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釣魚台水庫

釣魚台水庫

發布時間: 2020-12-06 14:21:19

Ⅰ 青州釣魚台水庫在哪

在山東省青州市西南山區的王墳鎮,此處有個釣魚台水庫,象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翠色蔥蘢專的崇山峻嶺之屬中,青山綠水,峽谷平湖,賦予了自然風光生動的靈氣和鮮活的生命。水庫容量不大,僅100多萬立方米,匯集仰天山及其附近山峰眾多山泉而成,但湖水清澈,無任何污染,環境優美,頗為人們喜愛。尤其是夏季多雨時,湖水沿高壩漫溢而出,形成近20米高的人造瀑布,長津激浪,飛流直下,濤聲震谷,驚心動魄,十分壯觀。
水庫釣魚台之名的由來,起源於附近的「釣魚台」村名。而村名則與名人垂釣有關。相傳此地即是漢代的著名隱士嚴子陵釣魚之處。明代鍾羽正(1554—1637),字淑濂,號龍淵,明末大臣,益都(今青州)鍾家莊人,自幼勤奮好學,1580年(萬曆八年)進士及第。官至工部尚書。他所著《崇雅堂集》,也稱「披羊裘者(嚴子陵)垂釣於此」。附近有名山稱富春山,舊建有嚴子陵的嚴陵祠。

Ⅱ 宿松釣魚台水庫怎麼樣

釣魚台水庫是人工挑出來的,在成為水庫之前叫做陳漢溝,非常繁華,現在最深處水深大概20米,水質非常好,裡面的魚味道鮮美,暢銷省內外

Ⅲ 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大城子鎮,釣魚台水庫。經緯度是多少

坐標:東經118.858207,北緯41.724213
望採納,O(∩_∩)O謝謝!

Ⅳ 宿松縣釣魚台水庫電站管理所怎麼樣

簡介:釣魚台水庫坐落在皖、贛、鄂三省交界的大別山南麓,二郎河上游。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20km2,壩址以上河長8.8km。水庫總庫容9177萬m3 ,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結合發電、養殖等興利項目的中型水庫。水庫壩址位於宿松縣陳漢鄉,距下游宿松縣城27km,合九鐵路18km,滬蓉高速公路21km,105國道18km,保護農田8.42萬畝,設計灌溉面積16.4萬畝,保護人口15萬人,宿松縣城以及沿途5個鄉鎮所在地都是其重點保護對象。水庫於1958年開始興建,1973年基本建成初步發揮效益。電站始建於1969年,為壩後式電站,經幾次技改、擴容,現共三台機組1660kw,年均發電量420萬kwh。
注冊資本:1243萬人民幣

Ⅳ 釣魚台水庫釣魚用什麼魚餌好一點

看你釣啥魚了,都很講究的

Ⅵ 姜子牙釣魚台有哪些特點

1、簡介:

姜子牙釣魚台位於寶雞市東南40公里蟠溪河上,南依秦嶺,北望渭水,山清水秀,古柏疊翠,景色綺麗,歷史久遠,是古今中外頗享盛名的游覽勝地,是省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釣魚台因西周名士姜子牙在此隱居十載,滋泉釣干遇文王而聞名於世,史料典籍均有記載。唐貞觀年間:「太公兵家者流,始令蟠溪立廟。」並植柏四株,至今猶存。至清乾隆年間有廟宇17處,著名的有太公廟、文王廟、山門口、三清廟等,河東岸的釣台遺跡,河道中央的「璜石」,河西的望賢台以及飛瀑流霞,浪聲莫測。釣魚台建築風格典雅、自然景色迷人。近年來,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釣魚台風景區的開發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新規劃的景點為釣魚台將再添新姿。

2、拓展:

