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世界
㈠ 世界生態設計大會是什麼
世界生態設計大會是由中國工業設計協會聯合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設計組織、機構、企業以及院校等發起的世界生態設計產業發展會議,旨在於全球范圍內促進設計與生態、社會的融合可持續發展,促進國家、地區間設計交流與合作。大會以開放、合作為宗旨,以資源。平等、共享、共贏為原則,歡迎全球各個國家的生態設計組織以及產業資源的加入。
㈡ 我國及世界其他國家為什麼要提出要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
(一)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
(二)生態文明建設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保障。
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藍天白雲、青山綠水是長遠發展的最大本錢。良好的生態環境本身就是生產力,就是發展後勁,也是一個地區的核心競爭力。目前,我國是世界上能源、鋼鐵、氧化鋁等消耗量最大的國家。2012年,煤炭消費總量近25億噸標准煤,超過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總和;10大流域中劣V類水質比例佔10.2%。如果繼續沿襲粗放發展模式,實現十八大確定的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那麼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將難以想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也將化為泡影。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必須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再造生態環境新優勢,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努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三)生態文明建設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頭頂著藍天白雲,在清潔的河道里暢快游泳,田地里盛產安全的瓜果蔬菜……這些是人民群眾對生態文明最樸素的理解和對環境保護最起碼的訴求。今年以來,我國一些地方的霧霾天氣、地下水等污染問題集中暴露,群眾反映強烈。人民群眾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在治氣、凈水、增綠、護藍上下功夫,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四)生態文明建設是黨提高執政能力的重要體現。
人民群眾對環境問題高度關注。我們黨一貫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把環境保護確立為基本國策,把可持續發展作為國家戰略。多年來,我們大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取得顯著成績。面對可持續發展的時代潮流,面對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新趨向,面對人民群眾對環境保護的期待和訴求,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增強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一項戰略任務,持之以恆加以推進,不斷抓出成效。
㈢ 世界生態環境狀況
生態環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組成的各種生態系統所構成的 整體,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並間接地、潛在地、長遠地對人類的 生存和發展產生影響。生態環境的破壞,最終會導致人類生活環境的惡化。 因此,要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就必須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我國環境保 護法把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作為其主要任務之一,正是基於生態環境與生 活環境的這一密切關系。生態環境與自然環境是兩個在含義上十分相近的 概念,有時人們將其混用,但嚴格說來,生態環境並不等同於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的外延比較廣,各種天然因素的總體都可以說是自然環境,但只 有具有一定生態關系構成的系統整體才能稱為生態環境。僅有非生物因素 組成的整體,雖然可以稱為自然環境,但並不能叫做生態環境。從這個意 義上說,生態環境僅是自然環境的一種,二者具有包含關系。
1。節約資源 減少污染
(1)節水為榮,隨時關上水龍頭,防止滴漏。
(2)慎用清潔劑,盡量用肥皂,減少洗滌劑中的化學物質對水的污染。
2。綠色消費 環保選擇
(1)用無鉛汽油、無鎘鉛電池、無磷洗滌劑,減少水與空氣的污染。
(2)購買低砩家用製冷器具、無砩發用摩絲,減少對臭氧層的污染。
