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場規劃
㈠ 如何規劃一個生態農庄
有關生態農庄與生態園區的理論與技術,特別是關於生態農庄、生態園區的模式與有關的技術運用
㈡ 家庭農場在建設規劃的時候有什麼要注意的
一、生態農庄常見誤區 1、沒有長遠的規劃、設計 目前95%以上的農庄都是憑個人的想法就進行投資,導致重復投資,或者投資規劃不合理造成資金浪費大。同時規劃不合理還導致功能布局混亂,影響人流、物流增加許多成本,而且使農庄沒有一點美感,影響了效益,此類農庄佔了80%左右。 2、投資項目沒有進行市場調查和市場定位 造成投資浪費或投資回報差,資金流失,因此做農庄之前應請有農庄經營管理經驗豐富的人協助調查,評估投資規模、項目、效益等,以減少投資浪費。 3、在規劃設計中注重唯美:項目不切實際或無法落地或投資無回報。 一些人工景點等沒有收入的項目投資過大,特別是投資資金有限的情況下,資金應重點投在特色養殖、餐飲、種植、小型會議(300㎡以內)、住宿等方面,使投資資金盡快收回並擴大生產,以發揮資金最大效益。但遺憾的是很多投資者達不到這基本要求,項目工程進展也很慢,短則2-3年,長則5-6年,延誤時間造成極大浪費。 4、不注重細節與實際需求造成項目資金浪費 農庄內的道路、綠化、照明、休閑設施等應把握適用,但我們發現很多農庄由於缺乏經驗,細節無法把握,如園區內的道路按國家級標准設計施工,園區內的小道投資過大或者綠化設計不符合農莊主題,造成成倍的資金浪費,實在可惜。 5、項目投資理念與順序不清 相同的土地,相同的投資資金,如投資理念與順序不清,如把沒有收入的水系建設放在施工之初,而把有收入養殖、餐飲項目放在最後,導致施工了2-3年,還沒有投產,投資無收入等等,都會造成項目投資失誤或效益不理想,在我們經營農庄20多年中,發現此類投資商甚多,走了很大的彎路,因此必須確立投資理念、投資順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 6、生搬硬套,浪費巨大 投資者到各地農庄考察回來後就自己建造,造成巨大浪費。農庄建設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它要求具備有很強的實踐操作能力,才能做到施工時資金不浪費,時間、規劃合理。如果請專業的農庄指導或者加盟,就能在較短的時間內,一般一年左右就可以使農庄順利開業投產,取得回報。而到各地考察只能是走馬觀花,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建農庄的系統問題。如果自行建造將會付出高昂的代價,資金損失在50%以上,後續的效益影響將難以估算。因此選擇加盟專業的農庄以獲得專業的指導是最省錢、最高效的方法。 二、生態農庄的建設要領: 1、請好專家是建好家庭農場的關鍵: 大部分投資者無任何經驗,如僅僅是走幾個農場或者聽幾個人的建議就那將會走很多彎路。應先選擇並聘請有農場經營經驗者幫助設計規劃,是減少資金浪費和摸索成本,保證投資效益的最好途徑,也是建好家庭農場的關鍵。切不可按個人有限的認識去建設,那將很快消耗寶貴的資金而半途而廢。因此選擇比自身努力更重要。另外有些人請規劃設計院的設計規劃是不適合小規模的家庭農場的,因為他們規劃許多項目投資較大,且景點等無收入項目多,難落地,且收費高,一般以平方面積收費。 2、以養殖野生動物為核心: 再利用糞便做沼氣供農場使用,沼液種植有機蔬菜、水果、名貴綠化樹種、優質牧草。牧草喂野生動物減少飼料成本,又使肉質更好,形成種養結合、循環經濟。它是打造今後特色餐飲的前提,同時又是使整個農場植物茂盛、環境優美的重要條件。 3、自產自銷、安全高效: 根據地勢、環境先選擇建造木屋幾座,作為生態餐廳,農場生產的野雞、野豬、野兔等山珍野味和有機蔬菜將使餐館形成非常明顯的野味特色、安全放心特色,能吸引大量客人前來品嘗野味,其優勢和競爭力遠超一般農家樂。而且所有菜餚原料全部產品自己生產,成本低,天天新鮮、無污染,更吸引客戶,效益是一般農家樂或其他同等規模農場的幾倍。 4、統一規劃、逐步實施: 家庭農場一般需投資在百萬以上,如資金不足更需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否則不但會造成規劃建設不合理,造成資金浪費,同時也破壞整體形象,影響今後的經營與效益,這是普遍存在的大問題,投資者應避免此錯誤。 三、建生態農庄要達成的目標 1、低投入高產出、半年見效益,前期投資在100萬-200萬,年產值在200萬以上,利潤在50萬-100萬。 2、循環經濟、低碳環保:農場內養殖種植生態循環利用物質,使成本低效益高; 3、生產的都是優質高端的綠色食品或有機產品,安全放心、營養新鮮是效益的核心保證; 4、產品特色明顯、有竟爭力。 5、經營模式獨特,能有效保障投資安全和高效; 6、能獲得政府的各種扶持。
