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城市生態園林

城市生態園林

發布時間: 2020-12-01 05:19:33

A. 創建「生態園林城市」的重大意義在哪裡

加強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努力為廣大人民群眾創造一個優美、舒適、健康、方便的生活居住環境,是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城市建設工作的具體體現,是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要職責。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把 「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和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內容,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創建「生態園林城市」,不僅是滿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要,也是落實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重要措施。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開展創建「生態園林城市」工作的重大意義,增強歷史責任感,積極引導城市建設向「生態城市」目標發展。 生態這個詞語在當今社會真的是備受關注,生態旅遊將會是一個投資熱點,也是未來旅遊發展的一個熱點,尤其是在城市化進程高速發展的今天,有關於生態旅遊我們做過專門的研究,如果你想要對其進行詳細的了解的話可以參看下列的研究成果:1、《生態養生旅遊開發》2、《依託湖泊資源打造康復療養旅遊產品對策研究》對於生態旅遊如果你還有更加前沿的研究的話,我們期望可以與大家一起來探討分享!

B. 生態園林城市與園林城市的關系

園林城市主要注重園林綠化指標:人均綠化面積、綠化覆蓋率、綠地率等幾種,內當然也涉及到容公共事業,如公交狀況、燃氣使用、自來水以及城市路燈、廣告牌等等。
生態園林城市更注重的是「生態」二字,城市濕地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等,比園林城市要高兩個檔次,一般一個城市創建的步驟為:綠化城市——園林城市——森林城市——生態城市。

C. 目前國家園林城市有哪些 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有哪些

國家生來態園林城市,自是由國家建設部自1992年發起的,一項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活動。「生態園林城市」的評估每年進行一次,採取城市自願申報,建設部組織專家評議。申報城市必須是已獲得「國家園林城市」稱號的城市。首批試點城市:青島、揚州、南京、杭州、威海、蘇州、紹興、桂林、常熟、崑山、張家港。
2016年1月29日,住建部首次命名徐州、蘇州、珠海、南寧、寶雞(地級市);崑山、壽光(縣級市)7個城市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2017年10月27日,住建部決定命名杭州、許昌(地級市);常熟、張家港(縣級)4個城市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

D. 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有哪些

國家生態市(區、縣)名單

江蘇省:
高郵市、張家港市、常熟市、崑山市、江陰市、太倉市、宜興市、無錫市、濱湖區、錫山區、惠山區、吳江市、蘇州市、吳中區、相城區、南京市、江寧區、高淳縣、金壇市、常州市、武進區、海安縣、揚中市、丹陽市、句容市、丹徒區、鎮江市 、寶應縣

