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位理論

生態位理論

發布時間: 2020-11-29 13:38:28

㈠ 什麼是生態位,舉例說明

生態位是指一個種群在生態系統中,在時間空間上所佔據的位置及其與相關種群之間的功能關系與作用。生態位又稱生態龕。表示生態系統中每種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境最小閾值。

兩個擁有相似功能生態位、但分布於不同地理區域的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稱為生態等值生物。生態位的概念已在多方面使用,最常見的是與資源利用譜(resources utilization spectra)概念等同。所謂「生態位寬度」(niche breadth)是指被一個生物所利用的各種不同資源的總和。

在沒有任何競爭或其它敵害情況下,被利用的整組資源稱為「原始」生態位(fundamental niche)。因種間競爭,一種生物不可能利用其全部原始生態位,所佔據的只是現實生態位(realized niche)。生態位概念應用於植物尚有一定困難。

幾乎一切植物都需要陽光進行光合作用,而且在陸地上傾向於佔有環境的相同部分——土壤表面上下一定高度和深度。然而,植物種在自然環境水平地帶和垂直地帶中占據的區域以及在生長季節、開花季節等方面出現的差異,可與動物的生態位相比擬。

(1)生態位理論擴展閱讀:

生態位法則來源:

俄羅斯人格烏司,將一種叫雙小核草履蟲和一種叫大草履蟲的生物,分別放在兩個相同濃度的細菌培養基中,幾天後,這兩種生物的種群數量都呈s形曲線增長,然後,他又把它們放入同一環境中培養,並控制一定的食物。

l6天後,雙小核草履蟲仍自由地活著,而大草履蟲卻已消逝得無影無蹤。經過觀察,並未發現兩種蟲子互相攻擊的現象,兩種蟲子也未分泌有害物質。只是雙小核草履蟲在與大草履蟲競爭同一食物時增長比較快,大草履蟲被趕出了培養基。

接著,格烏司又做了相反的一種試驗,他把大草履蟲與另一種袋狀草履蟲放在同一環境中進行培養,結果兩者都能存活下來,並且達到一個穩定的平衡水平。這兩種蟲子雖然競爭同一食物,但袋狀草履蟲佔用的是不被大草履蟲所需要的那一部分食物。

大自然中,凡存在者就有自己的「生態位」,親緣關系接近的,具有同樣生活習性的物種,不會在同一地方競爭同一生存空間。若同時在一個區域必有空間分割,即使弱者與強者共處於同一生存空間,但弱者仍然能夠容易地生存,所以鷹擊長空,魚翔潛底,沒有兩種物種的生態位是完全相同的。

在食物依賴上也完全不同,有吃肉的就必有吃草的,吃肉吃草的分時供應,獅子白天顯威,老虎傍晚橫行,狼深夜覓食。這是一種「生態位」現象。人們把格烏司的這種發現稱為「格烏司原理」。

㈡ 簡述生態位理論及其應用

生態位理論內涵:
(1)生態適應性強的物種,其基礎生態位越廣,反之亦然。
(2)生版態位重疊與競爭:同一生境權中,某物種的生態位很少與別的物種生態位完全孤立開來,而是通常會發生不同程度的重疊。重疊的部分必然發生競爭和排斥作用,根據種的競爭力的強弱形成實際生態位。
(3)生態位排斥:在同一環境中,如果存在兩個生態位完全相同的物種,為食物或生活資源而競爭遲早會導致競爭力弱的物種滅亡或被取代。
(4)生態位的分異和分離:在一個穩定的群落中,沒有任何兩個物種是直接競爭者,不同或相似物種必然進行某種空間、時間、營養或年齡等生態位的分異和分離,從而使得由多個物種組成的群落比單一物種組成的群落能更有效地利用環境資源,維持較高的生產力。
生態位理論在農業生產中的意義
在農業中,應該從水平、垂直、時間、營養及物種、數量等多方位進行系統組分的合理組配,以充分利用和拓展系統生態位,提高整個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產力。

