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門水庫
❶ 南城縣洪門水庫現在水深是多少,
按照洪門水庫40平方公里,12億立方庫容,水庫平均水深30米。
因為水庫身處山地地貌,所有大部分水深應該在四五十米
洪門水庫之前是醉仙湖,湖底有岩洞和寺廟佛像,最深地方應該要超過百米才行
❷ 江西撫州的洪門水庫可以釣魚嗎好釣嗎
那是水電站,能釣魚嗎?應該不可以。
❸ 洪門鎮的旅遊資源
洪門益王家族墓群
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城縣洪門鎮洪門嶺。 萬曆二十九年(1601),洪門、岳口被劃定為益王家族墓區。洪門墓區上至徐田、莊上,下至鋪前,方圓20里。據南城縣志介紹,益王家族墓群為明代皇帝朱見深之子益端王系墓葬區,包括益端王朱祐檳、益庄王朱厚燁、益恭王朱厚炫、益末王朱慈炱及其子孫的歷代墓塋。這些王墓的墓室是規模宏大的「地下宮殿」,有的為磚室結構,有的為石灰結構,上面蓋以數噸重的石板,再用石灰糯米汁澆漿封固,墓前設神道及神道碑,神道兩旁豎有文武官吏、石人石馬。還築有護墓圍牆,豎有「益王墓葬地方,百姓不準在此葬墳放牧狩獵」的禁牌,設有專人看管。洪門明代益王墓群在20世紀70年代被發掘,出土器物中,除一批金、玉器之外,還有全副儀仗俑110件,為研究明代藩王禮制規模提供了珍貴參考資料。現已保存在省博物館。
益端王朱祐檳陵墓:
第一代益端王朱祐檳和王妃彭氏、孫氏的墓地在洪門鎮外源村金華山。始葬於明嘉靖十八年(1539)。陵寢坐北朝南,墓地坐落在呈「交椅」形狀的山窩里,左右青山分別代表著左青龍,右白虎,後枕著的高山則象徵著皇權的龍椅,中間的小山包是其陵寢。墓為卷棚式,分前後兩室:前室深1.2米、寬1.6米、高2.1米;後室高3米、寬3.6米、長5.2米。設二道石門,門為券拱形,全長8.2米。門前墓道,長4.9米,寬3.1米。正中為紅石棺台,上置兩具紅漆棺木,棺台前地上陳列110個陶儀仗俑,分六行排列。平面呈凸字形,墓門方向為正東南。墓門之前的墓道,自東南向西北傾斜。陵寢周圍的山牆長25丈,寬15丈,前面有一百多米的神道,兩旁依次排列文武翁仲、石獸、神道石柱(華表)。但墓地已遭到嚴重破壞,以前的壯觀早以不復存在。陵寢正前方遠處有一條婉延的小溪。
陵寢前有「享殿」遺址,原來的神道上倒塌著破裂的漢白玉碑刻,碑刻原高3米多,寬1米多,厚有30多厘米,至今還保存刻有「皇明嘉靖二十年」字樣,是賜祭朱祐檳夫婦的「御祭文」。碑文洋洋灑灑數千字,歷陳藩王舊事。墓誌銘由其子朱厚燁親自撰寫,多為溢美之詞。
朱祐檳墓出土的文物有:金鳳釵、金簪、金耳挖、金耳環、金香囊、玉佩、玉帶、玉圭、銅鏡、陶俑等等,還有塘志一本。
朱祐檳生於成化十四年(1478),死於嘉靖十八年(1539),明太祖第六代孫,憲宗第四子。9歲封益王,19歲就國建昌府。當國42年,終年61年。王妃彭氏卒於嘉靖十六年(1537)。朱佑檳是當時江西三大藩王之一。南昌一帶是寧獻王朱權系統勢力范圍;鄱陽一帶是淮靖王朱瞻墺系統勢力范圍;建昌南城一帶則是益端王朱祐檳系統勢力范圍。三大藩王中,以益端王的勢力最大,延續時間最長。
益庄王朱厚燁陵墓:
陵墓位於洪門鎮長塘村北二仙山,是和元妃王氏、繼妃萬氏三人合葬的大型磚室墓。朱厚燁生於弘治十一年(1498),卒於嘉靖三十五年(1556),葬於嘉靖三十六年(1557);元妃王氏卒於嘉靖二十四年(1545);繼妃萬氏卒於萬曆十八年(1590)。陵墓面對黎灘河,原來的陵寢山牆長25丈,寬10丈,氣勢不凡。墓前有「享殿」遺址,神道直達黎灘河邊,兩旁依次排列文武翁仲,石獅、神道石柱等石雕。
其墓葬屬明代中晚期,墓中隨葬品,既有明中期的遺物,也有明晚期之物。1958年修建洪門水庫,對這座墓進行了發掘,出土的器物非常豐富,金、銀、玉、瓷、銅、鐵、錫、陶器等數千件,為當時江西出土文物所罕見。其中金絲編織鑲嵌寶石的金冠和金絲秀閣的金釵是稀世珍寶,有許多器物可以與北京定陵的出土器物媲美,這些出土文物現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和江西省博物館收藏。
