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
A.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對作物產量有何影響
1990年秋,鄭光華等人進行了番茄、黃瓜、甜瓜三種作物的消毒有機肥應用效果的試驗,試驗面積共200米2。試驗結果表明:番茄施消毒有機肥與土壤栽培相比增產78.95%,與營養液栽培相比增產61.18%;黃瓜施消毒有機肥與日本煙草公司的營養液栽培自動控制系統相比增產63.04%,也比用蛭石復合肥的產量高;甜瓜施用消毒有機肥比蛭石肥增產17.65%。在1990年試驗的基礎上,汪浩等又在1991年春季進行了大面積的「卡魯索」番茄的生產試驗,試驗總面積為7200米2,其中消毒雞糞栽培面積為4400米2,營養液栽培2800米2。試驗結果是:消毒雞糞栽培番茄的前期產量較營養液栽培的番茄產量每667米2低38千克,但是中期產量、後期產量和總產量每667米2分別高出667千克、1236千克和1864千克。由此可見,消毒雞糞是一種緩效肥料,能夠獲得番茄高產。在以後多年的試驗中,各種作物的產量都很理想,1998年春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無土栽培溫室中,春茬番茄的每667米2產量多個施肥小區超過了1萬千克,最多的達到了12000多千克。1999—2000年在北京市科委項目「溫室番茄高產穩產規范化栽培體系開發研究」示範過程中,順義、昌平日光溫室番茄每667米2年產量超過20000千克,最高產量達到22187.78千克。現階段生產上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種植作物的每667米2年產量穩定在番茄1.5萬~2.5萬千克,黃瓜1.6萬~2.2萬千克,青椒1.0萬~1.5萬千克,茄子1.6萬~2.1萬千克。
B.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特有的優點是哪些
(1)用有機固態肥取代傳統的營養液 傳統無土栽培是以各種無機化肥配製成一定濃度的營養液,以供作物吸收利用。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則是以各種有機肥或無機肥的固體形態直接混施於基質中,作為供應栽培作物所需營養的基礎,在作物的整個生長期中,可隔幾天分若干次將固態肥直接追施於基質中,以保持養分的供應強度。
(2)操作管理簡單 傳統無土栽培的營養液需維持各種營養元素的一定濃度及各種元素間的平衡,尤其是要注意微量元素的有效性。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因採用基質栽培及施用有機肥,各種營養元素齊全,因此在管理上主要著重考慮氮、磷、鉀三要素的供應總量及其平衡狀況,大大地簡化了操作管理過程。
(3)大幅度降低無土栽培設施系統的一次性投資 由於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不使用營養液,從而可全部取消配製營養液所需的設備、測試系統、定時器、循環泵等設施。
(4)大量節省生產費用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主要施用消毒有機肥,與使用營養液相比,其肥料成本降低60%~80%。從而大大降低了無土栽培的生產成本。
(5)對環境無污染 在無土栽培的條件下,灌溉過程中20%左右的水或營養液排到系統外是正常現象,但排出液中鹽濃度過高,則會污染環境。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系統排出液中硝酸鹽的含量很低,對環境無污染,而岩棉栽培系統排出液中硝酸鹽的含量高達212毫克/升,對地下水有嚴重污染。由此可見,應用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方法生產蔬菜,不但產品潔凈衛生,而且對環境也無污染。
(6)產品質優,可達「綠色食品」標准 從栽培基質到所施用的肥料,均以有機物質為主,所用有機肥經過一定加工處理(如利用高溫和嫌氧發酵等)後,在其分解釋放養分過程中,不會出現過多的有害無機鹽,使用少量無機化肥不包括硝態氮肥,在栽培過程中也沒有其他有害化學物質的污染,從而可使產品達到「A級或AA級綠色食品」標准。
綜上所述,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具有投資省、成本低、用工少、易操作和高產優質的顯著特點。它把有機農業導入無土栽培,是一種有機與無機農業相結合的高效益低成本的簡易無土栽培技術,非常適合我國目前的國情。自從該技術推出以來,深受廣大生產者的青睞。目前已在北京、山西、山東、河南、遼寧、新疆、甘肅、廣東、海南等二十幾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獲得了較大面積的應用,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C.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的經濟效益如何
說到經濟效益,是與市場分不開的。如果問題:「利用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每667米2地能賺多少錢?」實際上讓人很難預料,因這與產品價格有關,年與年不一樣,季與季不一樣,甚至日與日的差別都很大,同時銷售渠道也有很大的差別。故在此講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的經濟效益,也只好從產量和品質及理想的市場價格來說。以番茄為例,每年每667米2最低產量以15000千克計,按一般市場平均單價1.2元/千克,總收入為:15000千克×1.2元/千克=18000元,扣除生產成本5492~5984元,則純收益為11992~12532元。如按高檔蔬菜價格,出售給高級飯店、賓館或出口,產值和利潤則更高。讓我們把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與傳統土壤栽培的收益作一個比較(表13),農民朋友將會更清楚。
