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園建設
❶ 有一百畝土地想做生態園建設,怎麼規劃設計
以我多年的園區規劃經驗來看,生態園的規劃最重要的定位要精準,這要經過一系列的調研才能確定的,然後才是功能布局、商業策劃等,希望能幫到你。
❷ 農業生態園如何進行規劃
什麼是農業生態園呢?農業生態園就是採用生態園模式進行觀光園內農業的布局和生產,將農業活動、自然風光、科技示範、休閑娛樂、環境保護等融為一體,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農業生態園(Agriculture ecological garden)也稱農業休閑園,是指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環境資源,結合農林漁牧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國民休閑,增進國民對農業及農村的體驗為目的的農業經營;是集旅遊功能、農業增效功能、綠化、美化和改善環境功能於一體的新型產業園。 我們在常州麗水拿了2000多畝的土地,准備建造一座農業生態園。農業生態園的整體規劃最重要了,要充分體現因地制宜,綜合規劃設計,培植精品,營造主題形象,效益兼顧,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功能方面,依據資源屬性、景觀特徵性及其現存環境,在考慮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和原生態園的完整性的基礎上,結合未來發展和客觀需要,規劃中應採取適當的設計實現園內的功能分區,設計中就可以因地制宜設置生態農業示範區、觀光農業旅遊區和科普教育功能區。 將整個園區分成四個園: 1.生態農業示範園 生態農業示範園設計採用多種生態農業模式進行布局,目的是通過生態學原理,在全園建立起一個能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持生態穩定和持續高效的農業生態系統,提高農業生產力,獲得更多的糧食和其他農副產品,實現可持續的生態農業,並對邊緣地區的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發展進行示範,體現生態旅遊特色。 生態農業示範區是生態園設計的核心部分,它是生態園最主要的效益來源和示範區域,是生態園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生態農業示範區的規劃設計應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遵循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園區設計所採用的生態農業類型中既包含有生產者,消費者,也要有分解者。 生態農業示範園主要體現在示範上,規劃什麼樣的農業種植產品呢?糧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谷類等為主,經濟作物主要以棉花、林果、蔬菜等為主,畜牧業養雞、養羊、養豬為主。 生態園的規劃中,稻田生態區「動植物共生系統」式的生態農業類型,採用稻魚鴨萍種養共生模式;果園生態區採用「立體種植業」式的生態農業類型,採用果園結合養殖的模式;魚塘生態區設計採用「食物鏈、加工鏈式生態農業」類型——豬鴨魚草相結合的種養模式。生態農業類型要充分利用多種生物的共生關系,將各生態元素以食物鏈串在一起,相互轉化,充分利用能量和物質,由此形成良性物質能量的生態循環,體現較高的生態和經濟效益。 另外,為了提高生態園的經濟效益,生態園中蔬菜栽培區採用大規模產業化的生產模式。不僅有生產效益高、產業帶動性強和集中性統一的優點,還能對其他農業產業化企業起到示範性和參考性的作用。花卉栽培區主要生產各種食用和觀賞性花卉,供遊人品嘗、欣賞和購買消費。食用菌中心在生態園規劃中既是生產者,又是分解者,體現了廢物充分利用的功能。經過科學規劃後的生態園,將會以生態農業作為生態園主要的「生態旅遊」核心內容,體現「綠色、生態、示範」多種功能,可以成為觀光農業生態園的旅遊精品和主導產品。 2.觀光農業旅游園 觀光農業生態園規劃將緊緊圍繞農業生產,充分利用田園景觀、當地的民族風情和鄉土文化,在體現自然生態美的基礎上,運用美學和園藝核心技術,開發具有特色的農副產品及旅遊產品,以供遊客進行觀光、游覽、品嘗、購物、參與農作、休閑、度假等多項活動,形成具有特色的「觀光農業旅遊園」。 進入21世紀,伴隨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及鄉村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的深入,農業已從傳統的生產形式逐步轉向景觀、生態、健康、醫療、教育、觀光、休閑、度假等方向,所以生態熱、回歸熱
❸ 農業生態園規劃設計的基本要求是啥
1)生態農業建設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國農業自上世紀5 0 年代後期普遍出現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方式,生產經營水平不高,生產規模小。其特點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破壞了生態平衡,形成了農業的惡性循環。
