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縣
⑴ 生態縣發展建設規劃如何搞
生態縣的建設規劃需要遵循環境保護優先的原則、因地制宜的原則、量力而行的原則和便於操作的原則。生態縣的建設規劃,是以城市可持續發展理論、城市生態學理論、城市生態規劃理論為指導的。
在對國內外的生態縣建設的研究中發現,國外的生態建設規劃研究開始較早,迄今為止已經有許多城市順利完成了其生態化建設。而我國的生態縣建設規劃研究起步較晚,再加上經濟還不夠發達、科技還不夠先進,居民生態意識還不夠強,導致我國的生態縣建設規劃較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對生態縣的建設規劃研究顯得十分重要,也急需一個完善可靠的生態建設規劃實例。
⑵ 什麼是生態縣
中文名稱:生態縣
英文名稱:ecological county
定義: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各個領域基本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縣 級行政區域。
所屬學科:資源科技(一級學科);資源生態學(二級學科)
1、基本條件
(1)制訂了《生態縣建設規劃》,並通過縣人大審議、頒布實
施。國家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制度及地方頒布的各項環保規
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
(2)有獨立的環保機構。環境保護工作納入鄉鎮黨委、政府領
導班子實績考核內容,並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
(3)完成上級政府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三年內無較大環境事
件,群眾反映的各類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外來入侵物種對生態
環境未造成明顯影響。
(4)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指數在全省名列前茅。
(5)全縣80%的鄉鎮達到全國環境優美鄉鎮考核標准並獲命名。
⑶ 誰能告訴我,國家級生態示範區與國家級生態縣(市)的區別是必經步驟,還是兩個獨立的創建內容
近年來,環保部為了從整體上推動各地生態建設,在1990年代開始,在全國開版始生態創建。國家級權事態示範區是最初階段的創建目標,目前已不再創建;國家級生態區是較高階段的創建目標;更高的還有生態文明示範區。生態示範區與生態縣沒有必然聯系,可以不創建生態示範區而直接創建生態區,具體的指標可以在環保部網站上查到。
⑷ 國家生態縣市湖北有幾個
9月21日上午,環保部召開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現場推進會,公布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名單。
首批出爐的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共46個!湖北京山榜上有名!
湖北省唯一!
國家生態縣市,是對當地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成就的肯定,是一項光榮的稱號。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的誕生,意味著國家生態縣市正式「升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
⑸ 國家級生態縣的建設指標
1、基本條件
(1)制訂了《生態縣建設規劃》,並通過縣人大審議、頒布實施。國家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制度及地方頒布的各項環保規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
(2)有獨立的環保機構。環境保護工作納入鄉鎮黨委、政府領導班子實績考核內容,並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
(3)完成上級政府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三年內無較大環境事件,群眾反映的各類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外來入侵物種對生態環境未造成明顯影響。
(4)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指數在全省名列前茅。
(5)全縣80%的鄉鎮達到全國環境優美鄉鎮考核標准並獲命名。
2、建設指標 序號 名 稱 單 位 指 標 說明 經濟
發展 1 農民年人均純收入 元/人 約束性
指標 經濟發達地區 縣級市(區) ≥8000 縣 ≥6000 經濟欠發達地區 縣級市(區) ≥6000 縣 ≥4500 2 單位GDP能耗 噸標煤/萬元 ≤0.9 約束性指標 3 單位工業增加值新鮮水耗 m3/萬元 ≤20 約束性指標 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 ≥0.55 4 主要農產品中有機、綠色及無公害產品種植面積的比重 % ≥60 參考性指標 生態環境保護 5 森林覆蓋率 % 約束性指標 山區 ≥75 丘陵區 ≥45 平原地區 ≥18 高寒區或草原區林草覆蓋率 ≥90 6 受保護地區占國土面積比例 % 約束性指標 山區及丘陵區 ≥20 平原地區 ≥15 7 空氣環境質量 —— 達到功能區標准 約束性指標 8 水環境質量 —— 達到功能區標准,且省控以上斷面過境河流水質不降低 約束性指標 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 9 