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經濟帶
1. 十堰漢江經濟帶有哪些項目
近日筆者從鄖縣發改局獲悉,在十堰市發改委編制的《十堰市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總體規劃(2010-2015年)》中,鄖縣有385個項目入編十堰市漢江生態經濟帶總體規劃項目庫,總投資1271.93億元,涉及該縣現代農業、特色工業、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建設、社會發展等領域。
漢江生態經濟帶是指十堰境內漢江沿岸的主要區域,覆蓋鄖西縣、鄖縣、丹江口市3個縣(市),總面積10493.6平方公里,是十堰市縣域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是十堰市「十二五」期間「一城兩帶」總體發展戰略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是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和國家級重點生態功能保護區。鄖縣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核心區和主要淹沒區,近年來,該縣大力實施「生態立縣、產業富縣」發展戰略,堅持生態環境建設不動搖,用足用活國家財稅、金融和土地等方面的支持政策,發揮漢江生態經濟帶的龍頭作用,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牢牢抓好項目不放鬆,以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該縣將依託產業基礎,發揮地緣優勢,加快與十堰城區一體化進程,推進十堰城區東擴發展,形成資源優勢互補、產業緊密關聯、經濟高度融合、功能配套完善的市縣一體化新格局,打造漢江生態經濟帶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口產業集聚的極核。該縣將「一江二橋三鎮」、「鄖十」一級路沿線、鄖縣漢江以南毗鄰十堰市區的鎮區作為十堰市向北發展的主要控制區,整體納入《十堰市城市總體規劃》,實現城市建設、交通網路、公共設施、公益事業等基礎設施對接,逐步把鄖縣建成十堰北部濱江新城區。到2015年,鄖縣「一江二橋三鎮」城市格局將形成,縣城人口將達到20萬,建成區面積將達到18.6平方公里。
據悉,鄖縣在認真研究縣情的基礎上,組織相關部門科學謀劃了一大批事關全縣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生態產業項目。該縣入編十堰市漢江生態經濟帶總體規劃項目庫涉及現代農業項目74個,總投資920768萬元,內容包括綠色食品基地、畜牧養殖基地、水產養殖基地、中葯材基地、優質糧油基地、農業服務體系建設項目、農業水利等七大類;特色工業項目74個,總投資6215200萬元,內容包括農產品深加工、礦產開采加工、機械製造、工業園區、輕紡工業、新型建材、醫葯化工、電力產業等八大類;現代服務業63個,總投資2244150萬元,內容包括商貿流通、生態旅遊、房地產開發等三大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6個,總投資1469117萬元,內容包括農田水利、交通、城鎮建設、工業園區基礎設施、農村能源建設項目等五大類;生態建設項目56個,總投資1348370萬元,內容包括林業、水土保持 、城鎮污水處理、城鎮垃圾處理、土地整理及地質災害防治、資源節約及綜合利用、村莊整治、工業點源治理、環境監測能力等九大類;社會發展項目62個,總投資521710萬元,內容包括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社會保障、社會福利、扶貧搬遷、廣播電視、人口和計劃生育、公檢法司、天然氣管道建設等十一類。
2. 黃河經濟帶怎樣了
全國兩會召開期間,「黃河生態經濟帶」成為多位委員、代表關注的熱點。河南、青海專、四川、屬甘肅、寧夏等九省區政協主席聯名向全國政協提交提案,建議將黃河生態(經濟)帶建設列入國家戰略規劃;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水利廳廳長孫運鋒建議:將黃河生態(經濟)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已經到了最合適的時機。
3. 談談我國長江經濟帶雙創生態圈構建的主要內容
①上海金融中心,雙頭經濟活躍
②杭州互聯網+經濟總部,線上經濟領先
③江浙教育大省,雙創人才聚集
4. 長江經濟帶的開發中,帶來哪些生態問題
國民經濟行業排列的有序化與經濟矢量
王見定
【摘要】 首次引進「自然資源指數」概念,以此指數為依據,將國民經濟各行業有序地排列起來,排列的結果揭示了行業之間的內在聯系,將為政府的各種預測、決策提供強有力的可行工具。(內容簡介:經濟學新理論)
聯合國在1990年對國民經濟各行業作過分類,蘇聯、美國、中國也作過類似分類。盡管各國國情不同,但分類大致相同。
經過多年的仔細考查,我們發現,行業的分類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賴著一種東西,這種東西影響著各行業的發展。這種東西就是自然資源。為了應用方便,我們引進「自然資源指數」,記為N(A),0<1.其中A是行業名稱,N是英文自然資源的首字母,行業依賴自然資源越強,N(A)越接近「1」;行業依賴自然資源越弱,N(A)越接近「0」。
跟據這種原則,我們把國民經濟的各行業粗略地進行量化如下:
1-0.9:糧食作物種植業,蔬菜瓜類種植業,果樹種植業,特種作物種植業,采種、育苗、植樹造林、森林保護、天然林場經 營管理、牲畜飼養、水產養殖、水產捕撈業
0.9-0.8:金屬礦業、非金屬礦業、木材采運業
0.8-0.7:電力、煤氣、自來水生產和供應
0.7-0.6:食品、飲料、煙草、紡織、縫紉、皮革、木材加工、傢具、造紙、化學工業、治金工業
0.6-0.5:金屬製品、非金屬製品、機械、電氣、電子、儀器儀表、交通運輸設備
0.5-0.4:建築業.地質堪探
0.4-0.3:商業、倉儲業、交通運輸業、郵電通信
0.3-0.2:住宅、公用、服務
0.2-0.1:科研、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社會福利
0.1-0: 金融業、國家機關、社會團體
以上分類將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變化,在某階段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注釋:
關於自然資源指數計算的說明
自然資源的投入
計算公式:N(A)= ——————(以貨幣單位進行計量)
總投入
(1)自然資源是指土地、森林、礦產、能源等被人類利用進行生產從而為人類提供生存條件的天然物質的統稱。
(2)由於一些行業直接利用自然資源,如各種種植、養植業、故計算比較簡便。對於大多數行業都是間接利用自然資源,如煙草、造紙、治金工業,當然電子、計算機等行業就更是間接利用自然資源。這時分母的總投入很容易計算,但分子自然資源投入的計算則要從本行業的物質投入中逐次減去人力資源的投入。
(3)為了扣除物價變動因素,一般價格固定在某一年份,並採取平均價格。
參考文獻
{1}Samueclson and Nordhaus:「Economics」,12th,Ed,McGraw-Hillco.NewYorK,1985.