釣魚台,在天王鎮伐魚河上,系姜太公隱居垂釣之處。姜子牙佐周滅商之事。《史記》、《呂氏春秋》、《搜神記》、《水經注》著名典籍多有記載。著名歷史人物李白、杜甫、蘇東坡等都藉此賦詩抒懷。
唐貞觀年間,始於此建太公廟,植四柏;上元元年(760),唐肅宗李亨封姜為武成王。迄於清,歷代在此建有文王廟、三清殿、王母宮、玉皇廟、呂祖洞、九天聖母廟、戲樓、鍾樓及寢室等20餘座、60餘間,分布在岩壑翠柏之中,加上滋泉、丟石、望賢台、巨柏等自然風光輝映,釣魚台更具魅力。現存建築有硬山脊三清殿、太公廟、玉皇廟及歇山頂九脊文王廟等。釣魚台被列為省、市旅遊點之後,先後兩次維修,釣魚台新姿展現在中外遊人的面前。

主要勝跡有:
滋泉:位於釣魚台東南山根,直徑約6米,水深齊胸,清澈見底,匯入山溪,北注入渭。傳雲此泉與「水府」通。樵人武吉,當年伐薪歸來,入泉洗浴,不慎掉進「水府」,見一馬碾谷,武吉掬起穀皮來看,竟然全系黃金,姜子牙料此泉非同尋常,故於此垂釣十年,終酬平生壯志。
釣台:在滋泉南。為一巨石,寬2米,長2.36米。從水面至石頂高0.80米。石面平廣。釣台北沿,有兩道膝痕,左長39厘米、寬19厘米、深13厘米;右長60厘米,寬深與左同。東北西南方向,有一白色石紋,粗如拇指,上纏繞盤曲繩紋,傳謂姜太公釣竿。
石室:子牙棲息之所,位於滋泉南約5里之山坡。此處溝狹山高,林木深秀,極為幽靜。有後人所修廟宇、棧道。今皆被水庫所淹沒。
望賢台:位於文王廟後山頂。台平坦,可容數十人。北望,滋泉釣台均收眼底。傳周文王即於此發現姜子牙。
武吉洞:位於釣台南約一里。傳謂武吉伐薪避雨處。
釣魚台除上述歷史遺跡外,尚有勝景八處:
仙山奇霧:釣台周匝山勢高峻,翠柏遍布。倘若雨天,奇山翠柏盡都籠罩於煙霧之中,渺渺茫茫,若隱若現,神秘莫測。深山幽谷,伴之流水潺潺,別有一番情趣。若晴日遠眺,煙霧蒸騰,及至進山,則煙霧全然不見。只見滿目青山,遍地芳草,溪水潺湲,鶯鳴鳥啼,頗令游者怡心快目。
奇石疊翠:釣台四周盡系石山,然翠柏蔥蘢,分外幽雅、清麗、迷人。
浪聲莫測:釣魚台之前,為盆狀地形。進谷口數步,只聽林濤呼呼,水聲喧嘩,猶萬馬廝殺,電閃雷鳴。後退數步,聲息全無,只覺山寂水靜,柳暗花明,一片幽雅風光,儼然另外一番世界。
璜石玄立:太公廟前溪水中,一巨石,屹然挺立,此即璜石,高6.66米,頂平廣,上面直徑11.2米,根部僅4米,恰似蓮座。璜石上刻一米見方楷字「孕璜遺璞」,系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寶雞知縣徐文博所書。
生肖石趣:滋泉旁,有眾石塊,有的似牛,有的似狗、虎、鼠……狀極有趣,數恰十二,故人稱「生肖石」。
神雞之架:距滋泉十里。狀似一雞架,上棲兩雞,引頸長鳴。
山澗清波:釣魚台溪水,清澈透明,將那青色石板,色彩斑斕的石子,嫩綠的水草以及怡然自得的游魚,全然映出。遊人至此,樂於忘返。
石壩飛瀑:釣魚台南端,1978年建成一座雙曲拱形石壩,亦即釣魚台水庫。倘庫水積滿時,水流便會自行通過溢洪道,輕輕地被撬沿托起,又決然地拋出壩外,形成一條奇妙壯麗的人工瀑布。若晴日站於壩上,尚能看到瀑布激起水霧形成的七色彩虹。

