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展館
Ⅰ 上海世博會上的「冰壺」展館(如圖)體現了芬蘭的生態創新.所有的建築材料都是在環保理念上經過精挑細選
紙塑復合材料不可能是金屬材料,也不可能是無機非金屬材料和新型超導材料,故A、B、D錯誤; 紙塑復合材料是有機合成材料,故C正確; 故選C. |
Ⅱ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青海館的展館亮點
生態濕地可邂逅藏羚羊
「我們要讓觀眾覺得好看,好玩,好懂,不費力氣地理解。」設計師介紹說。遊客一走進青海館,迎面看到的即是一幅匠心獨運的青海自然景觀。展館通過燈光和雲霧製造技術倒影出江源之境,薄紗在展館頂部堆疊成飄渺的雲霧。在舒雲漫卷、美輪美奐的場景中,遊客走入青海館內部。
當遊客走上青海館內的 「生態濕地」,便置身於一處凈土,土地上覆蓋著鬱郁蔥蔥的草地、原始的沼澤和清澈的河流,生機勃勃,綠意盎然。 「我們不採用宣傳片的方式,而是要給遊客提供切身的感受,提醒大家珍愛自然。」設計師介紹說,在 「生態濕地」中使用了電腦染色燈和識別器,當觀眾信步在走上河流兩旁的通道時,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條清亮亮的河流中將倒映出現藏羚羊的影子,它們探著頭,悠閑地喝著水,魚兒在水中也是 「皆若空游無所依」。 「我們會以一些互動裝置,來向人們傳達我們要保護生態的迫切心情。」設計師說,踏入水流的遊客一旦超出設定的邊界或者同時進入的人群過多時,魚兒就會逃走,綠草也會慢慢變得枯黃,草地上的動物也會無影無蹤,如果人們自覺地與之保持距離並且參觀者保持在一定數量之內,一切又會漸漸復原。 除了親自體驗外,在展館還特別設置了貴賓觀賞和休息平台,當遊客到來時,可以在 「高高在上」的平台上一覽青海館全局,俯瞰三江奔流,體會 「原」字中凝聚的生命力,感受到青海館作為三江源頭,中華水塔的博大與恢弘。 美好城市 「觸手可及」
有沒有親自體驗過 「呼風喚雨」?設計師郭志剛介紹說,在展館中設有一項互動裝置 「觸手可及」,此項互動項目採用多通道和空間觸摸技術,能捕捉人的動作並給予及時反應,以此喚起參觀者的共鳴。
系統中有兩張寬大的屏幕,在茂密的 「青海林區」前,當參觀者對著畫面揮動手臂,喚起水流流入林區,五顏六色的花兒就會在揮舞中綻開,草原在你的揮手中綠意盎然,畫面的中的樹木也隨之茂密蔥蘢。在第二個場景 「海濱城市」中,高樓林立。隨著觀眾揮手帶入水流,綠意在水泥森林中欣欣向榮,水質漸而清澈,畫面呈現的「環保城市」舒適宜人。隨著越多的人前來 「揮手」,就會召喚更多奔瀉的江水流入 「林區」和 「城市」。
這兩幅圖畫相互有交叉有互動,連接成一幅完美的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藍圖。「城市和自然的和諧統一是城市的未來發展之道,」設計師郭志剛說, 「我們想以一種有趣的游戲告訴人們,建設美好城市、保護三江源的純凈其實僅僅需要你的舉手之勞。」 「三原」和夥伴出演動畫片
