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策略

生態策略

發布時間: 2020-12-01 02:04:32

A. 病害的生態治理策略是什麼樣的

有害生物生態治理(EPM)是建立在IPM的基礎上,針對IPM無法解決的一些生態經濟問題而提出的,同樣遵循IPM的經濟學原則,但其與IPM最主要區別之處在於對生態學原則的高度遵循,即把生態學原則提高到與經濟學原則同等甚至更高的地位。EPM的主要目的是恢復失衡的生態系統和保護日益惡化的環境資源,維護人類在生態、資源、環境上的長遠利益。EPM強調從植物生態系統的整體水平上對植物病害進行調控,強調系統自我調控能力的作用,遵循物質循環再生、協調共生與和諧高效、相爭相剋協同進化、物種的抗逆性和變異性、系統的自組織自協調持續調控原則。植物病害生態治理可以分為宏觀生態治理和微生態治理。其出發點是保護好生態系統內的植物,在生態學的基礎上以自然調控為主要方式,協調好植物、有害生物、有益生物及其環境的關系,保護生態物種多樣性,使各生物群落做到合作共生、互相制約,並引入生物學進化規律,淘汰不利於環境的有害生物,使植物病害防治的方向朝著植物保護和有利於生態環境的方向發展,將有害生物危害程度控制在一定的閾值之內。總之,EPM遵循生態學和生態、社會與經濟多重效益的原則,既吸收了IPM合理的部分,又充分體現了有害生物持續控制的思想是IPM的發展方向,也是21世紀植物病害可持續管理發展的取向。

