為60.9 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6.4%,
主要分布在四川省西部、雲南省南部、廣西宜山;酸雨中度敏感面積為144.3 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15.0%,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北部、小興安嶺、長白山、山東半島、秦巴山區、橫斷山脈。
3.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其重要性評價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價的目的是明確生態服務功能類型及其空間分布。全國生態服務功能包括生態調節功能、產品提供功能與人居保障功能。其中,生態調節功能主要是指水源涵養、土壤保持、防風固沙、生物多樣性保護、洪水調蓄等維持生態平衡、保障全國或區域生態安全等方面的功能。產品提供功能主要包括提供農產品、畜產品、水產品、林產品等功能。人居保障功能主要是指滿足人類居住需要和城鎮建設的功能,主要區域包括大都市群和重點城鎮群等。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重要性評價是根據生態系統結構、過程與生態服務功能的關系,分析生態服務功能特徵,按其對全國和區域生態安全的重要性程度分為極重要、重要、中等重要、一般重要4 個
等級。全國生態服務功能特徵見附圖3。
水源涵養:重要水源涵養區是指我國重要河流上游和重要水源補給區,面積為113 萬平方公里。主要包括黑龍江、松花江、東西遼河,灤河,淮河,珠江(東江、西江、北江)的上游,渭河、漢江和嘉陵江上游,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江源區,黑河和疏勒河上游,塔里木河、雅魯藏布江上游,以及南水北調水源區和密雲水庫
上游等重要水源涵養區域。
土壤保持:土壤保持的重要性評價主要考慮土壤侵蝕敏感性及其對下游的可能影響。全國土壤保持的極重要區域面積為27.1 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黃土高原、三峽庫區、金沙江乾熱河谷、西南石漠化地區、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等區域;重要區域面積為61.2 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東南地區、江南紅壤丘陵區、四川盆
地東部丘陵和盆周山地地區、陰山山脈西部地區、橫斷山地區、西藏自治區東南部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天山山脈西段、北麓,以及塔里木河南段;中等重要地區面積為97.5 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太行山東部、西藏自治區東部、青海省東南部、大興安嶺中部、東北平原大部、山東半島等廣大地區。
防風固沙:防風固沙重要性評價主要考慮沙漠化敏感性和沙塵及其影響范圍與程度。全國防風固沙極重要區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呼倫貝爾西部、科爾沁沙地、毛烏素沙地、河西走廊和阿拉善高原西部、黑河下游、柴達木盆地東部、准噶爾盆地周邊、塔里木河流域,以及京津風沙源區和西藏「一江兩河」(雅魯藏布江、
拉薩河、年楚河)等地區,面積為95.1 萬平方公里。生物多樣性保護:不同地區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取決於瀕危珍稀動植物的分布,以及典型的生態系統分布。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極重要區域主要包括西雙版納、海南島中部山區、川西高山峽谷地區、藏東南地區、橫斷山脈中部、滇西北地區、武陵山地區、巴山區、十萬大山地區、祁山南部地區、江蘇省北部沿海灘塗濕地、洞庭湖和鄱陽湖濕地等地區,面積為37.2 萬平方公里;生物多樣性
保護重要區面積為139.5 萬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小興安嶺北部、三江平原、長白山、大興安嶺北部、浙閩山地、南嶺地區和三江源地區。
洪水調蓄:主要考慮具有滯納洪水、調節洪峰的湖泊濕地生態系統。全國防洪蓄洪重要區域主要集中在一、二級河流下游蓄洪區,其面積為3.6 萬平方公里,分布在淮河、長江、松花江中下游蓄洪區及其大型湖泊等。產品提供:產品提供功能主要是指提供糧食、油料、肉、奶、水產品、棉花、木材等農林牧漁業初級產品生產方面的功能。根據國家商品糧基地分布特徵,主要有南方高產商品糧基地、黃淮海平原商品糧基地、東北商品糧基地和西北乾旱區商品糧基地。南方高產商品糧基地包括長江三角洲、江漢平原、鄱陽湖平原、洞庭湖平
原和珠江三角洲;淮河平原商品糧基地包括蘇北和皖北兩個地區;東北商品糧基地包括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吉林省中部平原及遼寧省中部平原地區。我國為糧食主產區,如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同時也是水果、肉、蛋、奶等畜產品的主要生產區。水產品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和沿海地區。我國速生豐產林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長白山、長江中下游丘陵、四川東部丘陵等地區。我國畜牧業發展區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草甸草原、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高寒草原,以及新疆天山北部草原等地區。
人居保障:根據我國經濟發展與城市建設布局,我國人居保障重要功能區主要包括大都市群、區域重點城鎮群。大都市群主要包括京津冀大都市群、長三角大都市群和珠三角大都市群。重點城鎮群主要包括遼中南城鎮群、膠東半島城鎮群、中原城鎮群、關中城鎮群、成都城鎮群、武漢城鎮群、長株潭城鎮群和海峽西岸城鎮群等。