雜訊環境質量 —— 達到功能區標准 約束性指標 10 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 千克/萬元(GDP) 約束性指標 化學需氧量(COD) <3.5 二氧化硫(SO2) <4.5 且不超過國家總量控制指標 11 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 % ≥80 約束性指標 工業用水重復率 ≥80 12 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 ≥90 約束性指標 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 ≥90 且無危險廢物排放 13 城鎮人均公共綠地面積 m2 ≥12 約束性指標 14 農村生活用能中清潔能源所佔比例 % ≥50 參考性指標 15 秸稈綜合利用率 % ≥95 參考性指標 16 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便綜合利用率 % ≥95 約束性指標 17 化肥施用強度(折純) 千克/公頃 <250 參考性指標 18 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 % 100 約束性指標 村鎮飲用水衛生合格率 19 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 % ≥95 參考性指標 20 環境保護投資佔GDP的比重 % ≥3.5 約束性指標 社會進步 21 人口自然增長率 ‰ 符合國家或當地政策 約束性指標 22 公眾對環境的滿意率 % >95 參考性指標
⑹ 黑龍江省首批省級生態縣有哪些
首批:一共五個,網路上可以搜索到兩個:大慶市讓胡路區、杜爾伯特縣。而慶安現在已經是國家級生態縣了,或許首批省級應該有慶安。
黑龍江省首批省級生態市結果出爐 大慶市成首家
大慶市讓胡路區、杜爾伯特縣獲第一批省級生態縣區
黑龍江省第一批省級生態縣區考核結果出爐,全省僅有5個縣區獲此殊榮,大慶市就佔了近一半席位,讓胡路區、杜爾伯特縣榜上有名。
2001年黑龍江省人大審議批准了《黑龍江省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黑龍江省把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工程作為重點進行推進。《黑龍江省生態省建設「十二五」規劃》將大慶、伊春、大興安嶺和農墾總局等4個市27縣(市、區、農場管理局)確定為黑龍江省首批生態縣(市)建設試點單位。
第二批:
據了解,根據《黑龍江省省級生態縣(市、區)創建工作考核驗收與管理辦法(暫行)》的規定,大慶市薩爾圖區、龍鳳區、肇源縣、林甸縣,大興安嶺呼瑪縣、漠河縣,伊春市湯旺河區、友好區,黑河市愛輝區,雙鴨山市饒河縣,綏化市明水縣,牡丹江市東寧縣、寧安市,雞西市虎林市、密山市,農墾寶泉嶺管理局、農墾建三江管理局,哈爾濱市五常市、通河縣已通過省級生態縣(市、區)考核驗收。
⑺ 欠發達縣域如何推進生態縣建設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層次和基本細胞。筆者以為,欠發達縣域創建國家生態縣必須因地制宜,創新機制。 完善黨委負責制。縣委是基層黨組織的高端領導機構。由於生態文明建設體現了黨的主張、國家意志和人民意願,因此縣級黨委必須以更大力度、在更高層面上統一部署。 建立導向鮮明的的政績考核機制,提高生態建設在經濟社會年度目標考核中所佔的比重。建立體現生態建設的獎懲機制,縣委把對生態建設的重視程度,體現在幹部評優、任用、升遷等方面,實行生態建設「一票否決權」,對不重視生態建設、工作不稱職的幹部,摘掉烏紗帽。 完善幹部督導制。縣委組織部門可設立生態創建督導組,按照生態縣建設的時序進度計劃,對全縣生態建設工作進行督察推進。選撥熟悉業務、責任心強的後備幹部脫產到鎮村擔任督導員,代表縣委組織部門對鎮村幹部在創建工作中的履職情況進行跟蹤考察。督促指導鎮村按照生態創建指標要求,配套整體工程推進機制、落實重點工程建設任務。 完善資金聚合制。資金不足是欠發達縣份建設國家生態縣的瓶頸。當前要抓住國家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大環境基礎設施投入力度的契機,多渠道籌措資金。一方面,督促政府將生態創建投入作為財政支出的重點,優先予以保障,通過設立財政專項獎勵資金等形式,提高基層生態創建的積極性。 另一方面,督促政府整合資金集中使用。充分利用國家改善民生、保護生態的利好政策,在不改變資金性質和資金用途的前提下,把投向相近或目標一致、來源不同的各項資金,如環保引導資金、農村環境連片整治資金等,進行整合統籌安排等重點工程上,促進資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釋放生態文明建設的紅利。 與此同時,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鼓勵和引導社會和民間資本、外來資本和金融信貸參與生態縣建設,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運營主體企業化和運行管理市場化。 完善任務倒逼制。要以當地生態縣建設規劃為引領,對國家生態縣涉及的5項基本條件、22項考核指標逐一進行工程細化、落實牽頭部門、出台考評細則、優化監測指標、配套推進機制,建立以目標分解逼壓力、時間倒排逼進度、督察督辦逼落實、考核追究逼爭先的嚴格倒逼機制。 細化領導現場辦公督辦倒逼事項,圍繞重點工程開展實地督察,對項目推進提出建議和意見。邀請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督察生態縣建設情況,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呼聲。 完善效能監察制。建立定期督察通報制度,由縣紀監組織牽頭檢查、通報污水處理廠和生活垃圾壓縮式中轉站建設運行情況,明確推進措施。