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輔導

生態輔導

發布時間: 2020-11-23 15:48:12

生態環保實踐小課題怎麼做

植物是地球最寶貴的財富,我們學生的用紙浪費現象很嚴重,造紙的原料很多都來自於植物,會導致對生態平衡的破壞。一些生活中的木製易耗品也要注意恰當使用。
我們認為可以改進的方法:
1、 將舊練習本中未用完的紙張裝訂起來,做草稿本,
2、 收集用過的草稿紙和舊作業本及試卷,找到合適的途徑,送到造紙廠重新加工成可以使用的紙張。
3、 節約用紙,把草稿紙寫滿,不要只寫幾個數字就扔掉。
4、 盡量節約用紙,無論是手紙還是餐巾紙,能用手帕代替的就用手帕代替。
5、 在廢報紙上練習寫毛筆字和畫國畫。
6、 有些包裝紙,可以做成手工藝品,美化生活。
7、 盡量不用一次性碗筷。
8、 方便筷或竹簽使用後可以回收利用,做成工藝品。
9、 不要用機械的方法破壞、損害樹木。
10、 多種植植物。
11、 把裝修中剩餘的木頭、木屑送去造紙廠,減少砍伐樹木的數量。
12、 和日本人一樣,珍愛自己國家的每一棵樹,用法律來規范人們的保護意識。

我們的改進方案所面臨的問題:
1、 大家沒有重視對植物的保護。
2、 用過的廢紙沒有恰當的去處。
3、 同學們有大手大腳的壞習慣。
金點子二:
我們所關注的環境問題:水資源的緊缺
我們認為可以改進的方法:

1、 可以把用過的但相對比較干凈的水沖馬桶、擦地板或者澆花。

2、 用水間歇可以把水龍頭關上,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3、 少量的衣服用手洗,避免洗衣機洗時使用大量的水。

4、 洗澡時,將開頭空房的冷水積蓄起來,可以洗衣服或別的用場。

我們的改進方案所面臨的問題:

1、等待二次使用的水平時放在哪裡。

金點子三:

我們所關注的環境問題:電資源的節約使用

我們認為可以改進的方法:

1、 沒人或沒必要的時候,不開燈、不使用空調。

2、 離開房間後隨手關燈。

3、 同一個房間,在採光情況良好的情況下,不用開兩盞燈。

我們的改進方案所面臨的問題:

同學們有認識上的誤區,認為只要我付得起電費,讓自己舒服一點,多用點電有什麼關系。

金點子四:

我們所關注的環境問題:塑料袋的使用

我們認為可以改進的方法:

1、 不隨便扔塑料袋,對大自然有害。

2、 超市裡的塑料袋可以當垃圾袋。

3、 買菜時少要塑料袋,或自備布袋或籃子。

我們的改進方案所面臨的問題:

大家圖方便和美觀,不願意使用布袋或籃子。

金點子五:

我們所關注的環境問題:節約汽油,保護環境

我們認為可以改進的方法:

1、 能坐公交車上下學的,就不用專車接送。

2、 去很近的地方辦事,就步行或騎自行車去。既環保又鍛煉身體。

我們的改進方案所面臨的問題:

1、 學習太緊張,時間不多。

2、 同學們有虛榮心,覺得家中有汽車接送才夠檔次,如果坐公交車有些丟人。

1、每天都該是「水日」——不要只是在水日我們才想起重視水,節約水,生活里的每一天都應該是「水日」。

2、能騎車就別開車,不開車上班有獎。

3、遵從自然的法則,讓落葉堆肥,不焚燒落葉。

4、安裝節水龍頭,使用節水馬桶。

5、用檸檬,植物等替代空氣清新劑。

6 去圖書館或上網查找環保資料,每人做幾個綠色小書簽,大家交流。

7、每出生一個孩子,父母都為他種植一棵同齡樹。

8、「口下留情」,「食有禁忌」,不吃野生動物。

9、盡可能多地走進大自然,和鳥兒一道唱歌,同蝴蝶一道飛舞,與魚兒一道戲水,激發熱愛自然的環境意識。

10、設個「班級環保獎」,在班級成員中開展「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不踐踏草坪,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等活動,進行日記錄、周講評、月總結,獎優罰劣。

