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與生產

生態與生產

發布時間: 2020-11-30 18:39:41

1. 保護環境和生產力發展之間的關系

生產力的發展離不抄開外部自然環境。而作為發展中國家的我國,面臨的則是:自然資源總量較大,但人均佔有量相對不足,而且自然環境由於人為的破壞,正日趨惡化的這樣一種自然環境。要想發展生產力,必須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通過發展經濟、保護環境、控制人口等,走一條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相互協調,既能滿足當代人的要求,又不對後代人的發展構成危害的發展道路,以保持社會具有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如果用公式表示則是:「有控制的經濟增長+保持生態穩定+促進社會公平=可持續發展。」要實現可持續性經濟發展戰略, 就必須正確處理好發展生產力與保護生態環境的關系:

2. 綠色工業和生態工業的異同

生態工業
簡稱ECO,是ecological instry的縮寫,是模擬生態系統的功能,建立起相當於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消費者、還原者"的工業生態鏈,以低消耗、低(或無)污染、工業發展與生態環境協調為目標的工業。
工業結構生態化,就是通過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把工業系統的結構規劃成"資源生產"、"加工生產"、"還原生產"三大工業部分構成的工業生態鏈。其中,資源生產部門相當於生態系統的初級生產者,主要承擔不可更新資源、可更新資源的生產和永續資源的開發利用,並以可更新的永續資源逐漸取代不可更新資源為目標,為工業生產提供初級原料和能源;加工生產部門相當於生態系統的消費者,以生產過程無浪費、無污染為目標,將資源生產部門提供的初級資源加工轉換成滿足人類生產生活需要的工業品;還原生產部門將各副產品再資源化,或無害化處理,或轉化為新的工業品。
綠色工業
是指的是實現清潔生產、生產綠色產品的工業,即在生產滿足人的需要的產品時,能夠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和能源,自覺保護環境和實現生態平衡。其實質是減少物料消耗,同時實現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因為一切工業污染都是因為工業生產過程中對資源利用不當或利用不足所導致。
人類歷史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世界各國先後實行工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國21世紀議程》也明確指出: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總目標是根據國家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運用科學技術特別是以電子信息、自動化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使傳統產業生產技術和裝備現代化有重點地發展高技術,實現產業化;推動清潔生產的發展;提高產品質量,使工業產業盡快步入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3. 生產環節如何做到生態化

積極發展綠色生產方式和綠色產業,不僅需要從源頭上控綠,還需要從生產的各個節點與層面進行調控。在第六屆中國能源高層對話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高雲虎表示,緩解資源能源約束和生態環境壓力,加快推動工業綠色轉型升級,必須全面推行綠色製造,加快構建起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實現生產方式「綠色化」。綠色生產方式促進了工業各環節的綠色發展,並推動社會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綠色提升。