上海市:
閔行區

浙江省:
天台縣、安吉縣、義烏市、臨安市、桐廬縣、磐安縣、開化縣

北京市:
密雲縣、延慶縣

山東省:
榮成市

廣東省:
深圳市、鹽田區、中山市,福田區、南山區

四川省:
雙流縣,成都市、溫江區

安徽省:
霍山縣

陝西省:
西安市、滻灞生態區

遼寧省:
沈陽市、東陵區、沈北新區

天津市:
西青區

E. 我國現有的生態園林城市

1992—2007年歷年國家園林城市名單 116個城市(區)
第一批(1992年):北京、合肥、珠海 3個城市
第二批(1994年):杭州、深圳 2個城市
第三批(1996年):馬鞍山、威海、中山 3個城市
第四批(1997年):大連、南京、廈門、南寧 4個城市
第五批(1999年):青島、濮陽、十堰、佛山、三明、秦皇島、煙台、上海浦東區(國家園林城區) 8個城市(區)
第六批(2001年):江門市、惠州市、茂名市、肇慶市、海口市、三亞市、襄樊市、石河子市、常熟市、長春市、上海市閔行區(國家園林城區) 11個城市
第七批(2003年): 上海市、寧波市、福州市、唐山市、吉林市、無錫市、揚州市、蘇州市、紹興市、桂林市、綿陽市、榮成市、張家港市、崑山市、富陽市、開平市、都江堰市 17個城市
第八批(2005年):
1、嘉興市(浙江省)2、泉州市(福建省)3、武漢市(湖北省)4、湛江市(廣東省)5、庫爾勒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6、徐州市(江蘇省)7、安寧市(雲南省)8、樂山市(四川省)9、吳江市(江蘇省)10、長治市(山西省)11、遵義市(貴州省)12、鄭州市(河南省)13、伊春市(黑龍江省)14、寶雞市(陝西省)15、許昌市(河南省)16、宜昌市(湖北省)17、包頭市(內蒙古自治區)18、淄博市(山東省)19、廊坊市(河北省)20、鎮江市(江蘇省)21、宜興市(江蘇省)22、安慶市(安徽省)23、岳陽市(湖南省)24、壽光市(山東省)25、邯鄲市(河北省)26、南陽市(河南省)27、日照市(山東省)28、新泰市(山東省)29、膠南市(山東省)30、漳州市(福建省)31、晉城市(山西省)
第九批(2007年):
石家莊市、遷安市、沈陽市、調兵山市、四平市、松原市、常州市、南通市、江陰市、衢州市、義烏市、淮南市、銅陵市、永安市、南昌市、新余市、萊蕪市、膠州市、乳山市、文登市、新鄉市、濟源市、舞鋼市、登封市、黃石市、株洲市、廣州市、東莞市、潮州市、貴陽市、銀川市、克拉瑪依市、昌吉市、奎屯市、天津市塘沽區、重慶市南岸區、重慶市渝北區 37個城市(區)
全國園林城市(區)
中央直轄市: 北京市 上海市 天津市(塘沽區) 重慶市(南岸區,渝北區) 5
河北省: 秦皇島 唐山市 廊坊市 邯鄲市 石家莊市 遷安市 6
山西省: 長治市 1
內蒙古: 包頭市 1
遼寧省: 沈陽市 大連市 調兵山市 3
吉林省: 長春市 吉林市 四平市 松原市 4
黑龍江省: 伊春市 1
江蘇省: 南京市 常熟市 徐州市 張家港市 崑山市 吳江市 無錫市 揚州市 蘇州市 鎮江市 宜興市 常州市 南通市 江陰市 14
浙江省: 杭州市 紹興市 寧波市 富陽市 嘉興市 衢州市 義烏市 7
安徽省: 合肥市 馬鞍山 安慶市 淮南市 銅陵市 5
福建省: 廈門市 福州市 三明市 泉州市 漳州市 永安市 6
江西省: 南昌市 新余市 新余市 3
山東省: 威海市 青島市 煙台市 淄博市 榮成市 壽光市 日照市 新泰市 膠南市 晉城市 萊蕪市 膠州市 乳山市 文登市 14
河南省: 濮陽市 鄭州市 許昌市 南陽市 新鄉市 濟源市 舞鋼市 登封市 8
湖北省: 十堰市 襄樊市 武漢市 宜昌市 黃石市 5
湖南省: 岳陽市 株洲市 2
廣東省: 珠海市 深圳市 中山市 佛山市 江門市 惠州市 茂名市 肇慶市 開平市 湛江市 廣州市 東莞市 潮州市 13
廣西省: 桂林市 南寧市 2
海南省: 海口市 三亞市 2
四川省: 都江堰市 綿陽市 樂山市 3
貴州省: 遵義市 貴陽市 2
雲南省: 安寧市 1
西藏: 無
陝西省: 寶雞市 1
甘肅省: 無
青海省: 無
寧夏: 銀川市 1
新疆: 石河子 庫爾勒市 克拉瑪依市 昌吉市 奎屯市 5

F. 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名單有哪7個城市

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名單,徐州、蘇州、崑山、壽光、珠海、南寧、寶雞7個城市。同時,河北滄州等46個城市被命名為新一批國家園林城市、河北高邑縣等78個縣城為國家園林縣城、山西巴公鎮等11個鎮為國家園林城鎮。至此,全國已有約半數的城市被授予國家園林城市稱號,約1/10的縣城成功創建國家園林縣城。

G. 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區別

與國家園林城市評比中側重城市的園林綠化指標不同,「生態園林城市」的評估更注重城市生態環境質量。較之「園林城市」的評比標准,「生態園林城市」的評估增加了衡量一個地區生態保護、生態建設與恢復水平的綜合物種指數,本地植物指數,建成區道路廣場用地中透水面積的比重,城市熱島效應程度,公眾對城市生態環境的滿意度等評估指標。