『陸』 什麼是生態區域

生態區域的界定始抄終未曾明襲確,也未曾有對其內涵的具體闡述。經過多年實踐建設和發展,出現了許多相關的思想和不同的理解,也在國內外形成了各種不同的生態型發展模式。在相關建設實踐中,主要集中在對生態區域的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管理的協調發展上。在結合國情的基礎上,許多區域都從立法、產業結構調整和鼓勵公眾參與等方面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如加拿大的愛德華王子島通過政府轉移支付,以保護生態環境為首要目標;紐約長島接受紐約人口和經濟擴散,持續自然發展;韓國的濟州島通過交通發展,引入現代服務業,維護生態環境;國內第一爪「生態立省」的海南島先污染後治理,實行分功能區布局。
生態區域的劃分條件有:氣象因子;地貌因子;

『柒』 如何進行區域生態環境質量評價與生態功能區劃

生態環境質量是指生態環境的優劣程度, 它以生態學理論為基礎, 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 從生態系統層次上, 反映生態環境對人類生存及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適宜程度, 是根據人類的具體要求對生態環境的性質及變化狀態的結果進行評定。
生態功能區劃是實施區域生態環境分區管理的基礎和前提。是以正確認識區域生態環境特徵,生態問題性質及產生的根源為基礎,以保護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為目的,依據區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不同,生態敏感性的差異和人類活動影響程度,分別採取不同的對策。它是研究和編制區域環境保護規劃的重要內容。

『捌』 區域生態環境概況

一、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生態系統的構成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生態系統是一個在自然地理地質和行政單元上涵蓋濟南、青島、淄博、東營、煙台、濰坊、威海、日照8個城市,由其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系統復合而成的人工生態系統。其中,生態環境子系統包括8個城市居民賴以生存的基本自然物質資源和生態環境,如山脈、海域、河流等,其自然空間打破了各城市之間的行政界限,生態環境空間范圍進一步擴大,各城市之間依靠生態功能區、道路網路等系統緊密相連。社會經濟系統由經濟子系統、社會子系統兩部分構成:經濟子系統由8個城市的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共同構成山東半島經濟區域系統,在經濟發展中8個城市密切聯系,優勢互補,城市之間形成供給需求網路與產業發展脈絡;社會子系統則以半島城市群人口為中心,涉及城市群居民社會與文化的諸方面,包括城市群居民、城市群社會組織和政治組織等(表1-1)。

表 1 -1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質生態系統構成

從生態系統的要素結構來看,城市群中心層、組群層、網路系統基本構成;從功能結構來看,城市群系統功能呈現多樣化分工趨勢,並形成了規模較大的斑塊和廊道體系;以濟南和青島為中心、以膠濟鐵路為發展動脈的雁型城市群發展格局初具規模。

二、區域生態環境概況

1.水資源及水環境概況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多年平均降水量為686mm,各市降水量變化范圍在550~800mm之間。多年平均河川徑流量為100.7×108m3,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為61.66×108m3(可利用量為46.68×108m3)。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40.24×108m3,人均水資源量為363m3(比全省稍多1.5m3),為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15%,屬於嚴重缺水地區。

近年來,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經濟快速發展,製造業基地已逐步成熟,但工業大規模擴張的同時也加劇了水資源的污染程度,水污染已經由過去城市工業區的點源污染逐步向面上發展,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的緊缺。

山東半島主要過境河流域有黃河流域、淮河流域、海河流域及沿海諸河流域(包括小清河流域)共有20多條,各河流域水質污染均較嚴重,但各河流斷面污染程度存在較大差異。黃河幹流在山東段3個斷面中,一個入境斷面水質符合V類標准,另外兩條符合Ⅲ類標准。小清河流域7個斷面中,除小清河源頭濟南睦里庄斷面符合Ⅳ類水質標准外,其餘6個斷面均劣於V類。孝婦河、豬龍河4個斷面中,除孝婦河源頭斷面符合Ⅰ類水標准外,其餘3個斷面均劣於V類,污染最嚴重的斷面為豬龍河流入小清河的入口處。據調查,小清河沿途共有1150個工廠,每年都將2.4×108t的廢水通過支流匯入小清河,通過10個主要污染源對小清河的環境進行評價,其等標負荷污染負荷達43000,污染源對河流等標污染負荷大於5000的河流有淄河、豬龍河、濰河、彌河,等標污染負荷在1000~5000之間的有白浪河、北膠萊河。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河流污染主要來自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排放。

