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全球生態危機

全球生態危機

發布時間: 2020-11-28 02:04:08

⑴ 全球生態危機

1、全球變暖2、臭氧層破壞3、酸雨4、淡水資源危機5、能源短缺6、土地荒漠7、物種加速滅絕8、溫室效應9、赤潮10、生態失衡11、熱帶雨林消失12、森林資源銳減13、垃圾成災

⑵ 全球十大環境問題是什麼

全球十大環境問題是
1.氣候變暖
2.臭氧層破壞
3.生物多樣性減少
4.酸雨蔓延內
5.森林銳減
6.土地荒漠化容
7.大氣污染
8.水體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體廢物污染
我國環境狀況:
1.大氣污染屬煤煙型污染,以塵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劇。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及四川盆地。華中地區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庫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工業發達城鎮附近的水域污染尤為突出。

4.七大水系中,黃河流域、松花江、遼河流域水污染嚴重。

5.大淡水湖泊總磷、總氮污染面廣,富營養化嚴重。

6.四大海區以渤海和東海污染較重,南海較輕。

7.漁業水域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並呈加重趨勢。

⑶ 全球生態學的研究背景

由於人類活動在近百年來對生物圈的影響迅速增加,出現一些影響全球甚至威脅人類生存的跡象,諸如溫室效應和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被破壞、酸雨等,因而對地球這個生命維持系統的基本過程和性質的了解,已成為未來幾十年的重大科學問題。
地球女神或蓋阿假說認為,地球表面的大氣組成、地表溫度、酸鹼度和海水的化學組成是受地球上生命總體所主動調節的,即當它們受自然條件干擾(如太陽輻射量增加、地震、火山爆發、大陸漂移等)和人類活動破壞(如工業污染、森林濫伐等)時,生命總體就會通過其生長和代謝對這些變化作出反應和調整。達爾文進化論認為生物進化是對基本上變化不大的環境的適應過程,所以地球女神假說與進化論思想有著明顯的不同。

⑷ 為什麼說全球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生態危機之首

1、加劇了自然災害
2、導致原有生態系統的改變
3、影響到主要生產領域
4、導致極端天氣過多,加劇了氣候災害影響

⑸ 為什麼說全球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生態危機之首

1、加劇了自然災害

2、導致原有生態系統的改變
3、影響到主要生產領域
4、導致極端天氣過多,加劇了氣候災害影響

⑹ 結合我國實際,說說生態危機的表現,根源及解決途徑。

所謂生態危機,
是指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或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
由於人為的不合理開發、利用而引起的生態環境退化和生態系統的嚴重失衡過
程。目前,生態問題已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問題,各國生態危機的根源、危機程
度各有不同。在我國,生態現狀更不容樂觀,黃沙漫天、空氣污染、河流污濁、
水土流失、旱澇頻發、物種瀕危„„而且,更為嚴峻的是:一切還在繼續惡化之
中。

生態危機不是自古就有的,
當然也絕不是憑空出世的,
生態危機的出現有著
深厚的歷史根源。
個人認為,
造成我國生態危機日益加劇的主要原因可歸於兩大
方面:人類自身的物質需求和認知層面欲統治與主宰自然的思想根源。

首先,從人類自身的物質需求方面來看,人類要生存、要發展,就必然需要
從自然界索取其所需,這本無可厚非。但需求過度,超過地球的承載能力,那接
踵而來的便只有矛盾和危機了。

1
、人口問題引發生態危機。

自從人出現之後,
隨著時間的推移,
隨著生存環境的安定、
和平與富足化趨
勢發展,
人口數量呈現出爆炸式增長態勢。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
人口問題在很
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從資源總量上來看,
我國亦是一個資源
大國,
但平均到每個國民的身上的資源就少之又少。
一方面,
我國人口基數大引
發人口數量的過多過快增長,
這便要求有更多的資源與之相配套,
因而對資源的
消耗逐年加大,
嚴重削短了生態系統的再生與修復時間,
使得為人類提供資源的
生態系統不堪重負。
另一方面,
過多的人口數量給地球造成了更多的污染與破壞。
隨著人口的快速、
大量增長,
造成了過多的廢棄物排放和過多的破壞性行為,


