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資源部

生態資源部

發布時間: 2020-11-23 00:52:09

㈠ 資源開發莫忘善待生態環境——訪國土資源部咨詢中心副主任張彥英

在每一次新的大規模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過程中,社會必須投入新的用於資源保護的資金,實行價值補償,以維持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平衡;

在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計劃中,有必要設立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雙指標體系,確定保護生態環境的剛性約束指標,並輔之相應的嚴格考核辦法;

建立作為空間資源的生態環境有償佔有、使用制度和空間資源價格形成機制,設置合理的生態環境稅費制度,在稅費調節中體現支持、限制等政策導向;

系統地研究礦產資源開發對礦山地質環境的影響,從防範、整治兩個不同方面研究維護礦山地質環境的技術方法,制定礦山地質環境評價系統和標准體系。

前不久,《國務院關於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加強對資源開采活動的環境監理,切實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此前,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生態文明」的理念。生態文明的建設已成為一個廣受關注的國際性話題,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了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和聯合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以表彰他們為改善全球生態環境狀況付出的努力,這是空前的,反映了國際社會對生態文明問題的關注。現階段我國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戰略任務是加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資源開發同樣要適應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要求,探索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的方法與途徑。

國土資源部咨詢研究中心副主任、咨詢委員張彥英研究員近來對生態文明建設中特別是資源開發過程中生態環境的保護等問題進行了理論探索與研究。記者近日就其研究的新理論、新觀點采訪了他。

一、生態文明建設對資源開發的新要求

記者:生態文明建設對資源開發提出了怎樣的要求?

張彥英: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面臨著開發資源帶來的環境破壞、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在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的進程中,著力研究資源開發中如何解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大問題,進而實現經濟社會「補償型」、「循環型」、「可持續」發展,這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要求,也是和諧社會建設的新挑戰。

記者:人與自然和諧說起來容易,但人需要物質生產,需要開發資源,需要利用環境,這種矛盾實際上很難解決……

張彥英:是這樣的。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有三種生產:一是人自身的生產,即人口生產;二是社會物質生產,即商品生產;三是自然物質生產,即資源再生產。長期以來,人們沒有認識到,整個社會物質生產是以自然物質生產為基礎的。人們只承認社會物質生產,不承認自然物質生產,而且經常以損害自然物質生產的形式進行社會物質生產。

自然演替的結果表明,生態系統力圖實現復雜的生態結構及其最高的生物量。但是,人類為了取得「最大生產量」,即滿足自己需要的產品之最大產量,把森林、草地、沼澤辟為農田,種植單一植物,不僅簡化了物種,而且使生物量大大減少。長期如此,不僅形成社會物質生產和自然物質生產的尖銳矛盾,而且損害了生物圈的生態學基礎。所以,必須把人類活動控制在生態系統允許的限度內。

在每一次新的大規模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過程中,社會必須投入新的用於資源保護的資金,實行價值補償,以維持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平衡,防止生態潛力的根本喪失。

記者:《國務院關於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要建立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引導和規范各類市場主體合理開發資源,承擔資源補償、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等方面的責任和義務。那麼,在資源開發中應該樹立怎樣的價值觀?

張彥英:適應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要求,資源開發中我們要樹立尊重自然價值的觀念:要承認自然的價值,人類的全部創造都以自然價值為基礎;人與自然關系的本質就在於,人類在自然價值的基礎上創造並實現文化價值;以損害自然價值來實現文化價值將使人類走到難以持續發展的地步。

在惡化了的自然環境條件下,不可能維持健全的文化,自然環境一旦惡化到難以逆轉的狀況,文化也必然會隨之迅速衰落,因而我們必須保護自然價值。人類開發利用自然資源,變自然價值為文化價值,不一定要採取損害自然價值的形式。這需要運用人的智慧和創造力,這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問題,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二、建立衡量經濟社會發展雙指標體系

記者: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人與自然和諧的任務更加艱巨,保護生態環境問題更加突出,解決起來難度也更大。這些方面在政策層面存在什麼問題?

張彥英:自然物質資源如土地、水、礦產等,以及空間資源如地質環境、氣象環境等,是構成生態環境的要素。目前主要問題是自然資源有償使用的經濟關系沒有理順,空間資源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不健全,空間資源有償使用制度還未真正建立,環境保護、環境治理成本沒有完全納入經濟核算等,這是保護生態環境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記者:這些問題該怎樣解決?