2.土地資源及土地環境概況

山東半島城市群跨魯東丘陵、魯中山地和魯北黃泛平原(包括黃河三角洲)3個地理分區。土地總面積64956km2,佔全省的42.3%,人均佔地2.05畝,高於全省平均水平(但人均耕地面積低於全省水平)。土地利用類型以耕地為主,占區域面積的43.94%(表1-2)。

表 1 -2 山東半島土地利用現狀分類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土壤條件好,氣候環境適宜,園地、林地、牧草地開發利用程度高:園地佔城市群農用地總量的11.5%,高於2.7%的山東省平均值;林地佔農用地總量的15.4%,高於4.2%的山東省平均值;牧草地佔農用地總量的0.7%,其他農用地佔本地域農用地總量的16.3%。園地、林地、牧草地佔農用地比例均高於山東省平均值,說明土地開發利用程度高,資源能夠有效利用。但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也存在著較嚴重的土壤環境等問題。

首先是山東半島城市群耕地不斷流失。近幾年山東半島城市群經濟建設發展迅速,建設用地面積成遞增趨勢,2002年建設用地面積為855.93km2,2003年為945.87km2,從而使大量耕地不斷流失減少。

其次是由於自然災害和各種原因,加上多年來無節制地開礦、墾荒、濫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耕地退化、荒漠化等現象也較嚴重。如威海市屬魯東強度水土流失區,共有水土流失面積3046km2,占土地總面積的62%。

另外,廣大農村長期以來大量使用化肥,忽視了傳統農業生產中「秸稈還田」的有益做法,也使耕地土壤中有機質含量越來越少,土壤板結嚴重,土壤肥力急劇下降。結合本區的發展趨勢,說明土地資源的供需形勢是很嚴峻的,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避免耕地資源進一步減少。

3.海洋資源及海洋環境概況

山東半島城市群瀕臨黃海和渤海,擁有3000多千米海岸線和大大小小的島嶼近300個,海洋資源豐富,沿海海域魚、蝦、蟹、貝、藻等經濟水產豐富,海產品產量多年居全國前列。海岸帶和近海域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等數十種礦產,漁業、原鹽、地下鹵水等海洋資源也非常豐富,又擁有眾多的優良港灣,為半島城市群經濟及海洋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和物質基礎。

關於近岸海域水質現狀,據2003年《中國近岸海域環境質量公報》,全國44個沿海城市中,有威海、日照近岸海域水質較好,全部為Ⅰ、Ⅱ類水質;煙台、青島近岸海域Ⅰ、Ⅱ類水質比例在50%以上。濱海6市中以日照海區水質最好,達Ⅰ類水質標准;其次為威海、濰坊、東營3海區,優於Ⅱ類水質標准;青島海區水質局部有污染,優於Ⅱ類水質標准測點佔66.7%,劣Ⅳ類海水水質標准測點佔29.6%。

山東半島城市地區海洋環境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特別是港口、海灣、河口及靠近城市的海域污染尤為嚴重。按污染源可分為陸域污染源和海上污染源。陸域污染指陸域產業的污染物對海域產生的污染,包括工礦業三廢、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填海等。2003年沿海6市排放工業廢水達4.1×108m3,生活污水量達45968×104t。海水污染主要指海水養殖業造成的污染及海上石油開采造成的污染。如勝利油田年排污水量為700×104t,年排油量達2000t。隨著海上採油平台的增加,石油污染將日趨勢嚴重。

4.氣候資源及大氣環境概況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變化明顯。冬季多偏北風,雨雪稀少、寒冷而乾燥;春季氣候多變,多西南大風,地面增溫快,蒸發大,降水少,常乾旱;夏季炎熱而濕潤,降水集中,時有暴雨冰雹天氣出現;秋季雲雨較少,秋高氣爽,但有些年份也出現秋雨連綿天氣。

青島、威海、煙台、日照等半島東部沿海城市,屬於濕潤地區,受海洋調節,水分資源豐富,年降水量750~900mm,乾燥度為0.8~1.0,太陽總輻射4856~5192MJ/(m2·a)。濟南、淄博等西部城市,屬較濕潤地區,或半濕潤地區,乾燥度為1.0~1.5,年平均降水量為600~850mm,太陽總輻射4898~5443MJ/(m2·a)。東營、濰坊等城市位於魯北、萊州灣沿岸,水資源較缺乏,沿岸空氣乾燥,降水為城市群內最少的地區,乾燥度為1.5~1.8,年降水量在500~700mm之間,大部分地區在600mm以下。

依託常年4870~5344MJ/(m2·a)的太陽輻射量,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光能資源豐富,但各城市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山東半島城市群日照時數的時空分布趨勢由南向北增加,東南部日照時數較少,不足2600h,但中北部日照時數較多,在2650h以上。