❷ 如何運用生態學原理指導西北地區的生態環境建設

這個高深了,可以研究出來作為論文發表了!主要就是符合三方面利益——環境、社會、經濟。這三個方面都照顧到了就對了

❸ 如何構建生態式養成教育的課程新模式

中共中央、國務院曾接連頒發了關於加強和改進思想道德建設的兩個意見,國家教育部也陸續頒發相應的配套文件,前不久,中共中央總書記提出了八榮八恥。這些給我們幼兒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幼兒階段如何培養孩子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健全的人格,這是我們工作的目標。而高質量的幼兒教育需要與之相適應的具有現代化教育水平和獨特個性、面向世界和未來的幼兒教育新課程的有力支撐。為此,我們廣泛吸納先進課程理念,認真分析幼教課程模式的特點,立足園本,博採眾長,提出了以生態體驗下幼兒養成教育為核心的課程模式,探討將道德教育和環境教育有機地融合起來,以實現我們的培養目標。 一、課程的構建 幼兒園課程是一個由若干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構成的復雜系統,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幼兒園課程是理性化、科學化、個性化的結合,它以最簡約的方式反映出課程所特有的基本理念。生態體驗下幼兒養成教育課程的構建,體現了以下觀點: 1、教育價值觀 生態體驗下幼兒養成教育課程的構建,將幼兒教育所追求的價值定位於為孩子成功的一生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這一觀點揭示了幼兒教育的實質就是為了孩子的繽紛人生積聚可持續發展的內動力,使他們成為自己的幸福人生主動建構者。 生態體驗下幼兒養成教育課程將培養目標概括為:以幼兒衛生習慣、學習習慣、文明禮貌、交往行為、安全保護為核心內容,以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為重點;使幼兒善於運用自己的感官主動從周圍世界獲取知識,具有獨立思考、好奇、好問的精神;能識別、體驗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情感,富有同情心,合群,同伴關系良好;講禮貌、關心集體和周圍的人和事,學會生活、關心、學習的基本方法,促進身心和諧發展。據此,我們建立了以習慣的養成、交往的方法、安全的保護、行為規范為主要內容的養成教育體系。這四方面內容既是目標領域,又是活動領域,它無形中將目標與過程有機地聯系起來,有效地淡化了學科的界限,這種架構較好地體現了培養完整兒童的幼兒教育整體觀。 2、教育內容觀 生態體驗下幼兒養成教育倡導在幼兒時期,我們的教育應順應幼兒的發展趨勢,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為此,我們以習慣的養成、交往的方法、安全的保護、行為規范為主要教育內容。課程摒棄了急功近利的功利主義思想,在課程內容的編制上強調幼兒的後繼學習及為幼兒的可持續發展打基礎。其特點之一是採用組合模式這一新概念編制課程內容,整個課程內容體系以學期為單位,編制小、中、大各年齡段共6個組合模式。特點之二是特別強調幼兒生活在課程設計中的重要性。我們遵循陳鶴琴先生凡教材以兒童經驗為根據、凡能使兒童適應社會,就可取為教材、幼稚園的課程可以用自然、社會為中心的主張,選擇和自編了大量鮮明地服務於兒童本年齡段生活需要的、具有時代性和人文內涵的教材,使課程內容成為充實幼兒生活、引發幼兒主動探究式學習的活教材。同時,該課程內容系列的編制為教師提供了較大的選擇空間,並鼓勵教師根據幼兒發展實情創造性地編制組合模式和充實、調整改編教材,保持課程內容體系的相對動態性,使課程得以保持鮮活的生命力。 3、教育實踐觀 生態體驗下幼兒養成教育課程實施的基本理念就是促進幼兒主動發展和心理健康。在課程實施中作為教育主體的教師要以幼兒評價為標准來衡量自身教育行為與幼兒發展之間的適應性,逐步形成新的課程目標意識,強調認知和情感的協調,促成外鑠因子與內生因子的整合,凸顯道德教育和環境教育的統攝性、時空性、滲透性和內在性,促進教育實踐的返魅。教師的教育行為由過去的程式化逐漸趨向多元化,並總結出目標性原則、針對性原則、協同性原則、主體性原則、活動性原則、層次性原則等符合課程要素的教育原則;推陳出新,形成具有該課程特點的操作法、情境法、觀察法等形式新穎生動,符合幼兒學習特點的基本教育方法,進而構建以幼兒主體性學習為特徵的相應的教育模式。 二、課程的實施 幼兒園課程實施的過程,是教師新舊觀念相互碰撞,教育行為不斷調適的漸進過程。由新觀念所引發的課程實踐模式,潛移默化地引領著兒童發展和教師成長走向雙贏。生態體驗下幼兒養成教育課程體現了如下的變化: 變化一: 活動類型的多樣性 以習慣的養成、交往的方法、安全的保護、行為規范為主要內容的養成教育課程開發了一批富有該課程特點的活動。如:學會生活指導活動、品行輔導活動等。這些活動一方面拓展了教育途徑,另一方面極大地豐富了原有活動的種類,使課程相關的育人目標有了明確的實施途徑和活動類型。 變化二: 活動模式的創新性 在養成教育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設計了我愛、誇誇自己、誰最棒、有趣的公園、開汽車、我有一雙小巧手、我喜歡的小區等活動。這些活動充分發揮幼兒學習的主動性,通過多向釋疑、信息交流等典型的教育方法,有效地利用幼兒生活中的學習資源,讓幼兒在經歷收集資料、交流信息、想像創新等活動流程中,逐步培養起自主學習的積極態度,積累主動學習的方法與經驗,拓展相關的知識。在活動中教師更多地是以活動的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現,對幼兒發展做出客觀科學的分析,為設計後繼的教育方案積累資料。 變化三: 指導策略的靈活性 生態體驗下幼兒養成教育課程實踐模式的多元化對教師指導能力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教師把握指導策略的能力來源於平時對課程實踐經驗的積累,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課程意識和組織應變能力。以往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往往關注幼兒掌握知識的情況而忽略幼兒自我建構知識的需要,如今,教師開始關注課程實施中幼兒的興趣與需要,並能支持孩子開展動態的探索活動,使教育資源得以發揮並起到開發幼兒學習潛能的作用。 三、課程的展望 幼兒園課程研究是一項永無止境的動態過程,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只有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解決問題,課程的個性才能得以凸現,課程的建設才能不斷提升。為此,我們將作以下幾方面的努力: 1、繼續深化課程實踐模式的研究。在生態體驗下幼兒養成教育課程實踐過程中,我們將深入研究該課程多元化的指導策略和支持性環境的構建,並不斷完善課程評價體系,建立與完善幼兒、教師、家長三位一體的課程評價體系,不斷提高課程實施的效益。 2、嘗試將此課程模式作遷移。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生態體驗下幼兒養成教育課程實施的相關模式在幼兒園其他教育領域同樣具有適用性。為此,在繼續該課程研究的同時,我們擬將此課程模式作必要的遷移,以使該課程模式的收益最大化。 3、積極啟動幼兒園研究型教師特徵與培養途徑研究。在課程實施的同時,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為目標,探索幼兒園研究性教師的特徵、培養目標與途徑、評價方式與和體系,加強對教師專業成長的個案研究,實現對教師個性化的培養。 目前,生態體驗下幼兒養成教育課程研究依然在延續,我們相信該課程研究將成為幼兒園新一輪教育改革強大的動力,在培養幼兒良好習慣,形成幼兒良好情感和個性心理品質的同時,也推進幼兒園向更高層次發展。

