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簡述生態主義

簡述生態主義

發布時間: 2021-03-16 18:56:25

1. 政治論述題:用人與自然的關系論述生態文明的重要性!

在唯物辯證法看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我們面對的現實世界,就是由人類社會和自然界雙方組成的矛盾統一體,兩者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一方面,人與自然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人由自然脫胎而來,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的存在和發展,一刻也離不開自然,必然要通過生產勞動同
自然進行物質、能量的交換.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增強,現在的自然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自然,而是到處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記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滲透越來越密切.人與自然之間客觀上形成的依存鏈、關聯鏈和滲透鏈,必然要求人類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推動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自覺地接受社會規律的支配,同樣要自覺地接受自然規律的支配,促進自然與社會的穩定和同步進化,推動自然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另一方面,人與自然之間又是相互對立的.人類為了更好地生存和發展,總是要不斷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狀態,並改變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復到自然狀態.人與自然之間這種否定與反否定,改變與反改變的關系,實際上就是作用與反作用的關系,如果對這兩種「作用」的關系處理得不好,特別是自然對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發性,這種自發性極易造成人與自然之間失衡.此外,由於人類改造自然的社會實踐活動的作用具有雙重性,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如果人類能夠正確地認識到自然規律,恰當地把握住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就能不斷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強人類對自然的適應能力,提高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對自然界更深層次的本質聯系尚未認識到,人類與自然一定層次上的某種聯系尚未把握住的情況下,改造自然,其結果要麼自然內部的平衡被破壞,要麼人類社會的平衡被破壞,要麼人與自然的關系被破壞,因而受自然的報復也就在所難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誡過人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每一次勝利,在第一步都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第一個結果又取消了」.恩格斯還以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變成沙漠為例論證了自己的觀點.
近代以來,由於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類實踐的范圍不斷擴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轉化為人化自然,人類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時,對自然均衡狀態的破壞也達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目前全球存在的人與自然的問題:人口問題(人類自身問題)、資源問題(自然問題)、環境問題、生態問題(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相當突出.
環境污染、生態失衡已成為世界性公害.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目前全世界有10億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嚴重的城市,而在潔凈環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數以萬計人的死與水污染有關,食品中毒事件經常發生.由於自然資源非正常利用,異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擾了自然生態的正常演化,破壞了整體自然生態系統的穩定和平衡,出現了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其中:「臭氧層的破壞」、「溫室效應」、「酸雨危害」,已成為世界性的生態危機的三大突出問題.人與自然關系嚴重失衡,造成這一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個方面不可忽視:一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水平有限;二是人類對技術的控制能力不夠;三是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區利益、集體利益以及個人利益代替了人與自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四是價值偏見.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資源的使用價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內在價值,為了滿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對自然資源進行掠奪性開采,以至危及人類的持續發展.
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協調發展關系,實現人類與自然界關系的全面、協調發展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必由之路.為此,首先必須確立大自然觀.現代意義上的自然觀,真正視人類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整體,從整體上把握住規律,並以此作為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礎.其次,必須走出「人類中心」的誤區,建立人與自然全面和諧共處和協調發展的關系.科學證明人類不過是眾多生物種類中的一種,人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萬物的尺度,同時由於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人類的認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況且人類的認識正確與否、能否得到完善和發展,一點也不能離開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動(即實踐),尤其是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更是離不開人與自然的聯系,在當今世界變革的大潮中,新出現的諸如「大科技觀」、「持續發展觀」、「生態價值觀」等等,就是對「人類中心論」的否定.其三,必須全方位的探討自然的價值.不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從自然中獲取有利於人類發展的使用價值;同時要善待自然、保護自然、尊重自然.要樹立大價值觀念,即在評價一切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時,不僅要考慮其經濟價值,而且要考慮其生態價值;不僅要考慮眼前價值,而且要考慮長遠價值;不僅要考慮從自然中所得,還要考慮如何回報自然等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建立起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關系,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協調發展.

