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哈達水庫
⑴ 誰知道烏拉哈達水庫的事,還有戲建嗎大約在什麼時候
興建烏拉哈達水庫
項目內容:擬新建的烏拉哈達水庫位於張家口市區北3公里處,控制流域面積2208平方公里,佔全清水河流域面積的92.8%,為一座以防洪、灌溉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庫。水庫按100年一遇洪水修建,5000年一遇洪水校驗,水庫樞紐主要包括攔河壩、輸水洞、電站等組成。項目主要工程包括主體工程(設計總庫容1.59億立方米)、清水河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清水河流域人工增雨工程、清水河河道治理及兩岸開發工程、烏拉哈達水庫庫區旅遊開發項目、河道整治產生的部分移民、企業搬遷。
項目投資:項目總投資100.2億元,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該項目的實施有利於保護張家口主城區的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有利於改善清水河流域的生態環境,有利於發展地方經濟,對改善市區環境、治理大清河水質污染、改善環京津水域綜合治理都有著深遠意義。
建設條件:該項目已經列入了水利部《海河流域近期防洪建設實施方案》,河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已經編制完成了項目建議書,被列為張家口十大立市項目。
合作方式:合資、合作、股份制公司、商業貸款
項目聯系單位:張家口市發展改革委員會
聯系電話:0313 2024775
郵政編碼:075000
⑵ 張家口崇禮縣南地村是否要建水庫
已經定了要修
⑶ 急求有關水庫論文的文獻綜述
綜合利用水庫水量水質統一調度模型 綜合利用水庫興利調節計算中若干問題
綜合利用水庫優化調度模型研究 子牙河流域防洪減災工程措施
逐次逼近隨機動態規劃及庫群優化調度 珠江流域片水庫防洪現狀與洪水調度面臨…
珠江流域水庫泥沙問題芻議 重力壩與水、地基動力耦合系統地震反應…
中小型水庫壩下涵管裂縫處理 中小流域綜合水質模型系列的建立
中、小型水庫取水設施改造 正義峽水利樞紐設計
振沖技術在岸堤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中的應… 柘溪水庫泥沙淤積情況調查簡介
柘溪水庫淤積測量及庫容關系曲線修正研… 漳河水庫泄洪分析
漳浦縣澎水水庫壩基防滲處理技術總結 章惠渠水電站技改水庫運行方式優化
漳河水庫水資源利用變化特點及發展趨勢… 張家口市清水河流域初步規劃
張峰水庫庫區工程地質問題簡析 雲南建水老紅山水庫除險擴容設計及效益…
躍進水庫壩上游護坡破壞原因分析及加固… 岳城水庫大付壩涌砂和塌坑處理
原坪水庫大壩裂縫分析與處理措施 玉溪地區水庫工程病害分析
於橋水庫風季流埸的計算與分析 有限供水條件下水庫和田間配水整合優化…
有跨流域引水情況水庫的洪水組合計算 用穩定同位素研究冊田水庫清泉洞補給水…
永發水庫復建的必要性 英國水庫安全與監測
應用水庫資料做區域水文代表站的分析 應用灰色關聯分析法優化選擇水庫正常蓄…
引江中線來水與當地徑流調蓄利用分析 音河水庫水文自動測報系統的研究與設計
音河水庫自動化安全監測的研究 翼城縣小河口水庫大壩加高培厚設計與施…
以浮游植物評價金堂水庫富營養化 依靠科技進步 優化水庫調度
一維垂向水溫分布模型在隔河岩水庫中的… 一例由蓄水誘發的庫岸邊坡變形
洋河水庫防洪實時優化調度模型研究 閻王鼻子水庫建設綜述
岩灘水電站水庫岩溶浸沒性內澇的研究 岩灘水庫分期洪水調度運行研究
岩溶與水庫防滲 岩溶浸沒-內澇災害研究
岩溶區壩址工程地質評價方法的探討 亞東水庫提高汛限水位的探討
興義市中小型水庫的防滲措施 興建烏拉哈達水庫的必要性分析
興建尤溪街面水電站的作用與效益 新立城水庫大壩實時監測系統的設計
新疆下坂地水庫壩基深厚覆蓋層防滲形式… 新建水庫初期磷氮變化的動態模擬研究
新安江水庫出庫水體持續渾濁原因分析 小型水庫放水洞和溢洪道優化組合設計的…
小型水庫土壩護坡破壞原因及其防護措施 小型土壩的漫頂泄洪新技術
小型水電站水庫長期優化調度研究 小型水電站增建日調節水庫的效益計算
小水電庫優化調度技術(1)小水電水庫… 小水電水庫優化調度技術(6)——單庫…
小水電供電區電源結構調整與對策 小清河流域中型水庫入庫洪水過程研究
小浪底水庫運用後黃河下游防凌問題分析 湘西北「2003.7」暴雨洪水分析
現代水庫管理的思考 硤門水庫豎井溢洪道體型研究
峽山水庫主壩物理力學參數的試驗研究 溪尾、汾陽水庫水量聯合調節規則分析
西泉眼水庫壩基防滲措施 西泉眼水庫灌區節水改造的必要性
西南岔水庫壩後暗管排水技術 五強溪、鳳灘、柘溪水庫』99調度效益…
吳家莊水庫在濁漳河流域開發中的地位及… 吳嶺水庫樞紐工程滲流分析
烏江渡水電站水庫運行環境評價 我省地表水資源污染現狀與防治對策
溫泉水庫壩體抗震穩定分析 衛星、山頭蘆水庫聯合調度運用綜合效益…
洈水水庫洪水調度系統效益分析 「黃河下遊河道演變基本規律」研究綜述
CT探測技術在跋山水庫大壩的應用 GIS強化的水庫水質模擬及其在密雲水…
GPS在水庫庫容測量中的應用 PE防滲膜與復合土工膜在水庫工程中的…
TC-301水位感測器在盤石頭水庫水… XD—103防水復合柔氈在水庫滲漏處…
阿斯旺高壩水庫的野外調查和分析 安康水庫汛期分段控制水位效益研究
八盤峽水電站水庫經濟運行策略 八一水庫大壩防滲處理
白河堡水庫泥沙淤積綜合治理研究 白溪水庫下閘蓄水時機分析
白雲江水庫除險加固評述 百色水利樞紐水庫水溫結構分析
半乾旱地區水庫洪水預報中對水箱模型改… 寶雞峽灌區多水庫聯合調節
寶泉水庫大壩滲水淺析 寶珠寺水電站水庫優化調度淺析
寶珠寺水電站水庫優化運行 畢浦水電站工程水庫富營養化預測
碧口水庫青崖嶺滑坡觀測分析 碧流河水庫大壩繞壩滲流觀測資料分析
邊坡及其它類工程地質問題研究 編制水庫防洪調度計劃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薄壁混凝土防滲牆在嵊泗縣小關嶴水庫中… 薄山水庫輸水道消能工氣蝕研究
布設斷面測算河道水庫容積及沖淤量的數… 蔡庄水庫泄流排沙建築物的選擇確定
曹家溝水庫軟地基築壩施工 冊田水庫大壩滲流處理及評價簡介
察爾森水庫防洪調度現狀及構想 昌山水電站岩溶區壩址比選及工程地質評…
長江三峽水庫對變動回水區河段的再造床… 長潭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簡介
長洲水利樞紐攔洪削峰對梧州市及其下游… 常門鋪水庫溢洪道設計方案比較
超汛限水位蓄水的風險效益分析 城鎮遷建的規模、標准和補償費用的研究
初論大亞灣開發區供水水源及水廠設置 芻議用系統科學理論指導水庫防洪調度
除險加固工程實施邀請招標應注意的幾個… 滁州市中小型水庫的滲漏分析與工程處理…
創業艱辛 前景輝煌——水庫環保專業5… 從』95、』98大水淺議水庫防洪作用
從1998年抗洪看水庫防洪作用 大河廟水庫漿砌石重力拱壩水泥灌漿防滲…
大河水庫大壩面板破壞的原因及其處理措… 大河水庫泄洪(放空)洞設計
大化岩灘梯級水庫誘發地震特徵 大浪淀水庫垂直鋪塑防滲效果分析
大浪淀水庫投運後對周邊地區產生的積極… 大浪淀水庫圍堤防護措施
