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傳媒生態

傳媒生態

發布時間: 2020-11-29 16:46:53

⑴ 什麼是傳媒生態

傳媒生態是傳媒開展傳播活動的。以媒介的網路化、信息的數字化、傳播的全球化形成了多元化的媒介環境為基礎。可以從內部矛盾環境和外部環境對其加以細分。內部環境為傳播科技的蓬勃發展推動著媒介變革,媒介變革改變著原有的媒介秩序和傳播系統,有線電視、衛星電視、計算機互聯網、獨立製作公司等新媒介的興起和傳統的大眾媒介廣播、電視、報紙、電影形成的激烈競爭更促進了媒介變革的深化,媒介的大裂變、大整合已經成為傳媒領域說不完的風景。外部環境為政治環境文化環境、經濟環境以及全球的傳媒勢力分布環境等等。

⑵ 誰能介紹下中國傳媒大學傳播學的「受眾與傳媒生態」這個研究方向

新聞學分為理論新聞學、歷史新聞學、新聞業務三塊。就業方面,主要是為媒體(報紙、廣電、網路等)輸送新聞記者和編輯。當然,也有學生去企業當企劃、文案、外宣之類。
傳播學分為理論傳播學、應用傳播學(又有網路傳播、廣告學、公共關系等分類)兩類。理論傳播學與上述的新聞學中的新聞史學,應該是新聞傳播學學理方面最重的學科,而應用傳播學則是就業面最廣的學科。當然,就我國的實際情況,實際上新聞學與傳播學的畢業生就業情況不會分的這么清晰的。新聞傳播學本身的學科壁壘就很低(後面再詳述)。
如果放眼世界,就學科來說,我國的新聞學和傳播學都是舶來品,外國的情況又不一樣,比如歐洲的大學,新聞學和傳播學多半是不在同一個院系的,而在美國,新聞學和傳播學有些就在同一院系裡面,這方面看,我國的新聞傳播院系還是類似於美國同類院系。但另一方面,美國的傳播院系的學理研究更深,對數學、統計學等科學精確度上要求更多,而美國的新聞系則有更多的實用和業務導向。
說完學科,然後說一下中國大陸高校較強的新聞傳播學院系的情況吧。
當前新聞傳播學的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也就是覆蓋新聞學、傳播學等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有: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這兩所的新聞學院為當之無愧的南北兩強,辦學歷史悠久,在新聞學界和傳媒業界都聲望卓著。
而中國傳媒大學的新聞學為國家重點學科,傳播學則為國家重點學科培育點,因此中國傳媒大學要獲得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也僅有一步之遙。
目前擁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的大學有:
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廣電學界和廣電傳媒業界最強者)、清華大學(新銳,銳不可當)、武漢大學(在非廣電、網路的紙媒界,素有「武老三」之稱,僅次於人大與復旦)、華中科技大學。
如上,目前中國大陸高校中,一共6所大學擁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點,覆蓋新聞學和傳播學等二級學科博士點。
目前擁有新聞學二級學科博士點的高校及科研院所有:
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這6強的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覆蓋新聞學二級學科博士點);暨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政治學院、四川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如上,目前中國大陸高校及科研院所中,共有11個新聞學二級學科博士點。
目前擁有傳播學二級學科博士點的高校及科研院所有:
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這6強的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覆蓋傳播學二級學科博士點);北京大學、上海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
如上,目前中國大陸高校及科研院所中,共有10個傳播學二級學科博士點。
實際上新聞傳播學的考研並不好考——因為新聞傳播學科目前每年報考者都很多,一般熱門新聞院系的競爭都在20:1的考錄比,甚至更難。對這一現象,就我個人理解,主要是有兩方面決定的:
一方面,新聞傳播學類的院系近年來在各高校開設的越來越多,很多非重點大學也紛紛上馬開設了這個專業,而這些非重點大學的新聞系畢業生顯然在求職就業上困難較大,不得不進一步爭取考名校新聞院系的研究生;
另一方面,新聞傳播學的自身學科壁壘(也就是跨學科學習的難度)很低,又不用考數學,這為許多對自己本科專業不滿意的外專業考生提供了跨專業考研的機會,再加上很多考生都誤認為新聞傳播學是當今顯學,便於就業(其實這都是幻覺^_^),於是就對新聞傳播院系趨之若鶩了。但事實上——當今各類大牌傳媒(包括紙媒和廣電媒體,也許網路還稍好些)的人才儲備基本上都處於飽和狀態,很少招記者或編輯。而另有些經常招聘的媒體,顯然是留不住人的媒體,這種經常招聘的單位,流動性太強,等於是「鐵打的媒體流水的記者」了,這種單位不去也罷,因為別人都留不住,你多半也早晚會走人。
況且,目前媒體招聘,大多不僅要新聞傳播類的畢業生,更要很多外專業的畢業生(如外語類、法學、中文、經濟類等等)。而一旦跳出媒體,新聞傳播學的畢業生,其競爭力甚至不如很多外專業的畢業生(這也是新聞傳播學學科本身淺薄、專業性較差所決定的)。
那麼,做老師呢?首先,目前中小學教師招聘,一般大多是不會要新聞專業的,如果說媒體招聘,新聞專業可以考,中文專業也可以去考,但中小學招老師,人家多半是要中文畢業生也不會要新聞畢業生。
如果要做大學教師,那顯然,你必須在讀完研究生之後還要讀博士。而如果你要做名校老師,那麼就一定要讀最好的幾所(如人大、復旦、清華等)新聞院系的博士,甚至有些新聞院系是要你具備媒體從業經歷或者留學海外經歷的。
實際上目前的媒體已經不是新聞傳播學類畢業生的最好選擇了!
一方面,如我前面所說,好的媒體目前人才儲備已飽和,不招人;而較差的媒體才會不斷招聘,結果是人家來了又走,走了又招新人。
另一方面,媒體的生存環境、記者編輯的生存環境已經遠不如往昔了:媒體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而編輯記者們的社會受尊重程度也越來越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面對記者始終處於強勢地位,且越來越甚;而一般社會民眾面對媒體和記者也越來越輕視和不信任(當然有些也是記者自身的問題)
那麼新聞傳播類的畢業生還有哪些好前途呢?最好的就是考公務員了!但公務員的競爭更是激烈無比,每年只有少數幸運兒可以如願。這是一條光明大道,但同時進門的關口極為狹窄。
除了媒體、高校教師和公務員這三類,那麼新聞傳播院系的畢業生就只能走跨行的就業途徑了,也如我前面所述,可以進企業做一些文秘、創意、宣傳策劃等工作。也就這些路了。

