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擴容
㈠ 水庫清淤擴容
可以清淤啊,使用清淤船!我們很多客戶都是做這個的。一台清淤船低價的在20萬元左右
㈡ 關於南水北調的問題,水庫擴容區需要清庫嗎
當然需要清庫,抄但主要是清理水位襲線以上的生活垃圾和共他污染源。但此項工程還沒有展開,因南水北調導致丹江水庫水位線上升,庫區需大量移民,有資料稱33萬之多,現水庫移民工作進展緩慢,南水北調工程因此已經延期。
㈢ 水庫增容需要什麼手續
《水庫增容項目建議書》是為水庫增容項目建設籌建單位或水庫增容項目法人,根據國民經濟的發展、國家和地方中長期規劃、產業政策、生產力布局、國內外市場、所在地的內外部條件,提出的具體項目的建議文件,是專門對擬建水庫增容項目提出的框架性的總體設想。該報告的核心價值是:
(1) 用於項目擬建企業上報審批部門審批決策;
(2) 用於項目批復後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3) 用於項目的投資設想變為現實的投資建議;
(4) 用於項目發展周期初始階段基本情況匯總;
《水庫增容項目建議書》主要從宏觀上論述項目設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從項目的市場和銷售、規模、選址、物料供應、工藝、組織和定員、投資、效益、風險等進行深入闡述,消除決策主體項目選擇的盲目性,著力闡述項目的規劃設想,極力突顯項目的社會和經濟效益,達到立項報批的目的。
【水庫增容項目建議書目錄】
第一部分 總論
一、水庫增容項目概況
(一)項目名稱
(二)項目的承辦單位
(三)項目報告撰寫單位
(四)項目主管部門
(五)項目建設內容、規模、目標
(六)項目建設地點
二、立項研究結論
(一)項目產品市場前景
(二)項目原料供應問題
(三)項目政策保障問題
(四)項目資金保障問題
(五)項目組織保障問題
(六)項目技術保障問題
(七)項目人力保障問題
(八)項目風險控制問題
(九)項目財務效益結論
(十)項目社會效益結論
(十一)項目立項可行性綜合評價
三、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匯總
在總論部分中,可將項目建議書中各部分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匯總,列出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使審批者對項目作全貌了解。
㈣ 青峰嶺水庫擴容移民嗎
就看水庫擴容有沒有淹沒到村莊
㈤ 國務院令471號文件規定郎源水庫擴建事項有效嗎
政策是個籠統的概念。移民拆遷就是徵收拆遷。如果是集體土地,則主要依據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如果是國有土地,則主要依據國務院590號令。這些法律...
㈥ 水庫擴容防滲加固工程的鋼筋好做嗎
水庫擴容防滲加固工程的鋼筋和其它工程的鋼筋類似,不難做。
㈦ 湯浦水庫的推進擴容
2000年12月,小舜江工程即將投運的前夜,為加強供排水工程運行管理,紹興市委、市政府決定實施供排水體制改革,組建紹興市水務集團。自此,小舜江工程開始由建設階段轉入發揮運行效益階段。 此後三年中,水務集團這個體制改革孕育的「新生兒」接手小舜江工程,實施供水市場化改造,大力拓展小舜江工程的供水區域,努力將小舜江水送入紹虞平原每一戶老百姓家裡。
根據規劃,宋六陵凈水廠一期工程按日制水40萬立方米規模建設,到2010年前後建成第二期。第二期工程的目的,主要是水廠再擴建一條制水生產線。
2003年,再起轉折。是年,紹興遭遇50年一遇的大旱。由於嚴重乾旱加上持續高溫,居民生活用水和工業生產用水飆升,供水量最高達到一天36萬立方米,逼近水廠極限。隱藏在這一事件背後的,除了天氣,還有工業化進程中不斷擴大的產能和相應增長的工業用水和城市用水需求。
2004年,時任市委書記的在一次會議上動情地說,小舜江是紹興人民的生命之源,二期工程必須盡早上馬。這對於紹興經濟社會發展、城鄉統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太重要的意義了。
2004年8月21日,小舜江供水二期工程舉行動工典禮。這意味著,一張新的供水網開始編織。二期工程,主要包括湯浦水庫輸水泵站擴建工程、宋六陵凈水廠40萬立方米每日擴建工程,以及配套的連接市區和紹興縣南部的供水主管網工程。
2006年6月19日,小舜江供水二期工程全部完工。
二期工程的建成,使紹興供水網路更加完備:小舜江水經宋六陵水廠處理後,通過南北兩條環繞紹興市縣的供水管線,在會稽山以北的紹興平原形成了一張密密麻麻的地下網路。這張網路南部緊貼會稽山腳,沿富盛、平水、鑒湖、蘭亭、福全等鄉鎮,到達與蕭山交界的楊汛橋鎮。北部穿越104國道,沿329國道抵達紹興北部各鄉鎮。整個網路管線長達數千公里,供水面積1000餘平方公里。