益恭王朱厚炫陵墓:
位於洪門鎮莊上村東南資聖山,是第三代益恭王朱厚炫(王系第三代,人系第二代,是端王朱祐檳次子,庄王朱厚燁之弟)與王妃黃氏、章氏的合葬墓地。這里四周翠峰聳立,一灣碧水環抱,有「五馬團槽」之勢,墓雖曾經也被盜過,但在諸王墓中還保存著比較完整的益王陵寢神道和文武翁仲、石馬、石獅、神道石柱(盤龍華表)。
陵墓山牆長25丈,寬25丈,雖然山牆早已經不存在,但仍然可以清楚地看見一米左右厚實的山牆牆基礎和「享殿」的遺跡。1930年,陵寢被住在南城的河南會館李慕金等人盜挖,現在看見的陵寢是一個巨大的土坑。當年砌陵墓二三十斤重一塊的「王磚」在村莊裡面隨處可見。陵墓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遭毀壞,遺址上的瓦礫散落於荒草之中。
據著名學者陳江先生《「洪門」考源》一文說,這里即是「洪門幫」當年屯兵之處,是「天地會」的起源之地。
益先王朱慈炱陵墓
第八代益先王朱慈炱陵墓位於洪門鎮長塘村北二仙山,第二代益庄王朱厚燁墓的旁邊。
益先王朱慈炱(?年—1646年),益定王朱由木嫡長子、母妃黃氏。明王朝滅亡之後,南城的益藩王族尚未潰散。清順治二年(1645)六月,益先王朱慈炱在建昌知府王域和江西鄉紳的支持下,在建昌起兵反清。由於朱慈炱不知道兵事,用人不當,再加上南昌的另一支宗室暗中與清軍勾結,清軍迅速南下,七月,建昌府淪陷。他先是逃往福建,後再逃到廣州,次年就在廣州去世。其家僕閹人李翔千辛萬苦把他運回南城,草草安葬,所以他的陵墓及其簡單,也沒多少隨葬品。由於朱慈炱是南城益王中最後一個「王」,許多地方資料都稱他為「益末王」。
❹ 洪門水庫的結構
洪門水庫洪門水庫為江西省四大水庫之一。庫區位於江西省撫州市東南方75 km處,坐落黎川、內容南城2縣區域內(27.27°N、116.47°E),海拔80 m,控制流域面積2 376 平方公里,最大庫容12億立方米;
❺ 江西撫州旅遊必去十大景點排名
1、醉仙湖(洪門水庫)是江西省第三大型水庫,位於南城縣東部16公里處,面積40餘平方公里,總庫容量12億立方米,水域開闊,湖內島嶼1000餘個,有近萬畝丹霞地貌,樹木蔥郁,水鳥飛翔,風景秀美。
2、河東雁塔又稱慈生寺塔,位於廣昌縣盱江鎮大塘村下堡村小組,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廣昌建縣之時,仿唐朝長安雁塔模式建造,飽經風霜,幾經興廢。「雁塔風霜」為廣昌古代十景之一,惜於1968年被夷為平地。廣昌縣為弘揚地方特色歷史文化,興建「河東森林公園」,把重建河東雁塔作為公園建設的先期工程,於1998年9月至2000年2月復原竣工。
3、筆架山位於金溪縣何源鎮新鄭家村,距縣城35公里,距道教發源地江西龍虎山風景區10公里。屬於武夷山脈東北端及何源太山,其形似毛筆架而得名。山中以筆架峰為最,海拔1363.4米,為全縣之巔。山中藏有金溪縣最高瀑布——馬灃水瀑布,是戶外愛好者假期周邊游的好去處。
❻ 江西四大水庫分別是哪四大
吉安地區萬安縣的萬安水庫,永修地區柘林鎮的柘林水庫,又稱廬山西海
❼ 恐怖!在江西撫州南城洪門水庫驚現吃人塘鯴!這是真的嗎
轉自 http://ke..com/view/1170365.htm
那些所謂吃人塘鯴的圖片,實際上是北海「世界貝類珊瑚館」的幾名技術人員為製作鯨鯊標本在解剖鯨鯊的圖片。
本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卻被某些人故意加工成一個誇張的謊言,什麼水庫驚現神秘水怪,接連吃了十幾人,....。一邊自己嚇得夠嗆,一邊再幫忙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