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評估報告
㈠ 我在做生態文明建設評估報告。請問生態功能除了水源涵養指數還有哪些可以用的
一般還包括:1、保持土壤(防止土壤侵蝕、保持土壤肥力、減輕江河湖的泥沙滯留淤積等)2、固炭釋氧功能;3、凈化大氣功能(包括吸收二氧化碳、滯塵功能等);4、調節氣候(即降溫、增濕等);5、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功能。
㈡ 環境監測公司實習,公司經營范圍為: 環境與生態監測檢測服務,環境評估服務,如何寫實習報告
環境監測公司實力公司經營范圍環境與生態監測服務評級網,這個是一個環境法的內容,還邪惡
㈢ 我辦一個有機肥廠須要辦什麼手續
首先要辦理相關的營業執照,去工商局登記。
個體工商戶的登記事項包括:經營者姓名和住所;組成形式;經營范圍;經營場所。
其他總體要求:
1、申請者應是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正式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肥料生產者。並具備微生物肥料生產設備、化驗檢測設施,能夠開展生物有機肥的生產和質量檢驗。國外及港、澳、台地區肥料生產者可由其在中國設的辦事處或委託的代理機構作為申請者。
2、申請肥料登記應當按照登記類型填寫申請表和提供相關資料。申請者所提供登記資料,應列出總目錄,包括所有資料的標題、排列位置和頁碼。
(3)生態評估報告擴展閱讀:
個體工商戶是個體工商業經濟在法律上的表現,其具有以下特徵:
1、個體工商戶是從事工商業經營的自然人或家庭。自然人或以個人為單位,或以家庭為單位從事工商業經營,均為個體工商戶。根據法律有關政策,可以申請個體工商戶經營的主要是城鎮待業青年、社會閑散人員和農村村民。此外,國家機關幹部、企事業單位職工,不能申請從事個體工商業經營。
2、自然人從事個體工商業經營必須依法核准登記。個體工商戶的登記機關是縣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個體工商戶經核准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後,才可以開始經營。個體工商戶轉業、合並、變更登記事項或歇業,也應辦理登記手續。
3、個體工商戶只能經營法律、政策允許個體經營的行業。
㈣ 陰道微生態評估報告單,清潔度iii,白細胞0-5個/hp,上皮細胞++,乳酸桿菌少許,細菌 小桿菌
通用現在
㈤ 評估報告顯示什麼區域生態資源存量豐富
煌市位於河西走廊最西端 ,自然生態環境特點獨特.生態環境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水資源匱乏、植被覆蓋率低、濕地退化日益加劇、土地荒漠化持續擴展.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由自然和人為兩方面的因素造成 ,自然因素是生態環境惡化發生發展的潛在條件 ,人為因素則是導致生態環境退化的重要外在原因.不合理的人為活動可以歸結為「五濫」 -----濫墾 (無計劃、——無節制的開墾土地 )、濫牧 (超載過牧 )、濫伐 (林木 )、濫采 (中草葯、草皮等 )、濫用水資源 (超采地下水等 ).
1 敦煌市生態環境現狀評價
1.1 自然生態環境特點
敦煌市總面積3.12萬km2,其中綠洲面積1400 km2,僅占總面積的4.48%.全市轄6鎮3鄉,總人口18.8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9.30人.地處大漠腹地,年平均氣溫9.30 ℃,年平均降水量39.90mm,蒸發量 2 486mm,屬典型的乾旱性氣候.因氣候乾燥、極度風蝕,山地岩石及山麓礫石裸露,荒漠連片,形成典型的戈壁荒漠景觀.
1.2 生態環境現狀與問題
敦煌區域內地表水主要有發源於祁連山冰川的黨河、發源於祁連山西段托來南山和疏勒南山之間的疏勒河.由於黨河上游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實施「引黨濟紅」工程分水500萬m3、月牙泉治理回灌年用水600萬m3,加之人口和耕地面積的急劇增加 ,造成黨河斷流.瓜州縣雙塔水庫、玉門市昌馬水庫的建成使用 ,攔截了河水,又造成疏勒河斷流.於是,敦煌市只得每年開采地下水4100萬m3用於農業、工業和生活用水,造成地下水位年平均下降0.43m.著名旅遊景點月牙泉水域面積由上世紀60年代13000多平方米銳減到現在的5 300多平方米,水深由過去的10多米下降到現在的平均水深僅1.10m.持續的水位下降使敦煌境內面臨嚴重的生態危機.
