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生態經濟帶
㈠ 十堰漢江經濟帶有哪些項目
近日筆者從鄖縣發改局獲悉,在十堰市發改委編制的《十堰市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總體規劃(2010-2015年)》中,鄖縣有385個項目入編十堰市漢江生態經濟帶總體規劃項目庫,總投資1271.93億元,涉及該縣現代農業、特色工業、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建設、社會發展等領域。
漢江生態經濟帶是指十堰境內漢江沿岸的主要區域,覆蓋鄖西縣、鄖縣、丹江口市3個縣(市),總面積10493.6平方公里,是十堰市縣域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是十堰市「十二五」期間「一城兩帶」總體發展戰略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是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和國家級重點生態功能保護區。鄖縣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核心區和主要淹沒區,近年來,該縣大力實施「生態立縣、產業富縣」發展戰略,堅持生態環境建設不動搖,用足用活國家財稅、金融和土地等方面的支持政策,發揮漢江生態經濟帶的龍頭作用,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牢牢抓好項目不放鬆,以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該縣將依託產業基礎,發揮地緣優勢,加快與十堰城區一體化進程,推進十堰城區東擴發展,形成資源優勢互補、產業緊密關聯、經濟高度融合、功能配套完善的市縣一體化新格局,打造漢江生態經濟帶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口產業集聚的極核。該縣將「一江二橋三鎮」、「鄖十」一級路沿線、鄖縣漢江以南毗鄰十堰市區的鎮區作為十堰市向北發展的主要控制區,整體納入《十堰市城市總體規劃》,實現城市建設、交通網路、公共設施、公益事業等基礎設施對接,逐步把鄖縣建成十堰北部濱江新城區。到2015年,鄖縣「一江二橋三鎮」城市格局將形成,縣城人口將達到20萬,建成區面積將達到18.6平方公里。
據悉,鄖縣在認真研究縣情的基礎上,組織相關部門科學謀劃了一大批事關全縣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生態產業項目。該縣入編十堰市漢江生態經濟帶總體規劃項目庫涉及現代農業項目74個,總投資920768萬元,內容包括綠色食品基地、畜牧養殖基地、水產養殖基地、中葯材基地、優質糧油基地、農業服務體系建設項目、農業水利等七大類;特色工業項目74個,總投資6215200萬元,內容包括農產品深加工、礦產開采加工、機械製造、工業園區、輕紡工業、新型建材、醫葯化工、電力產業等八大類;現代服務業63個,總投資2244150萬元,內容包括商貿流通、生態旅遊、房地產開發等三大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6個,總投資1469117萬元,內容包括農田水利、交通、城鎮建設、工業園區基礎設施、農村能源建設項目等五大類;生態建設項目56個,總投資1348370萬元,內容包括林業、水土保持 、城鎮污水處理、城鎮垃圾處理、土地整理及地質災害防治、資源節約及綜合利用、村莊整治、工業點源治理、環境監測能力等九大類;社會發展項目62個,總投資521710萬元,內容包括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社會保障、社會福利、扶貧搬遷、廣播電視、人口和計劃生育、公檢法司、天然氣管道建設等十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