B. 生態對策的內容介紹

生態對策分為r對策和K對策兩種。r對策的種群通常是短命的,其生殖率很高,產生大量的後代,但後代存活率低,發育快(早熟),成年個體小及壽命短且單次生殖多而小的後代,一旦環境條件轉好就會以其高增長率r迅速恢復種群,使物種得以擴展。而K對策的種群通常是壽命長,種群數量穩定,競爭能力強;生物個體大,但生殖力弱,只能產生很少的種;親代對子代提供良好的庇護;該對策適應於可預測的穩定環境,一旦受損很難恢復甚至可能滅絕。
K-對策者(K-strategists)的r值較小,而相應K值較大,種群數量比較穩定。屬於此種類型的物種,一般個體較大,壽命較長,繁殖力較小,死亡率較低,食性較為專一,活動能力較弱,其種群水平一般變幅不大,當種群數量一旦下降至平衡水平以下時,在短期內不易迅速恢復。
r-對策者(r-strategists)是典型的機會主義者,類型的r值較大,K值相應較小,種群數量經常處於不穩定狀態,變幅較大,易於突然上升和突然下降。一般種群數量下降後,在短期內易於迅速恢復。屬於此種類型的物種,一般個體較小,壽命較短,繁殖力較大,死亡率較高,食性較廣。 人們可以根據直覺感知生物的大小,繁殖的快慢,但依據描述種群行為的邏輯斯蒂模型並從進化的視角來分析物種對環境的生存對策,這是理論生態學家的傑作。從邏輯斯蒂方程不難看出,種群的增長由二個重要的參數所決定—內稟增長率r和環境容量K。直觀地看,r與世代時間直接相關,而世代時間與生物的質量或體長又密切相關 。
小型物種的內稟增長率高,它們的策略是盡快地生長,盡快地交配(有些甚至主要進行孤雌生殖),盡量多地繁殖,但付出的代價就是自然壽命縮短,親代難以悉心照顧後代,子代死亡率上升。而大型物種的內稟增長率雖低,但由於個體較大,在種間競爭中常具有優越性,如通過特化的行為和附肢加強進攻或防禦,並與長壽結合起來提高對幼仔的照料和保護水平等。r和K對策者特徵的比較見表1。
其實,物種的大小、繁殖的快慢、代謝的強弱都不是物種得以生存的唯一因素,事實上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生物物種(無論是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界還是依附於此的動物界)在漫長的地球歷史長河中都或長或短地在世上共存著。從本質上來說,種群的行為(通俗地說種群變動規律)應該是與其生存環境協同進化的結果。
當然,針對這種生殖對策的劃分,也還是有很多例外。譬如海洋中的翻車魚重達1.9噸,但一條雌魚一次可產約0.25-3億枚卵,它因笨拙而常常被其它魚類或海獸獵殺,卻還能生存至今,與其強大的生殖力不無關系。絕大多數魚類將卵產在水中,進行體外受精,一般情況下,親魚無法對卵進行保護,極易被敵害吞噬,死亡率高,因此,一般產卵量都會很高。而進行卵胎生或胎生的魚類,懷卵量就要少得多,一般只有數枚到數十枚。
表1 r和K對策者特徵的比較
Table 1 A comparis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 and K- strategists 生態對策
Ecological strategy K-對策者
K-strategist r-對策者
r-strategist 大小Size 大型動物,如脊椎動物 小型動物,如昆蟲 壽命Longevity 長 短 出生率Birth rate 低 高 死亡率Death rate 低 高 對後代的投入Input to offspring 高 低 能量分配Energetic allocation 更多的能量分配給逃避死亡和提高競爭力 高能量分配給繁殖 抵禦捕食者能力
Ability to resist predation 強 弱 生境嗜好性
Preference to habitats 穩定性生境 暫時性生境 種群波動
Fluctuation of population 較為平穩 「突然爆發,猛烈破產」 歷史盛發期
Historic predominance 侏羅紀、下白堊紀、始新世和漸新世,為溫暖潮濕、氣候穩定的時期 二疊紀和三疊紀,氣候非常不穩定時期 滅絕性
Features of extinction 當種群密度明顯下降到平衡水平以下後,難以再恢復,可能滅絕。如老虎、白暨豚等等容易滅絕。 個別的種群(由於其生境的改變)雖然常有滅絕的可能,但是作為物種整體卻是富有恢復活力的。如蚊子難以滅絕。 任何種群都是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生存的,一般來說,在一定的范圍內,環境(生物的或非生物的)擾動會使種群偏離平衡,經過若干時間後種群再恢復到平衡。這樣,定義一個特徵返回時間(Characteristic return time)TR將十分方便:TR=1/r,即內稟增長率越大,特徵返回時間越短。顯然,種群平衡位置取決於K,而種群動態則取決於r(May 1976) 。
這樣容易想像,較大的r(較短的TR)將有利於種群從不利的時期較快的恢復,是對非穩定性環境的一種適應,但卻增大種群隨環境的波動性;相反,較小的r意味著較長的反應時間及較好的種群穩定性,是對穩定的生境容納量的一種適應,其缺點是種群對損傷性干擾的恢復較慢(May 1976) 。因此,r—對策者也被認為是一種開拓者(exploiter)或機會主義者(opportunist)。
r實際上取決於凈生殖率R0和世代時間Tc:
r ≈ (lnR0)/Tc (2.1)
從方程式(2.1)可以看出,r對世代時間的改變比對R0的改變更為敏感,譬如世代時間減半,r值就加倍;但是加倍R0,r將只以自然對數值之差而增加,如當R0從5增加到10,r將從1.6增加到2.3(May 1976) 。
需要指出的是,這里所說的r對策者嗜好暫時性生境和K對策者嗜好穩定性生境都是相對的和理想的,實際上,在很多情況下,r和K對策者都共存於同一種生境中,但它們可能占據了不同的生態位置,這也就是所謂的「生態位」的概念。打個比喻,生境就像一棟大樓,樓內的房間就像生態位。此外,生態系統既有各種各樣的生產者,還有各種各樣的消費者及分解者,同一個生境也需要各式各樣的生物行使不同的生態功能 。

C. 流量+新生態,是一個轉型升級的策略

通過流量大會指出,流量+新生態是一個轉型升級的策略來的,是中國電信由原來智能管道的主導者,綜合平台提供者、內容應用參與者的新三者向智能為主的「新三化」轉型。

D. 生物在不同生態資源條件下的繁殖策略是什麼

在生態資源豐富的情況下傾向於產生更多數量的後代,而在生態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傾向於產生質量更高(存活率更高)的後代。

