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服務價值
⑴ 生態系統的服務價值與環境成本的區別 服務價值可以直接拿來作為環境成本計算嗎,急急急
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是指生態系統的功能為人類從生態系統獲得的所有惠益,提供的回包括供給服答務(如提供食物和水)、調節服務(如控制洪水和疾病)、文化服務(如精神、娛樂和文化收益)以及支持性服務(如維持地球生命生存環境的養分循環)。人類生存與發展所需要的資源歸根結底都來源於自然生態系統。它不僅為人類提供食物、醫葯和其他生產生活原料,還創造與維持了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統,形成人類生存所必需的環境條件.同時還為人類生活提供了休閑、娛樂與美學享受。
環境成本是指由於經濟活動造成環境污染而使環境服務功能質量下降的代價,在某一項商品生產活動中,從資源開采、生產、運輸、使用、回收到處理,解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所需的全部費用。
生態系統的服務價值不可以直接拿來作為環境成本計算。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實際上是生態系統功能服務價值。生態系統的功能是源於自然界生物物種的群落規模和質量,由其本身經濟物質的積累形成的生態功能,它的價值多為間接性的和傳導性的。而環境成本是經濟活動造成的直接性損失。二者的價值不能用一個尺度計算。
⑵ 礦區土地生態服務價值評估
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評估,是識別土地利用生態價值的依據。土地利用的生態系統服務的核算可以較好地修正土地利用的生態效益,使土地利用的生態效益更加直觀和科學性,土地利用方式合理性增強。礦業用地是礦業城市重要的土地利用類型,評估礦業用地生態服務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4.3.2.1 生態服務價值
20世紀70年代起,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被生態學領域所認識,1998年Lubchenco等人設計了全球自然環境為人類提供服務的價值測算體系,生態服務指標體系,他把全球生態系統提供的生態服務功能分為17種[172]。謝高地等在青藏高原生態資產的價值評估中,將生態服務劃分為氣體調節、氣候調節、水源涵養、土壤形成與保護、廢物處理、生物多樣性維持、食物生產、原材料生產、休閑娛樂共9類,同時也給出了農田、森林、濕地、草地、水體、荒漠系統生態服務價值[77]。在我國生態資產價值評估主要以Costanza等人對全球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的部分成果為參考,同時綜合了對我國專業人士進行的生態問卷調查結果,建立了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單位面積服務價值表(表4.2)。
表4.2 中國不同陸地生態系統單位面積生態服務價值
續表
因此,在武安市生態服務(表4.2)價值評估中,為便於計算和使數據具有可比性,各類用地生態服務價值以謝高地等人的研究結果(表4.2)為基礎,結合武安市的特點,作出修正後使用。但該研究成果對礦業及建設用地沒有給出價值,下面以西石門礦區為例,建立各類用地生態服務價值標准,測算礦區生態服務價值。
4.3.2.2 西石門礦區生態服務價值評估
在生態服務價值評估中,對於礦業用地、建設用地對生態服務價值負面影響研究較少,忽略了礦山用地、建設用地對於區域生態服務價值變化的影響。
(1)礦山生態服務價值影響效應識別。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在為人們生產和生活提供所需的各種物質財富的同時,引起了生態赤字,使原有土地的生態服務價值或狀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土地的生態服務價值產生負面影響。礦區在經過生態重建後,形成新的人工植被,使礦區內自然生態系統轉化為半人工半自然的生態系統,土地的生態服務價值也產生好轉。