3。重復使用 多次利用
盡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減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備購物口袋或提籃。
4。分類回收 循環再用
不亂丟棄廢電池、廢塑料等垃圾、廢物;將垃圾分類投放,變廢為寶,使資源循環再生,造福人類。
5。保護自然 萬物共存
不獵殺、使用珍稀動物和受保護的動物,關愛與保護野生動植物;植樹造林,愛護我們身邊的每一寸綠地、每一株花草、每一片樹木。
6。講究衛生 保護環境
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製造噪音。
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倡導同學門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也建議叔叔阿姨們加入我們的隊伍中來,為保護環境、造福後代貢獻自己的力量。因為: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㈣ 我們祖國生態環境在全世界位居第幾
這幾年我們國家的生態環境在不斷變化過程中,是變得越來越好了,現在中等吧
㈤ 世界4大生態工程是什麼
前蘇聯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計劃、
美國的羅斯福大草原林業工程(1935年,震驚世界的黑風暴降臨了,裹挾著大量新耕地表層黑土的西風「長成」了東西長2400公里、南北寬1440公里、高約3公里的「黑龍」,3天中橫掃了美國2/3的地區,把3億噸肥沃表土送進了大西洋。黑風暴所經之處,農田水井道路被毀,小溪河流乾涸,16萬農民逃離西部地區。這一年的美國農業損失慘重,糧食減產一半以上。事後美國不得不專門制定「農業復興計劃」,推行免耕法,建立了國民資源保衛隊,實施世界四大造林工程之一——「羅斯福生態工程」,沿西經100度線種植了一條寬100英里、縱貫美國的防護林帶,恢復了這一地區的自然環境,才避免了黑風暴的繼續肆虐。)
北非五國的綠色壩工程 (綠色壩項目是世界級造林工程。為防止撒哈拉沙漠的不斷北侵,北非的阿爾及利亞從1975年起沿撒哈拉沙漠北緣大規模種植松樹。該工程延伸到鄰國摩洛哥和突尼西亞,綿延1500公里。理論上講,該工程能使阿爾及利亞林地面積每年擴展10%。但實際上由於在沒有弄清當地的生態水和生產水資源狀況和環境承載力之前盲目用集約化的方式和單一外來物種搞高強度的生態建設,結果使生態建設反而變成生態災難:缺水多病蟲害的松樹純林有一半未能保存,另有30%成為殘次林,沙漠依然在向北擴展。現在該國每年損失的林地超過造林面積。
還有中國的三北防護林工程
㈥ 世界四大生態工程是什麼
前蘇聯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計劃、美國的羅斯福大草原林業工程和北非五國的綠色壩工程
㈦ 寫出十個世界上的生態學家和環境家
德國生物學家海克爾
瑞典博物學家林奈
法國博物學家布豐
R. May 羅伯特-梅
Ilkka Hanski
Bazza
P. Om
Brian Morton
㈧ 世界生態環境惡化在什麼年代開始
1962年美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出版了一本名為《寂靜的春天》的書,書中闡釋了農葯版殺蟲劑滴權滴涕(DDT)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作用,由於該書的警示,美國政府開始對劇毒殺蟲劑問題進行調查,並於1970年成立了環境保護局,各州也相繼通過禁止生產和使用劇毒殺蟲劑的法律。該書被認為是20世紀環境生態學的標志性起點。 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聯合國發起,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第一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提出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是環境保護事業正式引起世界各國政府重視的開端
環境惡化應當是屬於四十年代開始。
㈨ 世界上最著名的生態建築和基地有哪些
全球十大綠色生態建築:
1.生態之塔
英國建築師福斯特設計的法蘭克福商業銀行總部大廈被冠以「生態之塔」、「帶有空中花園能量攪拌器」的美稱。49層高的塔樓採用弧線圍成的三角形平面,其間圍合出的三角形中庭,如同一個大煙囪,可以讓辦公空間進行自然通風,達到節能的效果。據測算,該樓的自然通風量可達60%。三角形平面又能最大限度地接納陽光,創造良好的視野,同時又可減少對相鄰建築的遮擋。
2.蜂蘭生態房
英國科茨沃爾德自然保護內出現了一幢外觀奇特的生態房,其設計靈感來源於蜂蘭。這座房屋佔地550英畝,,沿湖而建,是一座生態環保的住房。建造房屋所用的材料來自廢棄的沙礫。同時,它廣泛地應用地下熱能、雨水、太陽能以及風力解決整座房屋的日常需求。它的設計者沙拉·費瑟斯通還曾參與倫敦奧運村的設計。
3.蒲公英之家
對建築物進行立體綠化是一種重要的節能方法,即將植物攀緣在建築外牆上或種植在屋頂平台和空中庭園中,使其成為外圍護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據測算,建築外牆綠化後,可使冬季熱損失減少30%,夏季建築的外表面溫度比鄰近街道的環境溫度低5攝氏度。日本建築師藤森照信設計的東京蒲公英之家,就是立體綠化的典型實例。
4.和平王旅館