E. 怎樣做好生態休閑農庄的營銷策略

你好,以下是機帶你建議你可以參考一下,還可以網路譚小芳官方網查看相關資料!1.立項背景,開發意義,策劃依據,策劃區域范圍和建設期限等;②資源條件現狀和社會經濟基礎評價: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交通條件、農業生物資源、農村文化資源、產業基礎等評價和SWOT分析與問題診斷等;③客源市場分析與市場開發策劃:市場需求,客源現狀,市場分析與定位,市場開發思路與方案;④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發展方向(功能定位,形象定位,主題定位),產業鏈動力結構,發展目標和階段目標;⑤功能分區和空間布局:功能分區(附分區布局圖),各功能區定位(功能定位、形象定位、主題定位),各功能區建設項目(單體),各功能區農業產業或農村人文景觀配置;⑥重點觀光休閑項目:重點建設項目,農業產業或人文節點配景項目,標志性單體的形象設計和功能策劃(標志性單體最好要附效果圖);⑦旅遊要素策劃:交通策劃,導游隊伍策劃,住宿業策劃,餐飲業策劃,娛樂策劃,旅遊商品和農產品購物策劃;⑧建設分期和動態開發:總體建設期限,各功能區和重點項目建設步驟和開放時間、功能區間、重點項目間的時間銜接方案;⑨觀光休閑線路設計:內部觀光休閑游線及交通方式,附近城鄉居民入園觀光休閑游線及交通方案,本觀光休閑農業項目與其他觀光休閑農業項目、旅遊項目和旅遊線路的銜接方案;⑩營銷策略與促銷方案:品牌策劃、宣傳策劃、促銷策劃;{11}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建設資金、流動資金估測(附分區、分項目投資概算表),資金籌措方案,招商策劃;{12}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預測:直接經濟效益(附按功能區、按贏利項目的效益預測表),社會效益(城鄉就業、農民增收、土地增值、區域經濟開發、相關產業帶動、人才培養等),生態效益(農村環境改善、污染治理)和環境評價;{13}風險評估和對策措施:自然災害風險,市場競爭風險,政策變化風險,規避風險的對策和措施;{14}管理體制和保障機制:項目的管理體制,管理組織架構,人才保障,項目推進機制和組織保障(政府、投資企業),政府政策建議。