㈢ 生態農場規劃比較好的案例求介紹
邛崍清見的柑橘很有名,很好吃的。聽說現在那麼有名就是因為找了專門的設計院規劃過,好像叫遠景 建築 園林 設計 研究院,可以打四 〇 〇 〇 二 三 二 二 〇 六 去了解
㈣ 生態農場規劃中有力的區位條件和適合養殖的品種分別是什麼
生態農場是運用生態學的觀點和手段,以「農場」作為農業生態系統的一回個整體,並把答貫穿於整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群體,包括植物、動物、微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非生物環境間的能量轉化和物質循環聯系起來,對環境—生物系統進行科學合理的組合,以達到獲得最大生物產量和維護生態平衡,改善土地利用環境特別是農業壞境質量為目的的一種農業發展新模式。遠景設計院認為生態農場既是生產的單位,又是環境凈化和保護的單位。如中國廣東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魚塘、蔗基魚塘、果基魚塘等均為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中所創造的一種生態農場的雛型。
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充沛,交通便利,為產品的外運和銷售提供了有利條件。由於氣候的原因再加之以前養殖的基礎,所以這樣的氣候條件適合畜禽的生長。種植牧草也適合這樣的環境條件。
適合養殖的品種有:
(1)土豬,這個適合農民養殖,也有一定的基礎。
(2)蚯蚓,有成功的養殖實踐經驗和實例,漁戶可以養殖蚯蚓作為魚料。
(3)土雞,是農村的特產,所以很適合繼續延養。
㈤ 農場規劃怎麼做
家庭農場規劃在規劃和布局時一般需遵循的三個原則:
一是建成規模較大或特大,絕大多數上地連片,有獨立而明顯的邊界的家庭農場;
二是建成內部自成體系的水利和道路設施,規模大時還要建設通電和通訊設施,從而與外界進行良好銜接。
三是興建有鮮明的個性特徵住宿、飼養、加工等設施。
在規劃和布局時要充分利用當地地形,水體和植物,科學合理進行整體設計
1地形上:
農場若具備良好的地形條件,地形設計應本著尊重原始地形的原則,充分挖掘原有地形優勢,並盡量做到土方的平衡。
若農場原始地貌為耕地或荒地,豎向上沒有起伏變化,可以通過曲折的道路、合理放置的果樹林、苗圃地來形成空間上的開合,以彌補豎向地形上的平淡。
2水體上:
如果農場中有天然的面積足夠大的湖泊資源,可以開展遊船賽舟等水上活動項目;若農場具備點狀水體,可以結合傳統農業中的灌溉工具,設置一些反映農業文化特色的景觀小品,如灌溉用的水車、打水用的水井等,增加文化趣味;還可以利用天然的河流、小溪等線狀水體開展賞景垂釣等各類水上活動。
3植物:
主要包括綠化植物和經濟作物。在對園區植物風格的把握上,綠化植物的配置應本著廣泛採用鄉土植物的原則,注重適地適樹,強調多樣性與穩定性;經濟作物是指用於觀光、採摘、體驗功能而種植的各類經濟林果、花卉、蔬菜等。
注意事項:
要考慮到作物本身的觀賞性,進行合理布置。此外還要考慮季節的交替、輪作的品種,不要出現一種作物成熟收獲後,土地閑置的情況。
總的來說,要在田園景觀基質上,進行園林植物景觀建設以豐富景觀層次和季相變化,力求終年常綠、季相變化,爭取達到四時有不謝之花,八節有長春之景的境界。
在規劃和布局時要考慮農場硬體設施的建設。
人們旅遊活動的開展必然會涉及到道路、停車場、餐廳、賓館等服務設施的建設和指示牌、垃圾箱等環境景觀的設計,這些設施規劃可以參照一般風景園林的景觀設計標准,結合實際,設計要求與環境共生,體現生態和自然原理。
注意事項:硬體設施的風格、尺度、輪廓、色彩等都要與農場的草木、河湖、山體等自然環境結合得貼切、完美。
例如:
