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低碳
① 我國有哪些低碳生態城市
深圳、北京、長沙、無錫等
② 生態文明,低碳出行.這里的"低碳"是指要減少什麼物質排放
主要指二氧化碳。
低碳,意指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隨著世界工業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劇增、人類慾望的無限上升和生產生活方式的無節制,世界氣候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問題,二氧化碳排放量越來越大,地球臭氧層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機,全球災難性氣候變化屢屢出現,已經嚴重危害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類曾經引以為豪的高速增長或膨脹的GDP也因為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而大打折扣。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的生活則叫做低碳生活。
③ 什麼叫生態城市,低碳城市,海綿城市
生態城市ecological city 從廣義上講,是建立在人類對人與自然關系更深刻認識的基礎上的新的文化觀,是按照生態學原則建立起來的社會、經濟、自然協調發展的新型社會關系,是有效的利用環境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新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狹義的講,就是按照生態學原理進行城市設計,建立高效、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人類聚居環境。
是社會、經濟、文化和自然高度協同和諧的復合生態系統,其內部的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構成環環相扣、協同共生的網路,具有實現物質循環再生、能力充分利用、信息反饋調節、經濟高效、社會和諧、人與自然協同共生的機能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指以低碳經濟為發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為理念和行為特徵、政府公務管理層以低碳社會為建設標本和藍圖的城市。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海綿城市建設應遵循生態優先等原則,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應統籌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統性,協調給水、排水等水循環利用各環節,並考慮其復雜性和長期性。
④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我國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是推進生態文明建
A、運用垃圾分類回收處理再利用即節約了資源也減少了污染解答,故A正確;
B、在餐桌上使用一次性的木筷,會消耗掉大量的木材,故B錯誤;
C、積極開發使用風能等新能源,減少使用化石燃料,能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氣體的排放量,能減緩溫室效應和防止形成酸雨,有利於保護環境,故C正確;
D、用已脫硫的煤和石油作燃料可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因此可以防止酸雨發生,故D正確;
故選B.
⑤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和「建設美麗中國」,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綠
(1)根制據圖象,反比例函數圖象經過(1,300),
設反比例函數為y=
k |
x |
則
k |
1 |
解得k=300,
故反比例函數為y=
300 |
x |
當x=6時,y=50,
設改造工程完工後函數解析式為y=25x+b,
則25×6+b=50,
解得b=-100,
故改造工程完工後函數解析式為y=25x-100;
(2)當y=300時,25x-100=300,
解得x=16.
16-6=10.
所以 經過10個月,該廠利潤才能達到300萬元;
(3)當y=100時,
300 |
x |
解得x=3,
25x-100=100,
解得x=8,
∴月利潤少於100萬元有:4,5,6,7月份.
故該廠資金緊張期共有4個月.
⑥ 生態化、綠色、低碳、環保之間有無區別
我說下吧,我個人觀點哈。不對的別拍磚。
生態化是最理想的,就是能夠自我廢物處理,形成一個生態圈的。綠色是指無毒,無公害。環保是指無廢物產生或者廢物被分解變為無毒無害的。低碳是這幾年出來的詞,是針對氣候變暖,CO2排放增多之後提出的,就是要減少對CO2等氣體的排放,減少石油產品的利用等。:)
⑦ 關於生態文明 低碳生活的1100字左右的徵文
低碳生活 從我做起
所謂「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時間所耗用的能量要盡量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成為人們推進潮流的新方式。它給我們提出的是一個願不願意和大家共創造低碳生活的問題。我們應該積極提倡並低碳生活 從我做起
所謂「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時間所耗用的能量要盡量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成為人們推進潮流的新方式。它給我們提出的是一個願不願意和大家共創造低碳生活的問題。我們應該積極提倡並去實踐低碳生活,要注意節電、節氣、熄燈一小時……從這些點滴做起。除了植樹,還有人買運輸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堅持爬樓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煩。200多年來,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深入,大量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導致全球氣溫升高、氣候發生變化,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隨著於2009年12月19日召開的長達13天的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的結束,清晰地預示著低碳時代已經來臨,所有的國家和企業都將很快地捲入到這 股低碳趨勢的大潮中。而在3月份的兩會上,低碳,環保也成為與會代表熱議的話題之一。
