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的主題

生態的主題

發布時間: 2020-11-28 21:49:38

1. 與生態有關的環境主題有哪些

基本上所有的環境問題都與生態系統的破壞有關,所以有關的環境主題有很多。如陸地環境的土地資源喪失、生物種消失,水環境的淡水資源緊缺,大氣環境的大氣質量惡化、全球氣候變暖——溫室效應等等

2. 弘揚生態文明共建綠色家園為主題的徵文

倡導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家園


生命是綠色組成的,綠色帶給我們快樂,讓我們幸福生活,可是這綠色正在大片大片的消失……

在遠古時代,地球氣候溫暖濕潤,空氣清新,水源豐富,植被茂密,鳥語花香,是人類理想的棲息之地。可是近年以來,隨著地區人口增加,土地被大量開墾,人們又多以木材為燃料,致使森林大量減少,造成水土流失,導致河床堵塞等多種惡果。

森林過去曾是動物們的天然綠色的居住場所,它們可以在那兒悠閑自在地生活。但是好景不長,這「風水寶地」被人類發現了,他們把森林開辟出來,用來造房子、工廠。從這以後,這里就變成人類的棲息地,動物的集中營,動物們只好千方百計逃亡。可他們逃到哪兒呢?在食物鏈中植物(即生產者)是最重要的一環,要是這一環出現嚴重問題,就等於割斷了動物的命脈。從而導致動物們無法生存,讓動物們瀕臨滅種。別忘了,人也只是所謂「高等動物」。

人類生活所需的森林資源本來是可以再生,為人類長期做貢獻的。可是因為人類亂砍伐樹木,用來造紙、做傢具、修鐵路、造房子……森林資源逐日變得供不應求了。樹木的作用廣泛,於是人們便大量採伐,越來越多的樹木進入了加工廠,以至於一些樹種漸漸絕跡了。人們大肆地亂砍濫伐樹木,還造成水土流失,洪水泛濫。雖然有有公德心和環保意識的人會去制止他們這樣做,但是幾乎於事無補:還是有一些人打著「需求」的旗號去砍伐樹木,而去還不是少數。有人認為,一個地球上森林面積那麼廣,砍一些也沒有關系。這種說法,在遠古時代可以這么說;而在現在,就大錯特錯了。你砍「一些」我砍「一些」,森林資源只會越來越少,沙漠的面積只會日益增加,也許不久的將來,地球就會變的光禿禿的。

古語雲:「地力之生物有大數,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無節,則常不足。」這難道還不清楚嗎?開發是要度的,你超過了這個度是會成惡果的。不過還得請你自己吞下這枚苦果。

除此之外樹木還可以凈化空氣。這就是為什麼城市的空氣質量總是沒山區好了:車多人多但樹少,樹木也忙不過來呦。

現代社會,幾乎每家都有車,車要排放廢氣,廢棄會污染環境,會危害人的健康,樹葉可以吸附灰塵,從而減少了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在綠樹的環繞中,人們可以鎮定神經,降低血壓,也容易解除疲勞。樹木還能製造氧氣,l公頃闊葉林1天可以吸收1噸二氧化碳,釋放出 0.73噸氧氣。樹木是殺菌能手。許多樹木在生長過程中會分泌出殺茵素,殺死由粉塵帶來的各種病菌。據調查,每立方米空氣中的含菌量百貨大樓為400萬個,林蔭道上為58萬個,公園里為100個,而林區只有55個。林區與百貨大樓空氣中的含菌量相差7萬多倍。可見樹木的重要性有多大。此外,樹木還可以調節氣候、防風降噪、蓄水防旱,是人類最好的朋友。

樹木對我們的人類有這么大的幫助,它可以讓我們更好的生活,你還會無情的去砍伐它們嗎?植樹節就要到了,伴隨著春天,我們把一粒粒樹種放在泥土中,給予它們養料,讓它們長成一片鬱郁蔥蔥的森林!