走出生態濕地,遊客將置身於「時空瑤池」,「時空瑤池」是一處讓人身臨其境的場景。瑤池坐落於青海館「原」字造型的核心。在展館的設計理念中,「瑤池」承載了人對自然滿滿的熱情。瑤池被設計為一處大型沉浸式夢幻實景劇場,晶瑩透亮的冰錐懸於展館頂部,冰錐漸漸地融化,晶亮的水滴滴入瑤池,泛起層層漣漪。展館內的消防立柱上裝嵌有LED屏,變幻的畫面與館內的場景相呼應,並與整個展館融為一體,構成三江源昆侖山的至高點——「天之極」。展館的頂部裝置有燈光投影儀,光影飛瀉而下,地面上的燈光水景則掀起層層的水浪,似真似幻的布景中,水波浪影川流不息。
設計師介紹,冰錐的水滴注落瑤池,到一定的時間,水滴會「溢」滿瑤池。這時,瀾滄江三條大河霍然點亮。「輝煌的中華文明就是從冰山的水滴開始開始,源遠流長。 」設計師說。屆時觀眾可在雪域高原的冰天雪地中,欣賞一出環幕電影。在環布展館的大屏幕上,「三原」和看護河流的「玉外婆」、「三青鳥」,以及破壞環境的垃圾箱「三虧」等卡通形象一起,出演一幕環保動畫劇:城市中,一輛垃圾車像河中傾倒垃圾,把河水變得烏黑,臟兮兮的「水原」坐在河邊回憶純凈美麗的家鄉,突然,一隻燕子突然從天空摔落,水原決心去拯救這只被垃圾箱「三虧」殘害的燕子……環保的寓意在活潑的故事中娓娓道來。 不同觀眾有不同「參觀套餐」
首先,觀眾在新奇中走過雲霧繚繞的高原風情,然後在期待中叩開水原造型的「三原心扉」,在身臨其境的時空瑤池和「觸手可及」的互動體驗中,情感上升到高潮,在參觀尾聲處「石刻心願」中得到舒緩,給觀眾「餘音裊裊」的韻致,其周到的安排可謂「錯落有致」。
設計師說,青海館整個展區600平方米,預計接待觀眾200萬人次,占世博期間參觀總人數的百分之三左右。由於人流量巨大,設計師還嘗試給觀眾設計不同的「參觀套餐」,設計師通過對觀眾的教育程度、行業、年齡、興趣關注度和瀏覽時間等做了周密的分析,將觀眾分為淺層和深層觀眾。展館針對這兩種游覽群體設計了不同路線:喜歡「走馬觀花」的淺層觀眾可以看過入口處的高原風景、走過濕地後就可以直接走到出口處;而想「探其究竟」的深層觀眾,展館也為其另闢蹊徑,飽覽全館風情。據悉,青海館可同時容納深層觀眾35人,深層觀眾的體驗時間約為7分鍾。如此安排,一方面能滿足參觀的願望,也能防止擁堵現象,同時也能及時地迎接和疏散遊客。 敞開式入口吸引更多參觀者
在世博期間,青海館每天將開放12小時,預計每天可接待參觀者3360左右。設計師分析說,青海館的位置有兩個人流交匯點,大部分人流來自甘肅、青海、陝西館,另一部分來自寧夏、上海、新疆、貴州、雲南館。因此,青海館將入口安置在副通道靠近陝西、甘肅、西藏館的人流交匯處。不過,青海館的位置相對較偏,不在主通道上,為了彌補這一「地利」上的不足,青海館特地採用了敞開式入口,大大方方地將大門打開,希望能藉此吸引到更多的參觀者走進其中。 在功能布局上,青海館不僅能夠做到自然流暢,也能讓展館空間物盡其用,給觀眾提供更多的便捷。在保證展館主題造型完美的情況下,青海館巧妙地安插工作人員休息、接待窗口和設備間,以保證展館在世博會展覽期間的高效能運轉。
Ⅲ 臨沂景點大全排行榜是怎樣的
一、5A級景點——蒙山國家森林公園!
