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池生態
⑴ 如何建立魚池自然生態系統
你知道生物圈II計劃嗎?這個計劃就是實驗人類能否建立一個生物圈,讓其中的生物(包括人自身)能不用外界的影響下生存。該計劃以失敗告終,進入其中的科學家由於生物圈II中氧含量急劇下滑而被迫撤出。水缸生態系統可以形成以減少消耗,但是「不用喂魚、不用換水」這一條太難達到,仍需維護。
具體說一點:田螺會破壞荷葉的莖、葉。田螺不會導致鯉魚餓死,但是它們可能會被鯉魚吃掉,但是小田螺應該有,不然就構不成生態啦。田螺多了會有害,因為生態需要平衡。水腥了比較正常,需要換了,否則含氧量不足,魚就死了。水中還需要水草,只用荷葉的話是達不到效果的,荷葉無法提供給水體足夠的氧氣,水草要多栽一點,挑適合的。水泵還是有用的。還有,選擇建立循環生態養魚的話,一定要防止魚病,發現魚的狀態不佳一定要警惕。
⑵ 養魚池刷魚池漆,如何選擇更環保生態
1、首先了解魚池漆是否有獲得十環認證(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
2、十環認證按版環境標志產權品保障措施指南的要求和相對應的環境標志產品認證技術要求,參考企業規模、生產工藝、技術條件、資源利用率,環境承載力,企業員工配比等相關條件予以最終確定。
3、獲得認證的企業具有技術創新,先進製造,科學保障的特徵。例:南寶生態池漆
⑶ 如何打造一個純天然生態魚池
首先,魚塘底部設計
第一,魚塘底部設計,根據四季奇譚,溫差不同,需要為魚類模擬自然生態活動區。魚塘底部的高差需要考慮。差異可以根據家庭庭院的大小來設計。幼樹的母親建議,高度差應該在1.2米和0.3米之間,不要太深,因為大多數家庭都有孩子,太深,對孩子不安全,當然,底部太平不好,不能模擬生態。
第四,生態魚塘環境的建設,魚塘植物的選擇,根據生態環境,盡量為家庭生態魚塘模擬魚類生活的自然環境。在建魚塘之前,池塘底部鋪了一層天然的湖泥。這種泥有三個優點: 1。具有很高的粘性,取下池底不易混濁的水質;。有助於凈化水質,使水生植物、睡蓮、蓮藕等植物生長。
第五、自身附著微生物,能凈化水質,增加氧氣。選擇那些能凈化水分並且看起來好看的植物,比如睡蓮、荷花、鳶尾、蘆葦和菖蒲。選擇容易繁殖的植物,例如水葫蘆和浮萍,根據一個家庭魚塘的大小,可能會造成魚塘的氧氣耗盡。在植物的選擇上不能追求過多,以適當、務實為基礎。
第六。魚塘品種的選擇,螺絲是魚塘生態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品種,多種品種(特別是繁殖速度快的福壽螺不能養) ,田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你可以去市場買,也可以去河邊挖,它可以吃水中的微生物和藻類,對凈化水質起到一定的作用。除了養魚池可以養錦鯉外,還可以養少量的河蝦、小龜(不養大龜,容易沉底活泥,讓水變渾)底棲魚類,如鯽魚、琵琶魚、底棲魚通常不會從池塘表面浮出來,可以丟棄魚飼料殘渣。
第七,生態魚塘的維護,魚塘已經建成,後期的維護相當重要,我們需要遵循一看、二換、三清理的原則。
1.看: 魚塘水質特點、生態魚塘水質特點與帶有過濾系統的氧氣泵池不一樣,早上,溫度低,多雲時,水質特別清澈,能見度高; 中午,溫度高,天氣炎熱,水質會渾濁,能見度低。很多人認為水不清,是水有問題還是魚塘有問題,其實這是正常現象,不要進入這種誤解。
2。變化: 生態魚塘水體更換,夏季魚塘水體特別容易蒸發,藻類也容易繁殖,需要定期補水,換水。補水原理,就是在早上或晚上溫度不那麼高的時候,所以不會影響溫差,如果溫差太大,就會導致魚類無法生存。換水的原則,是在早晨或陰天,觀察清晰度和能見度,如果水質不好,清晰度不高,則需要考慮換水,當然,不要經常換水,需要具體。水應該換成總水量的一半。