2. 簡述女性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解放神學的馬克思主義,生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的主要觀點

述女性主義的馬克思主

3.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概述

在《自然的理由——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研究》一書中,奧康納以其獨特的理論視角,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存在著的所謂「理論空場」,對當今世界出現的生態問題,探究其理論根源。他通過重新解讀自然的觀念,力圖賦予自然以歷史和文化的內涵,並以這樣理解的自然和文化概念來改造傳統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理論,重新理解自然、文化、社會勞動之間的關系,以此重構歷史唯物主義。他還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制度理想——生態社會主義的可能性進行探討,提出了自己的創見。

4. 簡述歷史唯物主義主體性的觀點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不僅是一種有自然力、生命力的自然存在物;而且還是從事實際活動的,進行物質生產的現實的社會個人。作為自然存在物,人們首先要吃、喝、住、穿,要生存,就必然和自然界發生關系。因為只有「自然界才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處於持續不斷的交互作用過程的人的身體」,[1]所以「人在肉體上只有靠自然產品才能生活,不管這些產品是以食物、燃料、衣著的形式還是以住房的形式」,[2]人都把整個自然界作為直接的生活資料以及人的生命活動的對象和工具。因此,可以說人的發展史也是人與自然關系的演變史。
一、人的主體性及其發展
馬克思關於主體性的明確的論述,應該可以追溯到《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提綱》第一條講到:「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陷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3]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馬克思理解事物、感性、現實時,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的實踐活動,是從主體的方面去理解。也就是說,人類現存的包括生產力在內的一切事物、現實,都是人的感性實踐活動的產物,是作為主體的人在對象性活動中對客體的認識和改造的結果。那麼,主體總是相對於客體存在的,在主客體尚未分化時期,一直是「萬物有靈論」處於主導地位,在人類意識中,自然界及其萬物和人類一樣,都是具有靈性的。因此也就沒有主體性這一說法。直至實踐和科學的發展,人類經歷了一個「自然的祛魅」過程,此時,也就否認了自然具有任何經驗和靈性,主客體才實現了真正的分化,人的主體性地位才得以確證,相應地,自然界則被視為客體世界,是人類實踐和科學認識的對象。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的生產能力和與之相應的社會關系的狀況,制約著人的主體性的發展狀況。與一定的社會生產能力和社會關系相適應,馬克思認為,人的主體性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首先是古代社會建立在以人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以人依賴性為特徵的發展階段;其次是現代社會建立物的依賴性關系基礎上的以人的獨立性為特徵的發展階段;再次就是未來社會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其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基礎上的以人的自由個性為特徵的高級階段。
古代社會是人的主體性發生和發展的最初階段,處在人的依賴關系中的主體還不具有人的獨立性。由於當時生產能力極端低下,人只是在狹窄的范圍內和孤立的點上發展,受著血緣關系、宗法關系和階級關系等的束縛,因此人主要是生活在由這些關系所形成的人群共同體之中,可以說古代社會的人的主體性,實質上是一種群體的主體性。
在現代社會,一切產品和活動都轉化為交換價值,社會生活「既要以生產中人的(歷史的)一切固定的依賴關系的解體為前提,又要以生產者相互的全面的依賴為前提」,「這種互相依賴,表現在不斷交換的必要性上和作為全面媒介的交換價值上。」[4]也就是說在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是以交換價值或貨幣為全面媒介的互相依賴,更直接地說,就是人對具有交換價值的活動、產品、商品、貨幣等等的依賴。馬克思將現代社會人的主體性表述為「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
實際上,不論是古代社會的「人的依賴關系」,還是現代社會的「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人的主體性更多的是通過人與人的社會關系表現出來的,但我們知道,人與人的社會關系是受制於人改造自然的生產能力和改造生產力活動中所確立的生產關系的,所以說,探討不同主體性發展程度中的人與自然關系是更為基礎性的。
二、「人的依賴關系」:人從屬於、受制於自然
人的主體性發展的最初階段,即「人的依賴關系」階段,在這一階段,從歷史形態看,一般處於前資本主義時期,但不包含「萬物有靈論」階段。因為在「萬物有靈論」階段,人和大自然的所有物都是具有靈性的,人實際上不具有任何意義上的主體性。從「自然的祛魅」開始,到資本主義之前,人的主體性都表現為群體的主體性。
從奴隸社會開始,人類就進入了文明時代,在文明時代首先發展起來的是農業文明,農業文明時期人對自然的控制能力依然有限,勞動仍以人的體力支出為主,但由於單個人在生理上的有限性決定了必須把勞動者大規模地集結在一起並以一定的集合方式進行勞動。馬克思說過:「生產越是以單純的體力勞動,以使用肌肉等為基礎,簡言之,越是以單個人的肉體緊張和體力勞動為基礎,生產力的增長就越是依賴於單個人的共同勞動。」[5]土地就是這種共同勞動的基礎,「土地是一個大試驗場,是一個武庫,既提供勞動資料,又提供勞動材料,還提供共同居住的地方,即共同的基礎。人類素樸天真地把土地看做共同體的財產,而且是在活勞動中生產並再生產自身的共同體的財產。每一個單個的人,只有作為這一共同體的肢體,作為這個共同體的成員,才能把自己看成所有者或佔有者。」[6]這種以土地為基礎的共同勞動,並且伴隨著鐵質工具的廣泛使用使得社會的整體生產力水平大大提高。古希臘時期,人類社會的生產力有了巨大的發展,不但農業、畜牧業、手工業有了很大的進步,而且在冶金、航海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古代中國在釀造、青銅器和鐵的鑄造、紡織、水利、建築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發展。雖然說相比較於原始社會時期,進入文明社會之後,人類社會生產能力有了巨大的發展。但是,就歷史的長河來說,前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水平仍然是相當低下的,因此個體只有從屬於一個共同體才能存在,即「各個人通過某種聯系——家庭、部落甚至是土地本身,等等——結合在一起,」[7]個人才能真正得以生存和生活下來。