1.2.1 濕地萎縮
濕地以每年0.13萬hm2的速度遞減到2005年,境內濕地面積減少了近1/3,僅存18萬hm2.綠洲區內的0.07萬余公頃鹹水湖和66.67餘公頃淡水湖中,80%已消失.
1.2.2 植被銳減
據統計,新中國成立之初,敦煌東、西、北湖及南山一帶有天然林14.60萬 hm2,其中胡楊林2.93萬hm2,是敦煌綠洲的「綠色屏障」.2005年,敦煌境內的天然林消失了近1/2,僅存 8.67萬hm2;據甘肅省草原隊調查,1965年時敦煌有38.4萬hm2草場,總載畜量12萬羊單位,現在只有 9萬 hm2,減少了77%,載畜量 5萬羊單位,減少了 57%.
1.2.3 沙進人退
全市有3.33萬hm2土地沙化,自1994年以來,綠洲區外圍沙化面積增加了1.33萬hm2,平均每年增加 0.13萬hm2.而現在沙塵暴以及浮塵天氣也在增加.沙塵暴的強度越來越大.以前主要集中在 3~5月份,現在幾乎每月都會出現.
舉世聞名的莫高窟也受到了風沙的侵蝕以及粉塵的危害.來自鳴沙山方向的風沙對崖面露天壁畫的撞擊、磨蝕,已經導致了壁畫褪色、變色,還使不少窟區、窟頂遺址殘敗不堪,相當數量的窟頂被剝蝕 ,甚至會引起崖體的坍塌.浮塵天氣的增多對莫高窟的威脅也在加劇.觀測表明 ,莫高窟窟區年降塵量已65.4t·km2,且 83%以上為稜角狀、次稜角狀高硬度的顆粒,它們既能隨湍急的氣流運動對壁畫、塑像進行磨蝕,又能侵入壁畫和塑像顏料的空隙間,攜帶的細菌和化學物質還會對壁畫的顏料產生多種生物和化學作用.它們還不斷地在壁畫開裂處乘虛而入,使其龜裂.而粉塵沉積到一定程度時,會產生一種向外擠壓的力,導致壁畫顏料層、白粉層脫落 ,嚴重時可使整個壁畫大面積脫落.同時,大量粉塵沉降在壁畫表面,不僅嚴重影響了藝術效果,而且很難在不損壞壁畫的前提下將其清除 ,給壁畫修復除塵帶來許多困難.
2 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的原因與趨勢
2.1 自然因素
敦煌地處內陸腹地,降水量稀少,據氣象部門資料顯示,敦煌年降水量為39.90mm,蒸發量為2486mm,蒸發量是降水量的62倍;
2.2 人為因素
2.2.1 雙塔水庫和昌馬水庫的修建
1970年,雙塔水庫和昌馬水庫的修建,導致以下400km的河段 (其中 300km河段在敦煌 )斷流 ;幾乎同時,疏勒河的支流黨河,也在上游被阿克塞縣截留500萬m3水.在敦煌境內 ,水利部門也築起了大壩.黨河斷流,疏勒河斷流 ,造成流向敦煌的地下水量減少,外圍的濕地萎縮、植被退化、動植物種群消失.
2.2.2 敦煌庫區水主要用於農業灌溉
敦煌庫區水主要用於農業灌溉 ,實施的渠灌防滲,大大減少了地下水的補給,加之敦煌人口由解放初的不到4萬人增加到現在的18.80萬人,灌溉面積由0.89萬hm2增加到2.53萬hm2,每年旅遊的人數超過百萬人次,據統計,敦煌全市各類用水年需3.62億m3,黨河實際來水量為2.60億立方米(還要除去阿克塞分流的500萬m3水),大大超過了水資源的利用率.
2.2.3 過度放牧
過度放牧,造成植被退化,沙化加劇.
2.2.4 過量開采地下水
1976~1986年,新開掘的機井數量為1800餘眼,相當於敦煌綠洲每平方千米至少有一眼機井.敦煌市目前年采地下水6000萬m(3允許開採的地下水量為 5500萬 m2),其中2/3用於灌溉.只有消耗而沒有補充,敦煌的地下水位以平均每年 0.20m的速度下降,到2001年,地下水位累計下降了近11m.這種嚴重的「收支不平衡」,直接導致了月牙泉水位的下降—1986年時,月牙泉水位不足2m,到2005年只剩下0.90m.