⑶ 飛羽生態攝影文化傳媒(深圳)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海外鳥類生態攝影是一個策劃國內外鳥類攝影及觀鳥的組織,還為團體和個人提供定製的鳥兒或野生動物旅遊。
法定代表人:劉立峰
成立時間:2015-11-10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111432467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龍華區民治街道民康路東明大廈7樓712-713室

⑷ 當代中國傳媒新的生態環境是怎樣的

「防火、防盜、防記者」,這是當下中國政界、商界、企業界廣為流傳的一句話。本來是社會良知的記者,何時成了令人不待見的人?更有甚者稱「記者」為「妓者」,因為兩者有相似之處,一個出賣靈魂,一個出賣肉體。這些坊間的傳言,揭示出當下中國新聞傳播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一些媒體不再是社會的瞭望者,不再是民眾利益的看門狗,而唯利是圖、銅臭滿身,職業良知、業界良心幾乎被洶涌而來的利益洪流沖刷殆盡。
前面提到的那些新聞界的「負面」新聞,捅破的正是那些業已開始潰爛的膿包。中國的新聞腐敗濫觴於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已經日益泛濫。中宣部和新聞出版署不得不在1993年7月發出《關於加強新聞隊伍職業道德建設,禁止「有償新聞」的通知》。1994年3月,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和貪污罪判處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原副主任、科技日報社原社長兼總編輯李效時有期徒刑20年,剝奪政治權利4年,沒收個人部分財產;以受賄罪和行賄罪判處科技日報國內部記者孫樹興有期徒刑7年,剝奪政治權利1年。
這樣的判決也許是為了殺一儆百,但實際上並沒有因此而剎住這股新聞腐敗之風。此後,新聞腐敗反反復復,大有燎原之勢。為了凈化新聞界的風氣,1995年5月,當時的廣播電影電視部發出了《關於糾正行業不正之風禁止「有償新聞」的若干規定》;1997年1月,中宣部等部委聯合發出了《關於禁止有償新聞的若干規定》。
但有償新聞禁而不止,而且出現了新的變種——有償不聞。2008年9月發生在山西霍寶干河煤礦的「封口費」事件,處理涉案人員60多人,其中真假記者約各佔一半。就其實質而言,有償不聞在性質上已經起了變化,如果說有償新聞大多是職業道德的問題,主要是違反了新聞紀律,那麼有償不聞就已完全成為一個法律問題,媒體和記者的行為已遊走於違法的邊緣。選擇性報道和選擇性沉默都是濫用手中的采訪權和報道權,直接侵害了民眾的知情權。公共決策的暗箱操作、個別官員的貪瀆受賄、部分企業的違法經營制假售假、某些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欺瞞股東等問題得不到曝光,嚴重影響了社會的公平正義。這些腐敗的媒體和記者,嚴重敗壞了新聞界的整體形象,破壞了媒體的生態環境。
與「有償新聞」和「有償不聞」直接相關的另一個嚴重破壞媒體公信力的行為是「虛假新聞」。為了滿足行賄單位的宣傳要求,記者對行賄單位的報道任意拔高,故意造假,創造了不少「隱性假新聞」;為了幫助行賄單位掩蓋問題,貼金描彩,又有意編造假新聞。而對於那些不給好處的單位,則通過抓住一點、刻意放大、以偏概全、以點代面、合理想像、添枝加葉、移花接木、偷梁換柱等手法進行「無情打擊」。為此,2011年10月新聞出版總署辦公廳發出了《關於嚴防虛假新聞報道的若干規定》,要求新聞機構嚴格規范新聞采編流程,建立健全稿件刊播的審核制度。嚴格實行新聞稿件審核的責任編輯制度和新聞稿件刊播的總編輯負責制度,明確采編刊播流程各環節的審稿職責,堅持「三審三校」,認真核實新聞來源和報道內容,確保新聞報道真實、客觀、准確。
但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媒體的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從假新聞又變種出「新聞敲詐」。2003年,湖北省黃岡市鄂東晚報內部達成以曝光當事方丑聞的方式強拉廣告的默契,形成了一條集報社領導、記者和受要挾單位於一體的「媒體腐敗食物鏈」。2006年10月,中國食品質量報四川記者站原副站長汪啟明因敲詐勒索罪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2006年11月,中華工商時報浙江記者站原站長孟懷虎因敲詐勒索罪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2008年,中國經濟時報社湖北記者站工作人員多次以輿論監督、曝光負面新聞為要挾,向基層單位敲詐勒索。2010年,環境與發展報「中部記者站」因敲詐勒索被取締。2012年4月,新聞出版總署、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和中央紀委駐新聞出版總署紀檢組聯合發出了《關於開展打擊「新聞敲詐」 治理有償新聞專項行動的通知》。2014年3月,中宣部等9部委聯合開展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專項行動。這一系列的整治行動,必然會對當前的媒體生態環境改善起到推動作用。

