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生態圈
Ⅰ 北汽昌河為了加速轉型,將如何打造新能源物流車生態圈
7月17日,在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支持助推下,以「E路先鋒 革故籌新」為主題的北汽集團城市新能源車物流車平台專場推介會在南昌召開。會上,北汽集團推出以北汽昌河為重要載體的全新新能源車物流平台。
1.0階段通過盤活存量,推出系列化產品,以豐富的產品線引導市場需求,固化電動物流車技術標准;2.0階段以開發具有空間特徵值的系列產品,圍繞空間、信息搭建服務平台,並協同行業機構制定新能源物流用車行業標准;3.0階段以聯合全球、國內物流巨頭打造智慧物流體系,通過建立業務標准化模型打造城市物流新業務形態,通過協同行業機構打造無人駕駛配送標准。
Ⅱ 華為攜手首批18家車企成立「5G汽車生態圈」
4月24日,華為聯合一汽紅旗、一汽奔騰、一汽解放、上汽乘用車、上汽通用五菱、廣汽新能源、比亞迪、長安汽車、長城汽車、東風小康、東風乘用車、北汽新能源、江淮汽車、宇通客車、奇瑞控股、金康賽力斯、南京依維柯、T3出行等首批18家車企正式發布成立「5G汽車生態圈」,加速5G技術在汽車產業的商用進程,共同打造消費者感知的5G汽車。
作為智能網聯生態圈的延展,本次5G汽車生態圈建立後,華為希望通過汽車增量部件的優勢、面向消費者1+8+N的全場景體驗以及5G網路解決方案的能力,向生態圈夥伴貢獻更多的技術、平台和創意,更系統地服務好車企開展5G汽車的創新驗證,帶給消費者更驚艷的體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現代汽車與英力士簽署諒解備忘錄,加速英國氫能源生態圈建設
日前,買車網Buycar從現代汽車集團官方獲悉,為加速推動全球氫能源生態圈建設,現代汽車聯手英國的綜合性跨國化工企業——英力士集團(INEOS)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將攜手構建集氫能源生產、供應、存儲,以及氫燃料電池車研發、燃料電池系統應用等於一體的綜合氫能源價值鏈,進一步探索氫能源相關領域的協作,致力於推動氫社會到來。
此外,雙方還將創造氫能源相關的其他業務機遇,積極在歐洲境內推廣氫能源經濟。作為在氫能源經濟領域積極活躍的地區,歐洲不斷加大氫能源相關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為順應歐洲地區的發展趨勢,雙方在簽署諒解備忘錄後,將成立由核心負責人組成的協商機構,與歐盟、歐洲各國政府及各企業開展密切合作,探索其他氫能源相關業務。英力士集團(INEOS)將以子公司INOVYN為主體,負責氫能源生產、供應、存儲等業務;而現代汽車則負責燃料電池系統的供應等。
憑借分別在化工領域以及燃料電池系統領域的技術實力,雙方計劃打造集生產、存儲、運輸、應用等於一體的氫能源價值鏈,堅持不懈推動氫能源生態圈從歐洲走向世界。英力士集團(INEOS)首席技術官(CTO)PeterWilliams表示:「當前,氫能源經濟不斷提速。此次協議簽署,為現代汽車和英力士集團(INEOS)提供了更大的機遇。未來,雙方將通力合作,為構建全球氫能源生態圈做出積極貢獻。」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汽車互聯網生態圈怎麼玩
互聯網生態圈也就是營銷生態圈
其實做生態圈很簡單,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是比較難的