●整體建築——農庄建築最好採用鄉村民居的形式;
●道路——景區內道路應根據自然地勢設計;
●餐飲設施——可以是與環境相協調的野外型、家庭旅館型,或將餐飲與觀光溫室結合的溫室餐廳;
●住宿設施——如漁家客棧、農家旅店應安置在相對安靜的區域,有怡人的景緻,與娛樂區有一定距離;
●停車場——可以建立生態停車場,可在車場地表鋪設生態植草磚,以大型樹木作為綠化骨幹,採用植物搭起隔離帶,可以解決酷暑季節旅遊車輛的遮蔭和凈化汽車尾氣的問題;
●標牌的設置——位置要方便游者尋找,尺度和材料必須和周圍的建築及環境相適應等等。
希望對你有幫助,忘採納
㈥ 什麼是生態農場規劃
20 世紀90 年代以來,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極大促進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由於經濟的快速增長,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促使城市居民對田園生活極大的嚮往和追求。同時隨著經濟和社會的迅速發展,環境污染加劇,農業自身功能開發不足,土地的多效利用性較低,我國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面臨巨大壓力。
遠景設計院提出其規劃原則
1、因地制宜,科學規劃 農業生態規劃必然要落到具體區域,因此必須要因地制宜考慮規劃格局設計,以便各功能區各功能更好地實現。立足於某某縣本地農業資源特點,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戰略,突出建設園區主導產業,合理規劃開發新產業鏈,科學有序建設發展,保護農業資源環境,鞏固農業觀光業的發展。
2、市場導向,優化開發 產品開發設計面向旅遊者和市場,關注旅遊者需求的變化,以市場為主導,以政策為輔助,增強園區的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針對不同細分市場需求,充分利用葡萄園豐富的農業、景觀資源優勢,通過策劃、組合、包裝成吸引力大、獨特性強的旅遊產品。形成以葡萄產業為依託的,集農科觀光、採摘游樂、農趣體驗、休閑度假於一體的復合型產業結構。
3、突出特色,塑造形象
發揮單橋鎮小雜果種植的優勢,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圍繞庄園規模種植,形成兼具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的生態景觀隔離帶,內部通過與旅遊的結合,發展多種體驗性游樂項目,從而為單橋鎮塑造「遠看是農園、近看是花園、走進是樂園」的旅遊形象。
4、整合經濟,旅遊富民 某某生態庄園將以農業科技為依託、以農村地域為空間、以當地農民為主體,將觀光農業、科技農業、生態農業與旅遊業高度結合,以旅遊為手段,助推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通過合理設計規劃,挖掘民風民俗,促進鄉村環境優化和傳統文化傳承。通過發展農業旅遊、開發度假村、農家樂,積極吸納當地勞動力就業、增加當地農民收入,實現農業旅遊發展,推動某某縣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5、循序漸進,協調發展 生態庄園規劃方案需要統籌兼顧,分期建設。為做到布局合理,必須有計劃地分期實施,逐步建設。為保證其健康發展,一是要合理規劃,計劃實施;二是要根據投入的資金合理分配,分期建設。建設過程中需要按照「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理,充發揮園區自身優勢,合開發用自然本身價值,協調發展園區各資源特色和功能。
㈦ 休閑農庄規劃的原則有哪些
1、導入多重理論原則
相當一部分農莊主是在房地產行業和流通行業中完成原始資本積累,看好休閑農業發展前景而轉投休閑農業的,對休閑農業旅遊者的需求、特徵和趨勢等缺乏深刻認識。在當前的各農庄規劃中,農莊主往往或根據經驗融合自己對休閑農業的體會自行設計,或照搬照抄先進地區代表作,建築外觀雷同,內部布局失當,功能單一而接近,少有精品,造成旅遊者審美疲勞,回頭率低。
2、主題創新原則
