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生態公園
① 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有哪些看點
四川省林業廳廳抄長堯斯丹介紹,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主要內容是,圍繞以大熊貓為核心進行生物多樣性保護、創新生態保護管理體制、探索可持續的社區發展機制、構建生態保護運行機制、開展生態體驗和科普宣教等五個方面展開試點。
具體包括保護修復大熊貓棲息地生態系統,建立大熊貓野生種群遺傳檔案,實現野生種群管理的精細化,完善人工繁育-野化訓練-放歸復壯野生種群機制。發揮大熊貓作為旗艦物種的傘護效益,對同域分布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實施搶救性保護。
在生態體驗和科普宣教方面,搭建生態體驗和環境教育平台,科學布局遊憩體驗線路,規劃以大熊貓為主題的生態體驗和環境教育項目。
堯斯丹介紹,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主要遵循四個基本原則:保護優先,永續發展;創新體制,有效管控;統籌協調,和諧共生;政府主導,多方參與。
② 成都周邊一日游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個人推薦都江堰和青城山挺好玩的。成都(Cheng),簡稱蓉,四川省會,199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訊樞紐,是設立外國領事館數量最多、開通國際航線數量最多的中西部城市 。2015年由國務院批復並升格為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
拓展:
1、成都位於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成都東與德陽、資陽毗鄰,西與雅安、阿壩接壤,南與眉山相連。成都市下轄錦江區等10區5縣,代管4個縣級市。2014年末,成都市轄區建成區面積60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42.8萬人 。
2、成都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最佳旅遊城市」,承載著三千餘年的歷史,擁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明蜀王陵、望江樓、青羊宮等眾多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第22屆全體大會將於2017年、第22屆世界航線發展大會將於2016年在成都舉辦。
3、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成』者『畢也』『終也』」,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說『最後的都邑』。建於公元前256年,使用至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③ 成都10大公園排名都是怎麼樣的
成都抄10大公園排名:雙流城市生態濕地公園、保利獅子湖公園、兩河城市森林公園、南湖公園、興隆湖生態濕地公園、白鷺灣生態濕地公園、江安湖生態濕地、青龍湖生態濕地公園、錦城湖生態濕地、北湖公園。
3、青龍湖生態濕地公園
青龍湖位於成都市龍泉驛十陵風景區范圍內,規劃總面積超過1萬畝,是成都環城生態區「六庫八區」之一,在成都眾多的濕地公園中,它被視為環城生態區的升級版。「春來櫻花爛漫,夏季荷葉連天,秋日五彩斑斕,冬有傲梅斗雪」的四季美景。
④ IFS國際金融中心到成都大熊貓生態公園怎麼走
公交線路:來地鐵源3號線 → 198路,全程約14.4公里
1、從IFS國際金融中心步行約550米,到達春熙路站
2、乘坐地鐵3號線,經過8站, 到達熊貓大道站
3、步行約90米,到達地鐵熊貓大道站
4、乘坐198路,經過7站, 到達熊貓基地站(也可乘坐198a路)
5、步行約870米,到達成都大熊貓生態公園
⑤ 成都將如何用69平方公里打造「熊貓之都」
7月15日從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獲悉,6組入圍「熊貓之都」總體策劃及概念性規劃國際咨詢的機構於7月12至14日在四川省北湖片區、都江堰片區、龍泉山片區開展了現場踏勘並於日前舉行了答疑會。
據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開展「熊貓之都」項目根本上是為成都市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服務,是為加快將成都建設成為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國際門戶樞紐城市、世界文化名城服務。該項目以大熊貓保護為核心,圍繞科學研究、公眾教育、國際交往、旅遊休閑、文化創意、戶外運動等為主要功能,以建設全球保護典範、生態文明之窗、公園城市之星為主要目標,立足成都,面向世界,將大熊貓的生態、文化價值和成都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有機結合,最終實現在全球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城市典範之目的。
據悉,8月上旬還將舉行一次總體策劃中期匯報及答疑,以確保各入圍機構對總體方向的把握。中期匯報後還將召開產業定位及其關系的研討會。9月下旬,入圍機構提交成果文件,由評審專家評審出不合格方案(若有)、合格方案,並將合格方案及評審意見報主辦方及政府主管部門,最終由成都市規劃委員會審議確定1個中選方案。
來源:中國新聞網
⑥ 福建必去十大景點有哪些
福建必去十大景點有梵天寺、鼓浪嶼、海壇島、青雲山、石竹山、福州國家森林公園、福州熊貓世界、福州西湖、鼓山湧泉寺、三坊七巷,下面是對這些景點的詳細介紹:
1、梵天寺:
梵天寺位於大輪山南麓。為福建省最早佛教寺廟之一,與福州鼓山湧泉寺、莆田廣化寺、泉州開元寺、漳州南山寺連為福建沿海一線的名寺。在廈門與南普陀寺同為廈門著名的佛寺,同安梵天禪寺創建於隋代開皇元年,比廈門南普陀寺早300多年,比泉州開元寺早100多年。
乃八閩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其原名興教寺,有庵七十二所。宋熙寧二年(1069年)合為一區,賜名「梵天禪寺」。「大輪梵天」以其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被列入「廈門二十名景」。
10、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福州老城區經歷了建國後的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一部分。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
三坊七巷自晉、唐形成起,便是貴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國走向輝煌。區域內現存古民居約有270座,有159處被列入保護建築。
以沈葆楨故居、林覺民故居、嚴復故居等9處典型建築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築群,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福州中心城區的三坊七巷擁有38公頃的完整保護范圍。三坊七巷為國內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古建築遺存之一,有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