F. 生態策略的研究

1954年,英國鳥類學家D.拉克在研究鳥類生殖率進化問題時提出,生殖率和動物其他特徵一樣,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每一種鳥的產卵數表現出一種傾向,似乎以保證幼鳥存活率達於最大值為「目標」。生態學家在自然界普遍看到:成體大小相似的物種,如果產大卵,則產卵數少,如果產小卵,則產卵數多。生物可利用的能量資源是有限的,如果把有限的能量用於保護幼體的存活,則必然難以同時提高生育力。這涉及進化過程中的能量分配問題。也就是說,在自然選擇中,動物總是面臨著兩種相反的、可供選擇的進化策略:一種是低生育力,但親體有完善的照顧和培育幼體的行為;另一種是高生育力,卻缺乏親體照顧行為。
1967年,R.H.麥克阿瑟和E.O.威爾遜推進了這個思想,首次按棲息環境和進化策略把生物分成r策略者和K策略者兩大類。在此使用的r和K是與種群增長方程中的內稟增長率r和環境負載量K兩個參數具有同樣的含義。他們認為,地球表面環境是連續變化的,一個極端是氣候穩定、天災稀少的環境(如熱帶雨林),屬於生態上飽和的系統,動物密度很高,競爭激烈;另一個極端是氣候不穩定、天災頻繁的環境(如寒帶或乾旱地區),屬於生態上不飽和的系統,密度影響可忽略,缺乏競爭。在前一類環境中,動物種群數量達到或接近環境負載量水平,即與種群邏輯斯諦增長模型的飽和密度K接近,因此這種環境對生物的作用可稱為K 選擇。在後一類環境中,種群密度處於K值以下的增長段,因此種群常處於擴展增大過程,而呈現高增長率r,所以這種環境對生物的作用可稱為 r選擇。麥克阿瑟和威爾遜最初之所以提出r或K策略思想是用來解釋島嶼定居現象的(見島嶼生態)。
1970年,E.R.皮安卡把這個思想表達得更詳細深入,並擴展到應用於所有生物。他列表比較了r選擇和K選擇的有關特徵(表1)。
在生物大類群間作策略比較,可以把昆蟲看作r策略者,而脊椎動物是K策略者。脊椎動物主要盛發期是侏羅紀、下白堊紀及始新世和漸新世,正是溫暖潮濕氣候穩定的地質期;相反,昆蟲的快速進化則是在二疊紀和三疊紀,當時的氣候條件被證明是非常多變的。在大類群之內,同樣可進行策略比較。例如,鳥類中的鷲、鷹、信天翁等是典型的K策略者,它們的體型大,生育力低,對幼鳥有良好保護;而小型的山雀、虎皮鸚鵡等是典型的r策略者。由此可見,r策略者和K策略者是兩個進化方向不同的類型,其間有各種過渡,有的更接近於r策略者,有的更接近於K策略者;也就是說,從極端的r策略者到極端的K策略者之間有一個連續的譜。
近來r-K 策略的概念已被廣泛地用於說明雜草、害蟲和擬寄生物等的進化策略。在農業生態系統中,人類種植農田並進行施肥和噴葯等經營活動,雜草或害蟲要生存其中,就必須具有較高的生殖潛能和擴散能力。因此,雜草和害蟲(如狗尾草、馬唐、飛蓬和豚草等雜草,以及褐飛虱、黏蟲、螟蟲等害蟲),一般都是r策略者。飛蝗可被視為具有兩種策略交替的特殊類型:群居相是r策略的,散居相是K策略的。蚜蟲的有翅和無翅世代交替也是這樣。至於選擇擬寄生物作為防治害蟲的天敵,同樣要考慮r或K策略者對天敵的不同反應。
r和K兩類生態策略,在進化過程中各有其優缺點。K策略者的種群接近K值但不超過,因為超過K值有導致生境退化的可能。生育力低則要求有高存活率,這才能保證種族的延續,因此K策略者防禦和保護幼代的能力較強。由於有親代照顧培育,K策略者通常壽命較長,個體較大,這些特徵可保證K 策略者在激烈的生存競爭中取得勝利。但是,當K策略者種群在過度死亡或激烈動亂之後,回到平衡水平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種群確實很小,還有可能滅絕。大熊貓、虎、豹等珍貴稀有動物就屬此類。因此K策略者的資源保護比r策略者更困難、更重要。
相反,r策略者的密度是經常激烈變動的,常常突然暴增或猛烈下降。因為r≌lnR0/T(其中R0為凈生殖率;T為平均世代時間),所以高r值是通過提高生殖率和縮短世代時間達到的。但其死亡率很高,防禦和競爭能力不強。高 r值必然導致種群的不穩定性。但種群不穩定並不意味在進化中必然不利,其數量很低時r策略者不象K策略者那樣易於滅絕,反可通過迅速增殖而恢復到較高水平。r策略者當種群密度很高時,可能大量消耗資源使生境破壞,但它們通常具有較大的擴散和遷徙能力,可以離開惡化了的生境,在別的地方建立新種群。所以,r策略者的個別種群雖然易於滅絕,但物種整體卻是富有恢復力的。如果說,K策略者在生存競爭中是以「質」取勝,則r策略者可視為以「量」取勝,所以有的學者將r策略者稱為「機會主義者」,一遇良好機會就會出現大發生。r策略者的死亡率高,擴散力強以及它們需要不斷面臨新局面,這些特徵可能使它們成為物種形成的豐富源泉。
1974年,T.R.E.索思伍德總結了r或K兩種策略者種群動態特徵間的區別(見圖)。圖中對角線代表Nt+1與Nt相等,種群平衡。K策略者曲線與對角線有兩個交點 X和S。X是不穩定的平衡點,可稱為滅絕點,如果種群下降到X點以下就有滅絕的危險。相反,r策略者由於低密度下增殖快,所以只有一個平衡點S,種群易在S上下作激烈波動。此模式還說明,天敵對於這兩個極端的策略者的作用都不大。對於r策略者,由於它增殖比天敵迅速,故其數量不易被控制;待天敵種群發揮作用時,它們已遷出原地,在新的地方形成種群。對於K策略者,由於其個體大,競爭力強,天敵的作用也難以發揮。當然多數動物處於這兩極端的中間,天敵的作用仍是重要的。
1977年,J.P.格里姆將植物的生長和生殖策略劃分為3類:競爭型、逆境耐受型和雜草型,這3種類型是針對環境中的逆境(指營養缺乏及光照、氣溫不足等)和破壞(指動物取食、細菌致病或人類損害等)的程度而劃分的(表2)。因為有許多試驗證明,能在逆境(如嚴重乾旱)中生活良好的植物,不一定是優良的競爭者,因此可以把逆境耐受型和競爭型分別作為獨立的型。如果說,雜草型與r策略者相當,則逆境耐受型就可與K策略者相比(因為環境破壞程度低、種群相對較大)。但還要增加一個維度來描述競爭型,有些學者採用了下面的三角形圖解。競爭型策略出現在逆境和破壞程度都很低的環境,植物生產量高,種群波動小。有的學者把此種策略稱為α策略。α策略的命名是根據 A.J.洛特卡-V.沃爾泰拉二氏競爭數學模型中的競爭系數α 而起的。植物中的異株克生現象和動物間通過干擾作用阻止競爭對手利用有限資源等現象,都是α策略的例子。