但是在西方的古希臘時期,由於神化自然力而來的超自然的神力思想,使得人仍然是匍匐在神的腳下的奴隸。古代中國的自然從一開始就體現在天這個概念之中,天有無限的權威(「成事在天」),祖先的靈魂也有「天」的意志,成了天的意志傳達者和體現者,所以祖先崇拜觀念在中國幾千年文明中根深蒂固(如「法先王」意識)。因為人認為,只有順從天意,崇拜祖先,才能得到自然的恩賜。西方中世紀和中國秦漢以來的封建專制社會,人受著雙重自然力的壓迫。在西方,一方面,人依然膜拜自然的威力,另一方面,人受著由統治階級編織的「神意」基督教「第二自然力」的壓迫;在中國,人受著「君權神授」思想的束縛。當然,這一階段,中國樸素的「天人合一」理論渾然一體,也曾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預示著以後人與自然關系的豐富發展。
總的來說,處於群體主體性下的人,對自然有所認識和征服,人不斷向自然的主人地位邁進。人依然受他人支配和統治,聽命於神諭、迷信和命運,受制於自然或其他外力和外在權威,缺乏自覺性、只講共性(普遍性)而不講個性(特殊性),以人的出身血統為依據來衡量人、評價人,婚姻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此等等,所有這些都是缺乏「主體性」的表現。
三、「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人類中心主義困惑
歐洲自文藝復興以來,「人類通過生產實踐和科學實踐,加速了對自然的改造和認識的過程。從而逐步恢復了人對自己力量的認識和信心,進而重新提出了要駕馭自然,成為自然的主人積極進取的思想」。[8]培根和笛卡爾都強調人能認識和控制自然,康德講「人為自然立法」、「人是目的,不是手段」。黑格爾用「絕對精神」創造了自然界,將人的理性提高到至高無上的地位。與此同時,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繼成為工業革命的中心,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加速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和財富增長,僅僅幾百年時間,資本主義社會所創造的財富比以往任何社會創造的財富加起來還要多得多,實現了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
這一時期,「人的行為對地球環境的影響相對於地球的空間和時間范圍而言總是局部的。但是自20世紀中葉以來,人類同支持它的環境——地球之間經歷深刻的質的變化」,「人類突然發現按照人類狹隘的、短期的目標改造了的地球似乎不再適合人類居住」。[9]大氣污染、水體污染、森林銳減、氣候變暖、物種滅絕加劇、土地荒漠化、自然資源枯竭等環境問題最為突出。專家指出,自工業革命以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世界水資源和礦產資源不斷枯竭,世界60%的地區面臨著淡水不足的困境;森林慘遭毀滅,導致沙漠化趨勢日趨嚴重,植被破壞;海洋被污染,生物物種不斷減少,至20世紀末,地球上的物種已經滅絕了1/5等等;就連人類的生存也受到了威脅。如同恩格斯在《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中的作用》所指出的:「我們不要過分的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10]恩格斯預測到,今天人類因為對自然肆無忌憚的掠奪,導致了自然對人類的報復。20世紀60年代以來,一些關注人與自然關系的先行者開始反思人類的行為,20世紀60年代,美國學者卡遜發表的《寂靜的春天》開始反思人類的行為,70年代羅馬俱樂部發表了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1987年布蘭特林夫人發表了研究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這三部著作都是對地方的或全球的環境現實狀況的關切和研究,反映了人與環境、人與自然關系的問題。
強調後現代觀念的美國哲學價值學者大衛·雷·格里芬指出,這是一種激進的人類中心主義,它在決定對待自然的方式時,人類的慾望及其滿足是唯一值得考慮的東西。其實,「激進的人類中心主義」是極度膨脹的、沒有節制的、不計後果的人類中心觀念和行為。「在這種極端的人類中心主義下,人類征服和掠奪自然界,破壞了自然生態系統,實際上是從根本上摧毀了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前提。這是一種狹隘和短視的人類中心主義,是人類整體失去理智的近乎自殺的行為,其實,這種極端的人類中心主義是對真正的人類中心主義的背叛,因為真正的人類中心主義的核心價值理念是人類世世代代的生存和發展。正是人類這種核心價值遭受到了極端的人類中心主義的威脅。」[11]
人與自然關系的惡化,其根源在於人的主體性的增長突破了人與自然關系平衡、穩定、共生的質變的范圍,正如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認為,人與自然是辯證統一的歷史過程,他們各自是對方的一部分,既相互規定,又相互作用。也就是說,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與發展要依賴自然,要依賴自然給人類提供直接的生活資料和生命活動的材料、工具等;另一方面,自然對社會與人也有依賴,自然依賴人與社會對它的認識和開發,依賴人對它的尊重,自然史只有依賴人類史才能成為歷史的組成部分。但是,由於人的主體性的無限增強,使得人類的思維方式、生產方式和社會制度,只看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導致人無限制地開發、攫取自然資源,卻忽視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
四、「生態人類中心主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生態人類中心主義」實際上是一種理智的、適度的、有節制的、有遠見的、負責任的人類中心主義。「生態人類中心主義」只是要做到合理地保護和利用自然界,是要做到真正的人類中心主義,並不是一概而論地反對或取消人類中心主義。因為,自然界和人相比,它永遠是處於客體的地位,永遠是為人服務的,人永遠是這個世界的主體,是這個世界一切成果的享有者。
