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缸雨林
1. 弱弱的問一句,雨林缸能做成全封閉,無通風的么
植物光合作用要呼吸的,全封閉對裡面的植物和微生物平衡,氣體平衡要求比較苛刻。植物單一或者種類少的是可以的。單一苔蘚全封閉悶養是可以持續的。至少半年沒問題。國外的科學家做封閉的生態圈實驗有試過一個球形玻璃容器內種鴨跖草科植物長達幾十年都活著的。雖然我不贊成這么干,但還是有成功的可能性。不能說完全不可能。
問題在於,雨林缸要體現熱帶雨林的生物多樣性,植物種類必多而密才可以表現出雨林特色。另外我們做雨林缸不是科學實驗,是擺在室內做一個景觀裝飾的。那就會有問題。
1、微生物,比如細菌。長期潮濕,會繁殖旺盛。很多植物受不了。容易發生細菌性腐爛病。對很多植物來說全封閉不健康,增加患病危險。
2、植物種類多了以後,對環境的要求就比較不同。苔蘚可以很濕,有些在水草缸甚至可以轉水,在水下活著。而蘭科植物的根需要透氣,需要和喜歡氧氣的共生菌共生。本身會有一些沖突和矛盾。
3、植物生長會逐漸長大。競爭性強的植物會生長很快,逐漸占優勢,滅掉競爭性差的植物。比如蕨類和薜荔會長得很快,爆缸。需要修剪保持缸的造景美感。你封閉完了無法維護修剪。時間久了,某種植物爆缸,就會變丑。你做缸的目的是為了美,不是為了丑。
做成全封閉,無非是為了省掉定時噴水、排水、通風,這3個系統。但失敗率會很高,且無法維護。如果不是超級高手,還是不要去嘗試。如果裡面還有動物。那這個生態平衡更復雜,世界著名的 生物圈計劃都失敗了。還是不要拿動物的生命隨便嘗試了。
以上個人建議,供參考。一家之言,參與一下而已。對錯都不重要。
2. 一個嚴肅的問題,雨林缸多久噴淋一次水合適
並沒有固定的答案。那要看你要照顧的植物長在哪,什麼植物。噴頭數量、方向如何。不同的季節也可以進行調整。一般3-8次都有的。而且每次噴淋的時間也是一個變數,有些缸噴幾秒,有些噴十幾秒。甚至二十幾秒。
一個原則就是,至少沉木、垂直面上附生的植物有一個干濕過程。苔蘚不會幹得收縮。就可以了。通過觀察,控制次數和噴的時間,缸里的植物狀態不錯,就是合理的。除了苔蘚,其他植物不能整天,或者長時間保持濕漉漉的。蘭科植物的根不能整天覆蓋著水膜,蘭科植物的根要有比較長的表面無明顯的水,能接觸空氣的時間。
自己按照這些原則去調整噴頭角度和噴淋次數、時間。每個缸的大小、造型、地理位置不同,不能規定一個固定的頻率和時間。這問題不難,有時間都能自己摸索。植物也不是過干、過濕一兩次就會死亡。他死前有大量的表現讓你明白它不舒服,它不好。都有機會調整。
比如你垂直面上有苔蘚。那很容易干,你的頻率就要多些,你噴頭主要就要先照顧它們,你要觀察噴淋水霧在缸里隨氣流流動的情況。盡量照顧好。耐濕的植物可以把噴頭主要對准它們,相對不能接收那麼多水的,比如蘭科植物,可以靠噴霧氣流帶動飄動的水霧去照顧。
這些不是什麼難事。不要用多久噴一次水來硬性規定全世界的缸。材料、植物、種植位置不同,不需要在這個問題上有統一答案。你也得不到統一的答案。
3. 雨林生態缸背景樹皮用什麼樹皮好
西班牙進口軟木樹皮:好加工、夠厚,形狀紋理夠美夠立體。缺點是寬度有限。專
櫟樹皮屬、香檳樹皮:好加工、夠大,有一定的紋理。缺點是不夠立體,比較薄。
柳樹皮:紋理還可以,厚度適中,比較容易種附生植物。缺點是尺寸不夠大,背面不夠平,形狀不夠好,不太好加工。
松樹皮:有一點紋理,缺點是太碎,需要拼接,不是很好用。
天然榕樹帶皮鋸面:紋理很好,形狀很美。缺點是量少難買,價格較貴,不是很容易種附生植物。