D.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的生產成本如何估算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系統每667米2一次性投資及每年運轉費用見表17(不含建造溫室或大棚版等權保護設施的投資)。由表中可知,每667米2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系統的一次性投資為4300元左右,但由於栽培系統建好以後可以使用多年,通過按不同的使用年限折舊以後,每年的栽培系統的折舊費用約為1000元,再加上肥料和人員工資,每667米2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系統每年的生產成本約為5000元。基質部分所佔的投資是比較大的,但經最近幾年的實踐試驗來看,如果基質的取材能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即當地什麼資源最豐富、什麼資源最易得,就盡量採用此種資源,而且如果消毒關把得好,基質的壽命可達到5年左右,這樣還可以大大降低基質成本,同時也可把換基質這一工作量大的操作推遲2~3年。當然這一切同正確的分析當地資源,科學的與其他基質混合,科學的管理是分不開的。
" role="table
表12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系統每667米2一次性投資及每年運轉費用
" role="table
表12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系統每667米2一次性投資及每年運轉費用(續)-1
註:根據當地情況與資源選用材料。
E.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的特點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具有一般無土栽培的特點,如:提高作物的產量與品質、減少農葯用量、產品潔凈衛生、節水節肥省工、利用非可耕地生產蔬菜等等。此外,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還具有以下特有的特點
① 用有機固態肥取代傳統的營養液:傳統無土栽培是以各種無機化肥配製成一定濃度的營養液,以供作物吸收利用。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則是以各種有機肥或無機肥的固體形態直接混施於基質中,作為供應栽培作物所需營養的基礎,在作物的整個生長期中,可隔幾天分若干次將固態肥直接追施於基質表面上,以保持養分的供應強度。
② 操作管理簡單:傳統無土栽培的營養液,它需維持各種營養元素的一定濃度及各種元素間的平衡,尤其是要注意微量元素的有效性。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因採用基質栽培及施用有機肥,不僅各種營養元素齊全,其中微量元素更是供應有餘,因此在管理上主要著重考慮氮、磷、鉀三要素的供應總量及其平衡狀況,大大地簡化了操作管理過程。
③ 大幅度降低無土栽培設施系統的一次性投資:由於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不使用營養液,從而可全部取消配製營養液所需的設備、測試系統、定時器、循環泵等設施。
④ 大量節省生產費用: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主要施用消毒有機肥,與使用營養液相比,其肥料成本降低60-80%。從而大大節省無土栽培的生產成本。
⑤ 對環境無污染:在無土栽培的條件下,灌溉過程中20%左右的水或營養液排到系統外是正常現象,但排出液中鹽濃度過高,則會污染環境。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系統排出液中硝酸鹽的含量只有1~4mg/升,對環境無污染,而岩棉栽培系統排出液中硝酸鹽的含量高達212mg/升,對地下水有嚴重污染。由此可見,應用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方法生產蔬菜,不但產品潔凈衛生,而且對環境也無污染。
⑥ 產品質優可達綠色食品標准:從栽培基質到所施用的肥料,均以有機物質為主,所用有機肥經過一定加工處理(如利用高溫和嫌氧發酵等)後,在其分解釋放養分過程中,不會出現過多的有害無機鹽,使用的少量無機化肥,不括硝態氮肥,在栽培過程中也沒有其他有害化學物質的污染,從而可使產品達到A級或AA級綠色食品標准。
綜上所述,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具有投資省、成本低、用工少,易操作和產品高產優質的顯著特點。它把有機農業導入無土栽培,是一種有機與無機農業相結合的高效益低成本的簡易無土栽培技術,自從該技術推出以來,深受廣大生產者的青睞。目前已在北京、山西、山東、河南、遼寧、新疆、甘肅、廣東、海南等地獲得了較大面積的應用,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獲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F.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的一般特點是什麼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使用基質,不用傳統的營養液灌溉植物根系,而使用有機固態肥或有機營養液,並直接用清水灌溉作物的一種無土栽培技術。因此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具有一般無土栽培的特點,如提高作物的產量與品質、減少農葯用量、產品潔凈衛生、節水節肥、省工、利用非可耕地生產蔬菜等等。