H. 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基本指標

(一) 城市生態環境指標
序號
指 標
標准值
1
綜合物種指數
≥0.5
2
本地植物指數
≥0.7
3
建成區道路廣場用地中透水面積的比重
≥50%
4
城市熱島效應程度(℃)
≤2.5
5
建成區綠化覆蓋率(%)
≥45
6
建成區人均公共綠地(m2)
≥12
7
建成區綠地率(%)
≥38
(二) 城市生活環境指標
序號
指 標
標准值
8
空氣污染指數小於等於100的天數/年
≥300
9
城市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
100
10
城市管網水水質年綜合合格率(%)
100
11
環境雜訊達標區覆蓋率(%)
≥95
12
公眾對城市生態環境的滿意度(%)
≥85
(三) 城市基礎設施指標
序號
指 標
標准值
13
城市基礎設施系統完好率
≥85
14
自來水普及率(%)
100,實現24小時供水
15
城市污水處理率(%)
≥70
16
再生水利用率(%)
≥30
17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90
18
萬人擁有病床數(張/萬人)
≥90
19
主次幹道平均車速
≥40km/h

I. 為什麼說生態園林建設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要途徑

一、 城市生態園林的概念與內涵
1、 生態園林及城市生態園林的概念
關於生態園林的概念,我國著名園林專家程緒珂等都闡述了自
己的觀點,我個人淺識為:生態園林是以人、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為核心,用生態學原理研究植物單個有機體和整個群落與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的關系,同時研究植物群落的發展,組成特性及其相互作用,揚其共生、避其相剋,形成有規律的人工生態經濟系統,以提高城市社會經濟,環境綜合效益,促進城市生態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門學科。具體在城市中,城市生態園林就是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創造和諧自然的生態遊憩空間和穩定的綠地基礎上,按照生態學原理和規律,模擬地帶性植物群落的類型,建立與地方氣候相適應,相當穩定,結構合理的城市綠地系統,是將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整和而成的合理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態網路。
2、 城市生態園林的基本特徵
城市生態園林與一般城市綠化的差別,在於它改變了過去孤
立的,狹窄的公園綠地設計,主要要解決了游覽、休息、觀賞、美化、文化娛樂等功能的觀點,而以生物工程技術措施為主,利用生物及其群體的發展規律,用盡可能少的投入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及效益,它具有多屬性、多功能、多效益,綜合使用價值觀的特徵。
從城市生態園林建設的角度看,它就是在傳統園林的基礎上遵循生態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以植物為主,建立多層次,多結構,多功能的穩定的人工植物群落,其內部的物質變換,能量充分利用,信息反饋調節,經濟效益最好,社會高度和諧,人與自然協同共生的機能。其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融為一體,同步發展,達到最高水平。為人類創造清潔、舒服、優美、文明的最佳生態環境。達到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3、 傳統園林與生態園林的不同(差異)
生態園林自本世紀六七十年代受到世界各地重視以來,發展較
快。我國1986年5月中國園林學會在溫州召開的《城市綠化系統植物造景與城市生態》學術討論會上提倡在我國建設「生態園林」以來,十多年來,生態園林建設無論在布局,設計上都發展較快。生態園林是當今最有長遠性、方向性、開創性、實現性和普遍意義的城市綜合建設和管理工作,也是實現城市和諧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證。
傳統園林和生態園林的園林綠地都是人工生態系統,傳統園林綠地也有生態效益。但生態效益的發揮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生態園林是能夠使園林綠地按照人的要求去發揮作用的目的系統。生態園林是對傳統園林的繼承和發展,生態園林在強調生態效益的同時,並不降低對園林審美質量的要求,生態園林在繼承造園意境,植物造景等傳統園林精華的基礎上,把園林綠化推向更加齊全、高效、經濟更加合理,形式更具有現代特色的新階段。
4、 生態園林的作用
(1)提高城市綠地率和綠視率,降低眼疾發生率,消除疲勞。
生態園林的目標是擴大綠地面積和綠色空間,綠地面積及綠
色空間面積越大,它的優越性也越大。據科學測驗表明,每人呼吸需氧量須由150M2的綠葉面積提供,也就是說,每人須依靠一棵枝葉繁茂的喬木的產氧量而得出健康生存。為此,大力提高城市各類土地及空間的綠色覆蓋水平,盡量在綠地中少建小品,假山、噴水池,少塑雕像,提高綠地率。