2)生態農業有利於農村經濟發展。隨著經濟發展和農業內外部環境的改變,我國農業目前出現了不少急需解決的新問題,如農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一些傳統農產品市場佔有率下降。
3)發展生態農業,可促進我國糧食增產,確保糧食安全。我國從上世紀80 年代以來,便積極進行生態農業建設,尋求既能增產糧食等農產品,又能使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的農業可持續。
4)人類健康、生態環境呼喚生態農業和綠色食品的出現。我國農業生產活動中大量地使用化肥、農葯,嚴重地污染了環境,破壞了自然界原來的生態平衡,影響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5)生態農業具有良好的生態功能、觀賞價值。生態農業以生態與環境建設為基礎,注重農業生產經營與生態狀況的協調、互補,凈化水質、土壤、空氣。遠景設計院多年探索與實踐,結合現代農業示範園建設規劃經驗,比如清見開發示範園、貴州白泥壩現代農業示範園等,可參考。
❹ 如何做好觀光農業生態園的規劃設計
發展觀光農業是「綠色經濟」大背景下的一種自然選擇。許多觀光農業生態園因為缺乏科學的規劃設計和經營管理,造成旅遊形象定位模糊,觀光性、生態示範作用以及科普教育和農業科技示範性不強。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一個好的觀光農業生態園規劃時應遵循因地制宜、培植精品、效益兼顧的原則,結合實例,探討具體規劃方案,將生態園建成一個「生態農業示範園」、「觀光農業旅遊園」、「綠色食品生產園」及「科普教育和農業科技示範園」,最終實現生態園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和可持續發展。
簡單來說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因地制宜,綜合規劃設計,生態園規劃應充分考慮原有農業生產的資源基礎,因地制宜,搞好基礎設施建設。
二、效益兼顧,實現可持續發展。生態園的規劃設計以生態學理論作指導思想,採用生態學原理、環境技術、生物技術、和現代管理機制,使整個園區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農業生態系統。
三、調整農業生態結構和生態農業示範。生態農業示範區是生態園設計的核心部分,它是生態園最主要的效益來源和示範區域,是生態園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❺ 推進農業生態園建設方面應該做哪些工作
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生態的原則
生態園的規劃設計必須突出生態景觀、生態技術和環境保護原則。生態景觀是生態旅遊最終成功的重要基礎,首先應突出下列生態景觀:1、從水生植物到旱生植物的生態系列景觀。2、結合規模化生態農業生產形成具有巨大吸引力和影響力的季相特色(四季各有大面積的花、彩葉和觀賞果木)。第二,生態技術:即利用生態系統中食物鏈、立體種植、生態因子綜合配置等原理設計的高效生態農業模式。第三,環境保護:生態園有著野生鳥類保護的良好基礎,必須使其突出成為亮點。此外,旅遊勢必會帶來大量的污染,園區自身的生產生活需要也會成為污染源,必須高度注意生態方面的要求,如停車場的位置設置;園內低污染交通工具的使用;垃圾的分類收集和處理;利用生物種類配置和生物防治技術以減少病蟲害,控制農葯污染;依據食物鏈原理配置動植物生產環節使全園的廢物循環利用,以消滅污染源等。規劃的生態原則是創造園區恬靜、適宜、自然的生產生活環境的基本原則,這是提高園區景觀環境質量的基本依據,也是生態園區成功與否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二)高效益原則
從效益原則出發,規劃中將考慮最佳投入和綜合效益最高的項目組合。生態旅遊、休閑度假,生態農業示範,生態產品生產,三方面的項目將有機聯系,互相促進,創造出比單獨經營更大的經濟效益,同時獲得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生態園區的建立結合基礎設施的建立,勢必帶動生態旅遊的發展;生態旅遊發展勢必帶動生態產品的消費;生態產品的消費勢必帶動生態農業示範的完善發展。三者有機結合,良性循環逐漸完善園區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生產園的效率,結合提升生態旅遊的發展,最終發展成為成熟的多功能農業生態庄園。
(三)參與性原則
直接參與體驗、自娛自樂是農業生態園最重要的特色亮點。規劃中要強調旅遊項目的參與性、娛樂性和知識性的緊密結合,使城市遊客廣泛參與園區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親自動手獲得樂趣和相關的知識,使他們多層面地體驗農產品飼養、種植、採摘、加工、收獲;動物的馴化、逗趣;野生動物的保護;農業高新技術的操作及農村生活的趣味等等,使遊客享受到源於鄉村又高於鄉村的文化氛圍,享受到現代湖濱、田園、花海的風光。同時著重定位中小學生、青少年市場,作為科普娛樂項目開展具有廣大的市場前景。
(四)突出特色的原則
特色是旅遊休閑產業發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競爭力和發展潛力就愈強,因而規劃設計要根據園區的實際,明確資源情況,選准突破口,使整個園區的特色更加鮮明。
(五)文化渲染的原則