4. 雨林缸造景怎麼弄才自然
1、掩蓋好人工痕跡。沉木、杜鵑根、朽木、枯木等隱藏好鋸口、隱內藏好扎繩、隱藏好格子板容。背板盡量避免平面化,苔蘚覆蓋好人工加工的材料,如苔纖、植纖、各種布、蛇木板的平面。如果使用商品顆粒土,請用植物覆蓋好,不要展示出顆粒規整的水草泥。使用椰殼顆粒或椰土混一下表面。木頭和背景、假的山體等,外露的部分要接近自然形態,薜荔等植物的攀附可以很好提高自然感。運用好。
2、植物的搭配種植符合自然規律,地生的在地上,附生的在附生物上。植物錯落,種植排列不留太多人工痕跡。捆綁用的繩子、膠水、牙簽、處理一下,盡量減少暴露。植物的種植搭配,葉片大小顏色都有搭配。種類多一些。小葉子的植物在底部、背部、大葉子的植物在視覺的前面做少量點綴。視覺輪廓上才不顯得雜亂。
3、燈光要白色為主,顯出植物的自然准確色澤。不要紅藍光為主,那樣像路邊大保健的發廊。紅藍的光看起來本身就不自然。顯得低檔怪異。
4、植物生長過於旺盛要及時修剪,某種植物占優勢顯得雜亂無序,並且會危害其他植物的生存。時間長了缸里的植物品種就變少,失去美感,同時並不顯得自然。因為缸是景觀濃縮,植物單一看起來就丑,實際上缸里就不自然。
5. 雨林缸造景教程
1、放置背板
背板可以使用軟木樹皮,蛇木板,或者使用發泡劑DIY,也可以選擇方便的成品PU背景板,切割成合適的尺寸放在缸中。
2、製作假底
假底可以用陶粒,火山石,或者格子板架空,高度為2-5公分。
3、鋪上介質
盡量選擇顆粒介質,比如水草泥,赤玉土,桐生砂等等,混入少量的粗沙,泥炭,樹皮即可成為合適的介質。
4、擺放骨架
可以選擇沉木,杜鵑根,山藤,過江龍等擺成骨架,調整到自己滿意的位置,也可以輔以松皮石,石英石等石材做搭配。
5、地面植物
第一次種植植物時需要往介質中噴水,噴到手捏介質能成團但是沒有水分能捏出的程度,然後由後景至前景的順序將植物種到合適的位置。
6、附生植物
附生植物先將枯葉爛枝除去,然後使用魚線,電線,甚至熱熔膠粘到合適的地方,首次種完後一定要噴足夠的水,保持缸內的空氣濕度。
7、調整位置
造景完成後最好站在較遠的距離重新審視一下缸內的布景,尤其是對於那些種在沉木,樹枝,石頭下陰影處的植物,確認他們的位置能夠接收到足夠的光線。
8、調試設備
布景完成後必須對設備進行調試,確認燈光和噴淋的位置是否合適,是否正常工作。
(5)生態缸雨林擴展閱讀
「雨林缸」要復雜很多,除了在有水體的時候選擇過濾器和加熱棒外還有通風設備,噴淋設備,燈光設備,溫控設備等,並且雨林缸多採用相對密閉的缸體來隔絕缸內外的環境差異,因此雨林缸多了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在環境較為不利的地區,比如乾旱或者寒冷的的確也能維持一個微小的熱帶雨林環境。
雨林缸款式有長方形、橢圓形、方形等,大多擺放在居室或客廳內。長方形生態水族箱 壁掛水族箱 生態魚缸是目前較流行式樣,為生態水族箱 壁掛水族箱 生態魚缸中主要的造型之一。橢圓形水族箱其歷史較早,是家庭觀賞用較大眾化的魚缸,體積較小,移動方便,常置於書桌或茶幾上。
雨林缸可半嵌於牆壁或隔板上,佔地極少,酷似壁畫裝飾。進口豪華型生態水族箱 壁掛水族箱 生態魚缸很適合飼養海水觀賞魚和熱帶魚的七彩神仙,但由於從材質到製作都很講究,因此價格很高。
6. 熱帶雨林缸的照明用植物等費電嗎
熱帶雨林缸一般不需要特別的保溫。
因為
1、一般熱帶雨林缸都是放在室內觀賞用。而且是有人出入的室內。沒有人的地方是不會放的。既然是有人的室內。就一定會提供人呆得住的環境溫度。你無法想像一個零下好幾度的客廳或者商業場所里人能呆得住。
