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系統的特點

生態系統的特點

發布時間: 2020-12-01 09:03:25

『壹』 七大生態系統氣候特點

森林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分布在濕潤或較濕潤的地區,其主要特點是動物種類繁多,群落的結構復雜,種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結構能夠長期處於較穩定的狀態。草原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分布在乾旱半乾旱地區,這里年降雨量很少,但面積巨大,各大洲都有分布。與森林生態系統相比,草原生態系統的動植物種類要少得多,群落的結構也不如前者復雜。海洋生態系統海洋中的生物種類與陸地上的大不相同。海洋中的植物絕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海洋中的動物種類很多,從單細胞的原生動物到動物中個體最大的藍鯨,大都能夠在水中游動。海洋在調節全球氣候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海洋中還蘊藏著豐富的資源。濕地生態系統人們通常將沼澤和沿海灘塗稱為濕地。按照《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的定義,沼澤地、泥炭地、河流、湖泊、紅樹林、沿海灘塗等,甚至包括在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m的淺海水域,都屬於濕地。 濕地中有著十分豐富的動物資源。沼澤適於許多水畜棲息。河流兩岸和湖濱的沼澤是魚類繁殖和肥育的場所。農田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是人工建立的生態系統,其主要特點是人的作用非常關鍵,人們種植的各種農作物是這一生態系統的主要成員。農田中的動物種類較少,群落的機構單一。可以說農田生態系統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控制的生態系統。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農田生態系統就會很快退化。荒漠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分布在乾旱地區,那裡烈日炎炎,晝夜溫差大,年降水量低於250毫米,氣候乾燥,自然條件極為嚴酷,動植物種類十分稀少。生活在荒漠中的生物既要適應缺水狀況,又要適應溫差大的惡劣條件。

『貳』 分析生態系統所具有的特徵

生態系統簡稱ECO,是ecosystem的縮寫,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間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在這個統一整體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並在一定時期內處於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生態系統的范圍可大可小,相互交錯,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最為復雜的生態系統是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人類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農田為主的人工生態系統中。生態系統是開放系統,為了維系自身的穩定,生態系統需要不斷輸入能量,否則就有崩潰的危險;許多基礎物質在生態系統中不斷循環,其中碳循環與全球溫室效應密切相關,生態系統是生態學領域的一個主要結構和功能單位,屬於生態學研究的最高層次。

『叄』 生態系統的組成和特點是什麼

生物和非生物部分組成.⒈環境。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前者如,無機物(碳、氮、水、氧、礦物鹽類)、有機物(蛋白質、脂肪、腐殖質等)、太陽能、氣候以及其他各種資源等。後者如,農業生態系統中的溫室、禽舍、水庫、渠道、防護林帶、加工廠、倉庫等,它們雖然繼承了自然系統,但已經受到了人類不同程度的調控和影響。

⒉生物。生物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生產者:主要指綠色植物。它們通過葉綠素,利用太陽能進行光合作用,把從周圍環境中攝取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等無機物轉變成有為機物及至生物體。地球上其他絕大部分生物都是直接或間接地依靠綠色植物來維持生命。

消費者:以植物為依託,主要指動物,從植物得到它們所需的能量,而且在利用這些能量時,吸進氧氣,放出二氧化碳。消費者可分為:草食動物和肉食動物。

分解者:又稱還原者,屬於異養生物,主要是細菌、真菌、某些原生物及其他微生物,它們從生態系統中的廢物產品和死亡有機體獲取能量,把動植物的復雜有機分子還原為比較簡單的化合物和元素,釋放歸還到環境中,供生產者再利用。分解者的工作在生態系統中十分重要,沒有它們的工作過程,死亡的有機體將堆滿整個地球。

在生態系統中,生物、人用食物鏈聯結起來,食物鏈是生態系統重要的結構。食物鏈越長,系統越穩定。處於食物鏈起點的生物數量最大,如海洋的浮游生物,陸地的綠色植物。處於末端的生物數量最小,如森林中的老虎、獅子,海洋中的鯨。一種動物吃的食物種類很多,形成一種網狀食物鏈結構,生存能力也越強。生態系統的結構決定生態系統的功能。能量轉化、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是生態系統的最基本功能。