⑸ 清大新媒體教育服務生態體系是什麼

線上平台和線下聯盟的O2O模式,實現了跨屏、跨界、跨域融合,形成了互聯網、教育、電商、傳媒合而統一的開放教育服務生態體系!

⑹ 手機APP開發為什麼要原生態開發

原生態開發:可以最大潛力地挖掘和修飾需求中最耀眼的那個「點」。可以將APP的效果做到極致。可以最大程度的滿足客戶對於界面美觀、效果絢麗、操作特別的近乎苛刻的需求。並且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特定智能操作系統的風格。但這種開發方式只能是針對某一種特定的操作系統進行開發,無法做到「跨平台」。一個程序員只能在一種平台上開發,無法做到同時並行。這樣如果一個客戶要求產品覆蓋多個平台就要同時有多名程序員負責各自的APP應用開發。相對「中間件產品開發」就要多出N倍的工作量。這將直接導致項目工作總量的加大、項目交付周期的加長。最終直接導致項目報價成本急劇增加。對於客戶來說預算大大增加。對於軟體公司來說需要儲備大量不同系統的原生開發人員,公司的成本也將大大提高。 跨平台的中間件:所謂的「跨平台」方式,從字面我們就能看出這種技術是可以跨越各終端平台之間的差異使得程序員開發一套特定語法規則的程序就可以在不同的智能終端上運行,這個「一次開發多平台支持」的優點不言而喻,節省大量開發的人力成本、縮短項目的開發周期,最主要的是降低了項目的成本預算。並且市面上主流的中間件產品,如「烽火星空ExMobi」產品就是將跨平台語言封裝成類似HTML那樣的簡單語法,只要一個懂得靜態頁面語言的畢業生就可以勝任移動APP的開發工作,這對軟體公司來說也節省了一大筆儲備高素質、高薪水軟體開發工程師的後顧之憂。值得創業型軟體公司加入其中快速掙得第一桶金。對於客戶來說也節省了大量的項目預算。但也有其劣勢。如:組成APP應用的界面控制項都是統一規劃出來的,靈活性、美觀性不夠好,無法最大限度地體現不同只能操作系統的特點。特定的代碼只能實現預定的展現方式,無法做到極其炫麗的效果。所以對於政府、財經商行業、教科研、農工電等傳統市政行業對於APP的界面美觀度要求不高,而對其功能實用性要求高的應用非常適用。而對於公眾性、資訊門戶類、傳媒等行業則適用性不大,主要這類應用對於APP的操作要求非常流暢、界面效果非常絢麗並要求有些個性化的設置等功能。這是中間件方式尤其先天的劣勢。