Ⅶ 姜子牙釣魚台

西岐位置在陝西一帶 姜子牙在蟠溪垂釣 所以根據這個判斷應該是寶雞市,河北的話應該是不可能的

Ⅷ 姜子牙釣魚台

在寶雞市寶雞縣東南約30里天王鎮的伐魚河谷,即幡溪谷中。溪中有一台石,上有困痕,傳說是西周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開國元勛姜子牙涉政前隱居垂釣之地,故而得此名。

Ⅸ 姜子牙釣魚台游記

姜子牙釣魚台

驅車而至姜子牙釣魚台時,已是下午3:00多鍾了。太陽斜斜地照過來,綠色簇擁的釣魚台山門,顯得古樸、寧靜。來釣魚台之前,我一直有個疑惑:一位才智絕倫的聖者,在一條叫潘溪的河邊垂釣,山高林遠,他是怎樣走進周朝大室,輔佐文王江山的呢?沒有釣鉤的漁桿,離水面有3尺之高,不釣魚蝦,只釣王候,這其中是有著怎樣讓人無法破譯的天機,還是一種機緣巧合呢……

釣魚台山門比較簡朴,隨著柵欄被「吱吱呀呀」地推開,一扇關於在中國歷史上書寫下了千古美談的「文王訪賢」及「願者上鉤」的故事,就清晰地呈現在了我們的眼前。時間應該追溯至3000年以前。時年,姜尚已是73歲高齡。他才學飽曠,智慧無窮。他想以自己的才智輔佐朝庭。但他此時還是一個村野山夫。怎樣才能被別人識才呢?渭水滔滔,星月移轉。他睿智地察悉,渭水之畔的潘溪,正是自己休養生息的地方。大智若愚。於是,姜尚手執一柄無鉤垂桿,穩坐釣魚台。風吹來,溪水漣漪,垂線飄飄,姜尚自巋然不動。風吹來一點雨,又吹來一點雨,「嗶嗶叭叭」地打在他的臉上,他只是輕輕而語「釣釣釣,大的不來小的到……」於是,一條大魚而來了,這次來的是周文王……

這真是千古大釣!也難怪一代大家蘇軾老先生在嘉佑七年(1062年),任鳳翔簽書判官時,游覽完了釣魚台後不禁感慨:「聞道潘溪石,猶存渭水頭;蒼崖雖有跡,大釣本無鉤」……

拾階而入,映入眼簾的,是姜太公的漢白玉雕像。整個造像莊重肅穆,像體大方。姜尚雙眼半閉半睜,似在深思,又似在運籌幃幄,一代大將之風采躍然而現。兩旁,以歷代良將韓信、諸葛亮、張良等十哲像坐侍。這也難怪,奠定伐紂興周統一大業的姜太公,在漢代已被立祠祭拜。公元760年,唐肅宗封姜尚為「武成王,祭典與文宣王(孔子)比」。一代聖人,穩坐殿堂之上,接受萬民敬仰!

沿側路向後山行去。才邁開腳,便聽見嘩嘩的溪流之聲。嘹亮、湍急,相撞著入耳。憑感覺,知道是當年姜太公釣魚之溪了。伸脖張望,路邊是蔥郁的綠樹,曲折而出的目光,是翠翠的山崖,就是看不著溪。於是這如歌的水聲便一盪兩疊著,韻味十足地鉤釣著你。想想,一代聖人曾臨溪而釣,這溪在你心中是怎樣的分量?——就想急著看見,可是這路的走勢,慢吞吞的,就是不讓你一眼看見,於是,心思只能隨著溪水聲忽悠著,忽悠著。而山崖倏轉之後,終於,溪水而躍,入了你的眼簾。但是,應該說是一塊呈半圓形的巨石首先入了你的眼。這是一塊怎樣的巨石——碩大、突兀。形如蓮蓬。想想,這是一條溪,可是就有這么一塊自然天成的巨石坐於水中央,400多噸重。它的重,在這條溪水之中顯得很不協調,甚至讓人覺得它在這兒存在是沒有道理的。它是怎麼來的?無從解釋,傳說為女媧氏補天之時所遺之石。也有人說加此處是姜太公釣魚得璜之地,謂之璜石,亦即「釣璜靈磯」。這些解說,愈使這巨石神秘而玄奧了!而又想想,在這么個靈水之中,有這靈石是在情理之中了!石上有「孕璜遺璞」四個大字,字跡三尺見方,古樸高雅,剛勁有力。為清乾隆五十九年,寶雞縣令徐文博手書。「孕璜遺璞」:璜,半璧之玉,遺,贈送,璞,石中之玉。這四字意為:老天爺給人間贈送了這塊寶石……這巨石,幾千年來於潘溪之中濯洗,其有著怎的天然靈氣啊。也難怪,當地民眾把寫滿吉祥如意話語的小石頭,扔上巨石,祈求富貴。