特點
1以生物為主體,有整體特徵。
2復雜有序的層級系統
3開放的熱力學系統
4有明確功能和服務性能
5受環境的影響,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相互適應
6環境的演變與生物進化相聯系
7自我維持功能與調控功能
8有一定的負荷力或承載力
9動態,生命的特徵,有其發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
10可持續發展的特性。

『肆』 生態系統的基本特性是什麼

我是環保總局的,回答你的問題:
生態系統與其他系統不同,它既包含了生物系統又包含了環境系統。一般說,生態系統是指一定范圍內的生物與環境的總和。
廣義地講,由三要素組成,用公式表示為:
生態系統=人類系統+生物系統+環境系統
狹義地講,由二要素組成,用公式表示為:
生態系統=生物系統+環境系統
其中:
生物系統=動物系統+植物系統+微生物系統
環境系統=光+熱+水+氣+土+……
但環境系統是相對於生物系統劃分的,當研究特定的生物系統時,也將其他生物系統劃入環境系統。所以環境系統可由非生物要素組成,也可由生物要素與非生物要素混合組成。
生態系統具有平衡態、非平衡態,非平衡穩恆態(定態)、穩定態與非穩定態的基本特性
具體內容比較復雜,可查詢生物系統的基本特性和環境系統的基本特性,綜合起來就是生態系統的基本特性

『伍』 自然生態系統的特徵是什麼

由於地球表面生態環境極為復雜,具有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氣候等,因而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生態環境。根據植被類型和地貌的不同,陸地生態系統又可分為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等。水生生態系統按水體理化性質不同可以分為淡水生態系統和海洋生態系統。自然生態系統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徵:

1.開放性。生態系統是一個不斷同外界環境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的開放系統。在生態系統中,能量是單向流動,即從綠色植物接收太陽光開始,到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以各種形式的熱能消耗、散失為止,不能再被利用形成循環。維持生命活動所需的各種物質,如碳、氧、氮、磷等元素,以礦物形式先進入植物體內,然後以有機物的形式從一個營養級傳遞到另一個營養級,最後有機物經微生物分解為礦物元素而重新釋放到環境中,並被生物的再次循環利用。生態系統的有序性和特定功能的產生,是與這種開放性分不開的。

2.運動性。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統一體,總是處於不斷運動之中。在相互適應調節狀態下,生態系統呈現出一種有節奏的相對穩定狀態,並對外界環境條件的變化表現出一定的彈性。這種穩定狀態,即是生態的平衡。在相對穩定階段,生態系統中的運動(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對其性質不會發生影響。因此,所謂平衡實際是動態平衡,也就是這種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條件的變化而呈現出的一種富有彈性的相對穩定的運動過程。

3.自我調節性。生態系統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在不斷與外界進行能量和物質交換過程中,通過自身的運動而不斷調整其內在的組成和結構,並表現出一種自我調節的能力,以不斷增強對外界條件變化的適應性、忍耐性,從而維持系統的動態平衡。當外界條件變化太大或系統內部結構發生嚴重破損時,生態系統的這種自我調節功能才會下降或喪失,以致造成生態平衡的破壞。當前,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就在於破壞了全球或區域生態系統的這種自我適應、自我調節功能。

4.相關性與演化性。任何一個生態系統,雖然有自身的結構和功能,但又與周圍的其他生態系統有著廣泛的聯系和交流,很難截然分開,由此表現出一種系統間的相關性。對於一個具體的生態系統而言,總是隨著一定的內外條件的變化而不斷地自我更新、發展和演化,表現出一種產生、發展、消亡的歷史過程,呈現出一定的周期性。