大青溝水庫泄水涵洞滲漏原因分析 大水電站水庫在1998年長江大洪水中…
大型防洪水庫中小洪水調度 大中型水庫洪水預報調度程序的應用
丹江口水庫綜合調度運行方式研究 單一水庫的優化調度
彈性波法在水庫壩基檢測中的應用 地理生態環境對磨盤山水庫的影響及其對…
電廠調節水庫大壩滲漏水治理 頂管法在村頭坪水庫中的應用
東北電網特殊年份下的水庫調度 東豐縣小型水庫圍墾現狀及對策
東風水庫除險加固施工中存在問題之我見 東港市水庫泥沙淤積的初步分析
東湖水庫對濟南機場氣象條件的可能影響… 東江水庫可持續發展分析
東牙溪水庫工程設計及施工中的技術問題 東牙溪水庫工程施工技術問題的一些見解
東榆林水庫入庫流量分析 東張水庫多水年防洪的研究探討
對撫松縣縣城防汛工作的初步探討 對黃河潼關——三門峽河段治理的探討
對庫容沖淤變化情況和水、沙量的分析—… 對受水庫影響的洪水資料還原的有關問題…
對水庫規劃設計中幾個問題的反思 對水庫移植增殖大銀魚實現高產的幾點看…
對水庫溢洪道設計中幾個流態問題的認識 對水庫用反灌堵漏的商榷
對興隆水庫除險加固建設的幾點建議 多目標綜合利用水庫實時優化調度模型研…
多泥沙河流水庫汛期優化調度分析研究 多沙水庫准二維泥沙數學模型
二灘水電站水庫誘發地震預測 法蘭式剛性止水鑄鐵閘在水工建築物上的…
防洪限制水位研究的幾點思考 防洪與興利為主水庫的調度設計方法改進
防汛預案工作的研究 飛來峽水庫的運行特點
分層型湖泊水庫垂向水溫分布的解析解 分時電價下多年調節水庫年末消落水位研…
分時電價下多用途水庫的運用方式研究 分時電價下綜合利用水庫水電站的運營方…
汾河二庫興建對環境的綜合影響 豐潭水庫大壩帷幕補強施工技術與管理
楓樹壩水庫水情自動測報系統規模與效益… 佛子嶺水庫設計洪水及防洪安全復核
福建省水庫理化特性及其對漁業養殖的評… 福建省主要水庫工程防洪作用研究
復合土工布防滲技術在七里河蓄水工程中… 甘肅省小型水庫潰壩事故分析及防止措施
贛江萬安水庫下遊河床變形二維數學模型… 崗南、黃壁庄水庫興利優化調度淺議
高含水量土料築壩中存在問題分析與探討 高噴灌漿在水庫除險加固中的應用
弓上水庫大壩防滲處理設計 鞏河水庫自動化安全監測的研究
共成水庫副壩加固設計和施工 古宅水庫運行功能轉變與發展前景探討
固結灌漿和帷幕灌漿在水庫壩基處理中的… 關門山水庫潰壩風險分析與計算
關於潘家口、大黑汀水庫錯峰調度問題的… 關於雙陽河水庫後焦家村浸沒問題的探討
關於水庫風險調度基本問題的探討 關於松塔水庫防洪作用的分析
關於提高水庫效益的幾個問題 關於無資料水庫徑流深推求的探討
關注大壩對流域環境的影響 觀音閣水庫庫區水質衛生學狀況動態觀察
官廳水庫輸水泄洪洞改建工程閘門井土方… 官莊水庫溢洪道改建中幾個問題的淺析
灌溉水庫水資源優化調度 灌漿技術在小浪底防滲處理中的應用
廣東某水庫庫岸穩定評價 廣州抽水蓄能電站上下水庫滲漏分析與評…
海潮壩水庫大壩工程建設監理實踐 杭州市青山水庫大壩安全鑒定分析評價
航道工程泥沙數學模型的研究(Ⅱ)——… 好水溝水庫左岸滑坡對壩肩岩體穩定影響…
河道型深水庫的溫度分層模擬 河西內陸河水庫提高汛限水位運行的可行…
鶴地水庫向湛江市城區供水問題的分析 黑龍江省水庫防洪調度現狀分析
黑龍江省水庫垮壩原因及對策 黑龍灘水庫網箱養魚容量的探討
黑泉水庫工程面板混凝土配合比試驗研究 黑泉水庫固結灌漿及帷幕灌漿技術
黑泉水庫潰壩洪水演算方法簡介 黑孜水庫新構造運動的活動性及其對工程…
紅山水庫水面蒸發量確定方法研究 紅外(測距)三角高程在水庫工程建設方…
洪水特徵值與頻率相關曲線在中小型水庫… 湖北省幾座大型水庫存在問題及除險加固…
湖南境內隱形水庫與水庫的集雨功能 湖南省大型水庫防洪調度決策支持系統開…
湖南省電力系統大型水庫在1998年防… 湖水藻類生長的控制技術
湖塘水庫防洪標准安全復核 樺甸市城區新水源規劃報告
緩解區域性水資源供需矛盾 黃河防洪預報調度與管理耦合系統在防洪…
黃河防凌水量調度工作回顧 黃河幹流主要水庫對徑流的影響
黃河泥沙數學模型研究 黃河三花區間水利工程對洪水、徑流的影…
黃河三門峽水庫不同運行期水溫狀況分析 黃河三盛公樞紐水沙特性變化分析
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庫區泥沙淤積及減淤… 黃河水沙變化與下遊河道發展趨勢
黃河小花間設計洪水研究 灰色關聯度分析法在水庫經濟效益評估中…
回龍蓄能電站上水庫裂隙岩體三維滲流研… 澮河水庫主次汛期的劃分及運行分析
混凝土防滲牆在石頭河水庫右壩肩防滲加… 基於3S技術的水庫集水區資源與環境管…
基於JSP技術的水庫政務系統的設計與… 基於改進遺傳演算法的水電站水庫優化調度
基於人工神經網路的水庫縱剖面形態分類 基於實測資料的水庫動庫容調洪數值解法
激發極化微分測深法在探測水庫壩基中的… 激活一盆「綠水」 點亮滿天「星星」—…
急流彎道中布設消力池的一個實例 計算機技術在深圳水庫調度中的應用
加大除險加固力度 保障水庫安全運行 加快水庫防洪調度現代化建設步伐
加強全國水庫及堤防永久設備安全檢測和… 加強水庫安全管理的思考
加強水庫調度信息化建設 提高工程綜合… 加強小型山塘、水庫管理
夾山子水庫塑膜防滲施工技術 簡述密雲水庫潮河主壩水中拋石加固工程…
簡易水庫水位自動指示裝置 江口水電站水庫初期調度計劃方案的研究
江蘇省水庫下游洪水風險圖的分析與編制 江蘇宜興抽水蓄能電站上進出水口埋管段…
江西省 1997 年汛期水庫洪水調度… 江西省1998年洪水調度
江西省大坳水庫工程設計新技術及應用 江巷水庫反調節庫容(水位)的確定方法
江埡水庫抗洪能力分析 漿砌石隔牆式硬殼壩在大禾坑水庫中的應…
交互技術在水庫群實時防洪調度中的應用 階梯式泄槽消能工的應用
金華沙畈水庫智能化建設模式的探討 金嶺水庫化肥養魚試驗
金沙河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設計 京大高速公路茹庄水庫邊岸滑坡的啟示
聚合物砂漿在水庫除險工程中的應用 控制參窩水庫檢修期水位的可行性分析
庫區邊坡穩定性及臨界滑動場分析 庫區土質邊坡穩定性分析
昆都侖水庫汛期調度運用初步探討 瀾滄江梯級水電站建設中亟待解決的幾個…
狼貓山水庫溢洪閘應急後閉裝置研製與應… 老爐下水庫工程泄洪消能設計
梨樹縣上三台水庫供水水價經濟分析 澧水幹流張家界至慈利河段洪水水面線分…
利用極軌氣象衛星監測河南省大中型水庫 利用水文預報進行水電站水庫汛期預報調…
利用尊村引黃和涑水河系水庫進行水資源… 遼寧大夥房水庫底棲動物演替與水質生物…
遼寧省省管大型水庫優化調度的有關措施 遼陽參窩水庫發電水量的調度技術研究
流固耦合系統庫底邊界對動水壓力的影響 流域內泥沙的沉積和運移對產沙量的影響
龍鳳山水庫輸水洞回填灌漿工程施工技術 龍潭電站水庫調洪方案的研製
龍羊峽水庫採取人工增雨的初步探討 龍羊峽水庫誘發地震特徵
論「以水庫調控為中心」的治黃方略 論利用巴家咀水庫給西峰城市供水的可行…
論水庫、灌渠的水利功能及其水資源屬性 論水庫生態環境
論綏化市水庫工程安全管理及對策 論張峰水庫在沁河流域開發中的地位和作…
麻塘湖水庫魚類種群及其餌料生物現狀的… 馬爾可夫動態規劃及其應用研究
馬房溝提水工程引水優化調度 漫壩風險分析在水庫防洪中的應用
梅花周邊縫拱壩的破壞形式分析 美國的水庫及其管理體制簡介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水道調水工程 猛進水庫防洪預報調度決策的研究
廟宮水庫淤積浸沒治理研究 模糊集分析理論與我省水庫汛期調度