2
無疑加劇了生態危機的嚴重程度。
特別是近年來的水
「富營養化」
現象和污染問
題相當嚴重,甚至出現大城市供水緊張的事件。

2

「粗放型」工業生產模式引發生態危機。

隨著社會發展,
傳統的工農業手段日漸力不從心,
迫切需要一種更加快速更
加高效的手段來取而代之。
因而,
現代工業應運而生。
我國仍處於資源型發展階
段,
經濟社會的發展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都依賴於大自然賦予我們的資源優勢。

這樣一種發展模式下,人類活動本身就具有明顯的破壞性特點。而具有大規模、
快速、
高效特點的現代化工業的產生與發展,
使得我們能夠在更短時間內獲取更
多的自然資源,
進而導致人類活動的破壞性呈現明顯增大趨勢。
這樣一來,
我們
極易陷入「經濟發展越快,生態危機就越嚴重」這一怪圈。人的需求與自然供給
之間的矛盾有增無減,引發並加劇生態危機。

3
、科學技術的負面效應引發生態危機。

為了更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人類發明了各種各樣的科學技術。
科學技術
是價值中立的,
本身無正義與非正義之分。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
運用得當可
以成為能造福人類的法寶,
反之,
也可以成為毀滅人類的利器。
造成現代生態危
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科學技術的不合理應用,
這種不合理應用使之成為大量生產
和利潤至上的工具,放大了其負面效應,進而成為環境破壞、生態危機的幫凶。

4
、環境缺失的市場機制引發生態危機。

在我國當前經濟體制下,企業過分注重自身利益,忽視了環境成本的計算。
一些污染嚴重的企業只考慮經濟效益,
卻不肯在排污設施、
技術上投資,
給環境
造成嚴重的污染與破壞,加重生態危機。

另外,
從認知層面的思想根源來看,
意識反作用於物質並對物質有能動反作
用。
人類中心主義、
過分追逐眼前利潤以及生態道德意識的薄弱三方面因素都在
不同程度上引發並加劇了生態危機。

1
、人類中心主義思想——生態危機在認識上的總根源。

所謂人類中心主義是指,把人凌駕於自然界之上,企圖主宰和控制自然界,
一切以人的利益和需要的滿足為前提。
人類中心主義把人類自身看成是自然界的
主宰,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對自然界進行控制、支配、改造和利用的思想,是生態
危機在認識上的總根源。

3
2
、盲目追逐眼前利益——生態危機在認識上的直接根源。

在過去的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把眼前的經濟利益置於首位,即「先發展
後治理」之路。同時由於認知層面的局限,難以預測將來可能會出現的潛在危
機,以致出現一些後期不良後果。為避免類似悲劇的發生,這就要求我們一方
面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做到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相結合;
另一方面也要
不斷吸取經驗和教訓,提高科學預見性。

3
、生態道德意識薄弱——生態危機在認識上的深層次原因。

對自然生態缺乏道德意識和責任心是造成生態危機的又一重要根源。
認為
自然界的價值只是人的價值的一種映射的產物;
認為只有人才是唯一具有資格
獲得道德關懷的物種;認為道德原則的制定與選擇的唯一相關因素是人的利
益„„如上種種觀念顯示出人們道德意識的取向上存在偏差。
在這種偏差的引
導下,
人們為了自身的利益不斷對大自然進行著剝奪與破壞而完全不顧其他物
種或是大自然本身的利益,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道德與素質的缺失。