『陸』 生態系統具有的共同特徵是什麼

都具有一定的成分和營養結構。

內部具有自我調節能力,有一定的抵抗力穩定內性和恢復力穩定性。
營養級的數目受容限於生產者所固定的最大能值,能量在流動中都有損失,生態系統中營養級不會超過5-6個

都具有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三大功能。

都是一種動態系統

『柒』 生態系統的類型與特徵有哪些

生態系統的類型特徵是指生態系統所具有的特殊事物或現象抽出來的共通點;版抽象結果得任一客體權或一組客體都具有眾多特性。在所有的生態系統在組成成分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既有大量的植物,也有大量的動物,二者缺一不可。在所有的生態系統中,還都存在著很多微生物(如細菌、真菌等),以及非生物的成分(如水、空氣、溫度、陽光等),是形成生態系統結構的基礎。
例如:森林生態系統分布在較濕潤的地區,動植物種類繁多,喲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植物以喬木為主動物主要營樹棲和攀援生活,有綠色水庫之稱。城市生態系統中人起重要的支配作用,消費者主要是人類,植物的種類和數量少。草原生態系統分布在乾旱地區,年降雨量少,缺乏高大植物。海洋生態系統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組成。海洋中的植物絕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動物種類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動。

『捌』 生態系統的三大功能和特點

生態系統的三大功能分別是能量流動、物質循環、信息傳遞。

1、能量流動有兩大特點分別是能量流動是單向的和能量逐級遞減。

2、物質循環是指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推動著各種物質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間循環。這里的物質包括組成生物體的基礎元素:碳、氮、硫、磷,以及以DDT為代表的,能長時間穩定存在的有毒物質

3、信息傳遞是指物理信息(physical information)指通過物理過程傳遞的信息,它可以來自無機環境/也可以來自生物群落,主要有:聲、光、溫度、濕度、磁力、機械振動等。

(8)生態系統的特點擴展閱讀:

一、生態價值

1、潛在價值

潛在價值指的是人類尚不清楚的價值。

2、直接價值

直接價值包括對人類的醫葯、仿生、文藝、旅遊等非實用意義的價值。

3、間接價值

間接價值亦稱「生態功能」,指的是對生態環境起穩定調節作用的功能,常見的有:濕地生態系統的蓄洪防旱功能、森林和草原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遠大於直接價值。(穩態與環境125~126)

二、生態系統的組成

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其中生產者為主要成分。不同的生態系統有: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分為湖泊生態系統、池塘生態系統、河流生態系統等)、農田生態系統、凍原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

其中,無機環境是一個生態系統的基礎,其條件的好壞直接決定生態系統的復雜程度和其中生物群落的豐富度。

生物群落反作用於無機環境,生物群落在生態系統中既在適應環境,也在改變著周邊環境的面貌,各種基礎物質將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緊密聯系在一起。

而生物群落的初生演替甚至可以把一片荒涼的裸地變為水草豐美的綠洲。生態系統各個成分的緊密聯系,這使生態系統成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機整體

『玖』 生態系統的類型特徵是什麼

生態系統的類型特徵是指生態系統所具有的特殊事物或現象抽出來的共通點;抽象結果得任一客體或一組客體都具有眾多特性。在所有的生態系統在組成成分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既有大量的植物,也有大量的動物,二者缺一不可。在所有的生態系統中,還都存在著很多微生物(如細菌、真菌等),以及非生物的成分(如水、空氣、溫度、陽光等),是形成生態系統結構的基礎。
例如:森林生態系統分布在較濕潤的地區,動植物種類繁多,喲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植物以喬木為主動物主要營樹棲和攀援生活,有綠色水庫之稱。城市生態系統中人起重要的支配作用,消費者主要是人類,植物的種類和數量少。草原生態系統分布在乾旱地區,年降雨量少,缺乏高大植物。海洋生態系統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組成。海洋中的植物絕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動物種類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動。

『拾』 各種生態系統的特點

海洋生態系統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組成。海洋中的植物絕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動物種類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動。森林生態系統分布在較濕潤的地區,動植物種類繁多,喲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植物以喬木為主動物主要營樹棲和攀援生活,有綠色水庫之稱。城市生態系統中人起重要的支配作用,消費者主要是人類,植物的種類和數量少。草原生態系統分布在乾旱地區,年降雨量少,缺乏高大植物。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