G. 保護環境小策略怎麼寫急!

如今的環境問題十分的嚴重,我國很多珍貴物種在嚴重污染的情況下瀕臨滅絕。空氣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在不斷的升高,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面臨著嚴峻的威脅。今天人們注意到了我們和自然的關系不是征服的關系,而是如何更好的去和諧相處,良好的自然環境對於我們來說非常的重要,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更好的生活,我們需要一片藍天一片凈土。今天我們提出,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我們的民族才會繼續的發展下去。下面對於我國的生態情況以及未來的方向展開了論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 我們目前的生態環境保護現狀

我國在生態環境的保護方面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1 人們的生態意識薄弱

盡管生態環境正一步步惡化,但仍未引起廣大群眾的注意,甚至有的人會認為生態環境與自己無關,這些消極的生態保護意識大大影響了生態環境保護的進程。同時極大多數人缺乏環境保護的相關對策常識,不知道如何有效的對生態實施保護。以上現象體現在:(1)有些地方的領導層一味注重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忽視該地的生態狀況,使經濟增長建立在惡劣的生態環境之上。(2)很多人並不覺得生態保護是自己應盡的責任,不為生態的發展情況所擔心,只顧自身的經濟收益。長此以往,就造成了環境問題的進一步惡劣化,影響社會發展和人們的健康生活環境。並且我國在整體發展上,存在很多規劃上的不合理,造成生態上的極度不平衡,還有悖於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影響消極。

1.2 資源不合理開發,致使生態環境惡化

我國由於自身發展的原因,由於技術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很長的一個時期處於資源浪費環境破壞的階段。在我國的偏遠地區現在還有許多私人小型的礦山存在,這類礦山採取迅速盈利的管理模式,對於相關的設施不夠完備,沒有安全系統進行布置,對於開采後的污染問題沒有及時進行處理的能力,這樣邊開采邊進行污染,導致生態環境的不斷地惡化。即使今後進行處理也是治理的速度遠遠趕不上污染的速度。資源如今面臨著過度的開采,慢慢的走向枯竭,許多發達國家已經認識到這一點,對於本國的資源進行高壓限制開采,大量的進口,這樣刺激其他國家瘋狂的開采換取經濟利益,對於我們這些發展中國家就會資源越來越少污染越來越嚴重,資源處於不合理開發的情形。

1.3 生態保護和環境建設的投入不足

當今的生態環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壞,慢慢的也注意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我們應該進行對環境的彌補。我們在環境保護與建設投入時就是處於劣勢,投入遠遠不能彌補破壞所造成的危害。要有計劃的進行多方位的投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規劃。對於環境保護這塊得不到領導層的充分重視,對於資金的審批過程不能夠給予足夠用的資金,有時還會挪用此類的專項資金,就這樣一次次的治理過程,不斷地積累問題由於資金少於規劃,生態環境系統會越來越脆弱,環境的污染越來越嚴重,我們應該改觀這類問題的發生,使我們的環境得到有效地治理,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2 如何有效的進行生態環境保護

2.1 加大宣傳力度,科學治理、保護生態環境

各級政府都要充分意識到生態保護和環境建設的重要性,要認識到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相輔相成的辯證關系,要從多方面採取措施加強環境治理、保護的效果,並對工、農等各產業進行科學規劃,加大管理力度。政府要重視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宣傳,使民眾了解相關的法律,同時,認識到自然環境對於人類生存、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樹立起保護環境的使命感,增強保護環境意識,這對於環境保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政府也可以採取行政、法律的手段,強制要求居民、法人在法律范圍內進行資源的開發、利用,對於違法行為要依法進行處罰。

2.2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發展循環經濟

我國以前並不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建設,並以資源的大量消耗、破壞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造成了嚴重後果。現代國家領導人充分認識到了環境的重要性,提倡發展循環經濟,建立環境友好型社會,並已將發展循環經濟納入科學發展觀。循環經濟是一種生態經濟,提倡「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理念,即依靠資源的循環利用和高效利用來進行生產,減少廢棄物的排放,降低污染,達到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兩不誤的目標。西方國家對於循環經濟的研究、發展較早,資源的再利用技術發達、利用程度很高,大大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廢棄物的排放率,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這為我國的循環經濟發展提供了信心、經驗和指導。我們要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在我國切實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兼顧經濟的發展和環境的保護,並在二者之間建立起相互促進的關系,以循環經濟的思想為指導整改舊產業、建立新產業,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2.3 合理開發旅遊資源,加大景區環境的保護力度

