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植物
『壹』 植物有哪些生態習性
第一,會受麻醉的「神經系統」。誰都知道,病人動手術之前要進行葯物麻醉,使神經系統失去應有的敏感性,這樣開刀時就不會感到痛苦。最近科學家們發現,植物也有「神經系統」,既然如此,用在人體中的麻葯,是否也會使它失去感覺呢?
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法國和德國的幾位生理學家,選用乙醚和氯仿等普通麻醉葯,對含羞草進行麻醉實驗。結果那些「服用」麻醉葯的含羞草,不論怎樣用手觸摸,那原來很敏感的葉片,這時卻像著了魔似地無動於衷。過了一段時間後,也許是麻葯效果消失,它才重新恢復敏感性。看來植物也會被麻醉,而且在麻醉劑的濃度、麻醉起作用和消退的時間方面,與動物的反應很相似。
後來科學家又發現,許多其他植物也有類似情況。比如一種小櫱屬植物的雄蕊有敏感的「觸覺」,但經過嗎啡處理後,就會變得麻木不仁。還有眾所周知的食蟲植物捕蠅草,經過乙醚麻醉葯的噴灑,雖然知道可口的小蟲子已進入自己巧設的陷階,但卻無力合攏「牢門」,只能眼睜睜地瞧著美味佳餚在眼皮下逃生。
植物是怎樣被麻醉的呢?植物麻醉過程與動物很相似,它們都是通過細胞膜的離子來傳遞電沖動。當植物受到麻醉後,細胞膜結構被破壞,「神經」傳遞就被阻斷了。
目前,有關植物麻醉還有許多謎沒解開,特別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本身充滿麻醉劑的罌粟(製造鴉片的植物),為什麼不被自己的麻醉劑所麻醉呢?
第二,預測災禍的警報系統。植物生理學家最近發現,有些植物不僅能對外界變化作出相應反應,而且還具有一套預測災禍降臨的獨特本領。
有一位名叫鳥山的日本學者,專門研究植物如何預測地震。他選擇合歡樹作為對象,用高靈敏度的記錄儀器,測量合歡樹的電位變化。經過幾年的努力,他驚奇地發現,在打雷、火山爆發、地震等自然現象發生之前,合歡村內會出現明顯的電位變化和突然增強的電流。例如,他所研究的那棵合歡樹,1978年6月10日~11日突然出現極強大的電流,結果6月12日下午5點14分,在附近地區發生了7.4級的地震。10多天後餘震消失,合歡樹的電流才開始恢復正常。1983年5月26日中午,日本海中部發生了7.7級地震,鳥山教授在震前20多小時,又一次觀察到合歡樹異常電流變化。實驗表明,合歡樹能預測地震,具有相當的可靠性,這給我們准確預報地震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
第三,辨別方位的定向系統。人和動物知道上下左右,東西南北,植物也不例外,具有相當精確的定向能力。
美國有一種萵苣植物,它的葉面總是和地面垂直,而且幾乎無一例外地朝著南北方向,因此人們把它稱作「指南針植物」。指南針植物的葉片為什麼會有這種獨特的習性呢?有兩位植物學家發現,指南針植物只要一遮蔭,葉片的指南特性就消失了。因此他們斷定,葉片指南一定與陽光密切相關。後來他們又進一步發現,葉片的指南特性對植物生長很有利。因為中午陽光最強烈,垂直葉片的受光面積極小,能大大減少水分蒸騰;而在清晨和傍晚,葉片又可以在耗水少的情況下進行較多的光合作用。這樣,指南針植物能在乾旱的環境條件下,得到較好地生長。
好多年前,曾有人提出一個古怪的問題:植物的根為什麼只朝地下生長?這個問題看來很簡單,但要仔細回答還真不那麼容易。最近,幾位美國科學家為了解答這個問題,對玉米、豌豆和萵苣的幼苗進行了專門的研究。他們發現,植物根冠的細胞壁上積累著大量的鈣,尤其在根冠的中央區密度最大,因此他們認為,除了地球重力場的影響外,鈣對控制植物的根向地面生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於植物方位定向能力的例子舉不勝舉,只要留心,你也一定會發現許多這方面的有趣現象。
『貳』 植物的生態習性是怎樣的
植物生態習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指植物長期進化過程中和生態環境之間所形專成的多種多樣的生態屬適應性以及植物群落、生態過程變化的多樣化。植物生態適應性使得它們在各自的生態系統中占據了一定的生態位,讓它們能夠穩定地生存在各自特定的環境條件。如寄生植物、腐生植物、共生植物、食蟲植物以及熱帶雨林中的絞殺植物等。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生態系統通常是以植物的物種獲生活型來命名的,因此生態系統的多樣性離不開植物。我國國土遼闊,氣候和地貌類型復雜,南北跨越熱帶、溫帶和寒帶三帶,高原山地約佔4/5,河流縱橫,湖泊星羅棋布,海岸線漫長,復雜的自然條件使得我國的生態系統極其豐富多樣。我國的陸地生態系統中有森林212類、灌叢113類、草甸77類、沼澤19類、紅樹林18類、草原55類、荒漠52類、凍原及高山墊狀植被17類;在水生生態系統中有各類河流生態系統、湖泊生態系統以及海洋生態系統等;此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農田、果園、防護林等農田生態系統,不勝枚舉。
