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泡多久
⑴ 大人一般泡溫泉是多長時間最適合
【注意事項】
1.肚子餓的時候,不可以馬上浸溫泉,因為空腹泡溫泉很容易會有頭暈,想要吐及疲倦的情形。
2.如果坐了很久的車或是卡行很遠的路,非常累了,不要馬上去浸溫泉,不然會越泡越疲乏.
3.剛吃飽飯或是喝完酒,不要馬上泡溫泉,不然會有消化不良及腦溢血的情形。
4.營養不良或是大病出愈,身體很虛弱時,不適合去泡溫泉。
5.心臟病、三高的病人及有動脈硬化的人,不建設泡溫泉,如有需要溫泉療養要先慢慢地用溫泉擦身體,緩慢適應溫泉的溫度,才不會影響血管的收縮等意外情況發生。
6.有癌症、白血病的人,不適合泡溫泉,因為容易加速新陳代謝.
7.急性感冒、急性疾病及傳染病的人,最好不要去浸溫泉。
8.女生生理期來時或前後,懷孕的初期和末期,建議暫時不能泡溫泉。
9.男孩泡溫泉也要注意溫度不宜超過35度、時間不宜超過15分鍾。正處於生育期的成年男性也不要天天在溫泉池子里泡著。現在不孕不育的人這么多,家長一定要注意從小保護孩子的生育功能。除了泡溫泉,父母也最好少帶孩子去溫度過高的溫泉、桑拿室之類的場所長時間玩耍,因為溫度高會使全身血管擴張、腦組織相對容易缺血、缺氧,經常缺氧對腦發育也是不利的。
10.有皮膚病的不適合泡溫泉,安全是第一位的;浴後用清水沖洗身體,但不宜用肥皂或浴液,以保存皮膚表面所吸收的礦物質
【溫泉好處】
1.此外,大多數溫泉中都含有豐富的化學物質,對人體有一定的幫助。比如,溫泉中的碳酸鈣對改善體質、恢復體力有相當的作用;而溫泉所含豐富的鈣、鉀、氡等成分對調整心腦血管疾病,治療糖尿病、痛風、神經痛、關節炎等均有一定效果;而硫磺泉則可軟化角質,含鈉元素的碳酸水有漂白軟化肌膚的效果。
2.冬季氣候陰寒,人的活動量減少,容易產生血脈凝滯、經絡不暢等現象,泡溫泉可以加強血液循環,疏活經脈。因此,在冬天卸掉厚重的衣裝,把整個身體浸泡在溫泉里,似乎比什麼季節都重要。
3.心情愉悅,放鬆,與大自然完美結合,無論從醫學角度或五行學說對增加人的免疫力,強身健體頗有功效;外部的溫泉療養加上內部的心情調節也符合辯證的觀點。保持一天好心情從今天開始吧!
⑵ 溫泉泡多久感覺最舒服
泡溫泉最多不超過四十分鍾,泡久了人會虛脫,而且泡完澡後要多喝水補充水分。
⑶ 溫泉一次泡多久合適
一般來說泡溫泉每次可以泡一個20到30分鍾,當身體感覺到一些口乾,胸悶,最好還是要上池邊休息一下,可以適當的做一些舒展的體操運動,避免空腹,酒後泡溫泉。
⑷ 泡溫泉,一般泡多久合適呢一次泡多長時間
1、一般溫泉浴可分次反復浸泡,每次為20至30分鍾,如果感覺口乾,胸悶,就上池邊歇一歇,做一做舒展體操運動,再喝一些蒸餾水以補充水分。有些人喜歡讓全身泡得通紅,但要注意是否會出現心跳加速,呼吸困難的現象。
2、享受溫泉保健有「浸、淋、泳」三種方式,「浸」就是在不同溫度的池中反復浸泡,感覺特別刺激,皮膚好像有千萬支細針進行針灸治療;「淋」是在溫泉花灑前由頭至腳全身噴淋,或者用木桶盛起溫泉水多次淋,「泳」就是在溫泉泳場中暢游,熱力按摩加上游泳鍛煉,肯定是一項較高強度的體育運動。
3、避免空腹、飯後、酒後泡溫泉,泡溫泉與吃飯時間至少應間隔一小時。
4、一定要記得把身上的金屬飾品摘下來,不然你會很難過地發現自己心愛的首飾已經被硫化成黑色的了。
5、溫泉不宜長時間浸泡,否則會有胸悶、口渴、頭暈等現象。在泉水中感覺口乾、胸悶時,就得上池邊歇歇,或喝點飲料補充水分。
6、泡完溫泉後不必再用清水沖洗,但是強酸性溫泉和硫化氫溫泉刺激性較大,最好還是再沖洗一下,以防有副作用,皮膚容易過敏的人更要注意了。
7、泡溫泉前可以用沐浴液洗個沖涼,泡溫泉後起來用水沖一下就可以了,不能用沐浴液,會把泡溫泉時附在身上的礦物質沖掉的。
8、皮膚乾燥者浸泡溫泉之後最好立刻抹上滋潤乳液,以免肌膚水分大量流失引起不適。
(4)溫泉泡多久擴展閱讀