第八。清理1、清理落葉、浮塵以及池中生長過快的藻類和浮萍。
2、用網袋清理落葉和浮塵; 用網袋清理藻類、浮萍等直接使用的網袋。
3、計劃時間,定期清理魚塘。物理過濾主要是通過選擇合適的過濾材料來除去水中的懸浮物、凝膠、灰塵、葉片等雜質,以保持水的澄清度。比較傳統和簡單的方法是選用石頭、砂子滲水,以去除可見的懸浮雜質。本發明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的特點,但魚塘的凈化效果不好。化學過濾是通過化學吸收去除水中溶解的對魚類有害的離子化合物。
常用的化學過濾材料包括活性炭、磷酸鹽、離子交換樹脂等。與物理過濾法相比,該方法的凈化效果有所提高,但仍不能達到魚塘凈化的目的。生化過濾主要是利用附著在過濾介質上的生化細菌對魚糞、魚餌殘渣和含氮有機物或氨進行氧化處理的方法。它是國內較常用的魚缸過濾器,常用的生化過濾材料有纖維棉、毛刷、生化絲、生化球等。生化過濾的效果優於物理過濾和化學過濾,但日常維護和清洗比較麻煩,需要建立良好的生化系統。
4。該系統集物理過濾、生化過濾、滅菌、除藻、循環氧為一體,採用德國先進的納米材料運動,通過沉澱、生物化學、紫外線滅菌、除藻、反沖洗等方式,通過獨特的物理和生化分離和分解,將水中的雜質沉澱到物理過濾箱中,然後將硝酸鹽、氨、氮等物質充分分解和降解,形成一個純凈的自然生態魚塘,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本發明採用食品級不銹鋼,投資小,佔地面積小,使用壽命長達15-20年,無需人工清洗,清洗效果好。
⑷ 怎樣保持池塘中的生態平衡
開始時不要放太多的水生植物和魚,在以後根據水的肥力,魚的攝食和水草的生長情況慢慢調整,才可能達到基本的生態平衡。
水生植物以水花生、水葫蘆等浮水種類比較好,如果過多也便於清理;
魚類養殖是將魚種投放到水體並加以一定的飼養管理,或對水體中的魚類資源進行繁殖和保護,從而獲得高產量魚的生產方式。目前中國的淡水魚類養殖品種有30餘種,根據養殖魚類的特點,水體條件,以及養殖措施等,淡水魚類養殖分為如下方式:
根據養殖魚類對水溫的要求分類:溫水性魚類養殖,一般水溫為15_30℃,如鯉魚、草魚、鰱、鱅、鯽和團頭魴等;冷水性淡水魚類養殖:一般適溫為10_20℃,如虹鱒、細鱗魚等;熱水性魚類養殖:一般適溫為18_30℃,如羅非魚、淡水白鯧等。
2. 根據養殖水體條件,養魚種類和規格、水域類型及養殖措施,淡水魚類養殖又分為如下方式:
a. 靜水養魚和流水養魚
b. 單養、混養和套養
c. 池塘養魚、稻田養魚、河道養魚、湖泊養魚、水庫養魚、網箱養魚、圍網與圍欄養魚及工廠化養魚等。
d. 精養、半精養、粗養等。
3.以下就池塘魚類養殖技術的重要環節,做一要述。
池塘養魚
池塘養魚是中國大部分地區使用的養魚方式,目前產量約占淡水養魚的60%以上,具有投資小、收益大、見效快、生產穩定等特點。
魚池條件:
面積:一般成魚池面積為5_10畝,這樣易於管理。親魚池、魚苗池、魚種池以3-5畝為宜。
水深:一般成魚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嚴寒最厚冰層以下1.5-2米為宜。魚苗池、孵化池水深為1.0_1.5米為宜。魚種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質:水源充沛、水質良好是養魚的根本條件。
底質的要求:池塘底質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4.放養前的准備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雜草、雜質、平整池塘。