實際上中國傳統文化中豐富的人與自然和諧理念,是值得今人學習借鑒的。中國古人在處理天與人的關系時倡導「天人合一」,認為天地萬物是人類生存的母體,人類只有依賴自然才能生存下來,同時認為自然和人都有其內在的價值,天人應該形成和諧、統一的價值關系,只有天人之間的這種和諧統一的關系,才符合人類生存、發展的要求,也符合自然的發展規律。孔子從人本學的角度出發,向人提出「知天」、「則天」的要求,《中庸》用「誠」確立了人的主體價值,同時強調了人的主體性必須是和客體協調和諧地處於統一體中。張載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程顥也認為:「人與天地一物也」、「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道家崇尚「道法自然」。「自然」既指自然界,又意味著順從自然法則,「道法自然」是說自然法則不可違,人道必須順應天道,人只能是「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馬克思明確指出了人與自然關系的密切。馬克思說:「人把自然界首先作為人的直接的生活資料,其次作為人的生命活動的對象和工具,變成人的無機的身體,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體而言,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生存。這就是說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處於持續不斷的交互作用過程中的人的身體,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即就是說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自然界是人的無機的身體,自然界是人賴以生存的唯一對象,離開了自然,人類就無法生存。同時,馬克思還說:「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進行構造,而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並且懂得處處把內在的尺度應用於對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尺度來構造。」[12]即人類優越於動物的地方就在於,人既按照自己的尺度,又按照客體的尺度進行實踐活動。人在處理與自然的關繫上,必須平衡人在自然面前的無限主導性,必須真誠與之進行交流,要充分尊重自然的發展規律和承受能力,杜絕濫用、過度性開發自然、破壞自然。堅持走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實踐活動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實現目的性與和規律性的統一,達到雙贏。
當我們把中外關於人與自然和諧的理念運用到實踐之中時,我們首先要從觀念上確立人對自然的環境倫理。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上,倫理學給我們提供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理論:環境倫理。環境倫理是指人與自然的倫理,即人類在處理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時,何者為正當、合理的行為,以及人類對於自然界負有什麼樣的義務等問題。提倡環境倫理,源於人類對以往人類文明的反省,以及當代全球性環境問題產生的危機意識。環境倫理是對人類中心主義反思的理論成果,人類應當把環境倫理觀念內化為人們行為的規范,使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其次,要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中華文明有著悠久的「環境文化」意識。四千年前的夏朝,就規定春天不準砍伐樹木,夏天不準捕魚,不準捕殺幼獸和獲取鳥蛋;二千年前的秦朝,禁止春天採集剛剛發芽的植物,禁止捕捉幼小的野獸,禁止毒殺魚鱉。面對今天環境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我們應當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精神,改善人與環境的緊張關系。基於人對自然的環境倫理以及中國悠久的「環境文化」意識,在環境保護的基礎上,中國政府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張。生態文明是「綠色文明」,是對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重塑,是對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的超越。生態文明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的文明形態,它與我們長期提倡的環境保護、污染防治、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等概念相比,具有更深刻、更豐富的內涵。再次要建立節約型社會。西方工業文明引發了消費主義價值的強盛,引發了「傳統斷裂、資源浪費、環境惡化、社區解體、主體性喪失、人的單向度化」等社會和文化問題,西方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此展開了批判,例如凡勃倫的「炫耀性消費」、馬爾庫塞的「虛假需求」、弗洛姆的「消費異化」、鮑德里亞的「符號宰制」等不同理論。節約是對資源的充分利用,倡導節約有助於和諧人與自然關系的建立。我國目前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在相當程度上主要是依賴資源的高投入來實現的,浪費現象比較嚴重。因此,要以科技創新為手段,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節約型增長方式;在生活方式選擇上,我們要以有益於自然的生活方式回應節約的要求。
【參考文獻】
[1][2][3][7][1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45,54,103,47.
[4][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2,472.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1.
[8]北京大學哲學系.人與自然[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19.
[9]郭建仁.生態地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3.
[1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41.
[11]郭湛.主體性哲學[M].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128.