模糊模式識別模型在碧流河水庫水質評價… 模糊綜合評判法在水庫洪水調度方案評價…
穆陽溪梯級水庫低溫水結構分析 那達勐水庫泄洪隧洞鋼襯破壞機理探討
鬧德海水庫延長蓄水期運用方式研究 泥沙淤積估算
娘子關提水調蓄庫防滲膜施工實踐 寧波市水庫安全管理及對策
潘家口、岳城、密雲水庫主汛期洪水調度… 潘家口水庫淤積計算的數學模型
龐庄水庫末汛期洪水實時調度 平原水庫冰溫和冰壓力觀測
磧口水庫與安康、石泉水庫補償調節效益 淺論河道水庫管理
淺談「抬田」措施在水庫淹沒處理中的應… 淺談廣東省水庫安全問題及對策
淺談黃河上游流域水雨情及龍羊峽水庫運… 淺談江西水庫洪水調度
淺談山美水庫擴蓄工程的運行與效益 淺談獅山水庫的調洪計算
淺談水庫工程潰壩風險評價的內容與方法 淺談水庫工程人群健康保護設計
淺談水庫設計洪水復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淺談水庫與堤防防汛搶險措施
淺談現代水庫的管理 淺談小(二)型水庫管理
淺談小鶴立河水庫興利調度圖的編制 淺析寶雞峽信邑溝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必…
淺析四豐山水庫消險加固的必要性 淺析卧虎山水庫興利增容與濟南「保泉」
水電站大壩廊道內析出物的分析與試驗研… 水電站水庫優化調度幾種方法的探討
水電站水庫優化調度研究的若干進展 水電站優化調度的FP遺傳演算法
水電站優化調度技術研究進展綜述 水工閘門作用水頭概率特性規律研究
水火電力系統優化調度的逐步最優遺傳算… 水庫安全鑒定中建築物泄流能力復核方法
水庫安全設計與垮壩風險 水庫岸坡變形體災害的信息評價和預測
水庫表層新型取水裝置 水庫除險工程防洪效益計算的三種方法
水庫除險加固地方配套資金籌措的探討 水庫除險加固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水庫垂向二維水質分布研究 水庫垂直二維湍流與水溫水質耦合模型
水庫大壩原人工填土的利用及安全分析 水庫調度對下游防洪的影響分析
水庫調度方程組的定界迭代法 水庫調度方程組的定界迭代法(英文)
水庫動庫容調洪計算的數值-解析解法 水庫短時段水面蒸發量計算方法
水庫對下游防洪效果分析計算方法的探討 水庫對岩溶水文地質環境的影響
水庫防洪調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水庫防洪調度分段試演算法及應用
水庫防洪調度會商模式設計與應用 水庫防汛信息網的設計與開發
水庫防汛業務的實體對象描述 水庫放水涵管除險加固的處理
水庫工程對1998年長江防洪作用分析 水庫工程對水溫的影響
水庫工程觀測項目運行情況分析 水庫規劃方案選擇的AHP法
水庫規模選擇的灰靶決策 水庫和湖泊中硝酸鹽的動態模擬
水庫洪水調度系統通用化模板設計與開發 水庫洪水風險圖的製作
水庫洪水預報子系統的風險分析 水庫及下遊河道的水溫分析
水庫檢漏 水庫景觀設計研究
水庫徑流量的模糊推理模式預報 水庫庫容的量算精度
水庫潰壩對南水北調總乾渠防洪影響 水庫潰壩損失及其計算方法研究
水庫聯合調度運用經濟效益評價 水庫流域入庫洪水預報誤差分析
水庫清淤技術——吸頭清淤裝置系統的研… 水庫群防洪調度的逐次優化方法
水庫入庫洪水總量簡捷預報方法探討 水庫三維Fe、Mn遷移模型——阿哈水…
水庫深層水低溫缺氧對灌溉作物的影響 水庫實時調度的研究
水庫實時優化調度余留庫容模糊決策方法… 水庫水面蒸發量計算方法的研究
水庫水體底質界面污染物交換的熵描述 水庫水溫計算方法探討
水庫水溫預測模型研究 水庫水源保護區劃分方法初探
水庫溫差異重流模型的研究 水庫下游洪災淹沒損失的估算
水庫消落區土地的開發利用規劃的編制 水庫小水電站加大裝機容量效益探討
水庫興利調度圖計算方法分析 水庫修建對黃河水沙問題的負面影響
水庫沿程流量分布規律分析 水庫氧氣狀態動態模型
水庫移民生產生活水平分析與評價方法 水庫移民系統經濟評價研究
水庫溢洪道上橡膠壩的管理 水庫誘發岸坡失穩的機理及其預測
水庫誘發地震機制和實例 水庫誘發地震機制與抗震設防
水庫月徑流中長期預報系統的開發研究 水庫在黑龍江省防洪抗旱減災中的作用
水庫周邊地區「岩溶浸沒——內澇」災害… 水庫周邊岩溶浸沒——內澇災害研究
水庫資料在深圳市水資源評價中的應用研… 水庫自潰壩及其應用初探
水力流體沖切攪削撓淤技術應用 水土流失對農村人畜飲用水水質影響的調…
四川省清平地區磷礦廢渣對水體的影響研… 太平湖水庫土壩工程治理措施
泰安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土工膜防滲設計 泰山抽水蓄能電站下庫—大河水庫若干問…
碳酸鹽岩區大型水庫蓄水後地下水滲流場… 特細砂混凝土在面板堆石壩上的應用
梯級水電站間水庫調節效益償付實施方法… 提高澮河水庫供水效益對策研究
提高南寧市防洪標准到1%洪水的探討 提高鴨河口水庫蓄水水位的可行性探討
天津濱海地區平原水庫軟土壩基穩定分析 鐵爐山水庫壩基帷幕灌漿防滲處理
鐵山水庫淤積簡易測算 亭下水庫大壩橫縫變形規律分析
砼企口板與土工織物在護坡工程中的應用… 銅鑼徑水庫擴建工程壩型比選及穩定分析
土釘牆在水庫庫區防護工程中的應用 土工薄膜防滲技術在病險水庫防滲加固工
謝謝採納
⑷ 張家口有哪些水利設施
水利設施多了
問的太籠統
官廳水庫
雲州水庫
烏拉哈達水庫在建
友誼水庫
節水灌溉投資也算水利設施
還有洋河灌區(有水渠)
清水河洋河治理也算水利設施吧
⑸ 張家口市委九屆七次全會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文
這次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市委八屆六次全會精神,在認真總結今年工作、客觀分析當前形勢的基礎上,全面安排部署明年的經濟工作,努力實現「十一五」的良好開局。
一、認真總結2005年經濟工作
即將過去的2005年,是我市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巨大成就的一年。一年來,全市各級各部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跨越式發展主題,堅持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產業化並舉,狠抓各項決策部署的落實,全力推進各個領域的「提速、增效、進位」,全市經濟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
一是經濟發展全面「提速」,人民群眾生活進一步改善。初步測算,今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2.5%以上,趕上全省平均水平。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地方一般預算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等指標增速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預計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650元,比上年增長17.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50元,增長15.8%;全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達到13800元,增長11.8%;城鄉居民各類儲蓄存款余額達385億元,增長17.3%。