2、熱帶雨林缸的燈光系統會在一天里提供至少10個小時的照明的同時額外提供熱量。什麼燈都會發熱。這個熱量確保缸內溫度在5度以上是不難的。一天開燈照明16個小時沒有什麼問題的。我常年都這么開。
如果,你不幸在一個北方的沒有供暖的場所放了雨林缸。或者辦公場所放假無人不供暖。那你就開空調吧,辦公室開著空調維持15攝氏度以上的溫度。
如果既沒有人,也沒有空調,你為啥要在這么個鬼地方放雨林缸呢?有人住的房間里溫度是不會低到零度以下的。維持5-6度我相信並不難。大多數熱帶植物都可以忍受這個溫度。何況還有燈。
如果你是擔心動物。那你就把動物單獨取出來另外飼養好了。
7. 熱帶雨林缸養什麼爬寵好呢,要
雨蛙,箭毒蛙,雨林類的蜘蛛等都可以。只要是雨林生物就行。
8. 雨林缸問題
雨林缸, 在國外也叫做vivarium, 是以熱帶雨林生境為主題的植物景觀。以熱帶雨林的林床,林間甚至林梢植物為主景,配合枯木,石頭,藤蔓等,營造出叢林一角,或者臨水叢林的景色,並且為了體現造景的生動性,也會在其中飼養體型微小的動物,比如昆蟲
9. 製作生態雨林缸怎麼收費的
不是很理想,生態棉吸水性保水性比較強。底土一般大家都希望盡快瀝干水,保持透氣。缸里一天噴霧好幾次,底土絕不可能缺水。沒有必要用很能保持水的材料墊。你直接用格子板和尼龍網格水不好嗎?如果不想做底濾,還是不要用什麼生態棉了,那東西吸水長細菌,沒什麼好的。
10. 雨林缸的概念
很多人對熱帶雨林的印象是遮天蔽日的叢林,給人以無限神秘之感。但其實熱帶雨林不但神秘而且美麗,它是地球上動植物種類最多的地方,孕育著眾多令人驚嘆,艷麗無邊的動植物。雨林不僅養育著數量龐大的動物種群,其本身還在生長過程中向大氣源源不斷地提供著生命賴以生存的氧氣,因此雨林也被稱為「地球之肺」。
「雨林缸」的造景就是以雨林地以及附生植物為主,著重於模擬熱帶,亞熱帶的叢林景觀。它是熱帶雨林在尋常人家中的縮影,是家中的微雨林。
隨著穹頂之下的熱播,來關於空氣污染的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各種各樣的空氣凈化器銷量節節攀高,甚至連一些綠色植物一旦套上了吸附甲醛,吸附PM2.5的名頭也立刻成為了暢銷貨。但是光靠家中擺放1,2盆植物是遠遠達不到效果的,相比之下「雨林缸」中高密度的植物群落要有效得多,可以說雨林缸是純天然的空氣凈化器,家庭的綠肺
在進化史上從第一批蕨類植物誕生開始,植物花了整整2.6億年才進化出第一朵花,或許一般人很少去思考花出現的意義,但花的出現改變了植物的繁殖方式,使得植物的足跡能遍布整個星球。雨林缸中的相對穩定的微環境可以滿足許多開花植物,甚至於滿足難養的蘭花對環境苛刻的需求。
植物不單單只有花才有顏色,許多林床植物葉色出奇的美麗,堪稱雨林中的寶石,但是市面上卻很難見到他們的影子,原因在於這些植物很嬌嫩,既怕干也怕澇,還需要很高的空氣濕度,唯有在雨林缸中這些植物才能生長。
雨林缸的封閉環境適合蛙類,守宮,變色龍,以及各種昆蟲。在這里養動物絕不會有臭味,因為那裡是個生態系統。缸里的植物為動物提供了棲身之處和新鮮的氧氣,動物的糞便被微生物快速分解後直接為植物吸收。
但是由於家庭環境的地域特殊性,為了維持缸中相對高濕度的小環境,雨林缸一般採用封閉式的結構。而且為了滿足一部分對生長環境要求比較高的動植物,雨林缸對燈光,通風,溫濕度控制等設備也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