低碳經濟可謂是這幾年最熱門的詞彙之一,就在幾年前,可能很多人根本都沒有聽說過低碳經濟這個名詞,可是到現在,這個詞彙卻已經無處不在,甚至 連街坊鄰居大媽的口中都會說出這個詞彙。所謂低碳經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綠色經濟。其核心是推動提高能效技術、節約能源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 和溫室氣體減排技術的開發和運用,促進整個社會經濟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轉型。
什麼樣的人可以算是「低碳族」,「低碳」又代表什麼呢?簡單來說,「低碳」是一種生活習慣,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去節約身邊各種資源的習慣,只要你願意主動去約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你就可以加入進來。當然,低碳並不意味著就要刻意去節儉,刻意去放棄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到多節約、不浪費,同樣能過上舒適的「低碳生活」。
簡單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主要是從節電節氣和回收三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包括以下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習慣:倡導低碳,呵護地球。
養成低碳生活的習慣,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來洗手、擦傢具、澆花等。干凈衛生,自然滋潤;
2.將廢舊報紙鋪墊在衣櫥的最底層,不僅可以吸潮,還能吸收衣櫃中的異味;
3.用過的面膜紙也不要扔掉,用它來擦首飾、擦傢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帶,不僅擦得亮還能留下面膜紙的香氣;
4.喝過的茶葉渣,把它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又能幫助改善睡眠;
5.出門購物,盡量自己帶環保袋,無論是免費或者收費的塑料袋,都減少使用;
6.出門自帶喝水杯,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飯盒,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養成隨手關閉電器電源的習慣,避免浪費用電;
9.盡量不使用冰箱、空調、電風扇,熱時可用蒲扇或其他材質的扇子。
經過手工DIY的再創造,你會發現原來廢物也是寶,這樣的家居環境健康且充滿了創意的小歡樂。 「低碳一族」正以自己生活細節的改變證明:氣候變化已經不再只是環保主義者、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關心的問題,而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種理想,更是一種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還有一些不容易注意的幾點:
1.每天使用傳統的發條鬧鍾,取代電子鬧鍾;
2.在午休和下班後關掉電腦電源;
3.一旦不用電燈、空調,隨手關掉;手機一旦充電完成,立即拔掉充電插頭;
4.選擇晾曬衣物,避免使用滾筒式乾衣機;
5.用節能燈替換60瓦的燈泡;不開汽車改騎自行車,或步行;
6.在使用電腦時,盡量使用低亮度,開啟程序少些等,這樣可以節電。
7.如果可以,盡量少看電視。建議多看書,既可節電,也可以增長知識。
8.用剩的小塊肥皂香皂,收集起來裝在不能穿的小絲襪中,可以接著用。
還有,讓我們倡導步行,盡量減少乘汽車的次數,使用環保的物品,避免過多的農葯和化肥,少使用一次性筷子、飯盒、杯子、牙刷、拖鞋、塑料袋等物品,少開風扇等等,都是「低碳」的生活方式。為了我們自己,為了我們的後代,讓我們行動進來吧,否則,我們將吞咽自己製造的苦果。我們的地球需要我們共同來愛護,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珍惜資源,降低能耗,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去實踐低碳生活,要注意節電、節氣、熄燈一小時……從這些點滴做起。除了植樹,還有人買運輸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堅持爬樓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煩。200多年來,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深入,大量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導致全球氣溫升高、氣候發生變化,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隨著於2009年12月19日召開的長達13天的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的結束,清晰地預示著低碳時代已經來臨,所有的國家和企業都將很快地捲入到這 股低碳趨勢的大潮中。而在3月份的兩會上,低碳,環保也成為與會代表熱議的話題之一。
低碳經濟可謂是這幾年最熱門的詞彙之一,就在幾年前,可能很多人根本都沒有聽說過低碳經濟這個名詞,可是到現在,這個詞彙卻已經無處不在,甚至 連街坊鄰居大媽的口中都會說出這個詞彙。所謂低碳經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綠色經濟。其核心是推動提高能效技術、節約能源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 和溫室氣體減排技術的開發和運用,促進整個社會經濟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轉型。