二是經濟運行明顯「增效」,發展後勁和活力不斷增強。工業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鋼鐵、能源、機械、化工、卷煙、食品等支柱產業的支撐和帶動作用明顯。財政收入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勢頭,預計全市實現全部財政收入72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預計完成21.1億元,增長38%。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預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7億元,增長30%。
三是多項指標實現「進位」,經濟發展邁入了快車道。今年1-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由去年的第11位前移到第10位;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由第9位前移到第5位;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額由第11位前移到第9位;實際利用外資增速由第10位前移到第8位。與此同時,固定資產投資、全部財政收入、一般預算收入等總量指標均創歷史最好水平。據國家統計局權威評審,我市在全國200多個大中城市中,綜合實力排在第91位,在河北省11個城市中排在第6位。
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一年來,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組織和推動全局工作。
(一)突出項目建設和對外開放兩大重點,結構調整步伐進一步加大。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較大規模。20項在建重點項目有18項開工建設,完成投資31.5億元。三個特大型項目積極推進,十大立市項目進展順利。「黃金島」區域綜合開發已完成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列入省「一線兩廂」發展戰略。北方能源基地建設,國華尚義風電和國投張北風電20萬千瓦開工建設,國華尚義風電一期3.5萬千瓦工程已並網發電,二、三期工程全面開工,下電六期、張家口熱電廠、蔚州電廠、懷安電廠等火電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崇禮滑雪基地已掛牌國家級滑雪基地,申辦第十二屆全冬會工作得到省政府和國家體育總局的支持。河北福田重機一期、宣鋼制氧機技改工程建成投產;煙廠技改和蔚州煤電路綜合開發單候礦井開工建設。交通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丹拉高速公路張家口段實現全線通車運營,張石高速公路一期張北至羅家窪段進展順利,張石二期化稍營至保定界段全線開工。目前我市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已達308公里,位居全省第一位。對外開放取得了明顯成效。預計全年引進市外資金33億元,比上年增長26.1%。特別是與北京的合作取得了較好效果,引進北京資金15.4億元,增長60.1%,佔全市引進市外資金總額的46.7%。全年引進外資4000萬美元,增長8%,其中,直接利用外資3000萬美元。預計全年出口總值完成2億美元,增長16.8%。
(二)強化工業經濟和民營經濟兩大支撐,工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鋼鐵、能源、卷煙、機械等主導產業發展勢頭強勁,信息、煤化工等新型產業也快速發展,風電作為一個戰略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預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29億元、銷售收入352億元、利稅50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0%、20%和10%左右。國有企業改革也取得了重大進展,預計全年共完成153戶國有企業初次改制任務和55戶國有獨資企業二次改制任務。民營經濟保持了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預計今年全市民營經濟完成增加值180億元,上繳稅金20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8%和50%;民營工業實現增加值27億元、利稅9.6億元,分別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20%和19%以上。
(三)狠抓城市建設和第三產業兩大關鍵,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加速。城市建設完善了發展思路,取得了重要進展。列入今明兩年實施的十大城建重點工程,已有9個項目開工建設。中心寫字樓、北方學院新校區、緯二路中段和建國路、平門路、明德北路拓寬改造等一批項目相繼實施,部分工程已經完工。同時還啟動實施了清水河治理、五一廣場改造等一批群眾多年期盼的重點工程。預計今年全市完成城鎮建設投資28.8億元,比上年增長9.7%;全市城鎮化率達到36%以上。「十大物流項目」和「十大市場」建設積極推進,消費保持較快增長,預計今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44億元,增長11.6%。旅遊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品牌效益日益顯現。預計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20.5億元,增長31.2%。同時通信、金融、保險等其它服務業也有了明顯提升和發展。
(四)努力破解農村經濟和縣域經濟兩大難題,農業產業化效益進一步放大。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有了新的改善,全市又涌現出251個文明生態村。農業結構調整深入推進,畜牧、蔬菜、果品等主導產業地位更趨突出,預計三大產業實現產值88.4億元,佔到全市農業總產值的74.6%。產業化龍頭和項目建設成效顯著,全市實施千萬元以上項目129項,產業化經營率達到了48%。大力發展勞務經濟,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13.9萬人。預計全市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119億元,比上年增長8%。縣域經濟發展步伐明顯加快。預計今年縣域生產總值增速將超過全市平均水平。縣域財政更是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預計全市縣域實現財政收入20.9億元,同口徑比較,增長51.9%,增速高於全市平均水平20個百分點。