評估礦區及其重建後生態服務價值,顯示其在環境治理前後的生態服務價值變化,是礦業用地規劃、生態管理的基礎。因此,首先需要依據陸地生態系統生態服務功能,進行礦山生態服務價值影響效應識別,也就是要辨別出生態服務價值中需要控制的對象。在識別受影響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種類的基礎上,對各服務功能的影響效應進行識別,判別出影響程度(表4.3)。
表4.3 礦區生態服務價值影響效應識別
(2)氣體調節生態服務價值。
主要指礦業用地固定CO2和釋放O2價值。根據采礦用地足跡含義,采礦用地足跡可以用固定一定數量太陽能或吸收一定數量CO2的綠色植物(森林)的面積來表示。由於耕地、草地、林地、建築用地、化石燃料用地(采礦用地)和水域等不同土地利用類型單位面積生產能力差異很大,因此對每一土地面積乘以均衡因子,以轉化為統一的、可以比較的土地面積,耕地和建築用地的均衡因子為2.82,林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為1.14,草地為0.54,水域為0.22。採用采礦用地固定CO2和釋放O2價值可以用林地固定CO2和釋放O2價值相反值,礦區氣體調節生態服務價值估算值為-0.31萬元/(hm2·a)。
(3)氣候調節生態服務價值。
主要指植被破壞引起生態價值負價值。在區域和流域范圍內,植被影響雲量、水蒸氣量和降雨,而雲量的變化將影響到輻射和大氣熱量交換,從而起到調節氣候的作用[173]。在礦區,由於采礦損毀植被、設施建設與采礦廢棄物堆置清除植被,使原生態系統的所有功能喪失或削弱,造成礦區小氣候惡化,使礦業用地氣候調節功能產生負面影響。依據謝高地等中國不同陸地生態系統單位面積生態服務價值表,采礦用地氣候調節價值參照農田用地787.5元/(hm2·a),依據西石門礦采礦引起土地破壞面積比重(27.72%)確定為-0.02萬元/(hm2·a)。
(4)水源涵養生態服務價值。
主要指水調節與供水生態服務功能。工礦在水分消耗、水源涵養方面對生態系統的負影響,單位面積水源涵養負影響包括單位面積工礦用水、單位面積廢水處理兩方面價值。
工礦用地對水的負影響主要依據用水量及其相應水價格[174]確定,採用西石門礦1996年開采礦石、精礦所需水生態包袱進行水分供應服務估算。王青等以中國鐵礦資源開發為研究對象,計算其1991~2000年的生態包袱。結果表明,2000年平均1t鐵原礦、精礦的水生態包袱分別為0.58t,5.77t[79]。因此,依據用水量及其相應水價格確定工礦用水水分調節生態服務功能(表4.4)。
表4.4 工礦用水水分調節生態服務功能
礦區面積650hm2,產量180.35×104t,用水總價298.83萬元,礦區水分消耗價值摺合-0.46萬元/(hm2·a)。
工業廢水主要是開采過程產生的礦坑水和各種選礦工藝產生的選礦廢水。
礦坑內排水採用分區、分段接力泵排水方式,日排水能力為5.4×104t/d,洪水期為20.0×104t/d。該區的礦坑排水有兩面性:其一,因為它是來自奧陶系灰岩中的岩溶裂隙水,水質較好;其二,它在礦坑下已受到人為污染,采礦及選礦利用後再排放,已成為污水。實際上,現存的礦坑排水是以上二者的混合物[110]。
一般來說,有色金屬選礦中,處理1t礦石浮磁聯選用水23~27m3[175],按20m3計算,礦區選廠年礦石生產能力200.0×104t/a,用水量4000.0×104m3/a,循環使用率75%,外排水25%,產生廢水2.74×104m3/d,即正常情況下日處理廢水2.74×104t,常規水處理方法成本取10元/m3[176],則處理廢水費用27.4萬元/d,年處理費用10000萬元/a,單位面積處理費用-15.38萬元/(hm2·a)。
水調節與供水生態服務價值為工礦用水和廢水處理之和共計-15.84萬元/(hm2·a)。
(5)土壤形成與保護生態服務價值。
土壤是植被建立的基礎。生態系統對土壤的保護主要是由植物承擔的。由於缺乏資料研究,這里使用參照對比法估算森林的土壤形成價值。根據宗躍光、陳紅春等人1999年對寧夏靈武市的研究,林地土壤形成的價值平均為0.01萬元/(hm2·a)[177]。采礦引起植被破壞面積佔35.64%,則礦區土壤形成與保護生態服務價值摺合為-0.003萬元/(hm2·a)。
(6)廢物處理生態服務價值。
