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丹江口水庫
❶ 丹江口水庫是什麼時候建的
位於丹江口庫區的淅川抄縣九重鎮陶岔渠首始建於1969年,建成於1976年。它橫跨140米,縱長28米,渠首段乾渠底寬50米,水深47米,由南向北乾渠逐漸變窄變淺。據南陽市南水北調中線辦負責人介紹,30年前,南陽人民為建設陶岔渠首做出了很多貢獻,在當時設備落後,生產條件比較艱苦的條件下,南陽市不僅為工程投入8萬多名民工,並且先期開挖了下游7.9 公里的引水總外渠,隨著丹江口大壩的加高,現在的渠首也要拆除重建,新的渠首在將建在下游八十米處。新的渠首由三部分組成,閘段設計流量為350立方米/秒,加大流量為420立方米/秒。
❷ 丹江口水庫有丹江口水庫有多少水
丹江口水庫由 丹江口大壩攔住了漢江水而在湖北省和河南省境內形成, 丹江口水庫的水回源都來自發源於陝西的答漢江和丹江。
丹江口水庫的水質較高,可以直接飲用,這里的水又可以自流到北方,因此丹江口水庫便成為了南水北調中線源地!
❸ 丹江口水庫到底是十堰的還是南陽的
大壩在丹江口市境內,渠口子開在河南南陽地界。為了各自經濟的發展,兩版地都對外宣傳自己是南水北調權中線水源地,我個人認為應是丹江口,水庫上游不光有河南南陽,還有陝西安康的白河等。總不能都說自己是丹江口市水庫吧
❹ 丹江口水庫的設計方案
(1)發電量方面,為42.62億kwh,符合方案擬定的原則,在滿足初期規模水利任務的條件下,盡量提高發電效 益;
(2)保證出力及保證率,方案1較原設計方案247Mw、方案l240Mw為大;
(3)灌溉引水方面.方案l引水量居中.既較原設計方案12.5億m提高0.2億m,又較方案的13.0億m少0.3億m。,尤其突出的是泵站抽水量最大達4.0億,充分利用了泵站的優勢};
(4)水量利用方面,方案l水量利用率最高,達82.9,較原設計方案提高2.6;
(5)水庫充滿機率方面.方案I充滿機率最高,達43;35a充滿15a).水庫消落至140.0om以下年份最多,達7a ,是原設計方案(1a)的7倍。3.2泵站建成前蓋水庫調度運行的特點通過對比分析,不難得出泵站建成前後水庫調 度運行的特點;
(7)充滿機率為2s.說明方案l較充分地利用了水庫調節庫容。a1599充滿機率,4325.725.7庫水位清落至 140.0m年數/a7112.2.4水庫泥沙淤積對調度成果影響的分析丹江口水庫運行26a來(1968~1994年),庫水位 150.0m以下淤積了14.1】億m泥沙.其中150.00~139.00m之間淤積2.89億in。,139.0m以下淤積11,調節庫輯 減少z,8億m,勢必對調度成果產生一定影響。為此本文對考慮水庫泥沙淤積情況進行了分析計算,多年平均發 電量下降0.1億kWh,棄水增加0.3億m,保證出力、保證率均不受影響。說明方案調度運行方式保留的潛力較大。方案影響較明顯,保證出力下降達5Mw,棄水增加1.3億m,年發電量下降0.12億kwh,說明方案I較充分地發揮了 丹江口水庫綜合利用效益。調節庫容受泥抄淤積影響,使調度成果產生不和變化,在運行、管理時必須引起重視。方案的特點根據擬定的原則,綜合考慮發電、灌溉引水、水量利用、水庫充滿機率、泥沙淤積影響等各方面因 素,推薦採用方案。
❺ 南陽丹江口水庫都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南陽丹江口水庫好玩的景點有:
武當山、雙龍峽地質公園、喀什特地貌的白楊坪、鹽池河地理地貌、武當八宮之首靜樂宮等。
❻ 丹江口水庫的地理環境
丹江口水庫,中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國家一級水源保護區,曾經是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庫位於漢江中上游(屬長江流域),總面積846平方公里,有「亞洲天池」之美譽,是漢江的天然水位調節器。
丹江口水庫多年平均入庫水量為394.8億立方米 ,水庫來水量大部分來自於漢江和漢江的支流丹江。丹江口大壩加高以後,水庫正常蓄水位將從157米提高至170米,庫容將從174.5億立方米增加到290. 5億立方米,水域面積將達1022.75平方公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將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四個省市的20多座大中城市供水,一期工程年均調水95億立方米,中遠期規劃每年調水量將達130億立方米,將有效緩解中國北方的水資源嚴重短缺局面。
丹江口水庫,分布於湖北省丹江口市(庫區還涉及到湖北省鄖縣、張灣區、鄖西縣等)和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之間,水域橫跨鄂、豫兩省。由湖北境內的漢江庫區和河南境內的丹江庫區兩大部分組成 。 20世紀50年代末期國家興建的丹江口水利樞紐是綜合開發和治理漢江流域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丹江口水庫便是丹江口大壩下閘後,攔截漢江蓄水後形成的。水庫水面最寬處在被淹沒的李官橋鎮一帶,東西寬為20多千米;最窄處在關防灘一帶,兩岸夾峙不足300米;庫區水位最深處在湖北省丹江口市與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之間檯子下的省界江心,深達80餘米。
