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
❶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基於哪方面的原因
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佔有量少、開發難度大,這是我國的資源狀況。長期以來,我國資源開發不盡合理、科學,造成的浪費、損失現象十分嚴重,資源的緊張狀況直接威脅著我國的可持續發展。
❷ 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文件《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在哪下載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來於加快推自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全文)
2015年05月05日 20:13 來源:新華社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
文件共9個部分35條,包括總體要求;強化主體功能定位,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推動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循環高效使用,推動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切實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統計監測和執法監督;加快形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社會風尚;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下載地址: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505/05/t20150505_5285360.shtml
❸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有什麼意義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也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
(1)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重要支撐。
我們要深刻認識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始終堅持和全面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下大氣力抓好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2)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著力點。
近年來,我國在堅持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 注重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 既講求經濟效益, 也重視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並舉, 把節約放在首位, 在保護中開發, 在開發中保護;堅持統籌規劃, 加大投入, 標本兼治, 突出重點, 有步驟地進行環境治理和建設;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推進環境保護和治理, 推進資源開發與節約, 依法嚴格保護環境與生態;堅持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實行政府調控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從體制和機制上促進可持續發展。
在全社會進一步樹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形成有利於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生態保護型社會。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一些地區出現水、大氣、土壤等污染較重,生態系統整體功能下降,抵禦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減弱等現象。因此,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力度,完善有利於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體制機制、產業結構和技術體系。
❹ 如何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所謂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它將使人類社會形態發生根本轉變。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做到:
1、一是要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
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2、要全面促進資源節約。
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
3、要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
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設,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同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4、要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❺ 國家應該採取哪些措施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以建設美麗中國為目標,以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為核心,以解決生態領域突出問題為導向。大致是這些。。
❻ 為何要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據報道,日前舉行的經濟會議上,相關負責人表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只有恢復綠水青山,才能使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要實施好「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
「不忘初心」,是治理污染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出發點。治理污染首先要考慮的,是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如果治理污染首先考慮的是GDP數字,就會將發展的目的與手段本末倒置。這樣不僅使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在此基礎上形成的GDP也無法真正提高人們的福祉。
希望經濟可以實現綠色發展!
❼ 《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屬於法規嗎
不是。
所謂法規,是法令、條例、規則、章程等法定文件的總稱。是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我國國務院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規。設區的市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批准後施行。法規也具有法律效力。
《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是黨提出的指導性意見,對制定法律法規具有指導意義。
❽ 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要做到哪「四個方面」
一是要推進綠色發展。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
二是要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
三是要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四是要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加強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設計和組織領導,設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統一行使監管城鄉各類污染排放和行政執法職責。
❾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應遵循哪些原則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應遵循「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原則 ,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針。
❿ 為何要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據報道,目前我國已有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根據《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到2020年,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基本完成,整合設立一批國家公園,基本建立分級統一的管理體制,國家公園總體布局初步形成。
目前我國自然保護地發展已經從高速發展期進入結構優化期,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正是難得的契機,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主體功能區配套政策,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