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與建築
⑴ 世界上最著名的生態建築和基地有哪些
全球十大綠色生態建築:
1.生態之塔
英國建築師福斯特設計的法蘭克福商業銀行總部大廈被冠以「生態之塔」、「帶有空中花園能量攪拌器」的美稱。49層高的塔樓採用弧線圍成的三角形平面,其間圍合出的三角形中庭,如同一個大煙囪,可以讓辦公空間進行自然通風,達到節能的效果。據測算,該樓的自然通風量可達60%。三角形平面又能最大限度地接納陽光,創造良好的視野,同時又可減少對相鄰建築的遮擋。
2.蜂蘭生態房
英國科茨沃爾德自然保護內出現了一幢外觀奇特的生態房,其設計靈感來源於蜂蘭。這座房屋佔地550英畝,,沿湖而建,是一座生態環保的住房。建造房屋所用的材料來自廢棄的沙礫。同時,它廣泛地應用地下熱能、雨水、太陽能以及風力解決整座房屋的日常需求。它的設計者沙拉·費瑟斯通還曾參與倫敦奧運村的設計。
3.蒲公英之家
對建築物進行立體綠化是一種重要的節能方法,即將植物攀緣在建築外牆上或種植在屋頂平台和空中庭園中,使其成為外圍護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據測算,建築外牆綠化後,可使冬季熱損失減少30%,夏季建築的外表面溫度比鄰近街道的環境溫度低5攝氏度。日本建築師藤森照信設計的東京蒲公英之家,就是立體綠化的典型實例。
4.和平王旅館
和平王旅館位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在這家旅店寬大的房間能看到水面和熱帶雨林,經過一天的徒步旅行或釣魚之後,旅客還可以進行溫泉浴。它建造在海港上停泊的遊艇上,並充分利用水能和太陽能,盡量少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可以為遏制全球氣候變暖作貢獻。
5.綠洲酒店
這個酒店位於埃及的錫瓦綠洲上的白山腳下,擁有在世界上罕有的樸素原始的自然風光和舒適的溫泉。因為有自然的屏障,使它冬暖夏涼。這個酒店沒有從外面運送建築材料,充分採用了當地產的沙石,酒店的一部分甚至就在山洞中。這個酒店從不供電,由此也可以大量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遊客可以在晚上盡情享受燈籠和燭光帶來的樂趣
6.太陽能度假村
夏威夷馬納拉尼度假村是全球最環保的度假地之一。度假村擁有佔地12000平方米的光電太陽能系統,是世界上利用太陽能發電最多的一家豪華度假酒店。度假村在發展綠色能源方面做出的成績,獲得環境保護組織和政府能源部門頒發的諸多獎項。
7.生態賓館
帕來索-西西姆生態賓館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海邊,可提供15個寬敞舒適的俯視青綠色墨西哥灣的小屋,坐屋子裡不時可以看到當地十分有名的成群結隊的火烈鳥。這個賓館是根據最嚴格的環保要求設計起來的,它採用的建築材料是泥土、木材和草,既節能又環保。這里有採用環保的生物過濾方法的再循環水,還有利用太陽能加熱的游泳池。
8.叢林旅館
薩哈叢林旅館位於厄瓜多的一處密林中,遊客可以坐在旅館的房間里看到樹林里美麗的小鳥,聆聽到小鳥婉轉的叫聲。據當地人講,這片樹林里至少有60種鳥兒。這片叢林旅館全部採用本地的一些可持續使用的材料建成,設計十分合理,不會對樹林的生態帶來破壞,叢林旅遊業的可觀收入使得當地政府放棄了工業,這樣就使得森林可以免遭工業發展的破壞。
9.回收雨水的吊腳樓
斯里蘭卡丹布拉的坎達那瑪酒店的附近有兩處世界自然遺產。坐在酒店客房的陽台上,可以欣賞到壯美的山區風光。這處酒店被設計成吊腳樓,這種設計店通過了國際「節能與環保設計優先計劃」的認證,因為這是一種環保的設計,它可以讓雨水順利流入酒店下的雨水回收池中,不會讓寶貴的雨水被浪費掉。這些回收的雨水可以為遊客和工作人員提供游泳、洗浴、飲食等日常生活用水。
10.製造肥料的客棧
