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保護生態平衡

保護生態平衡

發布時間: 2020-11-28 19:53:08

Ⅰ 為什麼說保護生態平衡非常重要

保護生態平衡非常重要,是因為:
1.大自然哺育著一切生命,為人類的生存、進步和發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證,形成了今日的文明世界。但由於無知,人類的某些活動極大程度破壞了生態平衡,破壞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場所,因而受到大自然嚴厲的報復。四五千年前在人類歷史上曾燦爛一時的「巴比倫文化」,由於植被破壞而銷聲匿跡了,世界最大的沙漠——撤哈拉大沙漠的一些地方,幾千年前曾是牧草青青、牛馬肥壯的天然牧場,因過度放牧而變成沙海;我國西北廣大地區,四千年前也覆蓋著茂密的森林,如今林海湮沒,水土流失,北方九省萬里風沙線上,平均每年沙化面積二千萬畝,風沙進逼北京城。我們還不會忘記,在西北,歷史上有多少古城為風沙吞噬啊!

2.嚴酷的現實擺在人們面前。據統計,全國水土流失面積達151萬平方公里,每年土壤流失達50億噸。其中,黃河平均每年泥沙流量達16億噸,而土壤的形成非常緩慢,幾世紀才形成一英寸,表土層一旦流失,就很難恢復。況且我國人口眾多,耕地面積本來就少,我們的祖先在這塊土地上流了多少血汗哪!黃河流的不是泥沙,而是中華民族的血液。
3.生態平衡的破壞所造成的惡劣後果是世界性的,臭氧是阻擋宇宙中紫外線的天然屏障,但由於現代化設備排出的大量的一氧化碳等物質,消耗了臭氧,紫外線乘虛而入,侵害人體。二氧化碳的劇增,破壞了地球與外層空間的熱交換平衡,使地球持續增溫,南北極的冰雪也開始融化了,還有珍奇的動物絕跡,氣候惡劣等等。
4.生態平衡往往是大自然經過了很長時間才建立起來的動態平衡。一旦受到破壞,有些平衡就無法重建了,帶來的惡果可能是人的努力無法彌補的。例如,五十年代,我國曾發起把麻雀作為「四害」來消滅的運動。可是在大量捕殺了麻雀之後的幾年裡,卻出現了嚴重的蟲災,使農業生產受到巨大的損失。後來科學家們發現,麻雀是吃害蟲的好手。消滅了麻雀,害蟲沒有了天敵,就大肆繁殖起來、導致了蟲災發生、農田絕收一系列慘痛的後果。因此人類要尊重生態平衡,幫助維護這個平衡,而絕不要輕易去破壞它。
5.慘痛的教訓教育了人們,人類在付出巨大代價之後,終於醒悟了,開始保護大自然,維持生態平衡,為自身的生存而斗爭。我國政府也積極採取措施,頒布了一系列的條令,號召植樹造林,保護自然。像東北防護林體系就已收到一定效果。但我們還應看到,毀林、污染環境的事件仍在不斷發生,一些人甚至無視法律。所以我們必須調動各方面的力量,制止這些行為,教育人們不要為眼前利益所迷惑而忽視長遠利益,干出遺害後世的愚蠢事情,成為千古罪人,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生態平衡,讓生活更美好吧!
綜上所述,保護生態平衡非常重要。

Ⅱ 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生態平衡

垃圾分類回收,不用太多包裝的產品,用環保袋,少用一次的包裝袋、筷子、餐盒,望採納

Ⅲ 為什麼要保護生態平衡

生態系統一旦失去平衡,會發生非常嚴重的連鎖性後果。
造成生態系統失去平衡的原因有:
1.自然因素:外來物種的入侵,氣候,溫度等環境變化;2.認為因素:人類的過度采獵,人類污染物的排放。
解決方法:
1.保護環境;2.保護物種,杜絕外來物種;3.人類實行可持續發展
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和環境之間、生物各個種群之間,通過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使它們相互之間達到高度適應、協調和統一的狀態。也就是說當生態系統處於平衡狀態時,系統內各組成成分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能量、物質的輸入與輸出在較長時間內趨於相等,結構和功能處於相對穩定狀態,在受到外來干擾時,能通過自我調節恢復到初始的穩定狀態。在生態系統內部,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環境之間,在一定時間內保持能量與物質輸入、輸出動態的相對穩定狀態。人類和其他物種才能長久的生存。
惡意的破壞生態環境必將收到自然的懲罰。

Ⅳ 如何保護生態平衡

生態系統的穩定狀態只能是相對的,因為其結構和功能總是處於動態變化中。
方法:(1)對生態系統的利用要適度,減少對生態系統的干擾。
(2)對利用強度大的生態系統,實施物質和能量的投入。