生態危機能否處理得當直接關乎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
關繫到國家與社
會發展的大局。如今,大自然正以各種方式向我們展示它的不滿與憤怒:近幾
年我國各種自然災害頻現,雪災、洪澇、旱災、沙塵暴、泥石流頻發;生態難
民面臨生存危機,在一些自然災害嚴重的地區,許多人被逼無奈遠離故土;因
生態危機造成的直接和潛在經濟損失數額驚人。
這一切都與生態環境的惡化有
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面對日益嚴重、緊迫的生態危機,我們需要清楚的認識,
並且要盡最大能力去挽救自然,以求得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⑺ 全球性有什麼環境問題

人類是大自然的產物,人類的生存依賴於良好的自然環境。遠古時代,地球上人口很少,地球上的資源能為人類提供充裕的必需品。但是,隨著人口的增加,生產力的發展,加上長期利用自然資源存在著極大的盲目性,生產和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超過了自然環境的容許量,這不僅影響了局部地區的環境質量,也導致了全球性的環境破壞,直接威脅到全人類的生存。由於許多環境問題已不受國界的限制,形成了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目前,由於人口的過度增長,帶來的全球性環境問題是:水源危機、食物危機、能源危機和生態危機四方面環境問題。

全球大氣研究計劃

基於對地球大氣更深、更全面了解,世界氣象組織於1978年提出「全球大氣研究計劃」,它主要利用氣象衛星做探測手段,其中以五顆靜止衛星和兩顆極軌衛星組成的全球衛星觀測體系起了骨幹作用。這使人類第一次能夠幾乎在同一時刻監測全球的天氣情況。這一計劃的實現使衛星氣象學有了新的發展,產生了衛星氣象學的重要分支,即衛星氣候學。20世紀80年代,該計劃已轉化為世界氣候計劃。其中國際衛星氣候學計劃、國際衛星陸表氣候學計劃、熱帶海洋和全球大氣試驗、世界環流試驗都是以衛星氣象為主。今後,衛星氣象學發展的一個方向是完善衛星觀測網,以便國際間相互使用。另一方面,採用多光譜方法,將探測波段細分,增加水汽等波段探測能力,提高空間解析度,以便向雲圖挖掘更多的信息。在大氣參數探測方面,擴張探測波段,重視微波探測,不斷改進數據反演方法,提高衛星探測精度,也是今後衛星氣象學的努力方向。

全球大氣研究計劃對人類探索大氣的奧秘,促進世界氣象科學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而氣象衛星技術的發展和進一步完善將對大氣研究計劃的實施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

⑻ 全球生態學屬於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

屬於自然科學。因為生態學基本是由生物學延伸出來的學科。是研究生物種群和自然界之間的關系以及不同種群之間關系的。

⑼ 全球生態危機的根本原因

目前人類是粗來放型經濟,而粗放源型經濟在生產要素質量、結構、使用效率和技術水平不變的情況下,依靠生產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擴張實現的經濟增長。這種經濟增長方式的實質是以數量的增長速度為核心
以這種方式實現經濟增長,消耗較高,成本較高,產品質量難以提高,經濟效益較低。
粗放型經濟是與集約型經濟相對的。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是指在生產規模不變的基礎上,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改進機器設備、加大科技含量的方式來增加產量,這種經濟增長方式又稱內涵型增長方式。其基本特徵是依靠提高生產要素的質量和利用效率,來實現經濟增長。以這種方式實現經濟增長,消耗較低,成本較低,產品質量能不斷提高,經濟效益較高。
在當代,提倡的是集約型經濟。比如東北牧業的發展方向,就是發展集約化。

⑽ 探究全球生態危機的根本原因 的 目的,能羅列出5點嗎,幫幫忙,謝謝

生態危機主要由於人類的活動導致局部地區甚至整個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嚴重破壞版,從而威脅人權類的生存和發展。一個世紀以來,由於世界人口的增長,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加上戰爭和社會動亂,人類干預自然界的規模和強度不斷地擴大和深化,全球多處出現森林覆蓋面積縮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沙漠擴大、水源枯竭、環境污染、環境質量惡化、氣候異常、生態平衡失調等等現象。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