礦山主要排放廢渣、尾礦兩種固體廢棄物。大量的廢渣、尾礦等固體廢棄物,主要處理處置方式有綜合利用(如充填礦井、用作建築材料等)和堆存,固體廢物的堆存和處理處置方式的不妥應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如礦渣堆存滲出液對地下水的污染、揚塵對農作物和人體健康的影響、尾礦飄溢物對農作物和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等[178]。由於數據的局限性,在這里僅計算工業固廢堆存造成堆存直接經濟損失和佔地損失。
堆存直接經濟損失包括修建堆存場、尾礦壩的投資以及附屬的處置廢物的裝置、設備費,修繕設備費用,交通運輸、人工管理費用等,採用市場價值法進行計算。礦區每年生產礦石200.0×104t、精粉110.0×104t,排放尾礦90.0×104t、礦渣17.4×104t。扣除尾礦綜合利用(如充填礦井、用作建築材料等)量,尾礦實際堆存量9.58×104t。據調查,武安市處理尾礦、礦渣的費用(含征地補償、基建費、維護費)分別為7.53元/t[197]、13.67元/t,則礦區廢棄物堆存損失費摺合為-0.48萬元/(hm2·a)。
堆存佔地損失採用類比法進行計算,即假定這些土地是農用地,都能用於種植糧食、蔬菜等農作物,用其獲得的生態功能價值來代表固體廢物堆放造成的佔地損失。據調查,礦區尾礦佔地35.03hm2、礦渣佔地46.68hm2,按農田生態價值標准1451.2元/(hm2·a)折算,則礦區廢棄物堆存佔地損失費摺合為-0.02萬元/(hm2·a)。
廢物處理生態服務價值為堆存損失和佔地損失之和,合計為-0.50萬元/(hm2·a)。
(7)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服務價值。
生物多樣性保護參照荒漠(因廢棄地較多)價值0.03萬元/(hm2·a)。
(8)娛樂休閑生態服務價值。
傳統采礦用地娛樂休閑為0。
(9)各類生態服務功能總價值。
以上各類生態服務功能的價值合計為-16.65萬元/(hm2·a)。
4.3.2.3 礦山公園建設後西石門礦區生態服務價值
按照上述西石門礦區生態服務價值評估標准,礦山公園建設後礦區生態服務價值評估如下:
(1)氣體調節生態服務價值。
礦區內復墾後組成渣堆整治綠化121hm2,荒山天然封山育林綠化165hm2,林業用地共286hm2,占總面積40%。由於綠化初期林木覆蓋度較低,因此初期按照草地生態服務價值標准計算,礦區氣體調節生態服務價值為0.03萬元/(hm2·a)。
(2)氣候調節生態服務價值。
依據植被覆蓋率,按草地生態服務價值標准計算,氣候調節生態服務價值為0.04元/(hm2·a)。
(3)水源涵養生態服務價值。
礦區年生產礦石110.0×104t、精礦80.0×104t,水價0.85元/t,礦區水分消耗價值摺合-0.58萬元/(hm2·a)。
(4)土壤形成與保護生態服務價值。
礦山公園建設後林地覆蓋率40%,礦山公園土壤形成與保護生態服務價值0.004萬元/(hm2·a)。
(5)廢物處理生態服務價值。
礦山公園范圍內農田佔25%,林地覆蓋率44%,則礦山公園廢物處理生態服務價值按農田、林地所佔面積比例參考農田、林地廢物處理生態服務價值,得0.08萬元/(hm2·a)。
(6)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服務價值。
取農田生物多樣性保護服務價值為0.06萬元/(hm2·a)。
(7)娛樂休閑生態服務價值。
礦山公園建設預計投資3600.3萬元;礦山公園建成後,依據規劃遊客容量,每年遊客人數在30.0×104人左右,遊客主要來自武安、邯鄲及邢台,以及省城石家莊及北京、河南等地。與開發建設較早的銘河源各景區如京娘湖、古武當山、長壽村—摩天嶺等共同成為旅遊景區。年門票及索道收入可望實現600萬元,扣除30%管理費180萬元,每年盈利420萬元。建設投資按50a使用期,平均每年投資72萬元,收益348萬元,單位面積用地生態服務價值0.54萬元/(hm2·a)。
(8)各類生態服務功能總價值。
礦山公園建成後生態服務價值0.17萬元/(hm2·a)。
4.3.2.4 西石門礦區居住用地生態服務價值評估
為進行區域土地生態服務價值計算,需對居住用地(包括村落、礦山生活區)生態服務價值評估。建設用地會排放大量的污染物,除達標部分被凈化處理外,超標部分排入其他系統,因此這部分將生態服務價值表現為負價值。