a.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過池底凍結、乾燥和爆曬來清除敵害,改良底質。
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b.注水和培育水質
池塘消毒後,待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魚種放養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質。
5. 魚種放養
放養大規格魚種是池塘養魚的一項高產措施。大規格魚種具有抗病力強,成活率高,生長迅速的特點。在池塘飼養條件下,草魚一般放養體重0.25公斤的魚種,經過4個月飼養到秋季可達規格0.5_0.75公斤,如放養0.5_0.75公斤的可長到1.0_1.5公斤。鰱鱅魚一般放一齡魚種,12_18厘米規格,到出塘可達0.5_0.75公斤。其他魚如鯉魚、鯽和團頭魴都放養一齡魚種,密度偏稀一些,規格為12_14厘米左右,經過幾個月的飼養,鯉魚可達規格0 .5公斤,團頭魴150_350克,鯽魚100克以上。
6.高產放養模式:
各地根據多年養殖經驗,經過科學總結,制訂了許多放養模式,在此不一一列舉。在此僅介紹80:20放養技術:
1). 用上述標准方法准備池塘。
2). 將規格均勻一致的能攝食顆粒飼料的魚類(如鯽魚)的魚種和規格比較均勻的濾食性魚種(如鰱魚)放入已准備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別占總產量的80%和20%。
3). 以一種營養完全、物理性狀好的顆粒飼料,按規定的計劃和方法飼喂80%的魚類。
4). 在整個養殖周期中,始終將池塘水質維持在一個不會引起魚類應激反應的水平。
5). 在收獲時,主養魚(80%)的個體應大小均勻、達到上市規格。
7.魚種放養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養密度應根據池塘條件因地制宜。對於首次採用80:20池塘養魚技術的養殖者,每畝水面收獲時主養魚的重量不超過以下的限量:
a. 在增氧受限制、不能沖水的池塘,其魚重量定為167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沖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魚重量定為267公斤;
c.在增氧和沖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魚重量定為400公斤;
d. 連同配養魚20%的重量,a、b、c三類池塘的總產魚重量分別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e. 若希望出塘平均規格為500克,則a、b、c三類池塘放養魚總數量分別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養魚佔80%,配養魚養魚佔20%。
8.池塘養魚的飼養管理
好的管理是養殖成功的重要因素。養殖的最終目的是獲得最大的利潤。最大的利潤是通過維持生產成本與魚種的質量和數量、飼料的質量和投喂量、環境質量之間的平衡來取得的。科學的飼養管理具體可概括為以下八個方面:
a.經常巡塘,觀察池塘中魚群動態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觀察魚類有無浮頭現象,浮頭的程度如何;日間可結合投餌和測水溫等工作,檢查魚活動和吃食情況。在高溫季節,天氣突變時,魚類易發生嚴重浮頭,還應在半夜前後巡塘,以及時制止嚴重浮頭,防止泛池。
b.除草去污,保持水質清新和池塘環境衛生,及時防除病害。