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讓你懂得事情
你可以網路一下張旭閑,有詳解
希望幫到你
Ⅳ 國內18家車企與華為合作 組建「5G汽車生態圈」
據悉,華為集團聯合了國內18家車企共同合作,組成了「5G汽車生態圈」。該生態圈將著力於建設5G網路、5G技術發展以及技術應用等方面,促進「5G+車聯網」協同發展。
目前,這18家車企包括:賽力斯、南京依維柯、T3出行、長安汽車、比亞迪、長城汽車、上汽集團(上汽乘用車、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控股、江淮汽車、一汽集團(一汽奔騰、一汽紅旗、一汽解放)、東風集團(東風乘用車、東風小康)、廣汽新能源、北汽新能源以及宇通客車等企業(排名不分先後)。
廣汽新能源Aion V目前搭載了來自華為海思的新一代巴龍5000 5G晶元。該晶元是華為海思最新的5G基帶,在Sub-6GHz(低頻頻段)頻段達4.6Gbps,在毫米波(高頻頻段)頻段可達6.5Gbps。同時,該車還支持5G+V2X智能通訊系統,提升了用戶的駕乘體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都說汽車市場不景氣,為什麼捷途還能5個月賣46256台
誠然,正是在這位捷途銷售掌門人的帶領下,捷途速度成為了業界津津樂道的話題。2019年6月21日,在奇瑞控股集團河南工廠,借著捷途X95下線這一歷史時刻,汽車情報新媒體對奇瑞控股·JETOUR捷途營銷中心總經理李學用進行了一次深度專訪,揭開捷途速度背後的秘密。
問:如果沒記錯的話,去年3月份,就是在這塊熟悉的場地,當時我們見證了捷途X70(參數|圖片)和X70S(參數|圖片)兩款車的下線。如今,X70系列已經成為SUV市場的網紅爆品,而在主角換成捷途X95(參數|圖片)後,或將上演同樣的好戲。當然,這足以看出業界廣為傳頌的「捷途速度」之厲害。對此,您有什麼感想?
李學用:盡管捷途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覺得這些還遠遠不夠。眼下,我們還要再進一步,讓捷途速度再提速,做到捷途加速度。
因為,從2018年初捷途產品序列正式發布以來,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打造一個真正以用戶為中心,為用戶創造驚喜價值的汽車企業。所以,我們一直以用戶使用場景為核心構建「旅行+」生態圈,不斷完善用車體驗和感受,並為用戶創造驚喜,這是其他車企並未涉及的,也是我們的差異化優勢。
與此同時,這個微信群不是被動服務,每天都會在群里分享關於捷途產品的亮點和知識點,以此來讓客戶感知到捷途產品的魅力。比如說,捷途的電子手剎會在踩下油門踏板時自動釋放,但必須是駕駛員繫上安全帶的狀態。很多車主不知道還有這項功能,但是在我們的指導下,他們對於捷途產品和品牌的認知度在持續提升。
再說個小細節,在客戶過生日的時候,我們會為客戶購買玫瑰花和生日蛋糕,並且親自安排人送到客戶單位。這樣一來,在客戶的心中,捷途二字變得暖意十足。
【結語】通過上述深度交流,無論是定位、產品、營銷以及銷量等方方面面,都讓我們見到了一個更加成熟的捷途。毋庸置疑,這個「誕生」僅一年多的神奇小子,正在荊棘遍布的車市書寫著自己的傳奇。
Ⅶ 幹部不願輪崗,年輕人不思進取國有車企弊病為何進一步凸顯
當下,汽車行業「新四化」之風愈演愈烈,原本充滿優越感的車輛工程專業畢業生遭遇就業難,大部分銷售人員和工程師面臨轉型和再找出路,而對於大多數95後青年,未來將面臨怎樣的環境,沒有人知道!