5. 簡述女權主義文藝觀的主要特徵

生態女權主義包括三個方面。第一,生態女權主義的首要內容是女性與自然的認同,是價值觀念與實踐活動緊密結合的社會運動。生態女權主義不僅涉及意識形態,也是一場為實現社會變革而興起的實踐活動,是女性為維護自己、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社區,反對由於父權社會、跨國公司和全球資本化主義而引起的惡性發展和環境惡化所進行的不懈斗爭,是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統一。第二,生態女權主義的重要論點還包括對西方現代科學的批判,多樣化和統一性,對現代工業和市場經濟發展的沉重代價持強烈的批判態度等。西方現代科學、生活多樣化、現代工業和市場經濟等在生態女權主義者看來,均是在父權社會觀念主導下,人類社會為了滿足物質豐盈或者追求國際地位所做的掠奪自然、破壞生態平衡的活動,這種掠奪和破壞的意識同社會中男性對女性的壓迫意識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第三,尋求建立聯系的原則是生態女權主義的一個重要特點。生態女權主義尋求建立一個平等、和諧、友好共處的關系,這種關系涵蓋了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以及自然與社會之間的關系。

6. 什麼是自然觀試論述從古代的唯物主義自然觀一直演進到現代的生態自然觀,各種

自然觀就是人們對自然界的一種根本的看法和觀點,古代的樸素唯物主義的自然觀,近代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自然觀,到現在的辯證唯物的自然觀。

7. 簡述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是怎樣產生的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是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中最有影響的思潮之一。該派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生態危機的聯繫上對資本主義進行系統批判,通過重新解讀自然的觀念,力圖賦予自然以歷史和文化的內涵,並以這樣理解的自然和文化概念來改造傳統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理論,重新理解自然、文化、社會勞動之間的關系,以此重構歷史唯物主義,並提出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制度理想——生態社會主義。這一流派旨在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及批判功能與人類面臨的日益嚴峻的生態問題相結合,尋找一種能夠指導解決生態問題及人類自身發展問題的「雙贏」理念。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國的安德列·高茲,美國的詹姆斯·奧康納等。
「生態馬克思主義」(the Ecological Marxism)一詞來源於美國得克薩斯州立大學教授本·阿格爾,他在1979年《西方馬克思主義概論》中第一次運用了「生態馬克思主義」這個概念。
。。。。。。。。。
在生態馬克思主義的內涵方面,阿格爾本人在《西方馬克思主義概論》中有過初步的描述:首先,在生態馬克思主義和生態社會主義的關系問題上,阿格爾將生態社會主義作為生態馬克思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其次,在生態馬克思主義的地域和代表人物方面,阿格爾主要介紹了萊易斯的思想,並論述了生態馬克思主義在北美的實現問題。第三,在代表人物方面,阿格爾認為:屬於生態馬克思主義傳統的人物包括「傅立葉、馬克思、拉斯金、莫里斯、克魯泡特金、布克欽、弗洛姆、伊利奇、歌德曼、麥克弗森和馬爾庫塞」,而「主張表達得最清楚、最系統的生態左翼人士之一」是萊易斯。①本文綜合了20年國內外的研究成果,將「生態馬克思主義」定義為:北美學者將現代生態學與學院派馬克思主義思想相結合以解決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一種理論嘗試。生態社會主義是生態馬克思主義發展的必然邏輯結果,但是,生態馬克思主義理想中的生態社會主義卻不同於歐洲大陸所倡導的生態社會主義:前者建立在北美學院派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基礎之上,而後者則建立在歐洲大陸民主社會主義的基礎之上;後者把社會主義作為一種政治目標,而前者則把生態社會主義作為一種社會目標。20世紀90年代之前它認為馬克思主義缺少解決資本主義生態環境危機的理論方案,因此著重強調對馬克思主義的修正和補充,其主要理論是用生態危機理論取代馬克思的經濟危機理論,代表人物是萊易斯和阿格爾。20世紀90年代之後,以北美特別是以美國左翼學者為代表的生態馬克思主義者,重新發掘了馬克思主義對解決全球化背景下生態危機的理論意義,最終產生了奧康納的雙重危機理論、克沃爾革命的生態社會主義理論以及福斯特和伯克特關於馬克思的生態學三種具有代表性的生態馬克思主義理論。下面我著重介紹生態馬克思主義的這四種理論內容。[1]
一、萊易斯和阿格爾的生態危機理論
萊易斯分別於1972年和1976年出版的《自然的統治》和《滿足的極限》以及阿格爾於1975年和1979出版的《論幸福的生活》和《西方馬克思主義概論》,詳細地介紹了生態馬克思主義的生態危機理論。
第一,以生態危機否定經濟危機。經典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危機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生產領域中的經濟危機,認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性與生產成果的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最終決定了資本主義個別企業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以及生產力發展與勞動者支付能力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這兩種矛盾隨著資本主義的資本積累和擴大再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而不斷發展,激化到一定程度就必然爆發經濟危機,造成產品的相對過剩、勞動者的赤貧和資本主義生產的停滯,對資本主義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造成極大破壞,並最終引發無產階級革命。但是,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之後,既糾正了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又改善了無產階級的生活狀況和經濟地位,緩和了經典馬克思主義所分析的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資本主義非但沒有滅亡的跡象,相反卻呈現出進一步在全球發展的態勢。萊易斯和阿格爾因此認為:馬克思主義關於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理論已經過時,不能夠解釋資本主義的繼續存在和發展,也不能夠為資本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的轉變提供理論指導,因此,必須根據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的新危機對資本主義進行批判,而這種新危機就是生態危機。