和平王旅館位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在這家旅店寬大的房間能看到水面和熱帶雨林,經過一天的徒步旅行或釣魚之後,旅客還可以進行溫泉浴。它建造在海港上停泊的遊艇上,並充分利用水能和太陽能,盡量少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可以為遏制全球氣候變暖作貢獻。
5.綠洲酒店
這個酒店位於埃及的錫瓦綠洲上的白山腳下,擁有在世界上罕有的樸素原始的自然風光和舒適的溫泉。因為有自然的屏障,使它冬暖夏涼。這個酒店沒有從外面運送建築材料,充分採用了當地產的沙石,酒店的一部分甚至就在山洞中。這個酒店從不供電,由此也可以大量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遊客可以在晚上盡情享受燈籠和燭光帶來的樂趣
6.太陽能度假村
夏威夷馬納拉尼度假村是全球最環保的度假地之一。度假村擁有佔地12000平方米的光電太陽能系統,是世界上利用太陽能發電最多的一家豪華度假酒店。度假村在發展綠色能源方面做出的成績,獲得環境保護組織和政府能源部門頒發的諸多獎項。
7.生態賓館
帕來索-西西姆生態賓館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海邊,可提供15個寬敞舒適的俯視青綠色墨西哥灣的小屋,坐屋子裡不時可以看到當地十分有名的成群結隊的火烈鳥。這個賓館是根據最嚴格的環保要求設計起來的,它採用的建築材料是泥土、木材和草,既節能又環保。這里有採用環保的生物過濾方法的再循環水,還有利用太陽能加熱的游泳池。
8.叢林旅館
薩哈叢林旅館位於厄瓜多的一處密林中,遊客可以坐在旅館的房間里看到樹林里美麗的小鳥,聆聽到小鳥婉轉的叫聲。據當地人講,這片樹林里至少有60種鳥兒。這片叢林旅館全部採用本地的一些可持續使用的材料建成,設計十分合理,不會對樹林的生態帶來破壞,叢林旅遊業的可觀收入使得當地政府放棄了工業,這樣就使得森林可以免遭工業發展的破壞。
9.回收雨水的吊腳樓
斯里蘭卡丹布拉的坎達那瑪酒店的附近有兩處世界自然遺產。坐在酒店客房的陽台上,可以欣賞到壯美的山區風光。這處酒店被設計成吊腳樓,這種設計店通過了國際「節能與環保設計優先計劃」的認證,因為這是一種環保的設計,它可以讓雨水順利流入酒店下的雨水回收池中,不會讓寶貴的雨水被浪費掉。這些回收的雨水可以為遊客和工作人員提供游泳、洗浴、飲食等日常生活用水。
10.製造肥料的客棧
酒店裡的人流量相對較大,每天會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這其中有不少有機垃圾,如果任其自然腐敗,會發出難聞的臭味,污染環境。哥斯大黎加的布蘭卡鄉村客棧利用生活有機垃圾製造肥料,提供給客棧周圍的有機咖啡農場使用,而且這個客棧還盡量回收利用其他廢棄物。這個客棧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隱藏在密林之中,遊客坐在房間里就可以觀賞到森林和附近的火山。
㈩ 世界最著名的生態城市是怎樣建成的
庫里蒂巴是巴西南部主要城市,和溫哥華、巴黎、羅馬、悉尼同時被聯合國首批命名為「最適宜人居的城市」,有「世界生態之都」的美譽。在此之前,我們很難想像在南美洲居然有這樣環境的城市。
人口的增長.交通的阻塞、環境的污染是當今世界各大城市面臨的共同困擾。作為巴西第五大城市的庫里蒂巴也不例外,擁擠不堪的街道、垃圾遍布的環境、不斷的洪澇災害曾經使庫里蒂巴呈現一派衰敗的景象。然而,自1971 年一位年輕的市長上任後,庫里蒂巴不僅從嚴重的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中解脫出來.還將該市建設成為一座非常自然化、人性化的世界生態之都.從而被聯合國命名為「最適宜人居的城市」。這其中的奧秘不是很值得研究和深思嗎?
(1)城市綠地可以放牧
庫里蒂巴是世界上綠化最好的城市之一,人均綠地面積581平方米,是聯合國推薦數的4倍,其綠化的獨到之處是,自然與人工復合,即使是在鬧市的街邊也聳立著不少參天大樹。它們是在這里土生土長的,樹齡有的已經100多年,有的樹比城市還古老(該城市有200多年歷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庫里蒂巴的市樹———巴拉那松,此樹樹干通直,華蓋如雲,遠遠望去,似一支支高聳入雲的倒張的雨傘,點綴著市內的公園,布滿城郊山野。
庫里蒂巴的人工綠化注重樹種的多樣化配置,既考慮到城市美化的視覺效果,也考慮到野生動物的棲息與取食。全市大小公園有200多個,全部免費開放。此外,庫里蒂巴還有9個森林區。
庫里蒂巴城市草地中一部分是天然的,可以放牧,不怕踩踏;人工草地使用的也是生命力與適應力極強的鄉土草種,都直接與公路和步行道相接,與城市建築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2)公園禁止鋪設硬質路面
庫里蒂巴位於兩條大河流之間,另有5條小河流經該市。在城市建立後的兩個多世紀里,人與河是和睦相處的。但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情況發生了變化,移民開始定居在河流泛濫的低凹平原上,人與河水爭地,洪災越來越多。市政府花費數百萬美元建造分洪工程亦無濟於事。後來市政府實施變抗洪斗爭為保護河流的新戰略,頒布了一系列嚴格保護河岸的法律,讓人們遷出最高水位以下的居住地,將其變成沿江公園和分洪蓄洪的湖泊濕地。每個湖泊現都已成為供人休閑的新建公園的核心。這種不與河爭地,順應自然的做法果然終止了洪災。其費用也比傳統的修築堤壩和分洪抗洪花費少。
為了切實保護自然生態,市政府還禁止在公園鋪設硬質路面,公園里的步行道多為可滲水的土路;在遊人集中的景區、景點,用來遠眺的平台則使用架空的網狀金屬裝置,可透光、透水、透風。所有這些措施,既是為了保護自然系統的健康性和完整性,也是為了維護城市的水資源循環,使雨水落下後能夠在原地浸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