『叄』 植物的生態特性是什麼
應該是光合作用什麼的吧
植物生態
植物生態是指含有葉綠素的非單細胞植物。一般性地可以理解為顯綠色的植物。綠色植物的葉、莖中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其實質是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糖類時釋放出氧氣及能量。
『肆』 室內生態植物有哪些種類
一般情況下都是養發財樹,幸福樹,平安樹,富貴竹,龜背竹,紅掌,鳳梨,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
『伍』 植物在生態中有哪些重要性
植物在生態系統中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廣泛分布於陸地、河流、湖泊和海洋。
他們利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氮並放出氧氣;產生有機物質,是食物鏈中重要的一環;植物的蒸騰作用是地球水循環的一部分;同時還具有防風固沙,減少地表徑流、減噪、滯塵等作用。
由此可見,植物在生物圈的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處於關鍵的地位。
植物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
(一)、植物是自然界中的第一性生產者。
(二)、植物在自然界物質循環中的作用。
(三)、植物對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的作用。
(四)、植物是自然的基因庫。
(五)、植物是發展國民經濟的重要物質資源。
『陸』 怎樣確定植物的生態類型呢,如中生,濕生,濕中生
根據植物對水分的不同需求可將其分為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濕生植物、水生植物四大類。
旱生:能長期忍受乾旱環境,正常生長發育的植物類型,多見於雨量稀少的荒漠地區和乾燥的低草原上。我國園林中常見的旱生植物有樟子松、小葉錦雞兒、大王椰子、三角花、仙人掌類、雪松、白柳、構樹、黃檀、榆、朴、胡頹子、山裡紅、側柏、檜柏、臭椿、槐、黃連木、君迂子、合歡、紫藤、紫穗槐等,是旱生景觀造景的良好樹種。
中生:大多數植物屬於中生植物,不能忍受過干過濕的條件。如在中生環境下生長最佳。
濕生:這是一類抗旱能力最小的陸生植物,需要生長在潮濕的環境中,若在乾燥或中生的環境下,則常導致死亡或生長不良。常見的濕生植物有落羽松、池杉、墨西哥落羽松、水松、垂柳、楓楊、苦楝、烏桕、三角楓、絲棉木、夾竹桃、榕屬、千屈菜、黃花鳶尾等。
水生:生長在水中的植物為水生植物,根據其在水域中的不同位置可分為3類。
挺水植物:植物體的大部分露在水面以上,如蘆葦、香蒲、荷花、鳶尾等。
浮水植物:葉片和花漂浮在水面上,如睡蓮、浮萍、鳳眼蓮、荇菜、萍蓬草、滿江紅等。
沉水植物:植物體完全沉沒在水中,如金魚藻、菹草等。
『柒』 野生植物對生態有哪些作用
有一種植物消失了,以這種植物為食的昆蟲就會消失。某種昆蟲沒有了,捕食這種昆蟲的鳥類將會餓死;鳥類的死亡又會對其他動物產生影響。所以,大規模野生植物毀滅會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產生嚴重後果,所以保護野生植物是維護地球生態平衡的重要環節。
『捌』 根據植物對生態的適應該如歸類植物
園林景觀工程復中,進行植物配製置時,應結合綠地的功能和藝術要求及實際情況,科學的選擇好植物材料。第四、植物材料多樣性原則。充分考慮植物季節變化特性,以保證四季觀賞效果。同樣在植物配置時,應科學的進行選擇,分別從喬木層、灌
『玖』 適合生態園種植的植物
主要以「天然」、「綠色」、「生態」為主題,生態園里的裝飾應該簡直,就是一個微型的生態系統,要有小船、池塘、沙灘、噴泉、涼亭、溶洞等不同的主題風格,耐陰植物多用一些,如:橡皮樹、孔雀竹、榕樹、鳳梨、酒瓶蘭、吊蘭、常春藤、萬年青等等。還可以在有陽光的地方種幾棵葡萄、西紅柿、黃瓜、生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