Ⅳ 保護環境保持生態平衡的關鍵是保護什麼

保護環境,保持生態平衡的關鍵是保護植被。
1.生態平衡(ecological equilibrium)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生內態系統中的生容物和環境之間、生物各個種群之間,通過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使它們相互之間達到高度適應、協調和統一的狀態。
2.也就是說當生態系統處於平衡狀態時,系統內各組成成分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能量、物質的輸入與輸出在較長時間內趨於相等,結構和功能處於相對穩定狀態,在受到外來干擾時,能通過自我調節恢復到初始的穩定狀態。
3.在生態系統內部,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環境之間,在一定時間內保持能量與物質輸入、輸出動態的相對穩定狀態。

Ⅵ 我能為保護生態平衡做什麼

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類始終面臨和解決的問題。當今,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出現了緊張和對立,整個生態系統不斷受到破壞。由此,必須要建立人與自然和諧與共的新文明。為保障人與自然的和諧,保護生態平衡,除經濟和法律手段外,還必須依靠道德的力量。建立適應生態環境保護和改善的道德規范,有利於形成人們堅定的內心信念,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

生態環境道德是人類在處理與自然關系時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這不僅反映了新階段道德建設的客觀實際和規律,也體現了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

生態環境道德的總體要求是:熱愛自然,保護生態,改善環境。對青少年生態環境道德的具體行為要求是:珍愛生靈,節約資源,抵制污染,植綠護綠。要努力使保護母親河行動成為廣大青少年學習生態環境道德、學習環境保護知識和技能的重要載體。

青少年要率先珍愛生靈、節約資源,植綠護綠、抵制污染。

青少年既是生態環境道德的重點教育對象,更是生態環境道德建設的積極推動者。廣大青少年要率先行動、開風氣之先,充分發揮生力軍作用。

與和諧與共的人與自然關系理想狀態和境界相適應,生態環境道德要求人們熱愛自然、保護生態、改善環境。對於青少年來說,要首先做到:

珍愛生靈。平等對待自然界中的其它生命體,不隨意損害它們,保持生態系統平衡。不踐踏草木,不攀折花葉,不虐待小動物,不吃珍稀動植物等都是珍愛生靈。

節約資源。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資源有限,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卻不斷增長。節約糧食、節約用水、節約紙張,使用可再生的資源、分類回收廢物,生活簡朴等等,都是節約資源。

植綠護綠。沒有森林和植被等綠色,便沒有人類,沒有地球上的絕大多數生命。多植一棵樹、多種一片草、多養一盆花、多增加一些綠色,都是青少年應盡的義務。

抵制污染。不當的生產生活行為,會帶來很大污染。不亂扔垃圾、不用或少用難降解和難再生的物品、不焚燒秸稈、制止污染等都是抵制污染。

要把保護母親河行動等活動作為青少年傳播生態環境道德的舞台。發揮保護母親河行動的公益特性,動員青少年宣傳生態環境道德,用小手牽動社會這個大手。樹立踐行生態環境道德的模範,鼓勵青少年監督、抵制違背生態環境道德的行為

Ⅶ 怎樣保護生態平衡

生物多樣性的保育

⑴ 物種、棲息地、生態系統以及遺傳多樣性的調查和編目

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植物志、動物志和微生物志的編寫。要解決世界上或某個國家物種和生態系統分布狀況;確定生物多樣性變化速率,怎樣的變化速率將對群落結構和生態系統過程產生影響;生態系統中關鍵種的確定,它的存在與否對生態系統的結構變化的影響等。目前世界大量物種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脅,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首先要確定物種受威脅程度。現將物種分為滅絕種、瀕危種、易危種、稀有種、未定種五種瀕危等級。

⑵ 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基礎理論研究

如生物地理學及地理區學、物種生物生態學、生態系統生態學和景觀生態學等,這些是發展保護生物(生態)學的基礎。保護生態學主要解決自然保護中三個迫切的問題,即滅絕、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過程的維持。主要的研究內容有:種群脆弱性分析;生境片斷化;滅絕的機制;邊緣效應;次生滅絕等。

⑶ 生物多樣性的就地保護

保護生物多樣性,應該同時保護其生存的環境。實踐證明自然保護區是就地保護最有效的方法。

根據IUCN(1985)對保護區的分類和保護目標,把保護區分為科學(嚴格)保護區、國家公園、自然遺跡保護區、人工維持的野生生物保護區、景觀保護區、自然資源保護區、人類學保護區、多種(資源)經營管理區等8種類別,以及世界歷史遺產保護地。

自然保護區規劃與設計是重要的。保護區的形狀理想的應是圓形,圓形設計可減少保護區內物種擴散距離。如果保護區太長,區內局部發生干擾,物種從中心向邊緣地區擴散效率很低,會形成局部物種滅絕。一般把保護區分成三個部分,即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

