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腐敗生態學

腐敗生態學

發布時間: 2020-12-04 03:57:48

❶ 政治生態學以政治行為與環境的關系為研究對象嗎

重構政治生態,實質上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的治本問題,是以逐漸清除產生腐敗行為的基礎條件來構建清正廉潔的政治環境。
(1)重構政治生態是全面深化改革應有之義
先治標再治本,以治標為治本贏得時間,是十八大以來反腐敗的特點之一。在今後的實踐中,懲治腐敗行為依然是絲毫不能放鬆的任務,否則不足以形成威懾力。但是,如果僅限於治標,那麼,腐敗行為還會前赴後繼涌現,只不過暫時收斂、適時待發而已。因此,在「不敢腐」的威懾局面已初步形成的背景下,提出重構政治生態,是順應時勢、意義深遠的任務。
政治生態是借鑒自然科學的生態學理論而提出的概念,可以理解為政治行為個體與政治環境的關聯及運作機理。政治生態中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政治行為主體(個體或集體)、價值、制度,這些要素依據特定規則聯結為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整體。個體的某種腐敗行為,如果僅僅是個別行為、偶發現象,可以理解為行為個體的變異。但如果腐敗行為成批量出現,甚至有的地方出現系統性、塌方式腐敗,則說明政治生態在某些領域、某些地方發生了變異。重構政治生態,修復政治環境,就是從源頭做起的治本之路。
重構政治生態,需要分清現存腐敗行為產生和高發的條件。腐敗的本質是濫用公共權力為個人或小集團謀私利。公共權力的存在,國家管理權的存在,是人類社會生存所需,但如果這種權力高度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又沒有適當的制約,那麼公共權力就易於失去控制而被濫用。當下能夠做到的重構政治生態的工作,就是建立科學的權力制約和監督體系。
由此可見,所謂治本,其實就是從經濟體制上減少權力干預微觀經濟的空間,政治上對權力過於集中進行改革,對幹部人事制度特別是選人用人機制進行改革。這恰恰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所說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政治方面強化權力制約和監督體系,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這兩大領域都需要法治的保障和規范。黨風廉政和反腐敗的源頭治理就蘊含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之中。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