蒙山國家森林公園是山東省第二高峰,有山、有水、有奇石,正常購票是70元每人, 也可以團購,價格相差不是很多,蒙山的故事源遠流長,都說沂蒙好,那就一定不要錯過。
如今的蒙山森林公園結合了不少現代元素,也有了彩虹滑道、漂流、森林沖鋒車這些年輕人喜歡的東西,當然爬山是重中之中,感受森林氧吧,看珍惜植物,給孩子講講過去的故事。
旅遊一定要抱著花錢的態度,否則你絕對不會開心,也不會快樂,無論哪個景區價格都不是固定的,想玩順心了,就要多掏錢, 臨沂除了遊玩還有美食,臨沂炒雞, 燉魚都是不錯的,爬山選擇一個就可以了,既然到了臨沂溶洞也必須去看看,那些免費的小公園也都走走,畢竟是旅遊,別虛度了。
Ⅳ 上海世博會上的「冰壺」展館(如圖)體現了芬蘭的生態創新。所有的建築材料都是在環
紙塑復合材料屬於有機合成材料
所以,選C(紙塑屬於塑料的一種,塑料為有機合成材料)
Ⅳ 生態教育類的展覽館都有哪些
生態教育類展館很多啊!像自然博物館 海洋博物館 低碳博物館 甚至城市規劃館都可。 還有個捷徑可以幫你,直接找展覽公司要設計方案,大連有家公司專門設計這類展館,而且設計資料免費哦~
Ⅵ 崇明島有什麼好玩的
崇明島好玩的地方有:東平國家森林公園、東灘候鳥保護區、崇明博物館、崇明學宮
1、上海東平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上海市崇明區,崇明島中北部,其東西長1700米,南北寬1400~2800米,總面積為3.55平方千米。上海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地形平坦,地勢低下,土壤呈微鹼性,上海東平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達到80%左右,是長江中下游最大的平原人工林。森林公園植物資源豐富,有喬灌木、藤本植物、水生植物等近千種,其中,僅葯用植物就有100多種。1993年5月,上海東平國家森林公園經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5、門前是二株有350年歷史、三人合抱的銀杏樹,守門的是一對大石獅,氣勢恢宏。學宮最大的建築是大成殿,彷彿寺廟中的大雄寶殿。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東廡西廡是72高徒的宿舍。而今大成殿暫作古船陳列室,大成殿東廡主要是崇明知名人士的照片和事跡,還有一些崇明出土的古代器物。西廡是黃丕漠藝術館。
Ⅶ 天津中新生態城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展館,不知道是哪家公司做的
上海科睿展覽展示,很有實力
Ⅷ 天津市中新生態城世貿展覽館概況及地址
生態復城世茂生態展拿耐覽館位制於生態城起運慎步區內的中津大道與和暢路交口,是集中展現中新天津生態城消悄春生態、節能、環保、自然、宜居、和諧建設理念以及低碳、品質、快樂生活的代表性建築。整個展館由序廳、模型展示、時光隧道、低碳體驗、項目展示等五部分組成
Ⅸ 太倉現代農業園有哪些展館
太倉市現代農業園區[1]是該市面向21世紀,為發展現代農業、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而設立的一個集生態、綠色、高效、富民於一體的農業園區,也是我市確定的永久性農業發展區。園區位於交通便捷的市域中東部,規劃總面積3.5萬畝,分為涉農加工貿易區、特色農業創新示範區、農業產業孵化區和生態農業休閑觀光區4大功能區。通過招商引資進入園區的各類項目有25個,投資總額達6億多元人民幣,流轉土地近6000畝,經過三年多的建設,目前已形成休閑觀光農業、高效農業、科技農業、外向農業、循環農業和種源農業6個特色主導產業。
近年來,園區充分利用我市沿江、沿滬優勢,特別注重引進生態休閑觀光項目,通過政府搭建平台,目前已有5個休閑觀光項目入駐園區,總投資近5億元。特別是近兩年來,園區建設全面提速。投入6000多萬元對核心區路網、河道、綠化、景觀等基礎設施進行了提檔改造;投入2億多元相繼建成了6000平方米現代農業展示館、4600平方米的花卉園藝展示館、恩鈿月季公園、玫瑰庄園一期、2萬平方米名貴蘭花溫室生產基地、生態餐廳等一批農業項目,一個集農業科技展示、生態觀光、休閑度假、商務會務為一體,滿足不同層次消費需求的農業生態休閑度假區已初步形成。自2006年首個休閑觀光農業園——艷陽農庄對外營業以來,園區累計接受部、省、市各級領導視察200批次,接待國內外遊客70多萬人。2006年園區被省農林廳(現農業委員會)列為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2007年被蘇州市農林局(現農業委員會)評為生態休閑農業先進單位,2008年分別被省農林廳和科技廳評為省觀光農業園和科技示範園,2009年成功舉辦了第二屆中國月季峰會,恩鈿月季公園被確定為中國月季峰會的永久承辦地。
今年已全面完成了玫瑰庄園一期1萬多平方米會展中心、接待中心、娛樂城堡等主體建築的內外飾裝修和生態濕地館建設項目,已於4月29日整體對外開放。今年還將啟動玫瑰庄園二期項目,完成園區南部道路綠化、水系凈化、燈光亮化等基礎工程。同時,以市級現代農業園區為龍頭,整合全市休閑觀光資源,整體策劃包裝,加大對外宣傳和推介,逐步提升太倉休閑農業的整體形象和影響力,力爭把園區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接軌世博、服務上海的重要休閑度假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