{2}Parkins:「Modem.Macroeconomics」,Prentice Hall,Canada,1980.
{3}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譯本,三聯書店,1957.
{4}克萊因:《凱恩斯的革命》中譯本,商務印書店,1980.
{5}羅賓遜、伊特韋爾:《現代經濟學導論》中譯本,商務印書店,1982.
{6}高鴻業、吳易乙:《現代西方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0.
{7}王見定:《國民經濟行業排列的有序化與經濟矢量》,第51屆國際統計大會論文集,土耳其,1997.
{8}王見定、李穎伯:《經濟矢量的合成和資源的有效配置》,國際社會和經濟發展大會論文集,1998,墨西哥.
{9}王見定:《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統一》,前沿科學,2008年第二期,北京,2008.
5. 在山東半島城市群、濟南省會城市群經濟圖、魯南經濟帶、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及海洋經濟「五大板塊」
(1)聯系具有普遍性,整個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整體,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一體兩翼」的戰略,深刻揭示了各區域間的內在聯系 (2)聯系是客觀的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一體兩翼」的發展格局,在過去主要從「東中西」橫向坐標考慮全省區域發展的基礎上,側重於從「北中南」縱向坐標觀察思考問題,在「五大板塊」的基礎上豐富和深化了對山東省區域發展特點和規律的認識。 (3)整體處於主導地位,統帥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要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一體兩翼」戰略把各地區發展納入全省發展總體格局,對山東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4)部分影響整體,關鍵部分的性能狀態對整體起決定作用 要重視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一體兩翼」戰略,會促進各地區尤其是落後地區的發展。對山東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6. 黃河經濟帶怎麼規劃發展的 20世紀90年代,從發展「黃河經濟」到聚焦「核心經濟區」,為寧夏全面發展奠定了深厚底蘊 21世紀開局十餘年,從「區域中心城市帶動戰略」到「沿黃經濟區」建設,在生態環境保護伴行下為寧夏科學發展積淀了豐厚基石 新時代新征程,把「打造沿黃生態經濟帶」作為生態立區戰略的首要任務,為寧夏可持續發展注入綠色健康的深厚底色 把生態文明的內核嵌入沿黃經濟區建設,明確了經濟主戰場的全面綠色化要求,不僅強化了「五位一體」布局,而且改變了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並行中的互補運行方式,將經濟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兩條線、兩個領域有機融合起來、滲透其中,豐富了沿黃經濟區「天藍、地綠、水凈」的質量指標。並進一步以生態立區戰略「28條」的黨委文件指導實踐、強化落實 7. 長江經濟帶發展為什麼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 因為我們過去的經濟來發展源是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的,現在我們的經濟總量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要轉型升級,要以保護資源和環境為主,發展循環經濟。由於長江經濟帶是以長江相關資源為主,因此首要保護長江資源及長江流域的文化資源,在此基礎上發展循環管經濟,因此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 8. 長江經濟帶發展為什麼要堅持生態優先 長江經濟帶中的沿江城市蘊藏著巨大商機,重慶是長江上游經濟的核心地區和長江經濟帶上的重要中心城市,依託長江黃金水道,構建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走廊。「重慶擁有寸灘港、果園港、東港,萬州港等一批大中小型港口,臨港產業與工業園區配套也十分齊全,這將為重慶臨港產業發展,以及港口物流、臨港加工製造、現代服務業等提供強有力發展動力。 9. 發改委將如何改進長江經濟帶生態問題 據報道,國家發改委30日透露,發改委主任何立峰日前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會議上表示,未來將從五個重要方面出台措施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 不僅是部委層面,長江經濟帶各省市也紛紛出台政策,加大生態保護力度。江蘇省日前召開會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下大力氣抓好化工、鋼鐵、煤電行業轉型升級,建設綠色生態廊道,提升長江黃金水道功能。 文章來源:央廣網 10. 如何體現沿黃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產城融合,人水和諧的目標
<div> B <div>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