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螺生態
⑴ 假設在水稻農田生態系統中的生物有,水稻、雜草、食草昆蟲、食蟲鳥、細菌和真菌等.如圖是該水稻生態系統
(1)生態系統輸入總能量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該生態系統包括第一營養級水稻、雜草,第二營養級食草昆蟲,第三營養級食蟲鳥三個營養級.由於能量流動逐級遞減,第一營養級能量儲存最多.
(2)能量散失是各營養級生物通過呼吸作用以熱能形式散失的不能再被生物所利用的部分能量.
(3)由圖可知能量儲存應指用於個體生長發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動的能量,其可分為三部分即流入下一營養級、被分解者利用和存活個體內的未被利用的,圖中缺少的應是被分解者利用的部分.
(4)福壽螺引入我國在野外迅速蔓延,說明生存環境適宜,生存資源、空間充裕,缺少天敵的限制.
(5)福壽螺侵入水稻生態系統,大量吞噬水稻等水生作物,導致該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數量下降種類減少,使抵抗力穩定性下降.
(6)②調查卵塊(內含受精卵)和活動能力小的生物的數量宜採用樣方法.
④據圖分析6~7月代表線段的斜率大說明單位時間內數量變化明顯.卵塊數量代表福壽螺的數量.7~8月A塊稻田中福壽螺卵塊數量下降幾乎為零,說明幼年個體較多成年個體較少為增長型.
(7)鱉吃草籽是第二營養級、害蟲吃水稻而鱉吃害蟲鱉是第三營養級,因此鱉處於二、三營養級.鱉以害蟲和草籽為食,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同時,也減少了除草滅蟲農葯的施用量,從生態原理上分析這種做法的點是能量的多級利用,防止環境污染.
故答案為:
(1)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3第一營養級
(2)呼吸作用
(3)分解者
(4)缺少天敵,資源、空間充裕
(5)抵抗力
(6)②樣方法 ④6-7增長型
(7)二、三 能量的多級利用,防止環境污染
⑵ 2006年夏天,我國部分居民因生食福壽螺而引發廣州管圓線蟲病.從生態學角度看,廣州管圓線蟲與上述患者之
A、廣州管圓復線蟲與上述患者之間,既制沒有表現出「你死我活」的變化,也沒有表現出「趨同進化」,不可能是競爭關系,A錯誤;
B、廣州管圓線蟲使人患病,不可能是捕食關系,B錯誤;
C、廣州管圓線蟲與上述患者之間,沒有表現出「同生共死,榮辱與共」的情況,C錯誤;
D、廣州管圓線蟲使人患病,對管圓線蟲來說是有利的,而對人來說則有害.如果兩者分開,管圓線蟲難以單獨生存,而人可健康成長.因此廣州管圓線蟲與這些患者的關系是寄生,D正確.
故選:D.
⑶ 福壽螺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作為高蛋白質食物最先被引入台灣;1981年引入廣東,1984年前後,專已在該省作為特屬種經濟作物廣為養殖,後又被引入到其他省份養殖。但由於養殖過度,口味不佳,市場並不好,而被大量遺棄或逃逸,並很快從農田擴散倒天然濕地。福壽螺食量極大,並可啃食很粗糙的植物,還能刮食藻類,其排泄物能污染水體。其對水稻生產造成的損失顯然大大超過其作為美食的價值。除威脅入侵地的水生貝類、水生植物和破壞食物鏈構成外,福壽螺也是卷棘口吸蟲、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 寄主: 水稻、茭白、菱角、空心菜、芡實等水生作物及水域附近的甘薯等旱生作物。 危害特點: 孵化後稍長即開始嚙食水稻等水生植物,尤喜幼嫩部分。福壽螺是新的有害生物。水稻插秧後至曬田前是主要受害期。它咬剪水稻主櫱及有效分櫱,致有效穗減少而造成減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