(1)氣體調節。
參照草地氣體調節標准,按居住區綠地率佔比重計,1996年佔30%,2006年佔40%。
(2)氣候調節。
居住用地氣候調節價值以產生的廢氣處理價值成本為依據計算其負價值。根據《武安市區環境規劃》,居住區廢氣主要源於生活燃煤。考慮煤中含有10%~20%不可燃的無機硫,對燃煤進行0.8~0.9的系數修正。按人均耗煤量1.08t/人·a、廢氣處理價格40元/t[179]標准,礦區土地廢氣處理成本計算結果如表4.5。
表4.5 礦區居住用地廢氣處理成本
(3)水源涵養價值。以居住用地產生污水排放量治理成本計算其水源涵養負價值。
根據《武安市區環境規劃》,生活污水排放量的計算公式為:
丘陵礦區土地利用安全格局研究
式中:t———計算時間,取365d;
R———用水人數,單位:人;
n———排水系數,取用水量的80%:
m———用水指標,單位:L/(人·d)。
p———生活污水排放率取80%1996,2006年取50%。
污水處理價格0.45元/t,則生活污水處理成本計算結果如表4.6。
表4.6 礦區居住用地污水排放處理成本
(4)土壤形成與保護。
參照荒漠用地土壤形成與保護價值。
(5)廢物處理。
以居住用地產生生活垃圾污染物處理成本計算其廢物處理負價值。根據《武安市區環境規劃》,生活垃圾污染物處理價格20.71元/t,則廢物處理成本計算結果如表4.7。
表4.7 礦區居住用地廢物處理成本
(6)生物多樣性保護。
以綠地率佔比重,1996年和2006年分別佔30%和40%,參照草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
(7)娛樂休閑。
以綠地佔地比率,1996年佔30%,2006年佔40%,參照草地娛樂休閑價值測算。
(8)各類生態服務功能總價值。
根據以上結果,礦區居住用地各類生態服務功能總價值如表4.8。
表4.8 礦區居住用地生態服務總價值
4.3.2.5 礦區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總體趨勢
通過礦區生態服務價值結果分析,表明工礦、城鎮等人類活動劇烈的土地利用方式產生了巨大的生態系統服務負價值,尤其以工礦用地最為突出。西石門采礦用地生態服務價值為-16.65萬元/(hm2·a),對周圍環境產生負價值,需要其他土地的正生態價值的補充。西石門礦區經礦山環境治理與礦山公園建設後,生態服務價值0.17萬元/(hm2·a),對周圍生態服務價值產生正向影響。礦區居住用地生態服務總價值,1996年為-76.7元/(hm2·a),2006年為16.5元/(hm2·a)。生態價值提高充分說明近年來礦區環保力度逐步加大,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同時表明礦區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具有明顯的環境質量判別作用。
⑶ 生態價值估算的一般方法
一、機會成本法
機會成本就是作出某一決策而放棄另一決策時損失的利益。機會成本的存在是以自然資源稀缺為前提的。自然資源是稀缺的且具有多種用途,選擇一種利用方式就意味著放棄了用作他途的收益,其他方式中最高收益就是選定方案的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法使用簡單,可操作性強,特別適用於某些資源應用的社會凈效益不能直接估算的情況。
二、市場價值法
市場價值法建立的依據是,生態系統質量不同所提供產品和服務質量與數量也是不同的。基本原理是將生態系統作為生產中的一個要素,生態系統的變化將導致生產率和生產成本的變化,進而影響價格和產出水平的變化,或將導致產量和預期收益的增加或損失。因此,可以通過產品或服務的產出水平計算出該產品或服務所依存的生態系統的價值量。
盡管市場價值法原理簡單,易於理解,但在實際應用中由於生態系統提供服務多樣,對產品影響強弱程度也有分別,且影響系數確定的難度較大,因而實際應用的相對較少。
三、防護成本法
防護成本法是指為了消除或減少生態系統退化的影響而投入的防護費用。防護成本法依據的原理是,增加費用用於防護措施,減少或完全阻止了生態系統退化,避免了生態系統退化消極影響所造成的損失,相當於獲得的收益。
盡管防護成本與生態價值存在差別,對生態價值的反映較為粗略。但是,防護費用法可以將對生態價值復雜的計量方法簡化為防護措施成本的測算,實際應用的較多。