通常我們談及農業,首先想到的是其生產功能,很少考慮其中的文化內涵。事實上,農業的發展是與文化的進步緊密相連的,其中的花卉種植和欣賞,農業立體種養生態鏈,更受到歷史文化的熏陶。所以在園區的規劃設計中應深入挖掘出項目內在的文化資源,並加以開發,提升園區的文化品位,以實現景觀資源的高水平利用。
❻ 關於農庄和生態園的建設
我找到一份法規,雖然各地可能要求會有一些不同,但是應該也有很大參考意義,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浙江省溫州生態園保護管理條例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公告
第65號
《浙江省溫州生態園保護管理條例》已於2006年11月30日經浙江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06年11月30日浙江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溫州生態園(以下簡稱生態園)保護管理,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安全,促進生態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溫州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生態園的規劃、保護、建設和管理工作。
本條例所稱的生態園由三垟濕地和大羅山地區組成,具體以經依法批準的生態園總體規劃確定的生態園建設保護區范圍為准。
第三條生態園規劃、保護、建設和管理應當納入溫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堅持科學規劃、有效保護、統一管理和永續利用的原則。
第四條省和溫州市人民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應當加強對生態園規劃、保護、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領導;龍灣區、甌海區、瑞安市人民政府和其有關職能部門及鄉(鎮)人民政府、街道焓麓τΦ鼻惺德男兄霸穡
❼ 建設農業生態園應該辦理哪些手續
1、土地手續
2、工程規劃、施工許可
3、項目備案立項審批
4、環評批復
❽ 旅遊生態園如何規劃
觀光農業生態園要怎樣進行規劃?北京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解析,觀光農業生態園規劃要緊緊圍繞農業生產,充分利用田園景觀、當地的民族風情和鄉土文化,在體現自然生態美的基礎上,運用美學和園藝核心技術,開發具有特色的農副產品及旅遊產品,以供遊客進行觀光、游覽、品嘗、購物、參與農作、休閑、度假等多項活動,形成具有特色的「觀光農業旅遊園」。
生態園規劃以充分開發具有觀光、旅遊價值的農業資源和農業產品為前提,以綠色、健康、休閑為主題,在園內建設花藝館、野火樂園、綠色餐廳、綠色禮品店、農家樂活動園、漁樂區、農業作坊、露天茶座、生態公園、天然鳥林等休閑娛樂場所,讓遊客在完美的生態環境中盡情享受田園風光。
生態園近期規劃可以以水果、花卉種植為主,融休閑娛樂、觀賞、勞作體驗等為一體的生態農業觀光園。生態園可以分為三大功能區,即休閑娛樂區、種植區、鄉土風情區。入口商業區設有展示中心,集中展示風土人情和鄉土特色、農產品初步加工、耕作工具展示、村莊歷史沿革與特色農產品介紹等,特色農產品加工流程展示區設有鹹菜腌制過程、年糕加工流程展示。種植區分為果卉生態園、植物園和現代化農業區、果卉生態園以種植梨、葡萄、草莓為主,考慮到不同季節遊客的需要,增加了柿、橘、桃等水果。植物園種植品種不同的各種觀賞植物,樹種的色彩、形體、季節搭配協調、並劃分出桂花園、梅花園、廣玉園等小型種植區。現代農業區為現代農業種植技術與農產品展示區,近期以種植溫室蔬菜為主,遠期可發展為科普基地。鄉土風情區則利用農家小院、池塘等營造鄉土景觀,放養家禽、養殖小龍蝦、魚等水禽,供遊客抓捕、體驗勞作,充分展示農家特色,體現鄉土風情。
請採納。
❾ 生態園規劃的原則
生態農業是相對於石油農業提出的概念,是一個原則性的模式而不是嚴格的標准,生態農業是一個農業生態經濟復合系統,將農業生態系統同農業經濟系統綜合統一起來,以取得最大的生態經濟整體效益,生態農業是以生態學理論為主導,運用系統工程方法,以合理利用農業自然資源和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前提,因地制宜地規劃、組織和進行農業生產的一種農業,生態農業不同於一般農業,它不僅避免了石油農業的弊端,並發揮其優越性,21世紀創造了許多具有明顯增產增收效益的生態農業模式。
遠景設計院提出農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可以有以下解決方式:
1.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2. 建立穩固的農業投資體系,加大對農業的投資力度
3. 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4. 創新農業組織形式,扶持龍頭企業的發展
5.抓好生產基地建設,實施農業品牌戰略
6. 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7.極爭取省及國家對我市農業的扶持政策和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