張彥英:首先,制定保護生態環境的經濟政策時要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從以人為本、滿足人的生活質量這一高度來認識環境問題。其次,要研究生態環境發生、發展的規律,確定生態環境正向運動和反向運動的機制,制定保護生態環境的戰略。再者,在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計劃中,有必要設立衡量經濟社會發展的雙指標體系。國內生產總值(GDP)作為衡量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是必要的、可行的,但實踐證明,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下,它的缺陷和負作用也越來越明顯。因此,還必須建立衡量社會發展的指標體系,其中包括保護生態環境的量化指標,進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使人類生存既有豐厚的物質基礎,又有優美的生存環境。

最後一點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加強政策導向和宏觀調控,制定保護生態環境的經濟政策。其一,在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計劃時,確定保護生態環境的剛性約束指標。如「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的剛性約束指標等,並輔之相應的嚴格考核辦法,保證目標任務實現。其二,在國家規劃的不同功能區,分別確定經濟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和社會發展指標,用雙指標體系調節地區間的發展不平衡;在城市和農村分別確定經濟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和社會發展指標,用雙指標體系調節城鄉之間的發展不平衡。其三,依據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列出支持、鼓勵、限制、允許、禁止的產業目錄,並嚴格執行。其四,建立作為空間資源的生態環境有償佔有、使用制度,建立空間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其五,設置合理的生態環境稅費制度,在稅費調節中體現支持、限制等政策導向。

三、加強礦山環境理論與實證研究

記者:資源開發中的礦產資源開發是對環境擾動極大的行為,對此您有什麼認識和思考?

張彥英:我在實際中接觸到一些礦山環境恢復治理案例,並從中受到了有益的啟發。當前礦產資源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有些人至少在兩個問題上的認識還不夠:一是對資源的瓶頸作用感到了壓力,但對環境的瓶頸影響卻漠然視之;二是沒有重視也沒有用心研究如何實現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雙贏。以我國礦山環境保護來說,存在缺乏礦山環境保護法規,環境成本沒有進入礦產品成本中等問題。從根本上說,人類開發礦產資源是一種反自然活動,必然對地質環境、自然環境造成污染與破壞,因此必須要對自然有所補償,以維護和諧的礦山環境。

記者:在這些方面我們該研究哪些問題?

張彥英:首先,要加強礦產資源開發對礦山地質環境影響的理論研究。目前礦山地質環境研究現狀為分散、重復、難成系統。從管理角度講,部門分割;從科學領域講,學科封閉。建議由主管部門牽頭,啟動礦山地質環境集中統一的研究項目,作出總體設計,提出總體研究方案,整合生產、教學、科研等各方面資源,集成力量,分門別類,統一部署,系統研究。重點研究礦產資源開發對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與破壞的規律,研究建立資源開發過程中對反自然活動的補償機制,保持一種動態平衡,力求實現開發資源與保護環境的雙贏。

其次,加強維護礦山地質環境的防範、整治技術方法研究。防範和整治是兩個不同方面的機制,需要採用不同的技術方法。目前維護礦山地質環境重點放在整治上,如土地復墾、生態重建等,而對防範不夠重視。這方面基礎研究薄弱,影響了技術方法的研究,關鍵技術研究不明確,操作性不強,零碎、分散,沒有形成系統方法。防範措施要事先提出,作為礦山立項、設計的重要內容,在礦山開發過程中系統安排;要進行動態監測,建立預警預報系統,使生產系統與防範系統同步有序進行。

記者:如何把這些研究應用於礦產資源開發管理中?

張彥英:礦山地質環境管理需要建立評價系統和標准體系。在理論研究、技術方法研製和典型試驗的基礎上,從我國實際出發,借鑒國外經驗,制定與世界接軌的礦山地質環境評價系統和標准體系,進而健全完善維護地質環境相關法律法規,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我們也要看到,礦山環境恢復治理正逐步引起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的重視,並有了一定進展。目前,全國已有19個省(區、市)正式出台了礦山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制度。

(原載《中國國土資源報》2008年2月22日,記者丁全利)

㈡ 生態環境部對哪些建設用地地塊是重點監測的建設用地土壤監測機構需要什麼條件

地方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會同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對下列建設用地地塊進行重點監測: (一)曾用於生產、使用、貯存、回收、處置有毒有害物質的; (二)曾用於固體廢物堆放、填埋的; (三)曾發生過重大、特大污染事故的; (四)國務院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建設用地土壤監測需要有CMA資質,且環保部門認可,熟悉標准法規,實驗室技術實力雄厚等要素。CMA資質附表如下:

㈢ 生態環境部人員屬於公務員嗎

是否是公務員,你要看一下他是否是編制,或者說它是否是通過全國公務員考試統一招聘的,如果不是這個途徑招聘的,那肯定就不是了。

㈣ 自然資源部的辦公地點在哪裡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

1、通訊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內大街64號 郵編:100812

電話:4000996938 傳真:010-66558747

網址:www.mnr.gov.cn

2、乘車路線

乘坐3路、13路、42路、102路到西四路口西下;

乘坐3路、13路、22路、38路、42路、88路、105路、409路、特13路、夜10內、夜10外、夜4路到西四路口北下,自然資源部北大門西側。

乘坐地鐵4號線到西四站下出D口,向西約100米路南。

(4)生態資源部擴展閱讀

作用:

1、組建自然資源部是否跟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有管理上的沖突,需要找到各自恰當的邊界。組建自然資源部和生態環境部都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舉措。

組建自然資源部是「為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著力解決自然資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間規劃重疊等問題,實現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

2、」組建生態環境部是「為整合分散的生態環境保護職責,統一行使生態和城鄉各類污染排放監管與行政執法職責,加強環境污染治理,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建設美麗中國。」

3、自然資源部在生態環境保護中具有「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生態環境部在生態環境保護中具有「加強環境污染治理」職責,前者重點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生態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體現「誰破壞、誰治理」的責任,後者重點在環境污染監督、執法、治理,體現政府在環境污染治理中的更多責任和義務。

4、自然資源部和生態環境部兩者之間有一定的交叉。所以,自然資源部和生態環境部下的部門設置如何協調,如何找到各自恰當的邊界線,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職責編制機構非常關注的;

既要防止出現「權力」真空區域,又要防止出現過多的「權力」交叉和重疊區域。總的原則是要體現強監管的統一性、穿透性,特別是專業性。

㈤ 以上哪些不屬於當前國務院的組成部門a科學技術b生態環境部國土資源部對退役軍

國務院的組成部門

選C,國土資源部,不是當前國務院下屬部門。

國務院各部門

㈥ 環保局和生態環境局有什麼區別

環保局和生態環境局的區別在於事業單位分類、職能、管轄范圍的不同:

1、事業單位分類的不同

環保局:事業機構,由於行政部門個數受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人口數量等因素的影響,不能與部委、省市保持一一對應關系,因此,許多縣區的環保局被設置為事業機構,使用事業編制。

生態環境局:生態環境局都會設置為政府行政部門,承擔行使行政職能。



2、職能的不同

環保局:整合了國土、農業、水利、海洋等部門的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職能。

生態環境局:承擔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農業、水利、海洋等部門相關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執法職責。