旅遊熱的現象現在很常見,在我國的發展形勢來看,旅遊行業十分的火爆,很多原始森林開發了景點,這些景點保存了原始的風貌,但是被開發之後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很多原生態動植物銳減,河流出現大量的漂流物,給生態環境啊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在景點開發的階段,施工的不科學性直接導致了大量的污染物排放,施工的雜訊對於動物的危害都是無法估量的。景點的本身就是為了給人美的享受,使人們很好的親近大自然,但是卻污染了這片凈土。對於旅遊開發我們應該進行深刻研究,怎樣合理的開發旅遊項目,經濟與生態環境和諧的發展,只有這樣才體現其真正的意義。對於相關的部門一定要加大監管力度,對於污染問題進行及時的監控,對於相關企業起到震懾的作用,只有這樣我們的旅遊行業才會越來越好。

3 結束語

環境問題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面臨的大問題,我們都生存在地球上,想要很好的生存,想要給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一片凈土,我們就要進行有效的治理,把工作落實在實處只有這樣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國在發展生態環境保護上下了一定的功夫,並為此確立了一些制度,但仍具有很多發展過程中的不足。這和早期的不計後果式的發展模式造成的惡劣影響是分不開的,這就要求我們要認清自身所處的發展階段,積極解決過去發展後帶來的問題。再根據現如今的形勢詳細分析所處情景,制定出合乎實際的應對辦法。同時,不能再犯「先污染,後治理」的發展方式,努力做到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同期進行、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走上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道路中去。在全球進行生態環境保護這一大環境下,我國推行的科學發展觀很好地契合了潮流要求,再配合以積極的施行態度和完善的施行辦法,相信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將越來越進步。

H. 生態農村建設之策略

充分考慮客源市場。發展生態旅遊農業首先安排在大城市郊區和經濟發達的地區,這里的人們對觀光農業的要求強烈,經濟條件可能,交通比較便利,發展生態旅遊農業的條件比較優越

I. 建築設計有哪些生態策略及生態技術

場地環境部分: 1.保護場地原生態環境特徵。 2.通過植物配置提高場地的綠量和植被內生態功能。 3.採用人工容濕地等生物凈化技術處理雨水和污水。 4.通過建築布局和植物配置優化場地風環境。 5.為利用淺層地熱能創造場地條件。
建築主體部分:1.創建高效的建築外圍護結構系統(高性能保溫隔熱牆體、雙層皮玻璃幕牆、外遮陽設施、相變蓄熱地面或牆體、植被屋面和垂直綠化等)。2.建立室內環境控制系統(優化自然通風及採光、濕熱獨立控制空調系統等)。3.優化能源系統(熱電冷三聯供、太陽能集熱及發電、地源熱泵、風力發電等)。4.選擇結構體系(鋼結構、木結構、改進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體系等)。5.設計室內生態空間(陽光間、綠化中庭、空中花園等)。

J. 長城汽車發布的「GTO全域智慧生態戰略」是一種怎樣的戰略

7月15日,「G往開來,為AI出行」——長城汽車GTO全域智慧生態戰略在保定哈弗技術中心正式發布。圍繞汽車-出行-生活的體驗服務,長城汽車宣布將告別傳統功能車時代,並聯合騰訊、阿里、網路、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華為和高通8家戰略夥伴共建全域智慧生態,攜手打造基於5G+AI技術、以體驗驅動、帶給用戶全生命周期體驗與服務的出行機器人,構建長城汽車全域在線(GTO:GreatWall Totally Online)智慧生態,開創出行機器人新時代。

共建全域智慧生態聯盟

可以預見,未來汽車交付給用戶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圍繞著服務體驗的深度挖掘,將成為汽車企業進階的重中之重。而且「閉門造車」完成不了進階,汽車企業必然要依據整個生態環境,攜手各個合作夥伴,打通諸多關鍵環節,才能為用戶提供真正的智能網聯化服務。

在此次發布會上,長城汽車與互聯網巨頭騰訊、阿里、網路,分別正式簽署生態合作協議,同時與也中國三大通信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以及高科技公司華為和高通展開具體的生態合作,組建全域智慧生態聯盟,共同探索智能網聯汽車的未來發展。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