4. 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有物質循環嗎

可能錯在生產者,因為生態系統的特殊性,會存在一些自養型細菌或真菌等,它們也屬於生產者,但不能直接與消費者之間進行物質交換。
你可以再問問,是不是這個答案

5.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什麼必須轉變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首先,對生產方式產生了深刻影響。其一,改變了社會生產力的構成要素。科技發展使生產過程自動化程度提高,使勞動者的智能迅速提高,大大地改變了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比例,使勞動力結構向著智能化趨勢發展。其二,改變了人們的勞動形式。微電子技術的出現和廣泛應用,智能機器代替了人的部分腦力勞動,使人們的勞動方式正在經歷著由機械自動化走向智能自動化、由局部自動化走向大系統管理和控制自動化的根本性變革。其三,改變了社會經濟結構,特別是導致產業結構發生變革。新的技術革命在推動傳統產業現代化的同時,使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日益提高。產業結構的變化又導致就業結構的變化。從事第三產業的人數比例迅速增高,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比例日益增長。科技革命推動了生產規模的擴大,進而推動生產的分工和協作的廣泛發展,並使生產社會化的程度進一步提高,最終必然會導致生產關系的變革。
其次,對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現代科技革命把我們帶入了信息時代。伴隨科技迅速發展而來的是「知識爆炸」,要求人們不斷更新和充實知識,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學習已日益成為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現代信息技術為我們提供了處理、儲存和傳遞信息的手段,給學習、工作帶來極大便利。現代化的交通、通訊等手段,為人們的交往提供了方便。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人們自由支配的閑暇時間增多,為人們全面自由的發展創造了更多的機會,使人們能更多地從事科學、藝術、文化、教育等事業的創造性活動。
最後,促進了思維方式的變革。引起思維變化的最切近的基礎是實踐。科技革命首先通過改變社會環境來促使思維方式的發展,如擴大了人們的交往,開闊了人們的視野。現代科技革命對人的思維方式產生了更重要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新的科學理論和技術手段通過影響思維主體、思維客體和思維工具,引起了思維方式的變革。在現代科技革命條件下,人們具有了新的知識理論結構和社會組織結構,能夠運用新的理論工具和現代化技術手段,去研究一系列新現象、新領域、新課題。
總之,科學技術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若能在科學技術上不斷進取,就可能實現社會經濟的跨越式發展。事實表明,我國制定並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鼓勵自主創新,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科技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蓬勃發展,是正確的戰略決策。

6. 生產者與生態系統有什麼關系

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指的是生態系統中能利用簡單元機物質合版成復雜有機物質的自養生物。權生產者包括綠色植物、光能細菌和化能細菌。作為主要生產者的綠色植物,依靠光能將水、二氧化碳和礦物鹽分合成食物鏈的基礎物質—碳水化合物。光能細菌和化能細菌則能將簡單的無機物合成復雜有機物。生產者是構成生態系統的基礎,它是消費者和還原者惟一的食物來源提供者。

7. 東北農牧交錯帶的生態與生產功能是

B
第一個下面有介紹。
東北地區在松嫩平原附近,主要是草場。見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ZGWX200804004&dbname=CJFD2008