綠色植物能吸收太陽光中對眼睛有害的紫外線,反射出適合於視網膜的綠光,所以綠色對人的視覺神經最適宜,它對視力起到了維持和保護作用。據日本科學家研究指出,當人們視野里綠色佔25%時感覺到最舒服。所以,日本要求工廠和機關的環境中保持20%~25%的綠地。據報導,綠化好的城市,眼疾的發病率在2%以下,而綠化差的城市眼疾的發病率達22%左右。綠化的校園里,學生學習眼睛感到疲勞時,看看窗外的綠樹或草坪,可以消除疲勞,恢復精神。道路兩旁的樹林,可以減少疲勞,能使司機專心駕駛車輛。綠色對人的眼睛有益,生態園林可以為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創造合適的綠色環境。
(2)提高單位面積植物的葉面積系數
植物葉綠素能把太陽能轉化成化學能.,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加大葉面積系數(植物的葉面積總和與植物覆蓋面積之比)是提高光合作用率的有效途徑。而植物吸毒抗污染的作用與葉面積多少成正比。所以,生態園林根據喬木葉面積系數比灌木草本大得多的特點,多種喬木,配以藤灌草相結合的復層人工植物群落,可以盡量擴大葉面積系數。
(3)發揮以間接效益為主,直接效率為輔的綜合效率。
據美國一資料記載,綠化的間接效益是它本身直接效率的18-20倍。苗木從種植成活到成林成材,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其貢獻價值,除本身生產大量的氧氣外,還有防止大氣污染、截流儲水、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棲息鳥類、旅遊保健、陶冶人們情操等作用,其間接效益是相當大的。因此,由於生態園林的多層次的復雜結構,其綜合效益比一般園林綠化為高。
(4)提高景觀價值
生態園林建設,主要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組建的多層次多功能的人工植物群落,具有千姿百態或燦爛的色彩,或發出濃郁的芳香,展現出神妙的風韻,形成良好的景觀,使人工美和自然美有機結合,提高了景觀觀賞價值,滿足了人們多種多樣的需求和審美情趣。
二、 城市生態園林建設的重要意義
1、建設生態園林城市的緊迫性
當前世界處在環境日趨惡化,經濟發展迅猛的時期。環境與發展成為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人類經過漫長的奮斗歷程,特別是從產業革命以來,在改造自然和發展經濟方面樹立了輝煌的業績。與此同時,由於工業化過程中的處置失當,尤其是不合理的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構成了現時的威脅。先建設(污染)後治理(保護)的教訓代價太大。因此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世界緊迫而艱巨的任務。
2、 建設生態園林城市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
城市生態園林的核心問題是城市與自然的關系。是為了使城市的天更藍、水更清、樹更綠,減少熱輻射和雜訊污染及城市熱島效應,使環境適宜人類居住的發展戰略要求。自然就是返樸歸真,回歸大自然,嚮往綠色。綠色植物具有製造氧氣,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所以把植物比喻為「城市的肺」,供城市交換空氣。城市綠化具有改善城市氣候,改善衛生環境,蓄水防洪、防災、美化景觀、承載遊憩、城市節能等不可替代的功能,城市假如沒有綠化將是不可想像的。增加綠量,重視生態,綠化城市是生態園林城市的基礎關鍵,而人均綠化面積(
㎡/人均),城市綠地率,城市綠化覆蓋率是衡量城市綠化的量化基礎。
3、建設生態園林城市有助於城市綠地系統的完善形成

當前,城市都在為步入現代化城市而積極的編制新一輪的城市總體規劃以及圍繞創建「園林城市」「生態園林城市」這一中心而編制新一輪的城市綠化規劃。「園林城市」標准明確要具有編制完成並批准納入城市總體規劃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城市綠化系統包括公共綠地、防護綠地、生產綠地、單位附屬綠地、軍民區綠地及風景林地、幹道綠化等。這幾種綠地形式從點、線、面上涵概了綠地系統的布局,是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的必要基礎依託。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目標的確定是綠地系統建設完備完善的標志體現,是為城市綠地系統注入更高的要求標准。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和城市綠地系統建設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4、建設生態園林城市有助於和諧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的宗旨是要改善城市環境,為居民提供舒適健康的生產生活環境。它強調以人為核心的設計理念,創造「天人合一」與植物融合的人居環境的空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綠色空間「構築綠色城市的空間網路。建設中要求具有親和性,富有人情味,又有教育性和舒適性,還要求自然性,以自然為宗,依託城市自然地形地貌,結合城市風貌,結構特徵和空間屬性等進行科學布局和規劃,體現自然植被景觀和群落結構特徵,實現城市生態園林建設中的自我維持,協調發展,並與整個社會的和諧可持續發展有機結合起來。