2003年山東半島城市群空氣質量日報良好率為58.6%~100%,其中日照、威海達到100%,威海被聯合國評為全球改善人居環境100個示範城市之一;東營、煙台、濰坊空氣質量日報良好率在90%以上;青島、淄博、濟南空氣質量日報良好率分別是89.3%、83.3%、58.6%,青島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年均值連續4年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准,處於良好狀態。

在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全國環保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行榜上,日照市名列第3,僅次於海口和桂林,成為全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最優的城市之一,也是長江以北唯一一個排名進入前10名的城市。與日照相比,濟南的空氣質量良好率最低,如同全國其他城市相比,空氣質量也處於中下水平,說明其大氣污染的程度是比較嚴重的。

根據2003年各城市環境空氣污染綜合指數,可以看出半島城市群環境空氣污染狀況不容樂觀,8城市環境空氣污染綜合指數在1.18~3.13之間,最低的城市是日照,空氣質量相對較好;最高的是濟南,大於3.0,空氣質量相對較差;淄博、濰坊、青島城市綜合指數大於2.0、小於3.0;煙台、威海、東營、日照4城市環境質量較好,低於2.0。

值得注意的是,山東半島城市群大氣污染以煤煙型污染為主。2003年,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中二氧化硫平均值為0.044mg/m2,二氧化氮平均值為28mg/m2,可吸入顆粒物平均值為0.087mg/m2。日照、威海、東營、煙台、青島、淄博、濰坊空氣質量符合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准》中的二級標准,而濟南空氣質量僅符合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准》中的三級標准,其二氧化硫平均值為0.064mg/m2,超標率達11.9%。

5.礦產資源及礦山環境概況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礦產資源在山東全省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石油、天然氣、金礦、鐵礦、石墨、滑石、鹽類、藍寶石、硅藻土、透輝石等資源豐富,儲量巨大,分布廣泛。2004年8大城市開發利用的礦產共有70種,佔全省開采礦總數的76.92%,其中石油、黃金、鐵礦、石墨、滑石、水泥、石灰岩等礦產佔有突出的地位。如東營地區勝利油田,截至2004年底累計石油地質儲量已達4.5×108t,2004年產油量為2674×104t,佔全省年產量的98.25%;累計生產原油7.726×108t,佔全省累計產油量的98.5%,佔全國累計產油量的19.58%,是全國第二大石油生產基地。又如膠東半島金礦資源儲量和探明儲量都居全國第一位,截至2002年底,累計探明儲量925.12t,佔山東全省儲量的92.88%,保有儲量496.38t。僅招遠玲瓏金礦和萊州的焦家-新城金礦探明儲量就已超過150t,均可列為世界級超大金礦。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共有各類礦山企業4940個,佔全省礦山總數的55.04%;礦業總產值為587.91億元,佔全省礦業總產值的60.45%。礦業的發展,大大增強了一些地區的經濟實力,但由於礦產資源開發缺乏嚴格管理和科學規劃,一些礦山受經濟利益驅動,產生了采易棄難、采厚棄薄、采富棄貧、亂采亂挖等嚴重浪費資源及破壞生態的現象。

礦產資源的開發已引發了嚴重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尤其是金、建材、煤、鐵、滑石、石墨等礦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較為嚴重。目前主要礦山地質環境問題有露天開采對地表的破壞、山體開裂、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地面塌陷、固體廢料及尾礦危害、瓦斯爆炸、坑道突水,以及礦坑排水對地下水環境的污染等。據2001年調查,各類礦山采空地面塌陷累計為42.88km2,地裂縫影響面積達0.93km2

礦山生產伴生的廢石及尾礦廢渣,除了占壓土地、破壞地貌景觀、加重水土流失外,還可產生渣石流和崩塌地質災害。據統計,本地區礦山固體廢料年產出量為1638.81×104t,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

『玖』 區域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方法

本次生態環境監測採用的主要技術方法是遙感監測。從區域尺度來說,生態遙感監測影像數據以中高解析度、光譜對綠色植被比較敏感、空間解析度為 30m 左右的影像為主。根據數年來的工作經驗,綜合考慮數據質量、經費、時間等多種因素,本次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以 Landsat TM5 影像數據為主。通過對衛星遙感影像解譯結果反映農業用地現狀和變化,主要針對以下內容開展調查工作: ①鄱陽湖地區森林面積; ②鄱陽湖地區草地面積; ③鄱陽湖地區耕地面積; ④鄱陽湖地區荒地面積; ⑤鄱陽湖地區濕地面積; ⑥鄱陽湖地區不可利用土地面積; ⑦鄱陽湖地區居民及建設用地面積。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