在我國西部牧區和東部農區之間,有一個地域廣大的農牧交錯地帶。它的地理位置,大致以內蒙古自治區的海拉爾--錫林浩特--呼和浩特--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銀川--甘肅省的蘭州--青海省的西寧--西藏自治區的拉薩--雲南的昆明--貴州省的貴陽等高原城市系列及其連線為一邊,以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吉林省的長春--遼寧省的沈陽--北京--河北省的石家莊--陝西省的西安--四川省的成都--重慶市等平原、盆地城市及其連線為另一邊,這兩大城市系列及其連線之間的廣大地帶,就是我國的農牧交錯地帶。總面積約160萬平方公里,地跨16個省(市、自治區),600多個縣(旗),2億多人口。
農牧交錯地帶,不同於西部牧區,也不同於東部農區。它在地理、氣候、農林牧產業結構、生態、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殊地位。
一、東西部之間的過渡帶
我國西部牧區是以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及蒙新荒漠地區為主體。其地域遼闊,氣候乾旱,人口稀少,經濟發展滯後,故稱'西部落後地區';東部農區是以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及其相間的低山丘陵為主體。它東臨大海,雨量充沛,氣候適宜,土壤肥沃,交通方便,社會經濟發展較快,故稱之謂'東部發達地區'。農牧交錯帶地處二者之間,具有突出的過渡性和邊際優勢效應性。
1、由高原向平原和盆地的過渡
農牧交錯帶可分為四段:東北段,是蒙古高原到東北平原的過渡帶;華北段,是蒙古高原到和華北平原的過渡帶;西北段,是黃土高原到關中平原的過渡帶;西南段,是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到四川盆地的過渡帶。在這樣大的地理類型過渡區內,形成了一系列的高山、峽谷、江河和溪流。
2、由乾旱地區向濕潤地區的過渡
農牧交錯帶的東北段、華北段和西北段的西側,是年降雨量低於300毫米的乾旱區,東側是年降雨量為500毫米以上的濕潤區。這就是說農牧交錯帶的東北、華北、西北三段,屬於半乾旱和半濕潤地區。農牧交錯帶的西南段,屬於亞熱帶濕潤區和高寒草甸草原區。但橫斷山區的氣候和植被,呈垂直帶分布。
3、由牧區到農區的過渡
天然放牧草地和農田相間分布,是農牧交錯帶的主要標志。其西部天然草地面積很大,而農田相對較少(主要集中在局部,有灌溉條件或低濕的河谷地區);由西向東天然草地比例逐漸縮小,農田耕地不斷增加。到達平原或盆地以後,便以農田為主了,天然草地也就很少見了。這是農牧交錯帶在土地利用結構方面的地域變化。
4、由少數民族居住區到漢族集中區的過渡
我國的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多集中在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地區。農牧交錯地帶是多民族交會居住區。到了以農耕為主的平原和盆地,便是漢族集中區。因此農牧交錯帶,是我國各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交往與合作的關鍵性地帶。
二、國家生態安全帶
自古以來,威脅我國生態安全的主要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是北方的乾旱與風沙危害,二是南方的洪水災害和水土流失。這兩大問題都與農牧交錯密切相關。
1、防風固沙的天然屏障
在宇宙力量的控制下,經過長期的地質作用,使我國處在嚴格的東亞季風區域內。西部(大陸腹地),形成了大面積的以戈壁、沙漠為中心的乾旱區。由內蒙古西部往東有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庫布齊沙漠、毛烏素沙漠、渾善達克沙漠、科爾沁沙地等荒漠沙地系列,一字排開,緊避農牧交錯地帶。有的已深入農牧交錯帶的內部。每到冬春季節,在西北乾冷季風作用下,大風吹起,飛沙走石,塵土蔽日,一起飛向農牧交錯帶。由於農牧交錯帶的地勢起伏,雨量增加,植被加強,使風力受阻,沙土沉積,形成了許多固定半固定沙丘和黃土堆積。因此說農牧交錯帶是東部農區的防風固沙的天然屏障。
2、涵養水分、凈化江河的源頭