酒店裡的人流量相對較大,每天會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這其中有不少有機垃圾,如果任其自然腐敗,會發出難聞的臭味,污染環境。哥斯大黎加的布蘭卡鄉村客棧利用生活有機垃圾製造肥料,提供給客棧周圍的有機咖啡農場使用,而且這個客棧還盡量回收利用其他廢棄物。這個客棧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隱藏在密林之中,遊客坐在房間里就可以觀賞到森林和附近的火山。
⑵ 如何區別綠色建築,生態建築,可持續建築和節能建築
1、綠色建築是指在建築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 ,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摘自《綠色建築評價標准》GB 50378)
2、生態建築 英文名稱:ecological building 定義:基於生態學原理規劃、建設和管理的群體和單體建築及其周邊的環境體系.其設計、建造、維護與管理必須以強化內外生態服務功能為宗旨,達到經濟、自然和人文三大生態目標,實現生態健康的凈化、綠化、美化、活化、文化五化需求.
3、節能建築 英文名稱:energy-saving building 定義:設計和建造採用節能型結構、材料、器具和產品的建築物;在此類建築物中部分或全部利用可再生能源.
4、可持續建築的理念就是追求降低環境負荷,與環境相接合,且有利於居住者健康.其目的在於減少能耗、節約有水、減少污染、保護環境、保護生態、保護健康、提高生產力、有利於子孫後代. 實現可持續建築,必須反映出不同區域的狀態和重點,以及需要根據不同區域的特點建立不同的模型去執行.
⑶ 綠色生態建築的著名的國內外案例有哪些
迪拜太陽能垂直村 迪拜是一個充滿創造性的國家,一座又一座令人難以置信的建築在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除了沙子和創造性外,迪拜還擁有什麼豐富的資源嗎?答案自然是充足的日照。格拉夫特建築設計事務所(Graft Lab)設計的垂直村落便充分利用了這種優勢。建築表面與太陽能收集器呈特定角度。太陽能收集器位於這個多功能建築群的南端,裝有自動旋轉樞軸,可讓日照時間實現最大化;
西班牙泡泡形淡水工廠這家淡水工廠由一系列堆疊在一起的生物圈構成,從外觀上看,它好像是一堆肥皂泡。這是一座怪異的高塔,其玻璃圓頂結構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能夠利用紅樹過濾海水以獲取淡水。紅樹可吸收鹹水中的物質並滲出淡水。寶貴的淡水鑽出紅樹體外後蒸發並凝結成露水,工廠內的淡水池則負責收集露水;
土耳其One & Ortakoy建築群這個名為「One & Ortakoy」的多功能建築群位於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它擁有彎曲的有機形態以及被綠草和鮮花覆蓋的起伏屋頂,與所在的美麗山區融為一體。這個建築群位於奧爾塔科伊附近地區,現正在建造之中。它由兩座建築構成,正面使用天然石頭打造。其中一座是住宅建築,另一座則是商用建築;
法國綠屋頂中學馬塞爾·塞姆巴特中學位於法國索特維爾·萊·魯昂地區,緊挨著一家公園。這所中學巧妙地與周圍的綠草和樹林融為一體,讓人們幾乎看不到它的存在。它的擴建項目由一家餐館、學生宿舍、員工宿舍以及工作坊構成,綠色屋頂波浪起伏,能夠起到天然的隔熱作用。
⑷ 風水學與生態建築學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簡單說下來風水學與生態建築學,生源態建築學在現代科學的意義上,關注人與建築自然的關系,同中國風水學的「天人合一」宇宙觀,有著根本的一致。 所謂生態建築學(acologies)或稱建築生態學(arcology),是建立在研究自然界生物與其環境共生關系的生態學(ecology)理論基礎上的建築規劃設計理論與方法;遠景設計研究院致力於生態建築設計的研究,涵蓋生態園區、城市街區、市政等各類型景觀方向,在生態建築設計方面優勢明顯。經過長期經驗的總結以及對建築設計發展趨勢的研究,不斷豐富和優化設計思路,逐步形成建築主題化、動感化、本土化、游樂化、生態化、情境化的設計理念。