寫在最後: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著力轉型升級、迎戰汽車「新四化」,站在新的起跑點上,人力資源管理也要同步調整和優化,車企尤其是國有車企特別需要通過更加靈活的制度促進車企人員的成長、內外部流動,只有這樣才能激發起活力和動能。如果不從體制機制上解決幹部輪崗難、年輕員工不思進取的問題,車企將無法突破現狀,而只能在無限地陷入高層人事調整的漩渦中尋找安慰自己的理由。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Ⅷ 互聯網時代"汽車生態圈" 誰才是最後贏家
備受關注的"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近日完美閉幕。來自全世界五大洲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政府官員、國際機構負責人以及專家、企業家等各方嘉賓圍繞"互聯互通•共享共治 ——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主題進行深入交流。
今年以來,隨著"互聯網+"話題的不斷升級,在汽車界、IT界也掀起了一輪驅動車聯網創新的多種生態模式探索之路。從全球IT巨頭蘋果造車,到泡泡網宣布與長安汽車合作,探索汽車研發決策新模式,再至樂視、小米進軍汽車領域,一時間IT企業都在積極尋求基於"互聯網"與"汽車"跨領域的創新融合,與此同時,德國知名汽車企業德國BORGWARD(寶沃)汽車也先於業界開始了"汽車工業4.0與互聯網+"的創新發展之路。
從各方積極探索汽車互聯網創新發展,到大咖們齊聚共同商議汽車互聯網發展之路,可以預見,汽車企業將面臨著全新的革新和洗牌。未來,在互聯網時代的大背景中,在汽車領域誰又將成為最後贏家?藉助本次大會舉辦契機,讓我們詳解當下互聯網時代的汽車生態。
蘋果模式:做顛覆需要投入的是更大手筆
早在今年上半年,有媒體問,蘋果是否會進入汽車領域時,蘋果高管們曾回答,汽車已經成為一種終極移動設備。雖然蘋果沒有正面回應,但在今年蘋果陸續從福特、賓士等汽車製造商及電池製造商A123Systems等公司招募頂尖研發人員,無疑證實了蘋果造車的龐大計劃。
雖然此前,戴姆勒CEO蔡澈、通用汽車集團前董事長鮑勃•盧茨等對蘋果此舉表示了懷疑。不過,也有人認為,智能化的今天,IT巨頭要比注重於機械化製造的企業更了解"智能"。正如蘋果要開發iphone時,也有一些手機移動製造商冷嘲熱諷,而今天移動終端基本上被蘋果所主宰。而蘋果曾言,將致力於讓車主安裝CarPlay系統,由軟體驅動系統所有程序,同時汽車將與手機互聯,由此也讓人想到,將蘋果IOS系統植入汽車當中,將汽車也納入到移動設備體系之下也不無可能。但蘋果能否帶來新的顛覆,從目前局面來看,蘋果似乎比傳統汽車企業更了解"智能",但是汽車製造是一個技術復雜的工程,對於蘋果來說,絕非一日之功便能將如此紛繁復雜的汽車系統吃透,所以在進軍汽車領域中,蘋果還有很多路要走。
互聯網企業:由概念向行動邁進需要的不僅僅是時間
"蘋果要造車"發布不久,國內一些互聯網巨頭也紛紛曝出投身智能汽車領域的消息,互聯網造車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從互聯網領域向需要繁冗復雜的汽車製造業進軍,讓人們看到的是互聯網企業的"豪氣"和"勇氣"。但汽車製造業與互聯網不同在於,它需要巨大的研發投入,研發周期長。互聯網汽車不是簡單地把手機功能集成到汽車上,更不是搞電子商務。互聯網汽車的前提是智能安全和完全電動化,目標是完全自動駕駛和高度人工智慧。因此,在互聯網企業進軍汽車領域後,更重要在於運用智能互聯思維與傳統汽車成熟的製造工藝完美結合。因此要在汽車行業取得成功,只有互聯網思維還遠遠不夠,互聯網企業能否成功關鍵在於互聯網巨頭們如何將汽車製造這一關吃透。
寶沃:傳統汽車"互聯網化"簡單更易行