我國主要的外流河和內陸河多發源於農牧交錯帶。如長江、黃河、怒江、瀾滄江等發源於農牧交錯帶的西南段的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和中段的黃土高原;海河水系、西遼河水系及松花江水系發源於農牧交錯帶東段的太行山、燕山、大興安嶺地區;烏拉蓋河、錫林格勒河等許多內陸河流亦發源農牧交錯地帶。如上各大水系所形成的水土流失,洪水災害都與農牧交錯地帶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那裡綠色地被覆蓋嚴密,其水土流失就少,大雨過後水流亦比較平緩。它不僅為當地形成了一個山清水秀的美麗生態環境,而且為下游地區提供了生態安全的保障。如果情況相反,綠色地被遇到嚴重破壞,必然形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大雨來時山洪爆發,泥沙俱下,給下游地區造成嚴重的洪水災害。
三、國家能源礦產的主要基地
農牧交錯帶的東北段、華北段和西北段是我國大型煤田和油、汽田集中分布區。由東向西有大慶油田,霍林河煤田,大同煤田,陽泉煤田,烏海煤田,神府煤田,石嘴山煤田,長青油汽田等,這一系列的煤、油、汽、礦區構成了我國最大的礦產能源基地。
前面講到農牧交錯帶還是我國主要江河的發源地,而且具有地勢高、峽谷多、落差大的特點,水力資源非常豐富。黃河上游的青銅峽水電站、劉家峽水電站、龍羊峽水電站等,正在為陝、甘、寧、青的經濟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在劉家峽和龍羊峽之間尚有一百多個峽區,可建成百萬千瓦以上的電站;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大渡河、岷江、烏江等發源於農牧交錯帶西南段的江河水力資源要比黃河更大。不僅水量大,而且落差亦大,從4000公尺以上的青藏高原,降到500米左右的四川盆地,這樣大的落差在世界上是僅有的。這些能源不僅能為當地經濟騰飛奠定基礎,而且也將成為東部發達地區的能源依靠。
農牧交錯帶多處在地質活躍地區,在長期的地質過程中形成了豐富的礦產資源,如稀土礦,金、銀、銅、鐵、鎳等礦藏,都是國家現代化所必須的。
四、 農、林、牧三大產業系統耦合的最佳地帶
我國著名的草原,如內蒙古的呼倫貝爾草原、錫林格勒草原、科爾沁草原、鄂爾多斯草原,河北壩上草原,川、甘、青、藏邊區的松潘草原等,均緊靠農牧交錯帶,或地處農牧交錯帶內。這里水草肥美,牲畜集中。其家畜總量占整個牧區的60%以上。
我國的玉米產地亦緊靠農牧交錯帶,如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等都是著名的玉米產區。這實際上就是中國的玉米帶。玉米是世界公認的飼料之王,農牧交錯帶可充分利用草地家畜資源和玉米帶的飼料資源發展高效畜牧業。
我國大面積的原始森林,不是在西部牧區,也不是在東部農區,而是在農牧交錯帶的山區。如大小興安嶺區、燕山太行山林區、甘南川西林區、藏東滇西林區等構成了我國主要林業基地。林區是一個草、灌、喬的復合體。只有喬木的林地其保持水土效果僅有30%,草、灌、喬有機結合的植被保持水土效果高達90%。草、灌、喬的有機結合不僅形成了強大的綠色植被,還為畜牧業的發展創建了雄厚的飼料資源。
在農牧交錯帶提倡"草、糧輪作制",既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又可大幅度增加草、糧產量,還能夠擴大地被覆蓋,加強農牧交錯帶的防風固沙、涵養水分、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態安全功能。可說是'一石三鳥'的效果。
五、我國經濟發展的第二條黃金地帶
當前,我國東南沿海是經濟發展的黃金地帶。它是由大連、天津、青島、上海、福州、廣州、香港、澳門等沿海城市所組成的,以加工和外貿為主體的黃金地帶。它帶動著全國經濟的發展。
農牧交錯帶的高原城市系列(海拉爾、錫林浩特、銀川、蘭州、西寧、拉薩、昆明、貴陽等)和平原城市系列(哈爾濱、長春、沈陽、北京、石家莊、太原、西安、成都、重慶),及其主導的經濟區域聯起手來,在西部大開發的過程中,在新的世紀里,興旺發達起來,構成我國第二條黃金地帶。這條黃金地帶發展好了,將是東西部經濟共同起飛的脊樑,也是第一條黃金地帶的堅強後盾,更是我國真正現代化的標志。因此,建議中央在落實西部大開發戰略中,把主要力量(包括人力、物力和財力)放在農牧交錯帶。首先把能源、交通和生態環境建設好,同時帶動工業、農業和第三產業共同發展。