⑸ 生態建築和綠色建築的區別
綠色建築主要是強調節能,生態建築的概念應該更大一些,除了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強調建築物的材料能源等各方面的可循環利用等。
⑹ 生態建築與人們的生活有什麼關系
尤其是生態住宅更是如此。生態住宅力求自然、建築和人三者之間的和諧統一。它利用自然條件和人工手段來創造一個有利於人們健康的舒適生活環境,又要控制對自然資源的使用,實現向自然索取與回報之間的平衡。
⑺ 生態建築的生態技術
原生的生態建築設計是在節約經濟和低技術的條件下,不用或者很少用現代的技術手段來達到生態化的目的。然而,此類建築的節能效率和可持續性都不甚理想,缺乏普適性。
同時,停滯不前的生態技術。並不是可持續的生態觀。因此,應當考慮將現代的生態技術運用到普通的建築設計中去,即「適宜技術」。
「適宜技術」就是具有一定適宜性、普遍性的技術,又能根據環境的不同而有一定地域特色的生態建築應該成為研究的重點。也就是說,從滿足基本的人居環境的要求出發,通過「適宜技術」這個設計手段,運用當地的資源,結合適宜的經濟的技術,進行生態建築設計來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生態建築設計從「原生的」向「適宜技術」轉變通常有三種手法:一是將傳統技術進行改造;二是將先進的技術改革、調整以滿足適宜技術的需要;三是進行實驗研究,直接效力於適宜技術。
⑻ 什麼是生態建築
在人類全部能源消耗中,建築耗能占據了80%,而且現代建築的發展中忽視能源消耗,比如裝有玻璃幕牆表面的摩天大樓就是最典型的耗能建築。夏季太陽輻射透過玻璃造成的室溫升高完全要靠空調來降溫,而冬季又透過玻璃向外界釋放大量熱量。生態建築的出現正是國際建築界對這些問題作出的積極反應。
所謂「生態建築」,其實就是將建築看成一個生態系統,通過設計建築內外空間中的各種要素,使物質、能源在建築生態系統內部有秩序地循環轉換,獲得一種高效、低耗、無廢、無污、生態平衡的建築環境。
許多國家,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對生態建築非常感興趣,逐漸回歸大自然,日本、荷蘭、英國、美國、瑞典等紛紛開展生態建築計劃。
早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美國芝加哥就建成了一座雄偉壯觀的生態大樓。樓內沒有磚牆,也沒有板壁,而是在原來應設置牆壁的位置上移種植物,用植物牆把每個房間隔開,人們稱之為「綠色牆」、「植物建築」。人們生活在這種植物建築里,每天都樹木蔥郁、綠草如茵,空氣清新,景色宜人,彷彿置身於美麗的大自然中。
生態建築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尤其是生態住宅更是如此。生態住宅力求自然、建築和人三者之間的和諧統一。它利用自然條件和人工手段來創造一個有利於人們健康的舒適生活環境,又要控制對自然資源的使用,實現向自然索取與回報之間的平衡。
生態住宅首先要滿足的是人的生活舒適性,例如適宜的溫度、濕度,充足的日照,良好的通風,以及無輻射、無污染的室內裝飾材料等。其次,生態住宅還要與自然景觀相融合,與大自然保持和諧的關系,盡可能減少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如減少有害氣體、二氧化碳、固體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減少對環境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