(五)抓住辦好為民實事和發展社會事業兩大環節,構建「和諧張家口」邁出扎實步伐。十項為民工程扎實推進。全市新增城鎮就業人員3.82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62萬人;機關企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新增擴面2.08萬人,醫療保險新增擴面7.8萬人,失業保險新增擴面9152人;「兩個確保」和「低保」政策得到較好落實,啟動了城鄉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工作;扶貧救災工作取得新進展,基本解決了8.19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入學救助、住戶安居、平安誠信、食品放心等民心工程也積極推進。大力推進科技進步與創新,全年共實施科技開發項目263項,全市高新技術技工貿總收入達到47.6億元。加快發展教育事業,有5個縣順利通過了省「普九」復查驗收,職業教育、幼兒教育、高等教育等其他教育也健康發展。同時,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有了新的發展,安全生產、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等工作也取得明顯成效。
總之,今年我市經濟建設保持了既快又好的發展勢頭,不僅為「十五」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也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面向未來,我們已經站在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上。
二、充分認識當前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從明年開始,我們便進入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發展時期,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將翻開新的一頁。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我們面臨著新的形勢,也肩負著更為艱巨的發展任務。
———「十一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極為關鍵的時期,必須保持更快更好發展。本世紀頭二十年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一個黃金發展期,而「十一五」時期承前啟後,尤為關鍵。最近召開的市委八屆六次全會,對我市「十一五」時期的發展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十一五」期間,全市GDP年均增長15%以上,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0%左右,這些都是著眼於市情實際制定的。而當前我們也面臨加快發展的良好環境和難得機遇,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國內外產業和生產要素的加速轉移,為我們加快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同時支撐未來我市跨越發展的內在因素明顯增強:我們已經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推進張家口跨越發展的基礎逐步夯實;我們的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的後續和支撐能力明顯增強;我們的基礎設施建設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整體競爭力有了新的提高;我們各個領域的改革不斷深化,投資環境得到持續改善,等等。只要我們趨利避害,因勢利導,完全能夠實現全市經濟的更快更好發展。
———在今後的發展中我們仍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必須抓緊時間認真加以解決。首先,我們發展的差距還很大。近年來,盡管我市經濟實現了較快增長,發展的勢頭很猛,但我們與全省特別是國內先進地區仍有較大差距。其次,我們存在的問題還很多。主要有:「三農」問題依然突出;工業經濟效益有待提高;投資規模和結構不夠理想;對外開放的層次較低。此外,科技、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相對滯後,社會保障能力相對較弱等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變。再次,我們面臨的壓力還很重。經濟發展中還將面臨許多新的情況和問題。宏觀調控的影響不容忽視,煤電油運供給趨緊的問題仍然存在,等等。我們一定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採取有力措施加以應對和解決。
———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必須確保實現良好起步和開局。
明年的工作是:「十一五」的開篇之作,揭幕之戰,意義非常重大。新的一年,我們必須繼續緊緊抓住發展第一要務,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把握機遇,乘勢而上,努力實現更快更好發展。
按照中央、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市實際,2006年全市經濟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六屆八次全會和市委八屆六次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更快更好跨越式發展為主題,以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為主線,強化「〃兩大支撐」(項目建設和縣域經濟),增強「三大動力」(改革、開放、創新),主攻「三化」(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城鎮化),下大力實施為民工程,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力構建和諧社會,轉變作風,狠抓落實,努力提速、增效、進位,確保實現「十一五」「開門紅」。