2.2.5 農業的大水漫灌增加了用水量
據敦煌市水務局統計,敦煌目前每年缺水將近8000萬m3,其中農業缺口為3000萬m3,生態用水缺口5000萬m3.主要原因是水資源浪費嚴重 ,用水效率不高,農業灌溉方式粗放 ,多為大水串灌、漫灌和深澆滿灌.一方面水資源嚴重短缺,另一方面水資源浪費又十分突出.究其根源,主要是水資源價格偏低,水價機制不合理,水價構成中沒有考慮社會成本、生態成本和未來成本等費用.
敦煌市委、市政府已經制定實施各項政策措施,通過落實「節水、引水、放水、滲水、養水」措施,健全全民參與、協調配合、依法治理、責任考核4項機制,努力解決生態保護工作中的問題,在開源節流、建設節水型社會方面取得了實效.但由於現有體制限制,解決敦煌生態問題還存在許多障礙:一是由於現行的條塊分割體制,不能統籌兼顧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不能統籌兼顧生產、生態和生活用水,不能統籌流域上、中、下游.二是當地生態保護和經濟建設各自為制,缺乏協調制約機制,資源性開發造成生態系統功能性退化.三是當地經濟發展方式粗放,耗水農業比重過大,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加劇水生態惡化.
3 生態環境建設的戰略意義
嚴重的土地沙化、濕地萎縮及植被銳減破壞了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嚴重威脅人類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人口的劇增和嚴重超載,增加了對自然資源的極度消耗和對脆弱生態環境的極大壓力.極端脆弱的生態環境和超負荷的人口對該地區構成了雙重的壓力,人口、資源、環境、發展之間的關系嚴重失衡.甚至影響到西北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敦煌地區生態環境建設有著重大戰略意義.風沙肆虐、土地沙化、水資源匱乏,敦煌綠洲的生態環境問題不容樂觀.如若得不到及時調整和改善將來甚至會危及到河西走廊,甚至整個西北地區.
4 敦煌生態環境建設要從其根本入手
國家環保總局有關負責人也針對敦煌生態持續惡化問題派專人考察、調研,調研顯示,敦煌生態保護形勢十分嚴峻,迫切需要建立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通過跨流域、跨區域大范圍統籌規劃,切實保護敦煌脆弱的自然生態.
首先,要轉變水資源開發利用方式,變「工程水利」為「生態水利」,通過科學調控,讓黨河、疏勒河結束斷流,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惡化問題;轉變節水觀念和方式,同時加大地下水補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改變種植結構,推廣花卉、葡萄等節水高效作物的種植比例.
其次,要積極借鑒黃河、黑河斷流治理經驗,建立疏勒河、黨河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機制;環保部門要充分利用環評制度,加大規劃環評力度,嚴格資源開發利用項目管理,以水供給量定發展規模,慎重移民,對流域資源的無序利用形成制約,最終實現流域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健康、可持續發展.
第三,要盡快對疏勒河、黨河水生態進行全面評估,總結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經驗和教訓 ,運用綜合生態管理理念,打破流域性行政管理界限,統籌考慮經濟、社會和環境因素,統籌生產、生態、生活用水,建立敦煌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以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為載體,通過跨流域、跨區域大范圍的生態保護,變農、林、水、土、草等要素管理為綜合管理,維護脆弱的自然生態.
敦煌的生態環境問題,關系著敦煌的生死存亡,關系著莫高窟、月牙泉等人文自然景觀的存續,更關系著敦煌及其周邊縣市、河西走廊乃至整個西北地區的生態安全.敦煌生態環境日趨惡化的現狀,已給我們敲響了警鍾.保護敦煌的生態環境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㈥ 企業投資項目咨詢評估報告正文不包括()
在企業投資項目咨詢評估報告的正文部分,應根據項目自身情況、行業特點內和委託方的容具體要求,有選擇地確定咨詢評估報告的內容和論述重點。咨詢評估報告正文通常包括以下內容:
(一)申報單位及項目概況;
(二)發展規劃、產業政策和行業准入評估;
(三)資源開發及綜合利用評估;
(四)節能方案評估;
(五)建設用地、征地拆遷及移民安置評估;
(六)環境和生態影響評估;
(七)經濟影響評估;
(八)社會影響評估;
(九)主要風險及應對措施評估;
(十)主要結論和建議。
來源:考試大
所以選擇c
㈦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依據居住環境、生態環境等14項指標,對我國200個城市2006年度宜居狀況做了評估。
小題復制1:B 小題2:D ㈧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依據居住環境、生態環境等14項指標,對我國200個城市2006年度宜居狀況做了評估.
A、在我國的西北地區,這里位於內陸地區,氣候乾旱,降水較少,因此不利於城市的發展,故正確;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