建立效能監察情況反饋制度,要求基層紀監組織每月向縣紀委、縣環保局報送所在鎮、部門的生態工程項目效能監察情況。實行領導掛牌督辦制度,對重大生態建設工程實行定領導、定責任單位、定責任人、定完成時間,包工程質量的「四定一包」責任制。對完成任務不及時、工作質量不高的單位,責成主要領導說明原因,公開通報批評;對因行政不作為或作為不當,完不成生態建設任務的單位和個人,實行行政問責制度。 完善城鄉聯動制。按照規劃主導一體化建設、治污採取一體化思路、考核實行一體化機制的思路,促進城鄉生態環境一體化發展,將農村污染物納入城市污染處理處置系統。縣城和中心集鎮的環境工程盡量向周邊農村延伸,提高農村環保技術裝備水平,建設和完善城鄉一體化的環境基礎設施。根據農村生態環境的特點,推廣生態循環型農業,搭建統籌城鄉環保的技術推廣平台,盡快形成經濟實用的農村污染控制技術推廣體系。建立一體化的監管機制,通過充實農村環保隊伍,把環境監管觸角從城市伸向農村,統籌城鄉環境監測資源,對農村環境進行常態化監測。 (作者:江蘇省射陽縣環境保護局)
⑻ 安吉是哪一年取得的國家級生態縣
安吉即安吉縣。
安吉縣位於東經119°14′~119°53′和北緯30°23′-30°53′之間,浙江省西北部,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區迅速崛起的一個對外開放景區,縣域面積18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萬人,建縣於公元185年,取《詩經》「安且吉兮」之意得名。
東鄰湖州市吳興區、德清縣;南接杭州市餘杭區、臨安市;西與安徽省寧國市、廣德縣交界;北連湖州市長興縣。
建縣於東漢中平二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安吉是聯合國人居獎唯一獲得縣,是中國首個生態縣,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地區,有中國第一竹鄉、中國白茶之鄉、中國椅業之鄉、中國竹地板之都之美譽,被評為全國文明縣城、全國衛生縣城、榮獲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全國首批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⑼ 國家級生態縣的概念簡介
1、國家級生態縣是一個生態品牌, 它代表著某縣(或縣級市)在生態建設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一種榮譽。從這一概念定義,我們可以看出,創建國家級生態縣,既要求生態保護,也要求經濟發展,是生態與經濟雙贏的協調發展。這種發展是建立在生態得到有效建設、 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基礎上的發展,是充分體現發展第一要務、以人為本的發展,是一種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所以,創建國家級生態縣,是一個縣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也是反映一個縣實現保護與發展雙贏的金字招牌。簡單地說,國家能夠授予你國家級生態縣這塊牌子,那就說明在某種程序上也認同或肯定了你這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路子,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發展了經濟,而且是在各個領域基本上符合了可持續發展, 而這也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真正含義。 2、國家級生態縣是綜合實力提升的榮譽獎章。根據《全國生態縣、生態市創建工作考核方案》,生態縣考核指標包括5項基本條件和22項建設指標,涵蓋了經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社會進步的方方面面,而且每項指標都有量化分值,比如對欠發達地區,要求農民年人均純收入不低於4500元,森林覆蓋率不低於75%,環境保護投資佔GDP的比重不低於3.5%,等等。因此,創建國家級生態縣,是經濟、社會、生態等全面發展和進步的綜合檢驗,是授予一個地區綜合實力提升的榮譽獎章。從在2006年第35個世界環境日表彰大會上,安吉被命名為中國第一個「國家生態縣」。各縣市特別是有條件的縣市都在積極努力地爭取。
3、國家級生態縣是正確政績觀的綠色獎杯。從國家級生態縣建設的考核要求看,5項基本條件全部是對一個地區生態環境工作上的要求,22項指標中,涉及環境保護的19條,佔86%。這些考核指標的設置,充分表明了這種考核的重點導向是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文明程度顯著提高。
⑽ 全國114個生態縣市
國家生態市(區、縣)名單(截止到2016年7月22日)
江蘇:高郵市(2014年國家環境保護部正式命名高郵第三批「國家生態市」稱號 )、張家港市、常熟市、崑山市、江陰市、太倉市、宜興市、濱湖區、錫山區、惠山區、吳江市、吳中區、相城區、高淳縣、江寧區、溧陽市、金壇市、武進區、海安縣、清浦區、金湖縣、六合區、通州區、海陵區、儀征市
上海:閔行區、崇明縣
浙江:餘杭區、天台縣、安吉縣、義烏市、臨安市、桐廬縣、磐安縣、開化縣、洞頭縣、慶元縣、泰順縣、新昌縣、淳安縣、寧海縣、仙居縣、慶元縣、江干區、象山縣、吳興區
北京:密雲縣、延慶縣
福建:永泰縣、海滄區、洛江區、南安市、東山縣、安溪縣、馬尾區、安溪縣、福清市、長樂市、翔安區、集美區、同安區、松溪縣
山東:榮成市
廣東:鹽田區、中山市,福田區、南山區、珠海市、斗門區、金灣區
四川:雙流縣,溫江區
江西:靖安縣、婺源縣、灣里區、浮梁縣、銅鼓縣
安徽:霍山縣、績溪縣、寧國市、岳西縣
河南:新縣
陝西:滻灞生態區、鳳縣
遼寧:東陵區、沈北新區
天津:西青區
湖南:長沙縣
內蒙古自治區:扎蘭屯市,鄂溫克旗
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