經濟主要預期指標為: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4%左右;全部財政收入增長2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左右;城市化水平達到37%;年內新增就業2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下;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降低5%左右。
完成上述目標任務,需要全市上下付出艱苦的努力。工作中,應注意把握好以下幾條原則:必須突出跨越式發展這一主題,繼續保持一個較快的發展速度;必須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努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必須切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必須堅持把握全局統籌兼顧,協調推進各個領域的工作;必須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活力;必須突出和諧社會建設,竭力實現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
三、努力實現「十一五」良好開局
工作中,要圍繞強化「兩大支撐」、增強「三大動力」、主攻「三化」的要求,著力抓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進一步加大對「三農」工作的支持力度,大力發展縣域經濟,致力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一是大力發展特色主導產業。加速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特色農業、高效農業、現代農業。種植業,要穩定蔬菜、馬鈴薯、有機燕麥種植面積,擴大飼草、食用菌、優質玉米等特色作物種植面積,重點抓好無公害蔬菜、有機燕麥、脫毒馬鈴薯、食用菌、雜糧、優質玉米六大基地建設。畜牧業,大力發展奶牛、小尾寒羊、肉牛、肉豬等優勢畜種,繼續抓好「百萬頭奶牛行動計劃」的落實,抓好塞北蒙牛萬頭奶牛標准化基地、懷來400萬頭肉豬養殖與加工等重點項目建設。林果業,要適度擴大葡萄種植規模,大力發展杏扁、雜果等名特優產品。
二是不斷壯大縣域經濟實力。一方面,要堅持走工業化與農業產業化緊密銜接的路子,以礦產開發、農產品加工、煤炭物流、風電開發、機械配套加工等產業為重點,大力發展縣域工業,全面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特別是要抓好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明年全市農業產業化經營率要突破50%。另一方面,要穩步推進農村城鎮化,促進農村經濟結構和勞動力結構調整。要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切實搞好勞動力轉移「陽光培訓」、「雙萬人技術培訓」等活動,擴大有組織的勞務輸出。
三是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千村經濟振興」和「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為載體,以推進「四通」(通水、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為重點,加快新農村規劃和建設步伐。加強農業生態建設,全面完成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21世紀初首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規劃等重點工程建設任務。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大力實施以「旱水窖」為主的集水工程和以管灌、滴灌為重點的節水工程,積極發展旱作農業。同時要加快發展農村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事業。
四是認真做好扶貧開發工作。深入實施科技扶貧、結構調整、人畜飲水、移民搬遷等八大扶貧工程,引導貧困鄉村加快調整種養結構,積極實施「雙周轉」等扶貧項目,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努力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明年正常年景下全市貧困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5%以上,返貧率控制在5%以內。
(二)繼續狠抓項目建設,形成投資對經濟的強有力拉動。
今後一個時期,投資仍然是拉動我市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要繼續把項目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切實抓緊抓實。
一是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繼續推進三個特大型項目。「黃金島」區域開發要加快能源、鋼鐵、機械、物流等主導產業發展步伐,推進道路、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環島」高速公路建設,推進沙嶺子區域規劃建設。北方能源基地建設要積極推進蔚州單侯煤礦建設,國華尚義風電二期、三期和康保、沽源風電廠要加緊建設,懷安熱電廠要確保開工。崇禮國家級滑雪基地要加快長城嶺滑雪場、萬龍滑雪場、塞北滑雪場等景區建設,進一步做好申辦全冬會立項前的有關工作。要切實抓好十大立市項目。張石高速公路一期、張煙技改、大清河綜合治理一期工程要確保年內竣工;張石二期等項目要確保完成年度建設任務;福田重機二期、宣鋼技改二期、京化高速要確保開工建設。各縣區要集中精力抓好立縣興縣的大項目。
二是切實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市級要著力推進謀劃的20項重點前期項目,承張高速、桑張鐵路、烏拉哈達水庫、呼張天然氣管道工程等項目前期工作要取得積極進展,力爭盡早開工建設;蔚州煤電路綜合開發發電廠和煤矸石電廠要爭取開工;沽源煤電路開發力爭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張北國投二期風電廠做好開工准備工作;張家口熱電、飛機場等其它項目要取得積極進展。各縣區也要集中力量推進一批前期項目,力爭取得重大進展。
三是認真搞好項目謀劃儲備。認真研究把握國家產業政策、投資導向和宏觀調控方向,圍繞工業立市,謀劃財政增收項目;圍繞推進農業產業化,謀劃城鄉居民增收項目;圍繞推進城市化建設,謀劃基礎建設項目;圍繞促進全面發展,謀劃社會事業項目。在項目謀劃方面,還有一個問題值得關注,就是謀劃的項目既要能帶動經濟發展,增加財政收入,又要能夠促進就業,增加群眾收入,實現富民與強市相統一。