㈢ 景區規劃過程中應該怎樣運用生態位理論

根據生態位理論,沒有兩種物種的生態位是完全相同的,如果生態位出現部分重內疊,這時就容會出現嚴酷的競爭,而如果弱者進入強者的生態領域中,就會出現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狀況,在旅遊開發中的典型表現便是「陰影區效應」。如果實際被利用的資源只佔整個資源譜的一部分,則這個物種的生態位較窄;如果一個物種在一個連續的資源序列上可利用多種多樣的資源,則該物種的生態位較寬。並且,物種的生態位寬度會隨著環境中可利用資源量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工業遺產的時尚混搭開發理念就比較符合上述觀點。通常在被廢棄的老廠房、老倉庫、老礦山中萌芽發展出形色各異的創意產業集群,由於便捷的交通、鮮明的地區特色、「老瓶裝新酒」的新內涵,這里往往成為城市活躍的文化中心、時尚消費中心和旅遊中心。此外,近幾年興起的旅遊綜合體開發也是旅遊規劃過程中通過拓展最寬生態位實現集群式發展的重要表現手法之一。

㈣ 物種生態位原理

生態位是指一個種群在生態系統中,在時間空間上所佔據的位置及其與相關種群之間的功能關系與作用。生態位又稱生態龕。表示生態系統中每種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境最小閾值。

兩個擁有相似功能生態位、但分布於不同地理區域的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稱為生態等值生物。生態位的概念已在多方面使用,最常見的是與資源利用譜(resources utilization spectra)概念等同。所謂「生態位寬度」(niche breadth)是指被一個生物所利用的各種不同資源的總和。在沒有任何競爭或其它敵害情況下,被利用的整組資源稱為「原始」生態位(fundamentalniche)。因種間競爭,一種生物不可能利用其全部原始生態位,所佔據的只是現實生態位(realized niche)。生態位概念應用於植物尚有一定困難。幾乎一切植物都需要陽光進行光合作用,而且在陸地上傾向於佔有環境的相同部分——土壤表面上下一定高度和深度。然而,植物種在自然環境水平地帶和垂直地帶中占據的區域以及在生長季節、開花季節等方面出現的差異,可與動物的生態位相比擬。

生態位寬度用多維空間描述生態位有助於概念的精確化。但實際工作中只能對少數幾個,通常只是一兩個生態因子作定量分析。生態位寬度是就一個生態因子軸而言的。這方面實驗較多的是動物的競爭取食,以食物種類或體積大小為變數。設某物種在s種食物資源中取食,取每種食物的個體數分別為N1…Ni…Ns,則:

表示取食第i種食物的個體數在總數中的比例。R.萊文斯提出的計算生態位寬度B的公式是:

簡單舉例:設置裝有不同食物的食槽s個,使一種動物取食,統計每槽取食的個體數。一種極端情況是,每槽個體數相等,表明該物種在所測范圍內佔有最寬的生態位,此時B值最大;另一種極端情況是,所有個體都在同一食槽取食,表明該物種在所測范圍內佔有最窄的生態位,此時B值最小。自然,這里測的是種群的綜合效果。各個個體取食范圍可能都很廣(稱泛化取食者),也可能都很窄(稱特化取食者),但可因各特化取食者分別採取不同食物,所以它們的綜合效果仍很廣。但絕大多數情況介乎兩者之間。

一般說來,當主要食物缺乏時,動物會擴大取食種類,食性趨向泛化,生態位加寬;當食物豐富時,取食種類又可能縮小,食性趨向特化,生態位變窄。

生態位重疊生物群落中,多個物種取食相同食物的現象就是生態位重疊的一種表現,由此造成物種間的競爭,而食物缺乏時競爭加劇。R.萊文斯採用沃爾泰拉種群競爭公式中的競爭系數α表示重疊程度(見種群動態模型),用公式:

表示物種x對物種y的生態位重疊。以y的生態位寬度(By)代式中的(Bx),則得物種y對物種x的生態位重疊。公式表明:重疊程度取決於x和y取用同一食物的幾率及生態位寬度。因為多數物種生態位寬度不等,所以重疊對兩物種的影響也不相等,即可能:

生態位重疊與物種競爭密切相關,因此生態位概念是競爭排除原理的重要根據。

㈤ 什麼是生態位理論,在農林生產中有什麼樣的作用

生態位就是每個生物在環境中所佔的閾值的大小。比如:生存空間的大小,食性的大小,對不同環境條件的不同適應等。比如說,我們在農業生產中可以高矮間作,可以說就是對生態位理論的一種應用。應該可以說是。