小舜江供水二期工程不僅擴大了紹興市縣區域供水能力和規模,更重要的是,有效改善了傳統的「一庫、一廠、一網」的供水格局,形成了「雙路供水、多點進水」的供水網路,進一步增強了供水系統應對突發管網事故的抗風險能力,為真正實現「不間斷供水」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㈧ 十三五松樹水庫擴容計劃
堅持開源節流並舉,搞好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滿足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科學開發利用水資源。加強水源監督管理,對河流發源地和大中型水庫流域全面實施生態建設和保護,遏制環境對水資源的污染;適度開采地下水,嚴防地面沉降、海水倒灌,不斷提高淡水資源質量水平。加強水利工程建設,提高雨水蓄積能力。 「十二五」期間完成小型水庫除險加固14座,增加蓄水量119萬立方米;積極推進松樹水庫擴容工程,增加蓄水量4087萬立方米;新建許屯嬌家溝水庫,增加蓄水量40萬立方米;新建小型水利工程1500項,增加小型水利工程蓄水量600萬立方米,新增或改善灌溉面積9萬畝。搞好河道治理工程,重點實施復州河、嵐崮河、浮渡河、大沙河、永寧河、回頭河等河道綜合治理。加大農村飲水工程建設力度,到2015年新建農村飲水工程69項,解決7.55萬人飲水問題。加強農業節水工程建設,大力發展高效節水型灌溉農業,「十二五」期間每年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萬畝。加強城市節水功能建設,用價格杠桿鼓勵城市工商業和居民節水。
積極推進中水回用。以工業冷卻水、綠化用水、建築行業用水和大型社區、大型商務區的生活用水為重點,加大中水回用力度,鼓勵污水就地處理、就地回用,在新市區和西郊工業園區、祝華工業園區、紅沿河核電循環經濟區、太平灣臨港經濟區、龍門溫泉旅遊度假區等重點園區建設完善的中水回用系統。到2015年,城市中水回用率達到40%以上。
推進海水利用工程。以紅沿河核電循環經濟區、沿海經濟區生產用水為重點,推進紅沿河核電站30萬噸海水淡化工程項目,推動海水淡化應用。積極鼓勵工業用水大戶合理使用海水替換,節約水資源。
㈨ 水庫擴容改造和飲水安全工程施工業績怎麼理解
擴容水庫幾座,增加庫容合計多少,增加可灌溉面積多少畝。飲水工程新建水廠幾座,改建幾座,新增輸配水管多長,更換管道多少,解決多少人的飲水安全,改善多少人的飲水問題。
㈩ 澳門九澳水庫擴容工程是否2019.9.15號正式啟動呢
澳門八景是指在1992年,由澳門楹聯學會、澳門攝影學會、澳門歷史學會、澳門中華詩詞學會、中區扶輪社、澳門美術協會、澳門獅子會和澳門教育文化藝術學會八個社會團體,組成了新的澳門八景評議會。評選以考慮「歷史性、時代性、可觀性和連續性原則,結果在一年後,從43個澳門景點中選出經共同評議的「澳門八景」
以下為具體的八景:
1、鏡海長虹
包括「鏡海」和「長虹」兩部分。「鏡海」是澳門的古地名之一,又泛指澳門島與氹仔島之間的海面。1974年和1994年先後建成的兩座澳氹大橋相映成趣,橫跨澳門半島和氹仔島。大橋跨度很大,遠看似長虹卧波,入夜後,橋燈吐亮,如連串明珠,把海面裝點得十分璀璨。
2、媽閣紫煙
澳門的媽閣廟背山面海,景色清幽,歷來香火鼎盛,紫煙彌漫,為遊客必到之處。每逢「天後」誕辰和農歷除夕,香火更甚,終年繚繞的煙霧,如蒸騰的祥和之氣聚在山林廟宇之間,使人遐想起天上人間。
3、三巴聖跡
大三巴教堂1835年被火焚毀後,只留下石砌前壁。該壁形似內地的牌坊,因其歷經風雨侵蝕而不倒,被人們視為「奇跡」,幾成為澳門的標志。
4、普濟尋幽
已有300多年歷史的普濟禪院現還保存著明清南方廟宇的特色。這里初為反清復明志士聚居處,後為粵省文人雅士相聚地。此處還是1844年7月3日中美簽訂喪權辱國的《望廈條約》所在地,後擴展為望廈村。
5、燈塔松濤
東望洋山是澳門半島的最高山崗,清代時山上廣種青松,數年後滿山皆是松林,東望洋山從此被稱為萬松嶺,簡稱松山。松山上有一座燈塔,建於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塔高13米,是遠東歷史上第一座燈塔。
6、盧園探勝
盧園原為私人花園,始建於1904年,1973年由澳門政府收購後重建為公園。盧園是澳門唯一的一座江南園林式公園。園內亭台樓閣、池塘橋榭、人工飛瀑和曲徑迴廊分布有致,頗具蘇州獅子林的格局。
7、龍環葡韻
龍環是氹仔島的舊稱,在岩邊碎石馬路旁有5座1921年建造的一列葡式建築物,原為澳葡官員的私宅,後改為「住宅博物館」。館中陳列許多中葡古舊傢具及富有藝術價值的美術作品,從中可以窺見葡萄牙人的家庭風貌。
8、黑沙踏浪
黑沙海灘寬約1公里,沙細而勻,呈黑色,故有黑沙海灘之名。這里的海灣呈半月形,坡度平緩,灘面寬闊,可容萬人踏浪和游泳,是澳門地區最大的天然海濱浴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