G. 怎樣進行油菜的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
油菜生育期短,播後40~60天即可採收,再加之耐寒力強,管理簡單,產量也較高,是專冬用屬型日光溫室主栽作物的前後茬、間作套種和間隙地插空生產的主要速生葉菜之一。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系統中,主要分以下幾種情況:
(1)專門種植 其設施和管理均可參考生菜進行。
(2)套種 如果果菜栽培槽較寬,可以考慮在其中套種1~2行油菜。
(3)搶茬種植 在果菜或生菜前後倒茬間隙,可以搶茬種植,只要不影響主栽作物的季節安排即可。
(4)其他方式 如果果菜種植槽間距離較寬,為了充分利用溫室面積,也可在槽間種植1~2行,只是這就屬於土壤栽培范疇了。
油菜的品種可選擇青幫油菜,如上海四月蔓和五月蔓、天津青幫等;白幫油菜如南京矮腳黃、濟南白幫、杭州白幫等。
油菜適宜生長溫度為15~20℃。栽培方法可參考生菜栽培。
H. 怎樣進行西瓜的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
黃瓜和番茄一樣,屬於高秧型果菜,其配套設施及栽培系統可參考番茄的內容。一般栽培槽、灌溉系統等設施無需再作調整,栽培基質也可以使用草炭∶爐渣=4∶6的混合基質。黃瓜基肥的使用量與番茄基本一致,有機無機型按每1米3基質混入10~12千克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專用肥,所不同的是每1米3基質還可以混入0.5千克磷酸二銨,以促進黃瓜的花芽分化。
I.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的發展前景如何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為我國首創,目前已在廣州、深圳、北京及甘肅、新疆、雲南、浙江、山西、山東、河南、遼寧等地獲得了較大面積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我國無土栽培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從表面上看,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設施極其簡單,給人的感覺是沒有傳統的營養液無土栽培設備復雜。實際上,目前只有用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才能生產出「有機食品」,也就是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規定的「綠色食品」;用化肥配製營養液來生產蔬菜,不符合「綠色食品」的生產要求,只能是花錢多,產品質量低,事倍功半。另外經過多年的研究、比較、總結與歸納而成的可在生產上應用的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系統,其內涵要比營養液無土栽培深刻得多。眾所周知,有機物質的生物轉化及其養分供應遠較無機物質要復雜得多。因此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仍有待於更深入地研究、提高和完善,從而創造出更高的產量記錄(表14)。
在廣大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因資金、器材和技術等條件的限制,推廣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則是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途徑。因此,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由於其適應當前生態農業及綠色食品發展的需要,必將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J.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基質配方
無土栽培分為無基質栽培和基質栽培兩類。茄果類蔬菜採用基質栽培,常用的基質有草炭、鋸末、稻殼、砂、陶粒、岩棉、珍珠岩和蛭石等。草炭和蛭石混合的基質栽培番茄和黃瓜類蔬菜效果很好。
1、基質的配製。草炭在運輸過程中已大致風干,可能結塊,因此需粉碎成1-5毫米的纖維狀或團粒顆粒。基質混和前需分別測定其酸鹼度、電導度和主要營養元素含量,草炭測定氮、磷、鉀含量。生產上用的混和基質,按草炭388升、蛭石388升等量配成,並加入石灰粉4540克、過磷酸鈣(20%P2O5)908克、硝酸鉀(14-0-44。表示氮、磷、鉀含量,下同)454克、螯合鐵(10%鐵)28克、硼酸(17.48%)23克。硝酸鉀和螯合鐵需用熱水化開灑入基質內,石灰石粉和過磷酸鈣需碎後拌入基質里。混拌均勻後立即將基質裝入栽培槽內,及時栽種作物。
2、營養液的配製。栽培作物定植後;不同栽培基質、不同作物和作物的不同生育期,需補給不同的營養液。
①草炭蛭石基質栽培番茄所用營養液,生長期每1000升含硫酸鎂500克、磷酸二氫鉀270克、硝酸鉀200克、硫酸氫鉀270克、銷酸鉀200克、硫酸鉀100克、硝酸鈣500克、螯合鐵25克和微量元素溶液150毫升;採收期營養液,將硝酸鈣含量增至680克,其他營養元素不變。
②栽培黃瓜所用營養液,生長期每1000升含硫酸鎂500克、磷酸二氫鉀270克、硝酸鉀200克、硝酸鈣680克,螯合鐵25克各微量元素溶液150毫升;收獲期將硝酸鈣含量增至1357克,其他營養元素不變。
③微量元素溶液每300毫升含硼酸5.0克、氯化錳4.5克、氯化銅0.25克、鉬酸0.1克和硫酸鋅0.8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