第二,消費異化直接導致生態危機。面對資本主義的生態危機,生態馬克思主義認為:資本積累固然是資本主義高生產和高消費所引起的生態危機的最終原因,但是,無產階級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當今無產階級的消費不再是馬克思所認為的維持其生命和生活的需要,而是一種病態的對奢侈品的消費,是一種消費異化。正是無產階級對奢侈品的異化消費維持了資本主義的擴大再生產,使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被生態危機所代替。因此,阿格爾希望通過消費希望的破滅和穩態經濟理論消除生態危機。阿格爾根據馬克思消滅經濟危機和異化勞動的實現方式,構想出消滅異化消費和生態危機的 社會變革模式,這就是通過「期望破滅的辯證法(dialectic Of shattered expectations)」,或者期望破滅理論,實現穩態經濟的社會主義。期望破滅理論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理論和異化消費理論的基礎之上的:由於異化消費是無產階級擺脫痛苦尋求所謂自由的惟一方式,也是資產階級資本積累和擴大再生產的惟一動力,異化消費因而成為資本主義制度合法性的惟一理由,但是,在異化消費的過程中,生態系統的有限性和資本主義生產能力的無限性發生矛盾,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態危機就轉化為商品供應危機,引起無產階級消費期望的破碎,從而導致資本主義制度的合法性危機和無產階級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懷疑。在重新審視消費預期和資本主義制度的過程中,無產階級能夠自發地調整自己的需求觀念和價值觀念,抵制對奢侈晶的消費,建立革命性的需求理論,消除消費異化,並逐漸對資本主義的生產和管理模式進行改革,使之符合社會主義制度的要求。
二、奧康納的雙重危機理論
20世紀90年代之後,資本主義獲得了冷戰的勝利,資本主義全球化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生態環境災難也隨著資本主義全球化而向全球蔓延,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態環境危機。反觀10世紀的各種主流綠色生態理論和運動,不僅沒有阻止資本主義造成的生態危機,相反,生態危機卻越加嚴重,並已經威脅到整個星球的生態系統。在此種背景中,詹姆斯·奧康納博士開始重申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堅持生態馬克思主義對解決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理論價值。因此,在1997年出版的《自然的理由》中,奧康納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觀點分析了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產生的原因,重點提出了資本主義的雙重矛盾和雙重危機。
第一,資本主義的雙重矛盾和雙重危機。奧康納繼承了20世紀90年代之前生態馬克思主義的生態危機理論和異化消費理論,提出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無限性與(包括自然資源在內的)資本主義生產條件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雖然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資本主義發展對社會造成的破壞方面屬於一流的理論家,但他們兩人確實沒有把生態破壞置於資本積累和社會經濟轉型理論的中心位置。他們低估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依賴資源枯竭和自然退化的程度。他們不僅沒有準確預見資本在『自然的稀缺性』面前重構自身的能力,也沒有預見資本所具有的保護資源和防止或消除污染的能力。」奧康納把馬克思主義關於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概括為第一類矛盾,而把資本主義生產的無限性與資本主義生產條件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歸納為第二類矛盾,亦即,第一類矛盾主要是資本主義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而第二類矛盾則是資本主義生產力、生產關系與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之間的矛盾。第一類矛盾和第二類矛盾相互作用,共同存在於全球化資本主義體系當中,形成了資本主義的雙重危機——即經濟危機和生態危機。
第二,雙重危機存在的原因。奧康納認為資本積累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全球發展不平衡是造成雙重危機存在的原因。「在資本主義經濟中,利潤既是經濟活動的手段,又是經濟活動的最終目的。」奧康納強調,對資本主義生態危機進行系統的理論分析必須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的資本積累和經濟危機理論的基礎之上,進而找出資本主義積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與生態危機之間的內在聯系。奧康納通過資本積累以及資本積累對自然資源和能源的開發,解釋了在不平衡發展的二元對立結構中發達國家和地區對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資源和能源剝削,揭示了全球性生態危機的內在原因。因為,為了獲取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和提高本國的經濟水平,欠發達國家和地區不得不承受與發達國家和地區之間的不平等交易,向發達國家出售廉價的生產資料和能源等自然資源。而廉價的生產資料和能源則降低了資本積累的成本,使資本積累加快,資本積累的加快反過來又加快了對生產資料和能源等自然資源的開采速度,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和生態環境災難。最終,資本主義消費市場「引導著單個資本盡力越來越快地銷售消費品,降低資本的周轉時間,以此來維持利潤。如此一來,消費主義社會和生態破壞與浪費的普遍化就與資本主義消費市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三、克沃爾的生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理論