3. 生態主題資料是什麼啊

抄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即工業文明之後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社會形態。
從人與自然和諧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義是:生態文明是人類為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是貫穿於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的系統工程,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狀態。

4. 作文:,主題生態自然,600字左右

一年一度的植樹節即將臨近,我們開始紛紛保護樹林和樹木.一大半的人認為只有在植樹節才要保護樹林和樹木,我的觀點卻恰恰相反,我們不能只在植樹節保護樹林和樹木,應該無時不刻的保護著樹林和樹木.
幾億年前,地球歸動物所擁有的時候植物繁茂,到處生機勃勃,充滿了綠色,但是,智商遠遠高出其他動物的人類出現後,植物像被施了魔法一樣的急劇減少.那是因為,人類為了建造房屋,砍伐樹木所造成的.有的是因為商業需要,大批大批的砍伐樹林留出空地,用來建造大樓.正因為許多人擅自砍伐樹林和樹木,所以大自然被破壞.
砍伐樹木的壞處很多.大家都知道樹木可以循環二氧化碳,如果大量砍伐樹木,樹木的數量就會急劇減少,我們呼出的二氧化碳無法得到循環.茂密的樹木可以阻擋沙塵暴,前兩年北京遭遇沙塵暴,整個城市被沙子所籠罩這也是因為缺少樹木的保護所造成的.
大家都知道中原兩灣城吧!以前,那裡破爛不堪,那些平房的瓦是東一個洞,西一個洞,門是一塊木板做的,街道里堆滿了垃圾,臟及了.現在中原兩灣城建起了公寓、大廈,河水清澈見底,河邊楊柳隨著微風輕輕擺動,這就是人們意識到了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我希望每個人都能保護樹林、保護樹木,讓都市的生活添一分綠色!

5. 24節氣里的中國生態文明的主題是什麼

在古代,我國漢族勞動人民並沒有先進的天氣預報科技。但是在我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的經驗積累下。訂立了能夠反映季節變化和指導農事活動的24節氣表。

6. 世界生態設計大會主題是什麼

第二屆世界工業設計大會主題為「設計·生態」,解讀為:人文生態:以設計尊重並發揚多元的人文生態;環境生態:以設計營造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生態;創業生態:以設計的力量推動健康的產業生態。

7. 有關人文視野中的生態學的課程內容的主題有哪些

人文視野中的生態學

一、難舍難分——生態與人文關系導論

1.生態與文化的關系

2.生態理念與軟實力

3.生物界與人類社會的共生法則

二、身土不二——環境對文化的影響

1.維度及溫度對古代文明的影響

2.土壤和水源對王朝國運的影響

3.飲食文化與生態的關系

4.生態對語言文字的影響

5.地域文化與生態的關系

三、適者生存——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1.生物界與人類社會的趨同與趨異適應

2.人種的地域差別

四、數量還是質量?——種群生態對策

1.自然界種群與人口的增長模式及數量調節

2.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r,k對策(r代表以量取勝,k代表以智取勝)

五、對手就是朋友——種內及種間關系

1.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中的正相互作用(合作)和負相互作用(競爭)

2.自然界的協同進化與人類社會的協同進化

六、自私的基因——行為生態

1.動物與人類的利他行為

2.自然界中與人類社會中的集群行為

3.生物界中和人類中的性別與求偶行為

4.人類的性選擇與性魅力的進化意義

七、正因同根生--生態位的博弈

1.生態位的概念與現象及人類社會中生態位與文化多樣性、處世、教育、變革之間的關系

2.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特徵替代現象(近緣種競爭)

3.生物入侵與外來文化現象

4.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生態位分離與共生

八、 物我同舟--物種保護

1.文化對生物保護的影響

2.人類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3.物種保護的措施

第九章 共同的家園——生態系統

1.食物鏈的與各國食物消費的差異

2.邊緣效應與中度干擾

第十章 發展的代價——環境保護

1.生態危機:能源危機、資源危機和環境安全危機

2.環保與發展的關系

3.全球化與生態保護

4.進行生態建設時需要克服的觀念與認知

找的很辛苦,望支持~

8. 綠色生態住宅主題是什麼

綠色生態住宅在國際上亦被稱為綠色住宅、生態住宅、可持續發展住宅等,其核心是實施住宅可持續發展戰略。綠色生態住宅遵循全球人居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了國際上公認的三大主題。這三大主題是:以人為本,呵護健康舒適;資源的節約與再利用;與周圍生態環境相協調與融合。

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三種模式為:人類的生態模式,現有的生產模式,消費模式。

評價生產活動的三個效益為: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將以上「三大主題」、「三種模式」、「三個效益」進行優化整合使其協調一致,從而制定出綠色生態住宅的技術、經濟標准,這是當前國內外共同研究的問題之一。