(三)強化工業主導地位,努力提高整體運行質量和效益。
認真實施「工業立市」戰略,深入開展「百家企業振興」活動,形成工業對經濟發展的強勢支撐。
一是培育壯大優勢主導產業。清潔能源、鋼鐵、機械製造、卷煙、制葯、食品加工等產業是我市最具規模和實力的支柱產業,要作為戰略產業重點培育。要進一步壯大產業規模,重點抓好張電、宣鋼、宣工、張煙、煤機等骨幹企業的擴模升級;要加快風電產業設備的謀劃、規劃和推進力度,爭取盡快形成產業規模。同時還要扶持中小企業加快發展,促進產業集群的形成。要加快產業整合步伐,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明年要實施宣鋼第二條高帶線材技改、河北福田重機二期工程、煤機減速器技改、煙廠制絲生產線技改、河北粵華技改、河北盛華技改等重點項目。
二是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電子信息、生物制葯、新能源等產業。信息產業重點扶持涿鹿信息產業園、懷來東花園信息產業軟體園、高新區信息產業園、懷來信息產業園四大信息產業園區建設。涿鹿信息產業園要突出抓好鑫日硅、中源單晶硅製造企業的發展;懷來東花園信息產業軟體園、高新區信息產業園要抓緊做好各項前期工作;懷來信息產業園要加快以光電子為重點的項目建設。要積極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三是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積極鼓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重點抓好煤機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宣鋼技術中心等一批企業科研機構,加快推進一批創新能力項目。要大力實施品牌戰略,鼓勵企業進行新產品開發,抓好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打造張家口的知名品牌。要制定推進技術開發、產品開發的激勵政策,鼓勵技術創新和發明創造,激發企業開展自主創新的積極性。要全面推進「人才強企」戰略,努力建設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操作人才三支隊伍。
四是狠抓企業扭虧增盈工作。深入開展「百家企業振興」活動,下大力遏制全市規模以上企業虧損增加、利潤下降的勢頭。要加強對工業經濟的運行監測,根據市場變化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走向,引導企業適時搞好生產調控,規避風險,減少損失,提高效益。要加大協調調度力度,特別是面對能源依然緊張、原輔材料漲價壓力較大等不利因素,認真解決煤電油運和資金等生產要素的供需矛盾,緩解企業生產的瓶頸制約。
(四)進一步加大城市建設力度,努力提高城鎮化水平。
按照城市現代化、集鎮城市化、城鄉一體化的原則,突出改造中心城市,繼續加強城鎮建設,努力提高城鎮化水平。
一是加快中心城市建設步伐。新區建設要按照高起點、精規劃的要求,注重提升城市品位。明年要完成緯二路貫通、緯三東路、世紀路北段等路網建設工程,加快中心寫字樓後續工程和河北建工學院、河北北方學院、張家口一中新校址等項目建設進度,啟動高新區市民廣場、體育中心、綜合醫院等項目。舊城改造要以提升服務功能為重點,注重優化人居環境。重點推進清水河綜合治理一期、文化廣場改造、五一廣場改造和人民公園等五大公園建設,實施平門路、工業路、陵園路拓寬改造等工程。要推進宣化區、下花園城區建設,進一步增強城市綜合服務功能。
二是推進縣城及重點鎮建設。重點抓好懷來、張北、蔚縣、陽原、涿鹿5個小城市,懷安、萬全、赤城、崇禮、宣化、康保、沽源、尚義8個縣城和懷安左衛、宣化深井、張北二台、蔚縣西合營、陽原化稍營、涿鹿礬山等一批建制鎮建設。要完善基礎設施,重點抓好城鎮道路、綠化、燃氣、供水、排水、污水處理等設施建設。要加快城鎮住宅建設,改善居住條件,優化城鎮環境。明年全市城鎮建設投資力爭完成31.3億元,比今年增長8.4%。同時要把推進城鎮建設與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注重城鎮產業體系的培育,做強做大城鎮經濟。
三是努力提高經營城市水平。重點搞好三方面經營。一要經營好土地。加快城市投資體制改革,發揮城建投資公司的作用,運用市場機制籌集城市建設資金。要加強土地儲備工作,堅持政府高度壟斷土地一級市場,加大閑置土地清理工作,搞好建設用地置換,利用好城中村、閑置廠區、臨建佔地等存量土地。要切實搞好土地整理工作,充分發揮土地整理中心的作用,盡可能地開發荒山、荒灘、荒坡,促進占補平衡,確保土地有效供給。二要經營好基礎設施。對供水、供熱、供氣、污水處理等設施要積極推進經營權轉讓,逐步實行市場化運作。對政府投資帶來的基礎設施建設收益及土地收益,要集中經營,滾動發展。三要經營好無形資產。通過招投標的方式轉讓廣告權、冠名權、特許經營權等,增加收益。
(五)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工作,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突出抓好以國企改革為重點的各項改革,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切實為全市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體制環境和外力條件。
一是把深化改革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繼續推進國企改革,總的要求是:對2005年底全市尚未改制的國有企業要全部完成改制,多數中小企業的國有資本要退出,推動骨幹企業與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聯合重組,實現戰略雙贏。對產權制度改革不到位的國有獨資、國有絕對控股企業,通過規范的股份制改造、解除或置換職工身份、依法破產等形式,實施二次改制。繼續推進以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體制改革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綜合改革。鄉鎮機構改革的重點是轉變政府職能,搞好鄉鎮事業單位整合,精簡機構和人員;農村義務教育改革重點是完善分級投入的經費保障機制;財政體制改革要繼續搞好分類試點,做到「三個確保」。同時要積極推進行政體制、投資體制、公用事業等其它領域的改革。
二是大力推進以北京為中心的對外開放。在對內合作方面,特別要抓好對北京的開放,抓住北京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外移、企業外遷的機遇,全面推進各個領域的對接與合作。明年全市引進北京資金不少於20億元。同時要積極融入「兩圈」,推進與內蒙古、山西等周邊資源大省的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在對外合作方面,要積極推進與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大公司的合作,特別是要加強與世界500強、國內500強和國內外重點上市公司的合作。明年全市引進市外資金力爭達到4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達到5000萬美元。