克沃爾在2002年出版的《自然的敵人——資本主義的終結還是世界的終結》一書中,重新對生態社會主義的內容和實踐方案進行了革命性的設計和規劃,與歐洲改良型的生態社會主義不同,克沃爾在《自然的敵人》中不僅批判了資本的求利本性對生態系統的破壞,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他論述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已經到達了真正的頂峰階段,任何改良資本主義的思想和方案都是在加速對生態系統的破壞,「資本主義是一個自私自利的社會制度,堅持人類對包括自然在內的世界萬物的至上權利」,他因此提出廠生態社會主義的革命和建設設想。
第一,實現使用價值替代交換價值。克沃爾以馬克思主義的勞動異化理論為理論基礎,從使用價值的角度論述了革命型生態社會主義的主要特徵和原則:生態社會主義強調使用價值,而不是資本主義的交換價值。要使使用價值從資本主義的交換價值中解放出來,必須使勞動從資本中解放出來。正是資本的求利性積累造成了與生態原則相沖突的生態危機,而資本積累的前提條件就是資本主義市場上勞動力的商品化。勞動與勞動產品的分離、勞動與生產資料的分離,使得資本主義商品的交換價值得以實現,因此,要使人類所居住的地球生態系統實現其使用價值或者內在價值,就必須推翻資本、消滅交換價值從而使勞動得到解放,最終通過聯合勞動實現使用價值,在人類和地球生態系統之間建立全新的財產關系。只有克服了勞動與勞動產品的分離、勞動與生產資料的分離,使用價值才能夠從交換價值中解放出來;也只有克服了勞動與勞動產品的分離、勞動與生產資料的分離,勞動才能夠從資本的鎖鏈中解脫出來,勞動力才能夠從虛假的需求中得到解放從而發揮其真正的潛能。而前蘇聯的社會主義則效仿資本主義的資本積累,對勞動進行壓制,最後演變成斯大林主義的巨人症和官僚統治的國家資本主義,這完全轉變成馬克思所論述的社會主義的反面,而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因而,克沃爾認為,革命的生態社會主義與已經存在的社會主義沒有任何的聯系;生態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是推翻資本的統治,克服勞動與勞動者的分離。
第二,生態社會主義的革命和建設。克沃爾認為,以往的社會主義都不是馬克思所論述的社會主義,因為它們都沒有實現生產者對生產資料的真正擁有,沒有建立一個符合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所闡述的「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的社會。克沃爾認為,真正的社會主義定義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生產資料的公共所有;二是勞動者的自由聯合體。前蘇聯和東歐的社會主義只實現了前者,而沒有實現後者。克沃爾接著論述道,生態社會主義建設要符合以下三項原則: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堅持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生產與分配製度,在全球范圍內實現生態社會主義。他同時指出,生態社會主義沒有統一的實現道路,也沒有法定的代理人,實現生態社會主義惟一共同的特徵就是民主。但是,克沃爾初步設想:第一,生態社會主義需要不斷發展和挖掘打破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各種形式,從勞動組織形式(勞動力使用價值的重新構建),建立合作社(勞動的自由聯合體),建立地方性流通貨幣(切斷貨幣的交換價值),一直到創建積極的媒體(打破資本主義對商品的崇拜),每一種形式都可以發展成為較大的系統(試點,整體)。第二,克沃爾引用了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中反對蒲魯東關於通過法律解決競爭問題的論述,他認為,要實現生態社會主義必須首先徹底改變資本主義的一切生存條件,也就是要徹底改變資本主義整個的生活方式。克沃爾預言,當整個資本主義生活方式都出現根本性變化的時候,資產階級就必然會竭盡全力進行鎮壓,生態馬克思主義者因此就要作好犧牲和使用「暴力」反抗「暴力」的准備:因此,與歐洲改良的生態社會主義絕對地採用「非暴力」手段不同,克沃爾並不完全排斥「暴力」,「如果一個社會制度到了人們無法忍受的程度,並且制度力量和人民力量之間的平衡發生了逆轉,革命暴力就可能成為改變現存社會制度的選擇方式」。最後,克沃爾在《自然的敵人》的結尾處呼籲,生態馬克思主義者必須在生態系統沒有崩潰之前採取行動,「建立新世界,時不我待」。
四、福斯特和伯克特關於馬克思的生態學理論
生態馬克思主義的以上三種理論雖然承認馬克思主義理論對解決資本主義生態危機具有理論借鑒和指導意義,但是,都沒有直接承認甚至否認馬克思主義以及馬克思本人具有生態學思想。而伯克特和福斯特則共同開始了對馬克思的生態學構建,使生態馬克思主義對當代生態環境危機具有了更大的理論價值。美國印第安納州立大學的保羅?伯克特博士在1998年出版的《馬克思與自然》一書中,重點闡述了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和共產主義思想中蘊含的生態學原則,揭示了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生態學在本質內容上的一致性。而美國俄勒岡州大學社會學教授約翰·貝拉米·福斯特在2000年出版的《馬克思的生態學》中,首次提出了「馬克思的生態學」概念,並在馬克思與生態學之間建立了直接的聯系。他首先將馬克思與李比希、達爾文、馬爾薩斯等歷史上的生態學家聯系在一起,進而對馬克思的唯物主義理論和新陳代謝思想的生態學本質進行了具體的論述,證明了馬克思主義不僅符合生態學的定義和原則,而且超越了生態學的狹義性,在更加廣泛的人類與自然之中以及人類社會內部實踐了生態學的基本原則。