生態住宅要對住宅的圍護結構和供熱、空調系統進行節能設計,建築節能至少要達到50%以上,同時鼓勵採用新能源和綠色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在水環境方面,室外要設立將雜排水、雨水等處理後重復使用的中水系統、雨水收集利用系統等,供水設施一律採用節水節能型。生態小區的室外空氣質量要達到二級標准,日間雜訊小於50分貝,夜間小於40分貝,同時建築設計中也要有隔音降噪措施,使室內雜訊日間小於35分貝、夜間小於30分貝。生態小區內的生活垃圾收集要全部袋裝,密閉容器存放,收集率達100%,並實現垃圾分類。生態住宅是一種高效、低耗、無廢、無污染、生態平衡的居住環境,而不僅僅是住宅加綠化。

9. 保持生態平衡的主題是什麼

歷史證明,由於人類的盲目自大,破壞了生態平衡,屢屢招來毀滅人類自己的生態災難.破壞生態平衡的誘因歸結為三類:一、破壞環境:由於環境是生態系統的成分之一,它的改變會影響生態系統的穩定.由於破壞環境打破生態環境平衡的例子很多,諸如:湖沼富營養化的形成;日本汞中毒事件;氟化物破壞了臭氧層;阿斯旺水壩生態環境惡化;「六六六」、「DDT」施用後的惡果;地球的「濕室效應」等.二、破壞植被,以森林為主體的植被是陸地生態平衡的杠桿,地球上由於破壞植被導致的生態災難最多,如1934年發生在美國西部的黑風暴,毀掉耕地4500餘萬畝;1963年發生在前蘇聯農墾區的大風暴,毀田3億多畝;同樣因森林的破壞,使古老的巴比侖文明滅亡;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塔爾平原,因森林破壞淪為沙漠,沙漠面積達65萬平方公里;中國黃河流域生態條件的變壞,源於其中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壞,當今長江將變成第二條黃河;東北林區生態條件變壞,主要原因是對西南林區和東北林區森林的不合理採伐和過度採伐.三、破壞食物鏈:破壞食物鏈打破生態平衡的例子如:因過量捕殺害蟲的天敵引發林木病蟲害;印度曾大量捕殺水獺使病魚增多,魚產量下降;牧業發達的澳大利亞,因牛糞覆蓋草地成災引發蜣螂解救的例子更為新鮮.當然在生物圈內往往是幾種誘因並存的.
中國是一個生態災難多發的國家,中國感受最早最深的生態災難是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氣候變壞、洪水泛濫、庫壩被淤等.近年來,我國水域污染增多:網眼小了,魚蝦少了.科學家們預言:「生態危機將成為21世紀人類共同面臨的最大危機.」這就告訴人們,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和人口壓力的加大,人類必須學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人的身體機能失去平衡,就要得病甚至死亡;
一個地方的生態失去平衡,別的地方也會品嘗苦果;
整個生態失去平衡,人類整體的生存環境就會惡化……
人們已逐漸認識到,人類並不是地球的主宰,野生動物和人一樣,都是生物鏈中的一環,都有著生存的權利.對野生動物的殘忍,就是對生命的漠視,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保護人類自己.所以,關愛野生動物,弘揚人的善心,是在更深層次的意義上體現出人類關懷自己的生存與發展,改善動物處境的同時,也完善了人類.
這不僅是一個觀念問題,也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體現了一個國家文明的程度.正因如此,在德國、英國、印度、菲律賓等國家,不要說捕殺野生動物,就是普通動物在情感上受到了虐待,都會受到法律的追究.

10. 城市生態風景林的主題包括哪些內容

生態景觀林帶由綠色景觀帶(線)、景觀節點(點)和生態景觀帶(面)組成:內

生態景觀林容帶
綠化景觀帶是將主要高速公路、鐵路兩側20~50米林帶和沿海海岸基幹林帶、灘塗濕地紅樹林為主線,建成各具特色,景觀優美的生態景觀長廊;

景觀節點是沿線分布的城鎮村居、景區景點、服務區、車站、收費站、互通立交等景觀節點綠化、美化、園林化,形成景觀亮點;

生態景觀帶是將高速公路、鐵路和江河兩岸1公里可視范圍內的林地,改造提升森林質量和景觀質量,形成主題突出、具有區域特色的森林生態景觀。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