⑷ 生物多樣性的遷地保護

植物園、動物園、水族館、種子庫和基因庫的建立都是遷地保護的重要措施。生物多樣性保護應以就地保護為主,對某些瀕危物種而言,遷地保護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遷地保護的物種最終還應回歸大自然,這是在遷地保護過程中應加以注意和探討的問題。

⑸ 生物多樣性恢復研究

通過發展、試驗和應用恢復生態學原理,加強對被破壞和退化的生態系統恢復的基礎研究,這是提高區域生物多樣性的有效途徑。主要研究生物內部遺傳結構和物種的多樣性與生態系統的功能如生產力、養分循環、污染物的貯存和排放等的聯系;在退化生態系統中,物理和生物因子如何分別地和綜合地影響物種生活史特點以及對種群和群落結構的影響;應用生態學與進化的原理為恢復的研究項目提供研究綱要。

⑹ 其它

生物多樣性保護涉及廣泛的內容,尤其是社會的和人文的。特別要強調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律和法規的制定,只有依法才能最有效的保護。

Ⅷ 保護生態平衡的花草樹木

花草樹木是「天然的制氧廠」。人無時無刻不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綠色的葉子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據統計,每15畝樹林,一天可以吸收三噸二氧化碳,放出700多公斤的氧氣。清新的空氣,使人的頭腦清醒,精神煥發。

花草樹木是「空氣的過濾器」。樹葉上的氣孔、絨毛和所分泌的黏液都吸收或粘住大量灰塵。據統計,1畝樹林一年能吸附60噸灰塵,起到了凈化空氣的作用。

花草樹木是「滅菌隊」。像桉樹、白樺樹、松樹等,能分泌出一些能殺死病菌的揮發物質。有的還可以吸收有毒氣體。

花草樹木是「消聲器」。花草樹葉,能阻隔噪音,或把噪音大部分吸收掉,它像一張吸音帷幕,消除危害人體健康,令人心煩意亂、神經緊張的噪音。

花草樹木是「降溫品」、「禦寒物」。夏天,它能遮住炙熱的陽光、吸收大量的熱能。冬天,它又可以擋住陣陣寒風,因而起到了冬暖夏涼的作用。

Ⅸ 保護生態平衡,議論文,七八百字

保護生態平衡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生物都是獨特的、獨一無二的、且公平生存於世界上的;通常不會因為與自身有所差異就排斥對方、甚而欺侮對方。生物間大都相互保持著微妙的「和平」關系,而和平的根本就是尊重且包容對方,並去欣賞其獨特性,如此一來便會發展成一多彩多姿的世界。

人與人之間也依循著此規則,絕不能以別人的膚色不同、國籍不同、長相美醜不同而去討厭別人、打壓別人、辱罵他人、排擠他人;相反的我們要去學習、包容與尊重此差異性,尊重一個身為人的基本權利,這就是「人權」,也唯有如此才能在這地球上共生共榮的生存下去。那對於動物、植物這些生物呢?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尊重 生物的「生命權」及「環境權」呢?人類就是太過於自私自利,以致於忽略了生物應有的權利,離開了「和平」的根本,導致許多生物間的絕跡與滅亡;因此我們應 該去懂得與學習何謂「保護生態」,「保護生態」就是尊重其生命、愛護它們、照顧它們,這么一來才能回歸到最初的本質,生物們才能和平共存,生態也才得以繼續源源不 斷的生長。

而保護生態這艱巨富有重要性的任務就落在你我身上!只需一個不起眼的舉動或是想法,就有可能拯救一個無辜的小生命!譬如以領養代替購買 貓狗動物也不失為一個好作法,在流浪動物之家的動物,雖然外貌與可愛的樣子不如寵物店裡頭的那麼討喜,但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無人認養,收容所就會將那些動物 集中處理…

為了減少流浪貓狗在外滋生咬傷、攻擊、傳染以及環境衛生事件,而將他們進行處理,但它們的命運真的可以由我們人來掌控嗎?那種處理真的是為它們著想以及它們願意的嗎?這件事絕對是錯誤的,但若不是人缺乏同情心以及一顆保護生態的心,那些動物才不至於遭受這些對待、面臨死亡與生死大關操之在「人」,自己卻無能為力的下場嗎?因此,人人都應該懷著一顆保護生態的心,付諸行動,以領養代替購買、不任意棄養、不隨意殺生,而這些舉動及影響的後果,但憑我們的一念之間。

生物差異性與生態的平衡是需要我們去珍惜與保護每種生物,不論是人或動植物,只要給予對方空間、尊重、珍惜、包容,多一些同情少一點自私,如此一來世界上所有的生命才能相互和平共存。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