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統塘
㈠ 池塘是屬於哪類生態系統為什麼
你好
B濕地生態系統。
因為濕地生態系統的定義是:被間歇的或永久的淺水層覆蓋的土地。
這題一般用排除法。
㈡ 如圖為一個池塘生態系統,池塘內有水草、浮萍、水綿、魚、蝦等生物.(1)水草、浮萍、水綿是生態系統中
(1)水草、浮萍和水綿是綠色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並儲存能版量,為自身權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在生態系統中屬於生產者.魚、蝦等各種動物,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屬於消費者;
(2)圖中有陽光、水等非生物成分,有水草等生產者,魚、蝦等消費者,缺少了細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分解者.
(3)該生態系統中的非生物成分有陽光、空氣、泥沙、水等.
故答案為:(1)生產;消費;(2)腐生的細菌和真菌;分解;(3)陽光、水、泥沙、空氣等.
㈢ 淡水魚塘生態系統的特點
淡水生態系統
淡水生態系統占據著少於1%地球表面的河流、湖泊和濕地的世界淡版水生態系統,僅容權納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0.01%。然而,據一些水資源專家估算,這個重要的系統卻給全球工農業生產和人類生活提供了相當於幾萬億美元巨大價值的服務。
功能 :淡水生態系統最重要的服務是以水的供給為中心的,它不僅通常保持較高的水質不斷填充保證地下水供給的蓄水層,提供充足的水源供家庭日常生活和農業灌溉所需,而且也提供許多其他關鍵產品和滿足其他需要,例如作為魚的棲息地、調節洪水、保持物種多樣性、分解和稀釋廢棄物、為休閑娛樂提供條件和運輸物品的通道,通過運用水壩提供一種世界上最為重要的可以再生的能源——水電等。
現狀 :在20世紀以前,全球對淡水系統所能提供的物品和服務的需求並不多,淡水也並未被人們認為是短缺資源。但是隨著人口的增長、工業化和灌溉農業的擴張,對與水相關的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急劇增長,形成了對淡水生態系統承受力的巨大壓力。
㈣ 為什麼一個池塘一塊農田都可稱為一個生態系統為什麼說
日常生活中,抄一些商家、領導、科襲技人員,把一片林木、一個果園、一個池塘、一塊農田、一個山莊。都稱為一個生態系統,是這些人各自為了某種利益需要,尋找的一個噱頭,或者叫做一個賣點。
生態系統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間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在這個統一整體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並在一定時期內處於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生物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是由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構成。
㈤ 簡述穩定塘生態系統
山東省東營市污水處理與利用生態工程 1、 工程簡介 東營市污水處理與利用生態工程於2000年10月建成,設計處理水量10萬t/d,佔地面積約110公頃,工程總投資6700萬元,是目前國內外應用穩定塘處理系統設計較為完善的一座污水處理廠。 污水水質如下表: 表6-4 進水水質情況一覽表 項目 BOD COD SS TN TP NH3-N 濃度(mg/L) 70 150 70 30 5 20 該工程因地制宜,將現有的一個水庫適當修整分隔後,改造成高效厭氧塘、曝氣塘、曝氣養魚塘等處理單元;將附近的鹽鹼荒地建成養魚塘、藕塘、蘆葦塘等生態利用單元。 2、 工藝流程 流程圖見圖6-5: 3、 主要處理單元設計 (1)細格柵:單組柵寬1.4m,柵條間隙8mm,柵條寬10mm,柵前有效水深0.8m,過柵流速0.9m/s,格柵安裝角度75°。 (2)沉砂池:每組平面設計尺寸12.0m×3m,有效水深1.2m,砂斗傾角55°,砂斗高度1.85m. (3)高效復合厭氧塘:每組厭氧塘平均長約138.88m,寬約65.87m,有效水深5.0m,厭氧塘中污水停留時間為1.68d。 (4)曝氣塘:每組曝氣塘平均長度133.37m,寬約66.31m,有效水深3.6m,污水在曝氣塘中停留時間為1.29d。 (5)曝氣養魚塘:塘總面積為23.24公頃,塘有效水深3.5m,污水在塘中的水力停留時間為8.13d。 (6)養魚塘:養魚塘總佔地面積為12.09公頃,有效水深2.5m,污水在其中停留時間為3.02d。 (7)藕塘:總面積為7.56公頃,有效水深1.2m,污水在其中的水力停留時間為0.91d。 (8)蘆葦塘:蘆葦塘Ⅰ和蘆葦塘Ⅱ的佔地面積分別為18.09公頃和19.09公頃,有效水深平均為0.5m,在蘆葦塘中總共水力停留時間為1.85d。 四、運行效果 本工程於2000年10月開始通水試運行,在養魚塘中尚未放養魚苗、藕和蘆葦未開始種植的情況下,經現場檢測,最終的出水完全復合我國污水綜合排放二級標准(GB 8978-1996)的要求。 五、本工程的特點 (1) 本工程採用穩定塘處理系統,將污水的處理與利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了污水的資源化,這對於緩解東營市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具有重要的意義。 (2) 本工程在設計中特別注意了處理系統與周圍環境的協調一致,注意了對環境的美化。堤壩修建整齊,全部採用毛石進行護砌;曝氣養魚塘作為人工景點,將污水處理廠建成了一座生態公園。 (3) 本工程同傳統活性污泥法比較,具有基建投資省,運行費用低,維護管理方便等優點
㈥ 高中生物 池塘是一個生態系統么
池塘生態系統中 生物環境就是水體、空氣、淤泥等等非生物部分 其中的動植物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沒有絕對的生產者,也沒有絕對的消費者,互相依存才構成生態系統,分解者的角色都由微生物來擔當。
㈦ 如圖為一個池塘生態系統,池塘內有水草、浮萍、水綿、魚、蝦、河蚌等生物.(1)該生態系統的能量來自於