3、管轄范圍的不同

環保局:環保局在市級單位設置,並且管轄也是該市的環保相關工作。

生態環境局:生態環境局是在省級設立,指導各市的環保工作。

㈦ 以下哪一項不屬於當前國務院的組成部門a科學技術b生態環保部國土資源部對退役

國土資源部,首答是個騙子

㈧ 自然資源部省市縣什麼時間成立

如何落地?
自然資源部的主要職責是,對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進行監管,建立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履行全民所有各類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調查和確權登記,建立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負責測繪和地質勘查行業管理等。所以,組建自然資源部,從長期來看能更加規范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讓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回歸理性,相關法律體系更趨完善,宏觀調控功能更加成熟。
為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統籌森林、草原、濕地監督管理,加快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保障國家生態安全,機構改革方案還提到,將國家林業局的職責,農業部的草原監督管理職責,以及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海洋局等部門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遺產、地質公園等管理職責整合,組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由自然資源部管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加掛國家公園管理局牌子。其主要職責是,監督管理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和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組織生態保護和修復,開展造林綠化工作,管理國家公園等各類自然保護地等。不再保留國家林業局。這說明自然資源部的權利變大了,更多會體現在自然資源管理工作便利高效方面。
對於如何使方案中的內容得到落實,需要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組建自然資源部是否跟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有管理上的沖突,需要找到各自恰當的邊界。組建自然資源部和生態環境部都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舉措。組建自然資源部是「為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著力解決自然資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間規劃重疊等問題,實現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組建生態環境部是「為整合分散的生態環境保護職責,統一行使生態和城鄉各類污染排放監管與行政執法職責,加強環境污染治理,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建設美麗中國。」自然資源部在生態環境保護中具有「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生態環境部在生態環境保護中具有「加強環境污染治理」職責,前者重點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生態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體現「誰破壞、誰治理」的責任,後者重點在環境污染監督、執法、治理,體現政府在環境污染治理中的更多責任和義務。自然資源部和生態環境部兩者之間有一定的交叉。所以,自然資源部和生態環境部下的部門設置如何協調,如何找到各自恰當的邊界線,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職責編制機構非常關注的,既要防止出現「權力」真空區域,又要防止出現過多的「權力」交叉和重疊區域。總的原則是要體現強監管的統一性、穿透性,特別是專業性。
其次,組建自然資源部需要進一步強化自然資源資產屬性,適當在機構設置中增強資產管理力量。相信,隨著自然資源部的組建,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會有所加強,機構設置中也會相應增強資產管理的力量。需要加快實現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公平和效率的目的。自然資源管理手段需要更加體現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原則,以大數據為基礎的自然資源資產「雲管理」工程和價值工程建設需要進一步提速。作為自然資源管理約束結構的國土空間管制規劃需要由單一規劃向多元規劃進行重組。以產權和產籍作為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關鍵的權益與分配製度需要不斷創新。自然資源資產資本化運營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的監管和調控手段的系統性需要高效的機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和創新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加快、加強。
第三,組建自然資源部需要加快自然資源法律制度建設,充分發揮好法治的重要作用。組建作為土地、礦產、海洋、森林、草原等自然資源統一法典的《自然資源法》起草委員會和研究小組,借鑒吸收各國自然資源法律制度,尤其是其背後的法理,為管理的法治化奠定厚重的法律基礎。從自然資源權益主要分類標准和種類入手,注重佔有在自然資源權益中的重要地位。按照「有財產就有義務,使用財產就承擔義務」的法理,為自然資源所有者和使用者設定相應的權利和義務。與此同時,注重平衡與人、政府和社會相互之間的利益。如,當事人不能隨意創設自然資源權益,不符合規定的自然資源權益在法律上無效;必須按時繳納自然資源稅款,是否按時繳納自然資源稅款與當事人的民事請求權和信用密切關聯;禁止自然資源所有者和使用者過度利用自然資源;允許為確保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秩序的相對穩定,在資源環境承載力閾值下,創新分區管制規劃,增加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管理手段;為防止政府過度干預使用者權益,規定國家徵收(用)的目的、程序和必須給予合理公正的補償,而且監察委員會、審計署和法院對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管理活動擁有廣泛的監察權、審計權和司法權。
第四,組建自然資源部需要加強不動產登記體制機制建設,為國家安全和穩定奠定堅實的數據基礎。自然資源不動產統一登記管理體制機制建設,是關乎國家安全和穩定的大計。從工作便利高效的角度來看,對土地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礦產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水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草原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森林、濕地等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海洋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以及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職責整合,勢必加快了自然資源不動產統一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的速度和效率,為更好地進行自然資源統一管理和國家宏觀調控奠定堅實的數據基礎。
第五,組建自然資源部需要加強自然資源普查工作,充分發揮好測繪和地質勘查行業管理職責。土地、礦產、水、海洋、林業、草原等自然資源普查工作需要統一進行,協同作戰,規避標准不統一和實施時間節點不統一的現狀,充分發揮好測繪、地質調查主力軍以及地勘隊伍的作用,充分發揮大數據的優勢,形成全國真正的自然資源「一張圖」。
下一步,自然資源部如何進行改革,如何設置部門和功能,這還要等各部委內部的「三定」方案及新一屆領導上任之後就會水落石出。

㈨ 環境部工作職能是什麼

生態環境部的主要職責是,制定並組織實施生態環境政策、規劃和標准,統一負責生態環境監測和執法工作,監督管理污染防治、核與輻射安全,組織開展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等。

㈩ 如何理解生態環境部的職責和定位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傑說,生態環境部的基本職責定位是「監管」,統一行使生態環境監管者職責,重點強化生態環境制度制定、監測評估、監督執法和督察問責四大職能:制度制定,即統一制定生態環境領域政策、規劃和標准,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制定自然保護地體系分類標准、建設標准並提出審批建議等;

此外,對於生態環境部門而言,審查許可是監管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在深入推進簡政放權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源頭嚴控,強化環評審批、排污許可、自然保護地評審,以及危險廢物和化學品環境許可、海洋傾廢審批、核與輻射安全許可等職責。來源:人民日報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