根據水質劃分,溫泉一般分為中性碳酸泉、鹼性碳酸氫鈉泉、鹽泉和硫磺泉四種。溫泉的水質不同,則對不同的病症具有不同的療效。
如各種成分都有的單純泉,對於神經痛、風濕、皮膚病等有療養作用;含有二氧化碳的碳酸泉,則對治療高血壓、心臟病有好處。所以泡溫泉以前,最好先了解溫泉的種類,並根據自身條件進行選擇,才能真正達到泡溫泉的預期目的,並可避免給身體帶來傷害。
夏天泡溫泉是一種較好的解暑降溫活動。人浸泡在熱溫泉里,毛孔會很快張開,體內的熱量就能釋放出來,可以消除身體的悶熱,治標治本。
溫泉水經過地下岩層的過濾,水分子團小,滲透性強,是一種給全身滋養補水的好方法,浸浴加有中草葯的溫泉,同時還可起到養生、美容、美體等作用。
在夏天泡溫泉要注意:體質比較虛弱,肝、腎、心臟等臟器有器質性病變者不宜夏天泡溫泉。
⑸ 泡溫泉流程
准備工作:帶著泳衣,泳帽 ,蒸餾水純凈水礦泉水等 入浴前洗凈身體 都應先將身體沖洗干凈
泡溫泉:第一步,探試池溫。先用手或腳探測泉水溫度是否合適,千萬不要一下子跳進溫泉泳池中。
第二步,腳先入池坐在池邊,伸出雙腳慢慢浸泡,然後用手不停地將溫泉水潑淋全身,最後時不時讓全身浸入到泉水中。
第三步,先暖後熱。溫泉區內設不同溫度的泳池,從低溫度泉到高溫度泉浸泡要循序漸進,逐步適應泉水溫度。
第四步,掌握時間,一般溫泉浴可分次反復浸泡,每次為20至30分鍾,如果感覺口乾,胸悶,就上池邊歇一歇,做一做舒展體操運動,再喝一些蒸餾水以補充水分。有些人喜歡讓全身泡得通紅,但要注意是否會出現心跳加速,呼吸困難的現象。
第五步,按摩配合。適當的穴位按摩會加強溫泉保健的功效,對一些疾病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第六步,注意沖身。
另外,享受溫泉保健有「浸、淋、泳」三種方式,「浸」就是在不同溫度的池中反復浸泡,能承受高溫度的遊客在40℃的溫泉池中浸泡,感覺特別刺激,皮膚好像有千萬支細針進行針灸治療;「淋」是在溫泉花灑前由頭至腳全身噴淋,或者用木桶盛起溫泉水多次淋,「泳」就是在溫泉泳場中暢游,熱力按摩加上游泳鍛煉,肯定是一項較高強度的體育運動。
瘦身的小秘方:泡湯時以浸泡15分鍾、起身5分鍾、再浸泡15分鍾為原則,反覆2~3次,,且浴後1小時內不進食,持之以恆,效果良好。
再說說注意事項,這個也很重要
泡前注意
1.泡湯之前,應取下佩戴的金屬飾品,否則會與溫泉里的礦物質產生化學反應,造成佩飾變色。
2.空腹或太飽時請勿入浴, 以免出現頭暈、嘔吐、消化不良、疲倦等症狀。
3.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在規則服葯或經醫生允許的前提下,可以泡溫泉,但以每次不超過20分鍾為宜。並注意:
入水前,先用溫泉緩慢的擦拭身體,待適應後再進入,以免影響血管正常收縮;
出水時,緩慢起身,以防因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導致頭昏眼花而跌倒,誘發腦中風或心肌梗塞。
4.癌症、白血病患者,不宜泡溫泉,以防刺激新陳代謝,加速身體衰弱。
5.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較好、體征比較穩定的情況下,可以泡溫泉。如果血糖不穩定,會因為在溫泉中容易出汗,造成脫水,引起血糖變化。此外,大多數糖尿病患者,都伴有周圍神經病變,手掌、腳掌感覺異常,溫度敏感度較差,容易因為長久浸泡造成燙傷而不知。
6.皮膚有傷口、潰爛或黴菌感染如香港腳、濕疹的患者,都不適合泡溫泉,以免污染水質,引起傷口惡化。過敏性皮膚疾病患者也不適合浸泡在高溫的泉水中,以免由於加速皮膚水分蒸發、破壞皮膚保護層而引發蕁麻疹。
7.女性生理期來時或前後,懷孕的初期和未期,都最好不要泡溫泉。
8.睡眠不足、熬夜之後、營養不良、大病初癒等身體疲憊狀態下,都不適合泡溫泉,以免因為突然接觸過高溫度引起腦部缺血或休克。