四、恢復成本法
恢復成本也被稱為替代成本法,是通過計算恢復一項已經喪失的生態功能所需要的成本來估算其價值。恢復成本法依據的原理是,生態系統受到破壞以後,人們生產、生活和健康質量就會下降,投入費用消除這種損害,使人們重新獲得原有的生態服務享受,投入的成本可以作為生態價值的指標計量。
准確界定所需恢復功能是恢復成本法發揮效用的前提。例如河流泥沙的控制與減少需要經過上游綜合運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農業技術措施等,河流泥沙含量的微小變化意味著上游較大投入。
五、影子工程法
影子工程法也稱替代工程法,是用建造新工程的成本估算目標生態系統的生態價值,實質上是恢復成本法的一種特殊形式。影子工程法依據的原理是,採用人工建造一個工程來代替原有生態系統發揮服務功能,其所消耗的成本亦即生態系統的生態價值。
影子工程法比較適用於生態系統成分復雜、發揮功能機理復雜、影響生態價值因素較多且影響系數不容易確定的情況。一個生態系統涵養水源的生態價值難以量化,但是可以採用修建水庫或攔水堤壩實現同樣攔蓄總量,則替代工程的造價就是這一生態功能的價值。如歐陽志雲等估算出我國森林和草地攔截泥沙,減少江河湖庫淤積損失為154.21億元(歐陽志雲,1996)。
值得注意的是,替代工程可以是多樣的,但是不同替代工程其修建成本是不同的,用來估算出的生態價值也是不同的。並且,替代工程與目標生態系統在組成要素、結構、功能等方面的差別也是很大的。因此,影子工程法估算的生態價值也是一個參考值,並非生態價值的准確值。
六、旅行成本法
旅行成本法是用旅行費用為標准來衡量人們對某種非市場產品的偏好。旅行成本法主要是通過往返交通費、門票費、餐飲費、住宿費、設施運作費、攝影費、購買紀念品和土特產的費用、購買或租借設備費以及停車費和電話費等旅行費用資料確定目標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價值。因而,旅行成本法特別適用於休閑消遣生態價值的評估。
當然,旅行價值法也有缺陷,其所估算的生態價值量隨目標生態系統的交通條件、景觀價值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⑷ 生態服務功能評價概況
陸地植被是人類賴以生息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它不僅在為人類直接提供食物、葯材、原材料等生物產品時具有直接的資源價值,還具有防風固沙、保持表土、凈化空氣、涵養水源、滋養土壤、調節氣候、庇護物種等多種間接生態調節功能及生態服務價值; 同時具有為人類提供綠色景觀、促進文化發展等多種美學文化價值。
如何評定陸地植被的生態服務功能和其生態服務價值,是近年來國際生態經濟學和環境生態學研究的熱點問題。通過分析生態功能和價值,探索區域生態效益的經濟價值,對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與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通過研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經濟價值,使人們更明確地認識到植被的生產潛力和巨大的生態價值,從而激發起保護植被和建設生態環境的熱情。
森林不僅是木材、薪材、林副產品等的生產者,而且具有涵養水源、保持土壤、防護農田、固碳供氧、轉化太陽能、凈化大氣、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改善自然景觀等多方面的生態服務功能和價值。根據我們的調查和相關資料分析,雲峰山自然保護區在森林涵養水源和保育土壤的總價值約為 2. 58 億元。
⑸ 生態系統的價值有多大
隨著人類人口的增長,環保運動在政治書的力量也同時越來越大,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來問下面的問題,這片問時越來越大,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來問下面的問題:這片濕地 是否要保存,還是應該填平後蓋購物商場?這片樹林是否 應該砍掉來建造公寓?這類問題,實際上是價值觀問題。 現在這樣的生態系統,對於我們是價值高,還是將之轉化後 的價值高?