第一,伯克特在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中發掘了馬克思的生態學思想。伯克特認為: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概念將自然條件融入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分析,自然、勞動和生產是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中的三個主要的自然和社會概念,它們三者之間的關系充分反映了馬克思的財富概念中不僅包含人類社會的生產勞動,也包含著自然的屬性。財富或者使用價值的生產同時包含自然和勞動兩個方面的要素,雖然人類的生產勞動產生了使用價值,但是,人類的生產勞動必須作用於自然並從自然獲取物質資料。生產勞動只能從人類和自然之間的物質交換過程中產生財富,人類的勞動脫離了自然和感性世界將不能產生任何東西。因此,馬克思把勞動作為財富生產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勞動不是人類物質財富和使用價值的惟一來源,勞動和自然共同構成了人類財富和使用價值的基礎。因而,伯克特認為,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正是對現代生態學關於人類和自然關系的具體闡述。不僅如此,伯克特最後總結道:不僅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包含著生態學思想,而且,馬克思所闡述的「共產主義社會所具有的生態意義遠遠超出以往公認的評價」⑨。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社會雖然完全建立在資本主義所創造的物質財富的基礎之上,但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公有制、計劃經濟、強調使用價值和自然的內在價值、生產和消費方式、民主和平等的社會結構等內容,都是與生態價值觀念相一致的。
第二,福斯特在馬克思的「新陳代謝」觀念中發現了馬克思的生態學思想。「馬克思關於城鄉之間、人類和自然之間的新陳代謝關系斷裂的概念……使他發展了對環境惡化的批判,而這一批判預見了很多當今的生態學思想。」如何解決自然與社會之間存在的緊張關系,是現代生態學所關注的重點:福斯特以馬克思的《資本論》為研究對象和理論根據,在其《馬克思的生態學》中專門用「自然和社會的新陳代謝」這一章來闡述馬克思關於社會和自然之間關系出現惡化的生態學分析。他認為,馬克思把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人口、土地、工業三者作為一個生態系統來考察,這本身就是現代生態學的系統觀點。也正是在對這種系統的考察過程中,馬克思的唯物主義自然觀和唯物主義歷史觀才得以統一。他認為,在批判馬爾薩斯人口論的過程中,馬克思發現人口相對於穀物的過剩是由於資本主義社會中土地的肥力受到人口的剝奪而無法恢復;同時,資本主義大工業迫使人口向工業城市流動,把農村土地上的肥力以穀物的方式帶走,而以排泄物的形式留在城市的排泄系統中,造成人口與土地物質代謝的中斷。馬克思接著分析了工業資本主義財富積累的兩個來源:一是自然界,特別是土地,解釋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源於對土地的剝奪;二是工人階級的勞動,說明了資本主義財富的積累工要源自於工人階級的勞動。對勞動的剝削、形成勞動的異化以及資奉主義社會的貧富分化和對立,造成了社會再生產的中斷,破壞了社會內部的物質循環或者代謝。因此,由於資本主義和私人所有制的存在,造成了自然與社會以及社會內部新陳代謝的斷裂,破壞了自然與社會組成的生態系統。福斯特認為,馬克思最終從李比希對農業的分析中獲得啟發,將新陳代謝概念創造性地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意義上同時使用,通過新陳代謝這個自然科學概念將人和人類社會加入了生態系統。福斯特考察了馬克思運用新陳代謝的四個方面:其一,人本身就是自然的產物,需要與自然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自然是人體的器官的延伸;其二,勞動是人類與自然新陳代謝的中介;其三,社會性的勞動使新陳代謝與整個人類社會發生聯系;其四,馬克思提出了要對整個新陳代謝加以控制的觀點。最後,福斯特認為,馬克思在分析自然與社會的代謝過程中已經提出了可持續性發展這個現代生態學概念。
20世紀90年代之後,生態馬克思主義並沒有隨著蘇東社會主義的解體而在西方發達國家中銷聲匿跡,反而在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中逐漸發展起來,成為解決當今資本主義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矛盾的一個理論支撐點。其主要原因有如下三點:第一,當今社會的各種生態理論都無法阻止資本主義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性生態環境危機。第二,馬克思主義的出發點就在於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解」以及人類社會內部的「和解」這兩大主題,並指出人類社會的「和解」和人與自然的「和解」的前提條件。第三,生態馬克思主義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批判精神,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揭示了資本主義從經濟危機走向生態危機的必然性,指出了經濟危機和生態危機並存的資本主義社會只有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建立生態社會主義才能夠避免整個人類的毀滅。生態馬克思主義的這四種理論形式對目前我國的科學發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同樣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熱點內容
4級電影 發布:2024-03-29 19:58:49 瀏覽:926
戊戟武俠小說十三部 發布:2024-03-29 19:57:07 瀏覽:607
男主被當成爐鼎采補 發布:2024-03-29 19:37:27 瀏覽:666
《雪月寒》純師徒訓誡 發布:2024-03-29 19:26:29 瀏覽:800
求個網站在線觀看 發布:2024-03-29 19:12:39 瀏覽:440
《昨日歡愉》何甘藍txt 發布:2024-03-29 19:11:42 瀏覽:279
韓劇大尺度電影 發布:2024-03-29 19:09:04 瀏覽:409
男主被蛇咬了老二獲得異能 發布:2024-03-29 19:00:25 瀏覽:763
主角叫林楓都市血族小說 發布:2024-03-29 18:58:17 瀏覽:807
女主是被拐賣的男主家很窮 發布:2024-03-29 18:33:55 瀏覽: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