9.獨自一人最好不要泡溫泉,以免發生意外。
泡中注意
1.入水時,應從低溫到高溫,逐次浸泡,每次15-20分鍾即可。
2.泡溫泉的時間,應根據泉水溫度來定,溫度較高時,不可長久浸泡,以免出現胸悶、口渴、頭暈等症狀。
3.泡溫泉時,應多喝水,隨時補充流失的水份。
4.泡溫泉時, 由於臉上的毛孔會釋放大量自由基而損傷皮膚,最好敷上面膜,或用冷毛巾敷面,同時閉上雙眼,以冥想的心情,配合緩慢的深呼吸,真正舒緩身心壓力。
5.泡溫泉時,如果感覺身體不適,應馬上離開,不可勉強繼續。
泡後注意
1.泡完溫泉後,一般不必再用清水沖洗,但如果是浸泡強酸或硫化氫溫泉,則最好沖洗,以免刺激皮膚,造成過敏。
2.泡溫泉後要注意保暖,迅速擦乾全身,特別是腋下、胯部、肚臍周圍和四肢皮膚的皺褶處,及時塗抹滋潤乳液,鎖住皮膚水分。
3.泡溫泉後,人體水分大量蒸發,應多喝水補充。
放鬆瘦身,皮膚好,祝氣色越來越好~
⑹ 一般泡溫泉多少小時比較合適
泡溫泉的時間不宜過長,20分鍾左右休息一次,循環著泡。一周一次。不要太頻繁,畢竟溫泉水含硫磺成分,泡多了皮膚容易干。泡完後最好用潤膚露擦下身體。
溫泉(hot spring)是泉水的一種,嚴格意義說,是從地下自然湧出的自然水,泉口溫度顯著地高於當地年平均氣溫而又低於(等於)45度的地下水天然露頭叫溫泉,並含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礦水。但從模糊學角度出發,對從地下抽取的和人工加熱配比也有被統稱為溫泉的。
溫泉水平溫一般超過20℃。水溫超過當地年平均氣溫的泉也稱溫面泉。溫泉的水多是由降水或地表水滲入地下深處,吸收四周岩漿的熱量後又上升流出地表的,一般是礦泉。泉水溫度等於或略超過當地的水沸點的稱沸泉;能周期性地、有節奏地噴水的溫泉稱間歇泉。中國已知的溫泉點約2400多處。台灣、廣東、福建、浙江、江西、雲南、西藏、海南、阜新等地溫泉較多,其中最多的是雲南,有溫泉400多處。騰沖的溫泉最著名,數量多,水溫高,富含硫質。國內的溫泉極品碳酸氫鈉溫泉聖地分布"南有從化,北有阜新"
世界上著名的間歇泉主要分布在冰島、美國黃石公園和紐西蘭北島的陶波。
⑺ 泡溫泉技巧 泡前洗澡不,一次泡多久
1、泡前准備,先淋浴,直到把自己弄暖和。
2、到溫泉池邊,先試水溫,從溫版度低的泡起,36、37度開始,逐步權到溫度高的池。42度左右為極限,別去挑戰45度的池。
3、從腳開始泡,慢慢入池,泡到心臟的位置為最合適。怕冷的可以圍浴巾在脖子上保暖。
4、每10-15分鍾上岸休息一會兒,多喝水補充水分。別喝碳酸類飲料。
5、泡完後,淋浴,不要用沐浴液或洗滌用品。
6、有條件的,去做個保健按摩。有句話說的:泡完溫泉不按摩,等於沒泡。最少,修修腳。
7、靜靜地做在溫泉池裡面泡,可以冥想及配合呼吸吐納。不要在溫泉池裡面做劇烈運動,如游泳,對心臟的傷害很大,非常危險。
8、泡溫泉的整個過程,控制在2小時內。多泡無益。一周2-3次為宜。
注意事項:
1、心腦血管疾病,嚴重的高血壓等,不要去泡溫泉,容易發生意外。
2、空腹、飯後半小時內、喝酒後,特別是醉酒,不要去泡。
3、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下午4點--5點,是泡溫泉最好的時間。
4、孕婦禁止泡溫泉,想懷孕的,男方在妻子懷孕前3個月,最好別泡溫泉。
⑻ 泡溫泉一般泡多久泡久了會怎麼樣
不同地方溫泉水的溫度都不大一樣
泡溫泉以前,最好先了解溫泉的種類,並根據自身條件進行選擇,才能真正達到泡溫泉的預期目的,並可避免給身體帶來傷害
選擇適應自身的高、中、低溫度的溫泉池,一般從低溫到高溫,每次不宜超過15分鍾。
過燙過酸的溫泉不要泡,溫度在30~45℃比較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