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指什麼

生態指什麼

發布時間: 2020-11-29 21:06:37

㈠ 聚焦生態領域是指什麼

一、「建設美麗中國」的客觀背景
「可持續發展是每一個國家、每一個組織、每一個人的共同責任。」我們的先人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把人類視作自然界中一個和諧的組成部分。在新的歷史階段,我們黨鮮明地提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這是對中華文明的極大弘揚。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實現科學發展、永續發展。中國建設生態文明,有利於保護全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有利於實現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願景。
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出現問題的深層次的原因。
2010年中國的經濟總量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但是中國經濟發展的質量並未跟上經濟發展的速度,在經濟增長的過程中,出現了非常嚴重的環境問題,而究其原因就在於:
(一)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是禍端。
改革開放之後的四十多年的時間里,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一種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以「三高」為基本特點,即高投入、高污染、高耗能,更多的是以犧牲資源、犧牲環境為代價,換來經濟的增長,往往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環境污染就更加嚴重,甚至我國南方的一些地區出現了「癌症村」,亟待需要進行經濟的轉型,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同時做好生態環境的保護。
(二)環保的參與度不高。
國民都有環境保護的意識,但是當環保需要與行動結合起來,尤其是當環保與人們自身的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很多人往往會把環境保護先放在一邊,而選擇優先保證自己的利益。地方政府官員更多的追求經濟的「GDP」,企業和民眾更多的就是追求「錢錢錢」,在這樣的意識的支配下,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趨勢日益加劇。
(三)環境保護偏重於末端治理。
直到現在仍然很多地方在重復西方發達國家用幾十年的時間已經走過的「環保錯位」的老路,往往是「先污染,再治理」。而事實上出現問題之後再去解決,往往比做好預防、提前准備的成本要高很多。
(四)環保體制建設不到位。
環保體制方面環保部門未能獨立於政府主體部門之外,使得環保部門很難對政府主體部門的決策造成有效的影響。例如:北京市環保局與國家環保總局是一種業務上的指導關系,在行政體制上,北京市環保局是歸屬北京市政府管理,設想一下,北京市政府做了一項決策,要上一個項目,而這個項目可能會造成環境的污染,在這種情況下,北京市環保局是很難充分的發揮它在環保方面的有效監督作用的。

㈡ 生態平衡指的是什麼

生態系統也像人一樣,有一個從幼年期、成長期到成熟期的過程。生態系統發展到成熟階段時,它的結構、功能,包括生物種類的組成、生物數量比例以及能量流動、物質循環,都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這就叫作生態平衡。當生態系統處於平衡狀態時,系統內各組成成分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

㈢ 生態系統指什麼

生態系統指在自然界一定的空間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在這個統一整體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並在一定時期內處於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 生態系統是開放系統,為了維系自身的穩定,生態系統需要不斷輸入能量,否則就有崩潰的危險。許多基礎物質在生態系統中不斷循環,其中碳循環與全球溫室效應密切相關。
基本理論
早期
隨著生態學的發展,生態學家認為生物與環境是不可侵害的整體,以至後來歐德姆(E.P.Om)認為應把生物與環境看作一個整體來研究,定義生態學是「研究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的科學」,研究一定區域內生物的種類、數量、生物量、生活史和空間分布;環境因素對生物的作用及生物對環境的反作用;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規律等,他的這一理論對大學生態學教學和研究有很大的影響,他本人因此而榮獲美國生態學的最高榮譽--泰勒生態學獎,也是首次提出生態系統概念的人。
基本結構
時間結構
生態系統隨時間的變動結構也發生變化。一般有3個時間長度量,一是長時間度量,以生態系統進化為主要內容;二是中等時間度量,以群落演替為主要內容;三是短時間度量。
營養結構
生態系統各要素之間最本質的聯系是通過營養來實現的,食物鏈和食物網構成了物種間的營養關系。

㈣ 什麼是生態文明建設

2015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闡明了我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理念、原則、目標、實施保障等重要內容,提出要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為我國生態文明領域改革作出了頂層設計。
方案分為十個部分,共56條,明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是,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方針,立足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新的階段性特徵,以建設美麗中國為目標,以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為核心,以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為導向,保障國家生態安全,改善環境質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生態文明定義: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即工業文明之後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社會形態。
從人與自然和諧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義是:生態文明是人類為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是貫穿於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的系統工程,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狀態。

㈤ 生態平衡指的是什麼

四川生物圈亞丁自然保護區在自然界里,任何一個生態系統都在不斷進行著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因為生物的新陳代謝、生長和繁殖都需要能量。所謂生態平衡,就是在一定時期內,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保持平衡狀態。當生態系統處於平衡狀態時,是最有利於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的,因此,這個時候系統中的物種最多,生物總量也最大。

㈥ 生態平衡指的是什麼

生態系統也像人一樣,有一個從幼年期、成長期到成熟期的過程。生態系統發展到成熟階版段時,它的權結構、功能,包括生物種類的組成、生物數量比例以及能量流動、物質循環,都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這就叫作生態平衡。當生態系統處於平衡狀態時,系統內各組成成分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

㈦ 「生態平衡」指的是什麼

生態平衡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和環境之間、生物各個種群之間,通過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使它們相互之間達到高度適應、協調和統一的狀態。

㈧ 生態破壞指的是什麼

生態破壞是指人類活動直接作用於自然生態系統,造成生態系統的生產能力顯著減少和結構顯著改變,從而引起的環境問題,如過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濫采濫捕使珍稀物種滅絕和生態系統的生產能力下降等等。環境污染則指人類活動的副產品和廢棄物進入物理環境後,對生態系統產生的一系列擾亂和侵害,特別是當由此引起的環境質量的惡化反過來又影響人類自己的生活質量。環境污染不僅包括物質造成的直接污染,如工業"三廢"和生活"三廢",也包括由物質的物理性質和運動性質引起的污染,如熱污染、雜訊污染、電磁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由環境污染還會衍生出許多環境效應,例如二氧化硫造成的大氣污染,除了使大氣環境質量下降,甚至還會造成酸雨。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