創建於1919年的德國BORGWARD(寶沃)汽車曾以革命性的技術、全面的產品譜系、超過當時德國60%的出口份額成為德國第三大汽車生產製造商。在德國BORGWARD(寶沃)汽車集團的榮光歲月中,它給德國人的印象始終是將創新精神融入其血脈的汽車企業。在今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中,德國BORGWARD(寶沃)汽車發布了其創新產品BX7,此款產品基於BSP平台打造,裝載B-Link行車互聯體驗,盲區監測系統、搭載ELSD電子限滑差速器等,同時還向公眾宣布"資源鏈合、互聯共享"的創新商業模式,這種模式是以智能製造為主導,以互聯網為依託,藉助大數據將汽車工業4.0與互聯網+進行無縫融合,完成從供應鏈透明化、智能物流、柔性化生產、大規模個性化定製、互聯網營銷、車聯網服務的全產業鏈的智能化。
如果說IT領域造車更多得益於智能互聯思維,那麼德國BORGWARD(寶沃)汽車則更多地是在智能互聯思維下,依託傳統汽車平台,運用精湛的德國製造工藝而研發,擁有創新的生產技術及商業模式。總體來看,德國BORGWARD(寶沃)汽車的創新商業模式主要分兩部分:一是『智能工廠』,通過CPS(Commodity Promotion Solution)系統的建設,重點打造智能化生產體系,以及物聯網化的生產設施;二是『柔性製造』,主要體現在建立敏捷製造體系,為實時響應市場變化及客戶個性化需求提供最大可能性。
德國寶沃汽車"互聯網+",從消費者層面來看,主要是以互聯網為依託,整合移動社交、智慧車聯、智能服務、會員生態,全面滿足用戶多樣化汽車生活需求;從產業鏈層面來看,則更是實現社交化品牌傳播、O2O渠道建設、數字化產品體驗、零距離服務、以及互聯網金融、保險等全互聯網化服務的多元化信息平台。"
德國BORGWARD(寶沃)汽車雖然是以"互聯網"為思考原點,但在實施中,卻是憑借著傳統汽車技術、汽車工藝、汽車品質的資源積淀,尋求向互聯網平台的綜合跨越。從造車實力上來看,德國BORGWARD(寶沃)汽車要遠遠超越於互聯網企業。德國BORGWARD(寶沃)汽車開啟的模式更多的是基於互聯網資源化的整合,是對互聯網平台的綜合運用,而這種運用則更有助於精準掌握用戶需求,同時更便於為用戶提供更加契合需求的解決方案。通過德國BORGWARD(寶沃)汽車的發展路徑來看,德國BORGWARD(寶沃)汽車無疑是運用互聯網的思維模式對傳統汽車的全新升級。這種全新的互聯網思維模式將有助於推動傳統汽車企業實現新的商業革新。
互聯網時代,讓許多不可能的事情變為可能。但對於汽車而言,無論是IT企業介入汽車領域,還是汽車企業向"互聯網"領域延伸,雙方的實質都是基於互聯網理念和汽車生產經驗進行的全新融合。畢竟汽車領域已經發展了一百年,而一個汽車企業的建立和持續是經過數十年的積淀,絕非朝夕之間便能進行新的替代。對於蘋果而言,創新性的思潮是驅動其革新的動力,未來創新之車我們可以用時間去等待去驗證;對於互聯網汽車,我們仍堅持,吃透汽車、了解汽車、了解用戶的需求;對於寶沃,將成熟的汽車製造實力與現有的多元化互聯網平台融合,這種結合無疑是將最優質的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這既可以驅動汽車企業在互聯網思潮中進行不斷自我革新,同時還可以迎合用戶需求,提供更加滿意和便捷的多元出行體驗。
Ⅸ 車網互聯現在宣傳的車聯網生態圈具體指什麼
這個生態圈其實是樂乘盒子「1+3」車聯網新生態組合,即一個核心智能硬體(樂乘盒子)加上三大實用app功能模塊(樂乘app安全檢車模塊、車掙app返錢模塊、養車寶app維修保養模塊)。車主通過樂乘APP即可隨時隨地查詢車輛位置、360度全車故障排查、限行限號查詢、違章信息查詢、代駕保險服務等,還可通過車掙APP享受開車賺補貼、不開車返保費的功能。一年最多高達2200元返利。配合養車寶APP更可享受線下上萬家汽車後市場服務商家的優惠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