(1)在生態系統中能量開始於太陽輻射能的固定,結束於生物體的完全分解,在生態系統中只有綠色植物才能進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陽能.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有機物中儲存著來自陽光的能量.因此,生態系統的能量最終來源於太陽能;
(2)植物是生產者,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動物是消費者;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自己造有機物,它們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動物植物死後的遺體遺物被細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無機鹽等,二氧化碳、水、無機鹽又被植物體利用;它們是生態系統的分解者.所以水草、浮萍、水綿在此生態系統中和魚、蝦、河蚌等動物分別是生態系統中的 生產者和 消費者.在該生態系統中還有一些我們看不到的生物他們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3)如果有人向池塘中投放了一些大黑魚(肉食性的魚類),池塘中存在食物鏈「水中植物→蝦→小魚→大黑魚」;
(4)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當外界因素的干擾超過了這種限度時,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
(5)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在食物鏈中,營養級別越高的生物,體內積累的有毒物質就越多,因為環境中有些污染物(如重金屬、化學農葯等)具有化學性質穩定、不易分解的特點,會在生物體內積累而不易排出;隨著營養級的升高而不斷積累,最終危害到人類的安全,如果該生態系統受到DDT的污染,那麼體內積存DDT最多的生物會是大黑魚.
故答案為:(1)光合作用;
(2)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3)水中植物→蝦→小魚→大黑魚;
(4)一定的調節能力;
(5)小魚;大黑魚;食物鏈;大黑魚.
㈧ 以池塘生態系統為例說明生態系統的組成
a水草
屬第一營養級,自養需氧型,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些都是農業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
與自然生態系統相比,農業生態系統有如下鮮明的特點:(1)為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生產力而加入輔助能源是經過加工的燃料(以及畜力和人力),並非自然能量;(2)人的管理使農業生態系統多樣性大為降低,而使系統產物中特定的食物產量達到最大;(3)農業生態系統中的主要植物和動物並非是自然選擇下形成的,而是在人工選擇下形成的;(4)農業生態系統受到自外部的有目的控制,並非像自然生態系統那樣通過內部的反饋實現的。
所以,農業生態系統實質上是一個由人參與及主宰下的由社會—經濟—自然結合而成的復合生態系統。
㈨ 下圖為一個池塘的生態系統,池塘內有水草、浮萍、水綿、魚、蝦等生物. (1)在此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是_
答:(1)生態系統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組成,圖中水草、浮回萍、水綿 屬於植物為生產者答,魚、蝦 是動物為消費者,所以還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2)生態系統中所有生物的能量最終來自太陽光能,能量和物質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逐級遞減傳遞. (3)放入黑魚後,存有這樣的食物鏈:水生植物→蝦→小魚→黑魚,所以小魚的量會減少;DDT是劇毒物質,在生物體內不易被排出也不易分解,隨著食物鏈逐級積累,所以黑魚的營養級別最高,體內的DDT的含量最多. (4)由於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一段時間後隨著小魚的量減少,黑魚缺乏食物而減少,慢慢的各種生物的量又處於穩定狀態. (5)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是生物的食物和能量來源. 故答案為:(1)水草、浮萍、水綿;魚、蝦;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太陽光 食物網. (3)減少黑魚. (4)穩定 自我調節. (5)光合 |
㈩ 一個池塘是生態系統嗎
一個池塘是一個生態系統,屬於淡水生態系統中的靜水生態系統。
池塘作為靜水生態系統,按照營養關系來分類,生態系統的生物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其中生產者主要包括水生高等植物和浮游植物。通常浮游植物的生產量在系統的總初級生產量中占絕對優勢。
浮游植物的特徵是體型微小但數量驚人,其代謝率高、繁殖速率快,種群更新周期短,能量的大部分用於新個體的繁殖,因此其生產力遠比陸地植物高。淡水生態系統的初級消費者主要是個體很小的浮游動物,其種類組成和數量分布通常隨浮游植物而變。
(10)生態系統塘擴展閱讀
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
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強弱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體現的。成分多樣、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途徑復雜的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強;反之,結構與成分單一的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就相對更弱。
熱帶雨林生態系統有著最為多樣的成分和生態途徑,因而也是最為穩定和復雜的生態系統,北極苔原生態系統由於僅地衣一種生產者,因而十分脆弱,被破壞後想要恢復便需花費很大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