它並不是說我們應該實際“保持”任何生態系統。如果我們 進到熱帶雨林裡面,而保持了熱帶雨林一英畝內所有東西 的DNA的一份拷貝,之後砍倒這些樹木,鋪平,則我們仍 舊能享有隱藏寶藏的好處。更重要的是,這個論點忽視了 一項事實(在本書別處討論的),就是葯廠的化學家很快就 能設計出我們的葯物了,而不必在大自然中搜索它們。當 這過程開始加速進行時(而現在已經開始了),隱藏的寶藏 的價值就會下降。我不喜歡這種顯然是科技進步下的抵押品的社會政策。未被承認的服務你呼氣時,你肺中的二氧化碳就進入空氣,最後被植物 所吸收,代之以你吸氣時的氧氣。換句話說,全球生態系統 會凈化我們呼吸的空氣。佛羅里達州的大沼澤地,對於流 經它的水也有相同的功能。
“未被承認的服務”作為保持生 態系統的論點基礎在於:我們在世界上認為理所當然的許 多東西(像是空氣和水),都是全球生態系統運作的產品。 這理論指出,經濟學家在他們的計算中,從來沒有考慮到這 些因素。而考慮這些因素後,他們就會看出,生態系統的保 持,實在是比他們的調查所顯示的要有價值得多。你怎麼 可能回答“你要為你下一次呼吸付出多少代價”這樣的問題 呢?
然而,我要指出,接受這種類型的論點,需要我們在面 對環保問題的方式上做出根本性的改變。我們說的,不再 是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本身的重要性了,而是把注意力 集中在它們對於生態系統的成員——現代人(Homo Sapiens)的價值上了。然而,我相信這“未被承認的服務”的 論點,最終將是唯一能聚集足夠多的大眾對長時期環保工 作支持的一個論點。
⑹ 如何評價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價值
森林生態系統不僅有木材生產的直接功能,還有間接的生態功能和社會功版能,如固碳釋氧、涵養水源、水權土保持、凈化空氣以及休閑遊憩、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所以森林的興衰直接影響生態環境,從而直接關繫到全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目前,國際上還沒有統一的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評估指標體系,各國使用的體系都有一定差異。各國對於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評估的評價指標與方法,普遍採用替代市場技術和模擬市場技術兩種方法,最後提出了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價值建議。
⑺ 什麼是生態價值
生物多樣性的生態功能價值是巨大的,它屬於間接使用價值,主要與生態系統的功能有關。通常它並不表現在國家核算體制上,但如果計算出來,它的價值大大超過其消費和生產性的直接使用價值。根據資料,在全球水平上,生物多樣性提供的生命支持系統包括:
1.能量轉換,能量從太陽光到植物,再通過食物網進行再分配;2.有機物的貯存、釋放和再分配;3.養分循環,如氮、磷在「空氣—水體—土壤—生物」體系進行循環;4.水循環,凈化和分配水資源;5.氧分循環,通過植物和動物進行二氧化碳及氧氣交換。
這些功能構建的氣候環境給人類創造了一個適宜的生存條件。而這些功能的發揮,需要系統內許多物種的聯合行動和相互作用。在生態系統內部,各個物種在提高人類的生存及生活質量中都有特殊作用。例如,蜜蜂等傳粉者是生態魔術師,它們使大多數植物的繁殖成為可能;蜻蜓等是害蟲的天敵,因而也可以利用生物多樣性進行病蟲害的生物防治。