休閑農庄的設計,首先要有富有特色的主題。以鮮明特色展現規劃區域風貌,使之與周邊旅遊風景資源有明顯異質性,利用原有的人文、自然資源創造獨特的景觀形象和游賞魅力。主題是表達規劃設計中心思想的名片,主題的確定,要突出特色,營造具有吸引力的氛圍。整個休閑農庄的規劃設計要時刻呼應主題,體現主題,突出特色農業文化內涵。
3、鄉土文化展示原則
休閑農庄的開發,要注重當地農業文化和民俗文化內涵的挖掘,以文化來支撐旅遊脈絡。規劃中,文化內涵在農庄中的分量,與農庄所具有的吸引力是成正比的,休閑農庄的主題必須與地域文化密切相連。
4、生態優先原則
目前的農村生態環境問題較為突出,鄉村景觀園林環境惡化現象日趨嚴重,許多近郊農庄也已不聞蛙鳴聲了。亟需採取措施加大建設力度,加強對基本農田的保護,改變現有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發展生態農業,減少化肥和農葯的使用,並控制和防治農業環境污染,保護農業生物多樣性,生產綠色食品。這樣才能保證休閑農庄的可持續發展。
㈧ 農場規劃和設計
你好,以生來產為重點的農業規劃還需源要由業內人士來做,提供幾點建議:第一、銷售市場的定位,包括品種、季節、銷售的目標市場等;第二、農場的建設,根據地方氣候、土質情況和水源情況合理建設;第三、資金的預算,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建立生產模型,生產什麼一定要建立經濟模型,資金預算,建設和流通資金的投入比要預算好;第四、組織架構的合理規劃,不能光做樣子。
㈨ 休閑觀光的農場規劃建設
觀光農園規劃的原則與要點
1. 規劃原則
(1)「三理念」統一原則。在觀光農園規劃中運用景觀生態設計理念、園林設計理念和文脈分析理念,並將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具體講就是:運用景觀生態設計理論進行園區總體空間布局,實現斑塊(功能區)、廊道(園區通道)、基質(園區地被)、邊緣(功能區邊界)的良性和諧;將中國園林的「欲揚先抑」、「隱、漏、露」及主景與配景、借景、層次、前景、點景等思想滲透到園區景觀規劃中,讓遊客在其中體驗「生境、畫境、意境」的精神升華;提煉和挖掘「皇家上林苑」和漢代歷史文化,通過功能區的建設與布局、道路設計營造一種文化情調和意境,提高觀光休閑的品位。
(2)動靜結合原則 。宏觀景觀配置上按照動靜結合的原則以及適應長遠發展的原則。園區的東半部文物分布量大面廣,屬文物保護區,項目總體布局上應該以靜為主,靜中有動;西半部基本沒有文物分布,不受文物保護的限制,項目總體布局上應以動為主,動中有靜。這樣就避免了主題不明確以及各個功能區之間氣氛相互沖突的問題。
(3)游覽便捷性、景觀豐富性原則。道路的設計必須遵循游覽便捷性、景觀豐富性原則。這就要求園林道路不僅要主次分明,而且還要曲折迂迴,疏密合理,讓遊人可以在沿途體驗不同的生境和畫鏡,並能夠達到意境的精神升華。
(4)「小、散、隱」原則。園區建築物要通過限制高度和綠雕等形式融入自然,必須體現出「天人合一」的意境。
(5)「一步一景、非同步異景」原則。景觀配置要遵循「一步一景、非同步異景」的「珍、奇、特、全」的原則,景觀豐富變化的程度是遊客的體驗豐富與否的關鍵。
2.規劃要點
(1)景觀系統。植物景觀是全園景觀規劃的中心。通過在不同功能區內渲染不同的植物景觀特色,豐富遊人的游覽觀賞感覺。豎向地形規劃對園區景觀也有很大影響,在規劃中以現狀地形為基礎,局部作地形調整,予人以山林重疊之感。人工建築、設施及園林小品會影響到園區的觀賞效果,必須與總體環境協調一致,注意體量小、色調淡、造型簡單。
(2)道路系統。園內道路不同於市區道路及一般交通道路,其道路系統規劃應從 「形」和「質」兩方面入手,並依據現狀和地形特徵,遵循「遇溝架橋,遇坎設階」的原則設計路網。「形」即總體布局要求合理、美觀,具有一定的導游作用,構建主環路——次級路——散步小路等園路系統。主環路連接各大功能區,但並不穿過各大功能區,使遊人在最少的時間內觀賞、參與其最感興趣的項目。而且當遊客登上陵頂俯視整個園區時可以觀賞到園區標志性的具像景觀,即通過種植不同類型的行道樹,遊客可以看到主環路上「上林苑」漢語拼音三個首字母的大寫「SLY」;次級路連接但不貫穿各功能亞區,通過設計一些意象圖案,呈現出曲折迂迴的感覺;散步小路聯結功能亞區中的各項目斑塊。「質」即道路與廣場鋪裝的材質,做到自然、簡朴、美觀,且與周圍環境和諧統一。