J. 生態園林的原理

一堅持以「生態平衡」為主導,合理布局園林綠地
系統生態平衡是生態學的一個重要原則,其含意是指處於頂極穩定狀態的生態系統,此時系統內的結構與功能相互適應與協調,能量的輸入和輸出之間達到相對平衡,系統的整體效益最佳。在生態園林的建設中,強調綠地系統的結構與布局形式與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的協調以及與城市功能分區的關系,著眼於整個城市生態環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綠地不僅圍繞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維護城市的生態平衡。近年來,中國不少城市開始了城郊結合、森林園林結合、擴大城市綠地面積、走生態大園林道路的探索,如北京、天津、合肥、南京、深圳等。
二遵從「生態位」原則,搞好植物配置
城市園林綠化植物的選配,實際上取決於生態位的配置,直接關繫到園林綠地系統景觀審美價值的高低和綜合功能的發揮。生態位概念是指一個物種在生態系統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時間和空間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種與物種之間、物種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在城市園林綠地建設中,應充分考慮物種的生態位特徵、合理選配植物種類、避免種間直接競爭,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健全、種群穩定的復層群落結構,以利種間互相補充,既充分利用環境資源,又能形成優美的景觀。在特定的城市生態環境條件下,應將抗污吸污、抗旱耐寒,耐貧瘠、抗病蟲害、耐粗放管理等作為植物選擇的標准。如在上海地區的園林綠化植物中,槭樹、馬尾松等生長狀況不良,不宜大面積種植;而水杉、池杉、落羽杉、女貞、廣玉蘭、棕櫚等適應性好、長勢優良,可以作為綠化的主要種類。
在綠化建設中,可以利用不同物種在空間、時間和營養生態位上的分異來配置植物。如杭州植物園的槭樹、杜鵑園就是這樣配置的。槭樹樹干直立高大、根深葉茂,可吸收群落上層較強的直射光和較深層土壤中的礦質養分;杜鵑是林下灌木,只吸收林下較弱的散射光和較淺層土中的礦質養分,較好地利用槭樹林下的蔭生環境;兩類植物在個體大小、根系深淺、養分需求和物候期方面有效差異較大,按空間、時間和營養生態位分異進行配置,既可避免種間競爭,又可充分利用光和養分等環境資源,保證了群落和景觀的穩定性。春天杜鵑花爭妍斗艷,夏天槭樹與杜鵑喬灌錯落有致、綠色濃郁,組成了一個清涼世界;秋天槭樹葉片轉紅,在不同的季節里給人以美的享受。
三遵從「互惠共生」原理,協調植物之間的關系
指兩個物種長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雙方獲利。如地衣即是藻與菌的結合體,豆科、蘭科、杜鵑花科、龍膽科中的不少植物都有與真菌共生的例子;一些植物種的分泌物對另一些植物的生長發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對雲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莢、白蠟與七里香等在一起生長時,互相都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則對其他植物的生長不利,如胡桃和蘋果、松樹與雲杉、白樺與松樹等都不宜種在一起,森林群落林下蕨類植物狗脊和里白則對大多數其他植物幼苗的生長發育不利,這些都是園林綠化工作中必須注意的。
四保持「物種多樣性」,模擬自然群落結構
物種多樣性理論不僅反映了群落或環境中物種的豐富度、變化程度或均勻度,也反映了群落的動態與穩定性,以及不同的自然環境條件與群落的相互關系。生態學家們認為,在一個穩定的群落中,各種群對群落的時空條件、資源利用等方面都趨向於互相補充而不是直接競爭,系統愈復雜也就愈穩定。因此,在城市綠化中應盡量多造針闊混交林,少造或不造純林。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