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生態學
⑴ 生態學專業都學什麼
我是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生態學專業的在讀學生,希望我的回答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首先從生態學的概念和分支、研究方法上來解釋一下。生態學是研究「生活所在地」的生物,即研究生物和它所在地關系的一門學科;而學科分支主要有個體生態學(對個體生物或某一物種的生活史以及它們對其環境的反應進行研究的學科)、種群生態學(對單物種種群的多度、分布、生產力或動態進行研究的學科)、群落生態學(對由不同生物種形成的某一自然集合的某些方面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有關學科)、生態系統生態學(同時研究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環境的有關學科);從研究方法上來看,主要方法如有:野外觀察和定位站、實驗方法、數學模型和數量分析方法。以上表明生態學其實是相當龐大的一個學科。
⑵ 想問問本科學應用化學考生態學算跨考嗎
算跨考,你們的基礎課是一樣的,都要學四大化學,但是專業課不一樣,不過也不嚴重,學科內容還是有交叉的
⑶ 如何應用化學生態學水域污染重金屬
要根據作者及所在研究組多年的研究成果,並參考國內外有關資料編寫而成。內容包括專內陸水域生態系統屬的基本特徵,污染物的類別、性質與來源,水域污染的生態效應、生物監測、生態評價,污染物的生物積累、生物測試,以及污水生物凈化、生態恢復和污水生物利用的生態學原理與途徑等。比較系統地介紹了內陸水域污染生態學的基本原理與應用方法,對水源保護工作者是一部比較完整和實用的生態學參考書。可供水源保護工作者、水生生態學科技人員及高校生態和環保專業的師生參考。
⑷ 生態學專業考的生態學科目 李博主編是哪一版
生態學(071 012)★考試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 615生物化學或616細胞生物學當選④ 818生態專學(含個體生態學,屬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生態系統生態學)復試筆試科目:植物學或高等數學選舉專業參考書籍參考蘭州及博物館學考研:「動物生態學原理」(第三版)孫儒泳,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細胞生物學」(第三版),翟雋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生物化學」(如下圖)王建高等教育出版社「生物化學」(上),高等教育出版社,汪集
⑸ 生態學研究生需要化學基礎嗎
不難,主要看專業課而已,一般生態學考的專業課都是生態學,所以基本不難!版
但也需權要看學校,如果重點大學或者中科院相對而言難些。
《細胞生物學》和《基礎生態學》兩門專業課的考試主要還是看各個學校的自己出卷情況的。
建議1、找以前考上的學長、學姐們詢問以及找以前教學老師詢問下考研情況;
2、認真看去年的大綱,分析一下重點,等今年的考試大綱出來;
3、這個一定要做的就是找到你們學校歷年專業課考卷!我相信你們學校一定有的!
4、各別學校,打聽每年你們學校這門課權威老師,跟班聽課,說不定他的重點就是你將來考試的重點!
⑹ 環境學和生態學有什麼區別
環境科學是一門研究環境的物理、化學、生物三個部分的學科。它提供了綜合、定量,和跨學科的方法來研究環境系統。由於大多數環境問題涉及人類活動,因此經濟、法律和社會科學知識往往也可用於環境科學研究。一門研究人類社會發展活動與環境演化規律之間相互作用關系,尋求人類社會與環境協同演化、持續發展途徑與方法的的科學。
生態學是德國生物學家恩斯特·海克爾於1866年定義的一個概念:生態學是研究生物體與其周圍環境(包括非生物環境和生物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目前已經發展為「研究生物與其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科學」。有自己的研究對象、任務和方法的比較完整和獨立的學科。它們的研究方法經過描述——實驗——物質定量三個過程。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進了生態學理論的發展。
生態學主要關注生物體與其周圍環境(包括非生物環境和生物環境)的相互關系。而環境學不限定於此。
⑺ 環境科學和生態學有什麼區別
環境科學不僅復包括生制態因素,還有化學、地質學等等因素,比如環境科學這個學科有如下課程:環境化學、環境微生物學,環境地質學,還有物理因素,比如聲音環境等。生態學是側重於自然環境,是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之間的關系
⑻ 研究的入侵生物學,昆蟲化學生態學有什麼用
可以根據昆蟲的活動時間,發育周期,生態行為來決定何時用葯,怎樣用葯,從而准確的消滅害蟲,降低成本。
一、合理使用化學防治,控制病蟲害蔓延
化學防治是用化學葯劑的毒性來防治病蟲害,以保持園林花木的政黨生長,許多重要病蟲害如能及時合理地用葯,常可得到有效控制。化學防治還有收效快的特點。當一些病蟲害即將大發生或已經大發生時,及時採取化學的防治常可使用病蟲的蔓延得到及時的控制。另外化學防治的適應范圍比較廣,受地區性和季節性影響較小,不同類型的地區和不同季節往往都可使用。但是,長期大量使用農葯,也帶來一些不良後果,主要表現在對環境的污染,對天敵有傷害,易引起病蟲害的抗葯性。
二、發揮綜合防治優點,提高防治效果
綜合防治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原則,合理運用栽培、化學、生物、物理的方法及其它有效的生態學手段,把病蟲害控制在最低程度以不致造成危害。其優點是:
1、協調措施,減少矛盾。化學防治與生物防治如果協調起來,就能達到既能殺死病蟲害,也能較大限度地發揮天敵的作用。如採用內吸殺蟲劑,塗抹莖、乾和根部澆灌等,早期控制蚜蟲、紅蜘蛛、介殼蟲的發生。選用對農葯抗性較強的天敵,配合施用殺傷天敵較少的選擇性葯劑,是避免或減少矛盾的途徑。
2、力求兼治,簡化措施。在自然界里,多種病蟲害常同時發生,分別防治,造成重復。以一種優勢病蟲害為對象,掌握植物發育的關鍵和病蟲防治的有利時機,集中用葯,兼治其他。可根據當時、當地病蟲害的發生情況,抓住有利時機,採用施放天敵、使用菌劑、葯劑等針對性措施,達到兼治的目的。
3、取長補短,相輔相成。構成病蟲害發生的環境因素及影響其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防治措施也各有其優點和局限性。因此,採取取長補短、提高效果是必要的。如防治地下病蟲「種蠅」時,注重施肥與葯劑殺滅成蟲相結合的措施,可以基本控制其為害。
三、建立園林植保護體系,促進生態園林發展
園林植物與農作物、林木有著不少共同點和內在聯系,但又有很大的差異。城市是園林病蟲害的載體,而城市是人造的環境,與農業、林業的自然環境相比較起了質的變化。如氣溫偏高、相對濕度下降、土壤結構復雜;城市產生的廢氣、廢水、廢物,污染城市的大氣、水源及土壤,生態環境惡化;城市規模大,建築密度大,阻礙大氣的流通和交換,容易產生熱島效應,這樣的環境必然會影響園林植物種群的分布和生長,相應的也會影響病蟲害的發生和發展。
根據城市大環境的特點,利用植物群落內部相生、相剋的關系,建立科學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使它們互相促進、相互制約、共同繁衍,形成穩定的生態環境,控制災害性病蟲害的發生。建立生態健全、穩定的園林植物群落,即生態園林體系,有利於病蟲害的防治,能夠實現不用葯或少用葯的有效控制。當病蟲害超出控制允許標准范圍時,又要及時用葯防治予以遏制。生態園林防治體現以防治為主,以治為輔的原則,它不僅能產生巨大的生態環境效益,而且會收到很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