8.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理論聯系實際,談一談對這一句話的理解。

生態環境,是「由生態關系組成的環境」的簡稱,是指與人類密切相關的,影響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的各種自然(包括人工干預下形成的第二自然) 力量(物質和能量) 或作用的總和。
生態環境, 是指影響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以及氣候資源數量與質量的總稱,是關繫到社會和經濟持續發展的復合生態系統。生態環境問題是指人類為其自身生存和發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對自然環境破壞和污染所產生的危害人類生存的各種負反饋效應。
生態環境與自然環境在含義上十分相近,有時人們將其混用,但嚴格說來,生態環境並不等同於自然環境。自然環境的外延比較廣,各種天然因素的總體都可以說是自然環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態關系構成的系統整體才能稱為生態環境。僅有非生物因素組成的整體,雖然可以稱為自然環境,但並不能叫做生態環境。

9. 與傳統工業生產相比,生態工業生產有哪些

生態產業集群是指特定區位各種社會經濟因素和生態因素有機結合,實行資源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所形成的經濟效率高、生態功能強的新型產業集群。同傳統產業集群相比,生態產業集群具有遵循生態規律,整合經濟、社會和生態功能,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等特徵。從國內外實踐來看,目前至少形成了三種比較成熟的生態產業集群模式。一是主副產業衍生模式,即以一種或多種產業為主產業,從中衍生出多種副產業,彼此配套,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二是多種產業共生模式,即在一定區域范圍內,兩個以上具有共生關系的產業相互依存,共同發展,優勢互補。各個產業共生聚集,每個產業都有自己的資源輸入和產品輸出,同時相互之間利用對方的排放物,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三是動脈與靜脈產業循環模式,動脈產業是指從原料開採到生產、流通、消費、排放所形成的產業,靜脈產業則是指將廢棄物轉化為再生資源所形成的產業,這兩類產業緊密結合,構成完整的循環經濟體系。這幾種模式可以交叉和相互轉化。在一個大型生態產業集群中,某些產業之間可以是主副衍生的,也可以是互利共生的。一種模式可以兼具其他模式的某些特徵。
發展生態產業集群,需要作出正確的路徑選擇和制度安排
對傳統產業集群實行生態化改造。目前各地都形成了一些產業集群,它們對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傳統產業集群存在資源利用效率低,污染嚴重等問題。特別是有些產業集群出現點源污染和面源污染混合的集群污染,迫切需要進行生態化改造。首先需要制定產業集群生態化改造的科學規劃,將區域國土規劃、城鄉建設規劃、生態環境規劃和社會經濟發展規劃融為一體,促進城鄉結合、工農結合、環境保護和經濟建設結合;同時淘汰現有產業集群中的一些技術落後、效率低下、污染嚴重的項目,建設一些能夠提高資源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的新項目,逐步達到生態產業集群的要求。
引導各種經濟園區朝生態產業集群方向發展。多年來,各地興辦了許多經濟園區,從長遠來看,這些經濟園區都應朝生態產業集群方向發展。目前可以挑選部分條件較好的園區來建設生態產業集群示範點。合理選擇產業項目,包括共生和衍生項目,逐步建成多種模式的生態產業集群。及時總結交流和推廣國內外發展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和地區的成功經驗,確立一批具有示範意義的生態產業集群,帶動生態產業集群發展。
促進動脈產業與靜脈產業的良性循環。在動脈產業基礎上發展靜脈產業,形成配套完整的良性循環體系,是構建生態產業集群的一種可行路徑。當前迫切需要擴展和完善全社會資源回收網路,包括回收工業廢舊設備和居民廢舊消費品的體系,加快靜脈產業發展。例如汽車和家用電器生產廠家有義務回收本廠生產經消費後需要回收的廢舊產品,可以由本廠定點回收或上門回收,也可由多家企業聯合回收或委託第三方回收。在不同區域建立回收廢舊產品並集中進行資源化處理的靜脈產業,並同相關動脈產業結合起來,實行以後者扶持和帶動前者發展的政策。
在改革創新中做好構建生態產業集群的制度安排。要建立促進生態產業集群發展的利益導向機制,實行財稅和金融政策的適當優惠和傾斜,引導各地對產業項目的優選;完善國民經濟核算方法,將環境資源消耗納入企業總成本核算管理,建立全面反映經濟與環保共贏情況的核算體系;變革環境管理方式,形成政府、社區、市場三位一體的環境信息公開制度;根據不同區域的主體功能定位實行有差別的政績考核辦法,加大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方面的考核分量;在區域主體功能定位基礎上建立和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提高補償水平等;加快環境友好型技術研發,為生態產業集群的發展不斷提供新材料、新工藝、新能源和新途徑;培育掌握必要生態環保知識的決策人才,利用各種教育形式和宣傳渠道,進一步宣傳和普及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經濟觀,提高公眾的生態保護意識。

10. 如何理解生產、生活和生態的關系

生產是根本,生產怎麼樣決定生活怎麼樣!
生活是目的,我們所左的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活著,否則一切活動都將失去意義;
生態是保障,如果生態惡化,生產將受到制約,生活的質量也必然會下降。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