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生態學家
⑴ 誰被稱為第一位生態學家
選C,謝謝~~
⑵ 國內植被生態學有哪些領軍人物
張新時院士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
張新時生於1934年6月,山東省高唐縣人。1955年畢業於北京林學院森林系,1985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生態學與系統學系博士學位。
張新時院士是國際著名的生態學家,長期以來主要從事我國高山、高原、荒漠與草原植被地理研究。主持了中國高山植被垂直帶系統、中國西部沙漠-綠洲生態系統、內蒙古半乾旱地區荒漠化控制和中國 scope-enuwar 項目專題等數十項國家重大科研課題和國際合作項目。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專著34部。
⑶ 生態學這方面的著名成功人士有哪些成就怎樣
陽含熙,中科院院士,生態學家、林學家,我國生態學開拓者之一。http://museum.nju.e.cn/yc/renwu/yhx.html
李博,中科院院士,植被生態學和草地生態學家,參閱http://www.esc.org.cn/st_mx.asp?xh=494
馬世駿,中科院院士,昆蟲生態學家,參閱網路。
龐雄飛,中科院院士,昆蟲生態學家,參閱網路。
蔣有緒,中科院院士,森林群落學家,參閱http://www.forestry.ac.cn/newcaf/top/jyx.htm
孫儒泳,中科院院士,動物生態學家,參閱http://www.cnnb.com.cn/gb/node2/channel/node13890/node18707/node46725/node46728/userobject7ai1152915.html
劉建康,中科院院士,魚類生態學家,淡水生態學家,參閱http://www.suda.e.cn/ShowNews.aspx?Id=a830de04-2519-4a05-bd05-d3673ca0eb64
張新時,中科院院士,我國數量植被生態學和國際信息生態學研究的創始人,參閱http://www.pyskx.org.cn/news_view.asp?newsid=536
馮宗煒,中國工程院院士,森林生態學和環境生態學家,我國酸雨研究創始人之一。參閱http://www.rcees.ac.cn/dse/cn/team/show001.php?id=19
林鵬,中國工程院院士,海岸生態學家,參閱http://news.fjii.com/2002/10/15/73369.htm
金鑒明,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生態學家,參閱
http://www.mep.gov.cn/tech/zxwkjw/wyjj/wy/200707/t20070720_107012.htm
李文華,中國工程院院士,森林生態學家,參閱http://www.cma.gov.cn/ysfc/jl/200804/t20080425_1018.html
李佩成,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生態學家,參閱http://www.cuaa.net/cur/xyb/yuanshi/gcjj.jsp?id=504
孫鐵珩,中國工程院院士,wuran生態學家,參閱http://www.chinacses.org/CN/News/2006-08/EnableSite_ReadNews118111151156176000.html
辛德惠,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生態學家,參閱http://xyh.cau.e.cn/see_personality.jsp?loginid=539
可參照名人網-環保名人-生態環境部分,http://www.mr699.cn/mr_list_64.html,
我所列的都為科研領域所指生態學范疇。不知你所指的生態學范圍是否和我指的一樣。
⑷ 奧爾多利奧波德是美國著名生態學家和什麼先驅
奧爾多•利奧波德 奧爾多•利奧波德,出生於1887年1月11日,他是美國著名生態學家和環境保護主義的先驅,被稱為「美國新環境理論的創始者」。
⑸ 寫出十個世界上的生態學家和環境家
德國生物學家海克爾
瑞典博物學家林奈
法國博物學家布豐
R. May 羅伯特-梅
Ilkka Hanski
Bazza
P. Om
Brian Morton
⑹ 中國5位著名的生態學家
8月1日,應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與健康重點實驗室邀請,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陸兆華教授、中科院煙台海岸帶研究所於君寶研究員、雲南大學何大明教授、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長趙新全研究員和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陳亞寧研究員等5位中國知名生態學家為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師生做了學術報告。陸兆華教授的報告題目是「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整治技術、模式與示範」,於君寶研究員的報告題目是「黃河三角洲濱海濕地退化過程及生態修復」,何大明教授的報告題目是「流域水電開發生態效應監測與風險規避」,趙新全研究員的報告題目是「Grassland ecosystem management on Qinghai-Tibetan Plateau」,陳亞寧研究員的報告題目是「全球變化對西北乾旱區水文水資源影響」。
5位專家從區域尺度上介紹了相關的生態領域研究工作。與會師生與5位專家在生態學的時間-空間尺度效應、生態學普遍規律與區域獨特性等方面展開熱烈討論。
⑺ 誰是著名的生態學家
鄭光美,鳥類專家。
譚邦傑,哺乳動物專家,致力於中國的野生動物保護事業。
李湘濤,著名動物學家,近來主要從事編纂科普類動物知識。
蔣志剛,中科院動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致力於中國的生態環境保護。
再看看這個:http://www.chinabird.org/niaoleiwenxian.htm
動物學報上全是專家。
⑻ 國內外著名的植物生態學家都有哪一些,簡介一下
植物生態學(wushangtaixue)研究植物之間、植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它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植物個體對不同環境的適應性,及環境對植物個體的影響;植物種群和群落在不同環境中的形成及發展過程;以及在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中國的植物生態學家
1.張新時
2.侯學煜
3.彭少麟
4.蔣高明
5.陽含熙
6.曲仲湘
7.李渤生
8.仲崇信
9.李繼侗
10.姜漢僑
其實,中國稱的上植物生態學家的學者不止以上幾位,比如朱彥承先生,吳征鎰先生等。
老先生們的著作拿在手裡,有一種厚實感,今天這樣的環境下,雖然硬體條件比過去好多了,但要成長成植物生態學家,比過去不見得容易。
成書於戰國時期的《管子·地員》,在我國和世界上最早論述了植物生態學知識。
植物生態學是研究植物與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我們祖先在長期的農業生產活動中,很早就積累了豐富的植物生態學知識。《管子·地員》記述了在土質優劣、地勢高低和水泉深淺不同的土地上,所宜生長的各種不同植物,並得出「草木之道,各有谷造,或高或下,各有草物」的重要結論。其意是:植物的生長同土壤的性質有關,不同質地的土壤所宜生長的植物不同;同時,植物的分布與地勢的高下有關。
書中還以一個山地為例,依高度不同,將山地分為五個部分,並列出每部分所宜生長的植物名稱。這是由於山地高度不同,溫度各異而造成的植物垂直分布的現象。該書所談的這些情況,與現在華北地區的山地相符。書中又以一個小地區內植物的垂直分布為例,指出「凡彼草物,有十二衰,各有所歸」,並列舉了十二衰(十二種植物)的名稱。這種情況與實際也是相符的。這是小地區內地勢高低不同,水分分布各異的環境所造成的。
《管子·地員》認為土壤有18種,其中有三種土壤最優良,合稱為「三土」。書中詳細說明了三土的性狀及適宜種植的谷類品種。這些論述的科學性,與近代植物生態學初期的水平相比,毫不遜色。
在國外,直到公元19世紀中期,一些生物學家才在探險考察過程中,獲得有關植物生態學的豐富資料。德國人洪堡德於1807年發表了《植物地理知識》一書,奠定了植物生態學的基礎。但是,從時間上來說,他們對植物生態學的認識,比《管子·地員》要晚2000多年。
⑼ 第一個生態學家是誰
提出者是德國生物學家恩斯特·海克爾.
⑽ 誰能告訴我一些世界上著名的生態研究機構和生態學家
絲綢之復路 王欣博士制(西北大學) http://www.guoxue.com/study/oy/oy.htm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