(3)水景系統。園區的水景是整個園區靈性的展現,通過水景將歷史上「皇家上林苑」的水景做到「意到」。水景的設置在利用原有地形的基礎上,利用原有大溝以及人工挖掘的方法。大小水面結合,大可體現動感、開闊的效果;小可營造出寧靜、幽深的氛圍。而且,水面的分割與聯系主要是亭、堤、橋等建築小品來烘托營造。
(4)種植系統。選擇觀賞價值較高的本地適生的特色植物和農作物,適當引進國內外優良品種,並在局部引種關中和秦嶺北坡的一些珍稀瀕危植物。注意體現科學、自然、優美的配植原則,形成植物群落觀賞效果,並具有一定的季相變化,即三季有花,四季常綠。
四.功能分區與項目設計
根據觀光農園建設的指導思想、目標和規劃原則,將全園劃分為「三層五區」。「三層」劃分主要是考慮文物保護,全園由漢宣帝陵向外依次劃分為核心保護層、一般保護層和外圍保護層;「五區」即五個功能區:漢宣帝陵文物保護游覽區、文化求知區、農業觀光休閑區、綜合娛樂區、管理服務區。(參見皇家上林苑觀光農園規劃圖)
1.漢宣帝陵文物保護游覽區
本區環境應強調遵循陵區歷史景觀格局,禁止建設任何現代建築及仿古建築,邊界范圍為杜陵陵牆外25~30米以內的區域。該區包括主陵保護展示和寢園保護展示兩個亞區。旅遊活動以參觀憑吊、登高遠望為主要內容。
2.文化求知區
本區環境主要強調靜謐幽雅、自然悠閑,通過松、竹、梅「歲寒三友」和仿漢古建築、
清心飛廉觀等要素組合成的整體景觀加以體現。該區包括杜陵陳列室亞區、聽松風「聲 圖1。皇家上林苑觀光農園總體規劃
景「亞區、賞梅園亞區和清心飛廉觀亞區。旅遊活動以文化求知和意境感悟為主要內容。
3.農業觀光休閑區
本區主要以種植觀賞性強、經濟效益高的經濟林木、花卉、農作物和喬木樹種,吸引城市居民前來觀光、休閑、求知、體驗鄉村生活;通過技術培訓和提供優良苗木、花卉品種,推廣農業高新技術,提高當地農民收入;並以青少年為主要對象,採用多種形式宣傳天然植物、經濟作物、經濟林木等的分類、栽培、保護知識,體現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該區設六個亞區:
(1)精準農業園。主要目的是開發和推廣現代化、工廠化、標准化高新農業栽培、繁育技術和生產加工技術,同時開展科普求知活動,增長遊人的見識,領略現代農業高新技術。設農業高新技術和產品展覽館、研發信息中心、現代化溫室等項目。
(2)果樹集錦園。依據觀光農業集錦性的特點,相對集中的配置杏園、桃園、梨園、石榴園、櫻桃園、栗子園和果樹果品文化中心,使遊客不用行程多遠,就可看到多種觀賞性強的果樹。
(3)採摘園。以種植特色果樹和綠色食品為主。遊人進園,交一定入園費,便可自由採摘,隨意品嘗,也可採摘一些果品帶回家中。
(4)休閑體驗園。主要是發揮遊人在觀光休閑活動中的參與性,設浪漫櫻花廣場、東湖娛樂、花卉觀賞、苗圃培育、農地(莊稼、蔬菜瓜果、果樹)租賃和經營體驗等項目。
(5)快活林。為一環境幽靜的林區,設沁心澗、情侶園、小木屋、野外生存體驗、森林浴等景觀項目。
(6)紀念園。主要供遊客和社會團體種植樹木留念。
4.綜合娛樂區
該區整體環境是將自然景觀與人工游樂設施有機結合起來,以動為主,動中有靜,寓觀光游覽於參與之中。包括樂游苑、世外桃源、跑馬場、養殖場和醉碧坡五個亞區。
5.管理區
位於整個生態園區入口處。其主要功能是:管理、餐飲、住宿、娛樂。包括管理中心亞區、「桃林小屋」亞區、特色小吃亞區。
五.觀光農園DI(旅遊地形象)設計
皇家上林苑觀光農園DI(Destination Image)設計應堅持整體性原則與差異性原則。整體性原則即設計園區旅遊形象時把整個園區看作是一個綜合的形象系統,並包括物質景觀形象、地方文化形象、企業形象等多個子系統;差異性原則是指園區的形象應該更加易於從多種旅遊產品中突現出來,具有自身個性。據此,「皇家上林苑」生態觀光園DI設計為:
1.物質景觀
在大門口設置兩個「漢闋」的仿製品,在入口處設置漢瓦當的綠雕圖案,作為標志性景觀,遊客可以意識到走入一個具有漢文化內涵的生態觀光園區。
2.宣傳口號設計
①「綠色休閑新精典,唯我皇家上林苑」;
②「古城休閑新精典,皇家上林苑」;
③ 「清風清月青水青山,皇家上林苑」;
④「回歸大自然,皇家上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