❹ 在打造生態教育方面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一是輕於批評,關注心理。學校可以成立心靈驛站心理咨詢室,啟動「種子」計劃。每班、教研組選出一名心理委員作為「種子」,梳理並向學校心理咨詢師反映課堂上產生的不良情緒、棘手事件,學校的心理咨詢師可以對各班、教研組進行團隊心理輔導或個別輔導。該計劃的實施幫助師生化解了矛盾、促進了和諧。

二是注重內涵,深化改革。學校注重內涵品質提升,深入推廣項目教學法、模塊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場景教學法、模擬教學法等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課堂教學模式;積極推行現代學徒制試點,推進小班化教學;注重因材施教,推行分層教學、走班制、學分制、導師制等教學模式。

三是放緩腳步,靜待花開。學校開展「21天養成好習慣」課堂行動,將課堂習慣的培養分為「我能學習,我快樂;我會學習,享受快樂;我想學習,尋找快樂」3個階段,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樹立快樂學習的心態,發現學習的樂趣和幸福。每個階段培養的習慣,講究「少」;每個習慣開始培養時,講究「小」,牽著蝸牛散步,放緩腳步,靜待花開。

四是學生所需,急於星火。學校開展的「不做課堂上的低頭族」活動一經啟動,就在每個班級設置了手機收納袋,學生在上課前自發地將手機關機並放入收納袋中,共同營造文明清靜的課堂環境,有效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❺ 生態學考研有出路嗎

生態學博士是全國最多的博士,人多。所以,即便最差勁的本科招聘教師也要求博士畢業。研究生進不去本科學校教書 出路真的不好。唯一的辦法是你的導師在你博士畢業那年當院長或研究所所長把你留校或者幫助你找個工作(而且你自己表現好)。以後就一生做科研了。研究生畢業可以去高中教書,如果有關系在大專也能進。也有人可以當大學輔導員。如果你喜歡做輔導員的話 。輔導員不要求太嚴格專業。

❻ 天津的生態局公務員考試培訓成公教育如何

成公的教學水平就挺高的,那裡擁有一線名師,教學理念科學,教學水平超高。

❼ 請問中國哪裡有培訓有機生態無土栽培技術的基地或學校,我想學這方面的技術

我們有成套的有機生態無土栽培技術教學培訓講座。配有生產基地的生產管理實用案例。只要你具備初中以上文化基礎,你就能完全掌握有機生態無土栽培技術,如需請和sxdtkwzj@163.com聯系

❽ 生態學可用於指導解決人類面臨的那三大問題為什麼

人口、資源、環境等幾大問題都是生態學的研究內容。人口,作為生態環境中的一個種群,人口的迅速增加必然導致生態不平衡,生態失調。資源,人口的迅速增加,需要消耗大大量的資源,如,耕地,森林,水資源,糧食等,從而造成各種資源的短缺。環境,人類為滿足自身的需要,不斷改造環境,從環境中獲取人類發展的資源和能量,反過來環境有影響人類,比如溫室效應,臭氧層的破壞,洪災等。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