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將降低生態系統服務的頻率和容量。區域內物種的減少將極大地阻礙生態系統的循環,整個系統將變得不穩定。這種不穩定性將減弱系統對極端環境和災害事件(如洪災、旱災)的抵抗能力,並降低區域生產力。如果沒有自然界提供的這些服務,人類將不可能生存,更別說繁榮發展了。
⑻ 全球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濕地在全球的價值的多少萬億
濕地對於人類生活生產和自然生態系統的循環有重要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人類生活、工業和灌溉農業用水的水源直接來源於濕地,同時濕地也可向蓄水層(如地下水)補充水源,是最主要的水源存儲地。(2)濕地作為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過渡地帶,可以調節流量,在汛期可以調蓄洪水,在旱季可以補充水源,如鄱陽湖平均可消減長江湖口河段20%左右的洪峰,在枯季可以向長江補充400~500m3/s的水量。(3)在沿海地區濕地保持正常的淡水水位和流量,可以防止鹽水侵入。(4)沿海濕地的植被,如紅樹林,可以防止自然力(海嘯、風暴潮等)對海岸的侵蝕和破壞。(5)濕地具有滯留沉積物、營養物、降解有毒物質的功能。濕地生長的各種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浮游和食腐動物和微生物等各種有益生物,通過物理過濾、生物吸收與分解、化學合成與分解作用等,可以將進入濕地的污水、污染物中的有害有毒物種降解或轉化為無毒無害的物質,同時減少經濕地流向下游水體中的有害物種的數量,達到凈化自然水體的作用,被稱為「地球之腎」。(6)濕地具有保護生物遺傳和多樣性的作用,由於濕地集聚了豐富的生物種類,是天然的基因庫和種子庫。(7)天然濕地不但為水生動物和水生植物提供優良的生存場所,而且也為許多野生動物,尤其是為野生水禽提供了非常適宜的棲息、遷徙、越冬、覓食、繁殖的場所。(8)濕地是發展水運、休閑和旅遊重要基地,同時也是社會、文化、科學研究和教育基地。如美國每年到濕地觀鳥旅遊的收入就達幾億美元。(9)濕地直接為人類提供泥炭、木材、水果、肉類(魚、蝦、蟹、禽等)、蘆葦、葯材等天然產品源,為人類生活提供食物,為人類生產提供原料。(10)由於濕地有大面積的水面、植被和濕潤土壤,水面、土壤的水分蒸發和植物葉面的水分蒸騰,使得濕地與大氣之間不斷進行廣泛的熱量交換和水分交換,因此在增加局部地區的空氣濕度、調節氣溫以及降低大氣含塵量等氣候調節方面具有明顯的作用,進而影響到全球氣候和環境變化。
⑼ 生態浮床的價值
生態浮島,又稱人工浮床、生態浮床等。它是人工浮島的一種,針對富營養化的水質,利用生態工學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的含量。它以水生植物為主體,運用無土栽培技術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為載體和基質,應用物種間共生關系,充分利用水體空間生態位和營養生態位,從而建立高效人工生態系統,用以削減水體中的污染負荷。它能使水體透明度大幅度提高,同時水質指標也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別是對藻類有很好的抑制效果。生態浮島對水質凈化最主要的功效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富營養化物質,例如總磷、氨氮、有機物等,使得水體的營養得到轉移,減輕水體由於封閉或自循環不足帶來的水體腥臭、富營養化現象。
生態浮島通常用於生態修復城市、農村的水體污染,也用於建設城市濕地景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