三是切實增強出口對經濟的拉動。現有出口企業要進一步擴大規模,積極拓展市場,努力增加出口,逐步實現由數量出口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其它企業要主動由「內」向「外」轉變,積極開發適應國際市場的創匯產品,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要進一步制定擴大外貿出口的有關政策,對一些出口大戶和有潛力的企業給予重點支持,對一些創匯大戶予以獎勵。明年全市外貿出口額力爭增長15%以上。
⑹ 為保護海河,我國制定哪些法律
1、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環境保護法》、《海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港口經營管理規定 》、《 無居民海島保護與利用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排放污染物申報登記管理規定》、《 環境標准管理辦法》、《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產資源繁殖保護條例》、《水功能區管理辦法》、《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黃河河口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船舶污染內河水域環境管理規定》、《農村水電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是為了防治水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保障飲用水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制定的法規。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於2008年2月28日修訂通過,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是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的國家法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於2014年4月24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公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總規則第三條本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
《海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海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是1995年5月29日國家海洋局發布,自1995年5月29日起施行的,為加強海洋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的規定,制定的管理辦法。海洋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為保護海洋環境和海洋資源而劃出界限加以特殊保護的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地帶,是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防止海洋生態環境惡化的措施之一。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率先建立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並頒布《海洋自然保護區法》,使建立海洋自然保護區的行動法制化;中國自80年代末開始海洋自然保護區的選劃,5年之內建立起7個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建立海洋自然保護區的意義在於保持原始海洋自然環境,維持海洋生態系的生產力,保護重要的生態過程和遺傳資源。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自然保護區是澳大利亞的大堡礁自然保護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是為了防治水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保障飲用水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制定的法規。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於2008年2月28日修訂通過,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是為了合理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水資源,防治水害,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制定的法規。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於2002年8月29日修訂通過,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為了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減輕水、旱、風沙災害,改善生態環境,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1991年6月2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船舶污染內河水域環境管理規定》已於2005年6月20日經第12次部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為加強對防治船舶污染內河水域環境的監督管理,保護內河水域的環境及資源,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等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3、其他法規是為我國各部門發布的,主要在於保護我國河海不被污染,不被侵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