㈥ 生態位理論是什麼舉例說明其在人類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例證不少於3個

生態位就是每個生物在環境中所佔的閾值的大小。比如:生存空間的大小,食性的大小,對不同環境條件的不同適應等。比如說,我們在農業生產中可以高矮間作,可以說就是對生態位理論的一種應用。。。。。。。

㈦ 如何理解生態位概念在園林植物群落構建中如何應用生態位理論

我理解的就是:在自然生態中,各種生物都有自己相應的空間,而且是必版要的空間。就像我們也需要空權間生存一樣。但是一定區域的生態位是有限的,所以,要想進入這一地區的生態系統就要有其他生物讓出生態位。具體點請查看生態學。
這在園林設計中是不需考慮的。因為合理的安排可以盡量為該區域人為創造一個擬自然生態環境,使這個環境穩定,從而使其生長健康良好,減少人工養護、除草、病蟲害防治的成本。所以園林設計中,一般都要求包括喬、灌、草三層,或具備著三層的功能(生態位)。

㈧ 什麼是生態位,用生態位的原理分析競爭與進化的關系

生態位(ecological niche)
是指一個種群在生態系統中,在時間空間上所佔據的位置及其與相關種群之間的功能關系與作用。生態位又稱生態龕。表示生態系統中每種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境最小閾值。生態位內容包含區域范圍和生物本身在生態系統中的功能與作用。1924年由格林內爾(J.Gri-nell)首創,並強調其空間概念和區域上的意義。1927年埃爾頓(Charles Elton)將其內涵進一步發展,增加了確定該種生物在其群落中機能作用和地位的內容,並主要強調該生物體對其它種的營養關系。在自然環境里,每一個特定位置都有不同種類的生物,其活動以及與其它生物的關系取決於它的特殊結構、生理和行為,故具有自己的獨特生態位。 如每一種生物佔有各自的空間,在群落中具有各自的功能和營養位置,以及在溫度、濕度、土壤等環境變化梯度中所居的地位。一個種的生態位,是按其食物和生境來確定的。如海星(pisaster ochraceus)在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居於主要捕食者的龕位。按競爭排斥原理,任何兩個種一般不能處於同一生態龕。在特定生態環境中贏得競爭的勝利者,是能夠最有效地利用食物資源和生存空間的種,其種群以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而有較快的增長。有著相似食物或空間要求的數群近緣種,因處不同生態位,彼此並不競爭。麥克阿瑟(R.H. MacArthur)的研究發現,北美洲東北部有5種鳴禽在針葉林里一起生活,都屬於林鶯屬(Den-droica),均以昆蟲為食,對營巢地點也有相似要求,但每一種鳴禽在取食和營巢行為上顯示了復雜的差別和各自占據的生態位,至少在食物豐富時防止了競爭

㈨ 什麼是生態位如何理解競爭的生態學意義

生態位(ecological niche)是指一個種群在生態系統中,在時間空間上所佔據的位置及其與相關種群之間的功能關系與作用。

㈩ 自然生物群落的生態位理論

生態位法則

生態位法則也稱「格烏司原理」、「價值鏈法則」。原指在大自然中,各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態位」:親緣關系接近的,具有同樣生活習性的物種,不會在同一地方競爭同一生存空間。

原理的內容主要指在生物群落或生態系統中,每一個物種都擁有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即占據一定的空間,發揮一定的功能。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物種或種群首先只有生活在適宜的微環境中才能得以延續,隨著有機體的發育,它們能改變生態位。

大自然中,凡存在者就有自己的「生態位」,親緣關系接近的,具有同樣生活習性的物種,不會在同一地方競爭同一生存空間。若同時在一個區域必有空間分割,即使弱者與強者共處於同一生存空間,但弱者仍然能夠容易地生存,所以鷹擊長空,魚翔潛底,沒有兩種物種的生態位是完全相同的。

在食物依賴上也完全不同,有吃肉的就必有吃草的,吃肉吃草的分時供應,獅子白天顯威,老虎傍晚橫行,狼深夜覓食。這是一種「生態位」現象。人們把格烏司的這種發現稱為「格烏司原理」。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