什麼樣的人可以算是「低碳族」,「低碳」又代表什麼呢?簡單來說,「低碳」是一種生活習慣,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去節約身邊各種資源的習慣,只要你願意主動去約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你就可以加入進來。當然,低碳並不意味著就要刻意去節儉,刻意去放棄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到多節約、不浪費,同樣能過上舒適的「低碳生活」。
簡單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主要是從節電節氣和回收三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包括以下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習慣:倡導低碳,呵護地球。
養成低碳生活的習慣,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來洗手、擦傢具、澆花等。干凈衛生,自然滋潤;
2.將廢舊報紙鋪墊在衣櫥的最底層,不僅可以吸潮,還能吸收衣櫃中的異味;
3.用過的面膜紙也不要扔掉,用它來擦首飾、擦傢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帶,不僅擦得亮還能留下面膜紙的香氣;
4.喝過的茶葉渣,把它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又能幫助改善睡眠;
5.出門購物,盡量自己帶環保袋,無論是免費或者收費的塑料袋,都減少使用;
6.出門自帶喝水杯,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飯盒,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養成隨手關閉電器電源的習慣,避免浪費用電;
9.盡量不使用冰箱、空調、電風扇,熱時可用蒲扇或其他材質的扇子。
經過手工DIY的再創造,你會發現原來廢物也是寶,這樣的家居環境健康且充滿了創意的小歡樂。 「低碳一族」正以自己生活細節的改變證明:氣候變化已經不再只是環保主義者、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關心的問題,而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種理想,更是一種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還有一些不容易注意的幾點:
1.每天使用傳統的發條鬧鍾,取代電子鬧鍾;
2.在午休和下班後關掉電腦電源;
3.一旦不用電燈、空調,隨手關掉;手機一旦充電完成,立即拔掉充電插頭;
4.選擇晾曬衣物,避免使用滾筒式乾衣機;
5.用節能燈替換60瓦的燈泡;不開汽車改騎自行車,或步行;
6.在使用電腦時,盡量使用低亮度,開啟程序少些等,這樣可以節電。
7.如果可以,盡量少看電視。建議多看書,既可節電,也可以增長知識。
8.用剩的小塊肥皂香皂,收集起來裝在不能穿的小絲襪中,可以接著用。
還有,讓我們倡導步行,盡量減少乘汽車的次數,使用環保的物品,避免過多的農葯和化肥,少使用一次性筷子、飯盒、杯子、牙刷、拖鞋、塑料袋等物品,少開風扇等等,都是「低碳」的生活方式。為了我們自己,為了我們的後代,讓我們行動進來吧,否則,我們將吞咽自己製造的苦果。我們的地球需要我們共同來愛護,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珍惜資源,降低能耗,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⑧ 生態環境 低碳環保作文
低碳生活綠色環保作文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植樹造林,美好生活。
樹木是人類的好朋友,樹木不僅可以綠化環境、遮風擋雨,還可以防風固沙,吸收二氧化碳,減輕環境污染。人們都譽它為「大自然的美容師」、「特種醫生」、「木材製造廠」、「綠態黃金」……
地球上若是沒有樹木,人類將難以生存。
植樹造林能夠使水土得到保持。因為,樹木有像樹冠那麼大的根系,這些根伸向四面八方,像巨大的手一樣,牢牢地抓著土壤。
據資料顯示,一畝森林比無林地區多蓄水二十噸;一畝森林一年可吸收灰塵二十到六十噸;每天能吸收六十七千克二氧化碳,釋放四十九千克氧氣,足提供六十五個成年人呼吸用。一畝樹林每天可吸收有毒氣體四千克;一畝松柏林一晝夜能分泌出兩千克殺菌素,可殺死肺結核、傷寒、白喉等疾病的病菌。殺菌素即凈化了空氣,又保障了人類的健康,提供人們理想的學習、工作、娛樂和生活場所。
植樹造林的好處是說不完的,亂砍伐樹木的害處也是說不完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積極投身到綠化行動中去,用我們的汗水,澆綠祖國的壯麗山河!
有句老話說的真好啊:想要青山綠水,就得時常種樹。
⑨ 如何理解生態城市和低碳城市
生態城市 從廣義上講,是建立在人類對人與自然關系更深刻認識的基礎上的新的文化觀,是按照生態學原則建立起來的社會、經濟、自然協調發展的新型社會關系,是有效的利用環境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新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狹義的講,就是按照生態學原理進行城市設計,建立高效、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人類聚居環境。
低碳試點城市 就是在城市實行低碳經濟,包括低碳生產和低碳消費,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成一個良性的可持續的能源生態體系。試點城市建設要以低碳經濟為發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為理念和行為特徵、政府公務管理層以低碳社會為建設標本和藍圖的城市,組織開展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建設工作。
⑩ 下列對「低碳經濟」與「生態文明」的關系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選擇C。文章節選自2012年12月28日《光明日報》,文字有刪改。引用文中幾句話:一、「低碳經濟與生態文明在核心價值上具有相同性。」二、「低碳經濟與生態文明關注的對象是一致的,都關注自然生態環境問題。」三、「在策略手段上,低碳經濟與生態文明具有通用性。」沒有提到C的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