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由攔江丹江口大壩、丹江口水力發電廠、升船機和兩個灌溉引水渠渠首四部分組成,丹江口大壩高為162米,混凝土大壩壩高97米,大壩總長2494米(其中混凝土壩長1141米),設計蓄水水位157米,相應庫容為174億立方米 ,平均泄洪能力為9200立方米/秒,電站裝機6台,單機容量為17萬千瓦時,年發電量為45億千瓦時。丹江口大壩升船機經過改造升級後一次可載重300噸級駁船過壩。丹江口大壩,位於湖北省丹江口市城區,大壩加高工程於2005年9月開工,歷經8年的建設,丹江口大壩「長」高了近15米,從162米加高至176.6米。為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順利實施,丹江口大壩今後將蓄水至170米,比過去的蓄水水位抬高13米。
丹江口水庫的調度由水利部武漢長江水利委員會負責,水上行政由丹江口水利樞紐管理局(湖北漢江集團)執行。兩個引水渠渠首分別是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九重鎮的陶岔(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取水口,設計流量為 500立方米/秒)和位於湖北省的清泉溝隧洞(設計流量為100立方米/秒)。丹江口水庫是目前中國功能最全、效益最佳的特大型水庫之一,在防洪、發電、航運、灌溉、養殖以及旅遊等方面都發揮著巨大的優勢。丹江口水利樞紐被周恩來總理稱贊為中國五利俱全的水利工程之一。
2009年12月28日開工的南陽淅川陶岔渠首樞紐工程將成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取水口,被稱為水龍頭。建築物主要有引渠、重力壩、引水閘、消力池、電站廠房和管理用房等。供水直達中國北方的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個省市 ,遠期年調水130億立方米。 自1987年丹江口水庫開始有監測數據的連續25年來,庫區水質一直穩定在國家二類及以上標准。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丹江口水質監測站,南水北調丹江口庫區內的28個水質監測指標,全年大部分時間都屬於國家一類標准,僅在汛期總磷和高錳酸鹽兩項指標屬於國家二類標准,高於調水要求的三類水質標准。
重大影響:漢江總長度的四分之三以上,流經湖北省境內,在湖北省的中部和長江一起,沖積形成全國重要的糧食產區,湖北省重要的城市集群——江漢平原。從丹江口水庫調水之後,漢江中下游水量大幅減少,將對湖北中部,漢江沿線廣大地區的生產和發展,以及生態環境帶來重大的不利影響。為緩解從漢江調水後對湖北的不利影響,在湖北省的荊州市荊州區和潛江市之間,興建中國現代最大的人工運河——引江濟漢工程,以長江之水補給漢江下游。 引江濟漢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漢江中下游四項治理工程之一。
❼ 鄱陽湖大還是丹江口水庫大
一年大部分時間里,鄱陽湖水面面積更大。但冬季枯水季節里,丹江口水庫面專積大。
鄱陽湖在屬平水位(14~15m)時湖水面積為3,150k㎡,高水位(20m)時為4,125k㎡以上,低水位(12m)時僅500k㎡。
丹江口水庫水域面積約 1022.75平方公里。
❽ 丹江口水庫為什麼稱為第一大人工水庫
丹江口水庫曾經為亞洲第一大人工湖,與三峽水庫不分伯仲。丹江口多年平均面積700平方公里,2012年大壩加高後,水域面積將超過1000平方公里,蓄水量達290.5億立方米,被譽為「亞洲天池」。2014年秋季後,將向中原和華北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省市沿線地區供水。三峽水庫是三峽水電站建立後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泊,范圍涉及湖北省和重慶市的21個縣市,175米正常蓄水位高程,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形成總面積達1000多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泊。
❾ 中國最大的水庫和丹江口水庫是在一起的嗎
不是,最大的是三峽水庫,在長江上,丹江口以前是全國前六差不多,後來南水北調加高了現在應該是第二,在漢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