⑺ 媒介生態學中為什麼媒介形式比內容更具影響力

媒介生態學中為什麼媒介形式比內容更具影響力
媒體生態,即傳媒生態,其概念大概有三個層面:一是信息與受眾層面的生態;二是媒介組織層面,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維持其成為正常生命肌體的生態;三是媒介的控制層面,主要指政治、經濟、文化等外圍環境與媒介肌體及信息活動之間關系的生態。有這樣的說法,傳媒生態是以媒介組織為有機主體,圍繞信息活動展開的,與個人、社會、組織群體以及其他系統而產生的沖突、融合的系統。

媒體生態系統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系統,它的存在也有其特殊的作用。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傳媒生態系統與政治、經濟、文化等系統之間共生共存、互相依賴,如果沒有傳媒生態系統功能的正常發揮,它們三者的功能將受到影響;二是政治、文化、經濟等系統通過傳媒生態系統發生關系,傳媒生態系統使政治、文化、經濟等生態系統的聯系愈加緊密。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傳媒生態系統的作用將會變得更加重要。但是今天我主要想談談消費者和廣告主對傳媒生態的影響。
傳媒生態系統是以傳媒產品生產和傳播為核心的相關要素的組合。包括傳媒通過版面和節目反映出來的外在形態、頻道(率)、人力、受眾、信息集納渠道、廣告支持等等。
傳媒生態環境是傳媒開展傳播活動以及自身生存發展所涉及到的環境條件。當今,媒介的網路化、信息的數字化、傳播的全球化形成了多元化的媒介環境。可以從內部矛盾環境和外部環境對其加以細分。內部環境為傳播科技的蓬勃發展推動著媒介變革,媒介變革改變著原有的媒介秩序和傳播系統,有線電視、衛星電視、計算機互聯網、獨立製作公司等新媒介的興起和傳統的大眾媒介廣播、電視、報紙、電影形成的激烈競爭更促進了媒介變革的深化,媒介的大裂變、大整合已經成為傳媒領域說不完的風景。外部環境為政治環境文化環境、經濟環境以及全球的傳媒勢力分布環境等等。

⑻ 現如今省級衛視排名第一的是哪家衛視

湖南衛視。

國內傳媒行業大數據監測與專業研究機構“歡網”發布的“基於680萬智能電視客戶端的全量數據,”調查報告,湖南衛視多個榜單數據兩眼,並且在這項調查中佔有比重的“流量規模和人均時常”、“創新節目數量”、“電視劇和綜藝直播內容平均時長榜”排行中均以高指數位居省級衛視榜首,芒果台牛啊!

  1. 從流量看湖南衛視

1、2017年湖南衛視創新綜藝數量最多,且整體的市場份額高於浙江、上海東方、江蘇衛視;

2、湖南衛視的新綜藝和劇的的開拓用戶能力較浙江、上海東方、江蘇衛視三大衛視最強;

3、從自製節目數量和節目累計到達規模上反映了湖南衛視節目製作能力在五大衛視中最強(浙江、東方、江蘇、北京衛視);

湖南衛視在2017年全年省級衛視收視整體表現呈現較為疲軟態勢的情況下仍然為社會交出了一份堪稱“驚艷”的亮眼答卷。截止目前,從全國網、CSM城域、CSM52城、酷雲、歡網、尼爾森數據顯示,相比其他省級衛視,湖南衛視的表現可謂一枝獨秀。在全天收視數據排名、晚間時段收視排名、電視劇收視排名等排行都穩居榜首。

湖南衛視作為一家主流媒體,在新時代謀求發展新思路,以年輕觀眾為核心目標進行精準供應,以雅俗共賞的正能量內容進行持續供給,堅持創新方向引領市場的同時,注重對優等品質、多元品類、唯一品牌的把控。湖南衛視堅持的創新標准使得我們對未來市場進行提前搶占,製作出的具有品牌特色的新節目,例如打開“慢綜藝”格局的《嚮往的生活》在行業開創先河,並為此類綜藝探索了一條可行的發展道路,《真正男子漢2》巧妙地將強軍夢、強國夢與明星真人秀的形式巧妙融合,為全國觀眾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國防教育,盡管收官已久,仍令觀眾記憶猶新;2018年二季度《我想和你唱3》積極將“星素結合”創新升級;《中餐廳2》新節目形式彰顯文化自信,反映了湖南衛視一貫求新求變的精神和極具青春感的正能量。

正在熱播《聲臨其境》零差評,扛起中國綜藝原創大旗,有媒體評論到:”《聲臨其境》的成功,不僅僅是湖南衛視原創娛樂綜藝的成功,更是中國娛樂節目的原創復興樣本,也預示著傳統媒體可以絕地反擊”,還有去年熱播的《兒行千里》、《我們來了2》、《我是未來》,《讓世界聽見》湖南衛視一時口碑無二,加之《老男孩》、《談判官》和《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等熱播電視劇和王牌綜藝共同發力,湖南衛視繼續牢牢占據省級衛視第一位置。小編不得不服氣,良心綜還得看芒果。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