c.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適當水量,防澇抗旱,防止逃魚 根據情況,10_15天注水一次,以補充蒸發消耗,使魚類有充裕舒適的活動空間和良好的生活環境。
d.根據天、水溫、季節、水質、魚類生長和吃食情況,確定投餌量,及時做好防病工作。
e.做好全年飼料、肥料需求量預算和分配。
f.合理使用增氧機,投餌機等漁業機械,搞好維修保養和用電。
g.注意市場行情,及時安排出塘,有條件的地方可搞好輪捕輪放。
做好池塘日記記錄和統計分析 具體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魚種放養和計劃收獲、實際收獲記錄、投餌施肥記錄、水質管理和魚病記錄、經濟效益分析。
以上是池塘養魚技術的主要要點。用八個字可系統地加以概括:
a.水要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質,適宜的水溫,寬敞的水面;
b.種要有優質的品種和體格健壯的大規格魚種;
c.餌要有營養全面的人工配合顆粒飼料;
d.密以較高的密度獲得較高的產量;
f.混適當混養肥水性魚類;
g.輪搞好輪捕輪放,也可搞輪作即上茬養成魚,下茬養魚苗;
防認真做好防病治病的工作,貫徹「有病早防,無病先防,防重於治」的原則。
⑸ 生態魚池用什麼過濾合適
直接安裝一台傑蒙尼魚池過濾器就可以了,節能省電,常年不需換水,使用效果強~
⑹ 請魚池的高手審查一下這樣的生態過濾系統值得做嗎
怎麼培養硝化細菌已經變的越來越重要,可以說硝化細菌就是水中衛士,無時無刻不在保護著錦鯉魚的健康。老話說養魚先養水,其實養水重在培養硝化細菌。所以很多魚友要問錦鯉飼養的水質保養如何做?那麼很簡單,就是建立硝化系統,達到水質的穩定。硝化細菌也是一種生命,任何生命都有它獨特的生長條件,這些都需要我們去了解和認識。
要想知道怎麼培養硝化細菌自然也要了解的它的作用:硝化細菌和其名字一樣是一種細菌,主要是降低水體中亞硝酸鹽的含量,都知道亞硝酸鹽具有致癌性,對魚體有害;還有一大作用是起到改善水質,它能分解魚缸中食物殘渣、糞便碎屑等一些清理不幹凈的有機物的細菌
⑺ 在家挖個魚池,怎麼做生態
魚池的話採光光要好,這樣更適合魚的生長 而且要看你的庭院的是個怎樣的整體設計,而且大的魚池你要留出給魚池過濾凈水的空間,如果不想佔用太多魚池面積加個過濾器也可以,市面上好的過濾器也挺多的,西普的魚池過濾器做的都是挺好的。希望您的魚池做的漂亮,魚也養的美麗。
⑻ 庭院里有三十平米生態魚池養吃的魚養什麼魚呢
如果養魚的目的為觀賞加改善自己的生活,那你喜歡啥魚就養啥;如果是打算上市銷售,當然是養經濟價值高的魚了。但不管養啥魚都有相應的技能技巧,建議確定魚的種類後學習相關技術後再養。
⑼ 露天魚池怎麼變成小型生態系統
池底露出泥土就可以了。天台……就加點土……只要有了微生物就可以分解廢棄物,微生物附著在泥土裡。
⑽ 怎麼建立家庭魚池生態系統
田螺吃藻類來植物,如果食物自不足也會吃其它水生植物,食物充足的話繁殖很快的.多了很容易危害水生植物.水腥了得放些水草,建議選金魚藻,多個水族店有賣,小河裡很常見的,能夠凈化水質,生命力強而且容易成活,扦插繁殖的,水中要有足夠的二氧化碳供應給水草產生氧氣;注意下浮萍,光照過長的話生長超級快,很快就能覆蓋水面,造成水下植物無光照而死去;還有得放些淤泥和小蝦泥鰍,淤泥是為了給微生物個好環境,能夠分解死去的植物和鯉魚的糞便,也能給植物營養供給,小蝦泥鰍能幫助吃些爛了的水草糞便;鯉魚會吃浮萍或者小田螺,不過3條好象少了點..如果沒其他生物介入,這樣還行吧.人造生態系統是沒那麼容易就能成功的,關鍵還是靠自己多照料下,看到它們能長大,也是一種樂趣吖,陶冶性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