眼前的溪,就是潘溪,當年姜太公垂釣之河了。我們轉身折回。20米之外,一座四角挑檐的亭子,倚於綠山之腰,旁邊的石頭上,篆書「釣魚台」三個朱紅大字。溪邊,今人製作的釣桿,離水3尺,於風中輕悠著。近了,是一窪湍急的水,一大石平卧,有兩個凹印。據接待我們的曹科長介紹:當年,姜太公就是在這兒,背溪而跪,釣鉤無鉤,離水3尺而釣王候的。石上的兩個雙膝凹印,是姜太公整整跪了10年而留下的。如今這石,被稱為「跪石」。與釣魚台相對應的,是望賢台。據說當年周文王在這兒看望姜子牙。山崖在上,溪水在下,一切,應是一目瞭然。想那時應是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吧,素齋三天的周文王,望見白髯飄飄的姜子牙。他心裡肯定是一番感嘆——歲月匆隙間,一位智者在一溪之畔苦苦等尋良主!一釣10年,這其間,是多少失落、執著、期待和折磨……幸好的是,周文王之前曾打發去探望姜尚的大臣是厚道之人,如果是位給文王耳朵里灌以「廉頗老矣」的昏人,那麼,也就不會有如今鮮活的「文王訪賢」、「願者上鉤」這些膾炙人口的成語,讓我們一遍遍品咂了……於是,周文王擦了擦被淚水朦朧的雙目,疾步而至姜太公身旁。輕輕而語了一聲:子牙……之後,就是文王拉輿了。周天子拉車,姜尚穩坐其上,拉出了大周江山800年!在到達釣魚台之前的路口,有一座「文王拉輿」雕像,氣勢很是宏偉,仰目而望,令人敬意頓生。

於是,躊躇滿志的姜太公銀須髯髯,義氣風發,一路高歌猛進。「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駒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詩經大雅大明》)。牧野之戰,商兵大潰。於是,西周建立,天下太平!

如今的潘溪,已是一條小河了。已與當時「任憑風吹浪打,穩坐釣魚台」之風浪不可同日而語了。但在這清雅之地所演繹的湯湯聖者之風,足以讓我們後來人所沐浴其中而心生敬意了……

沿原路返回,又經「孕璜遺璞」巨石,向後山而去。一路,經過了太公廟,看見了四棵千年唐柏,枝葉繁茂,記載遠古歲月。路兩邊的山崖上,長滿了松柏。曹科長說,這松柏不是人工種植,是自然生長的。而這山,是石山,可這松柏就紮根了。生長是艱難的,可它們一年年繁殖著,小樹長成大樹,大樹結籽,籽落下,滾進石隙,又冒出了芽。而有一些,被鳥兒啄進嘴裡,可是如果從鳥兒的嘴裡跌落,那它就會伸出綠綠的芽——確實,一粒種籽,如果它做好了充分的准備,如果它養精蓄銳,那麼,再困難的環境,它也會茁壯成一棵大樹……蒼天厚土,生命尊貴而頑強……於是,這綠色就包圍了整個釣魚台景區……陽光的熱量都被這蒼蒼綠色所削減,一路行程很是舒心。順著溪谷而入,就到了釣魚台水庫。水庫上有遊船,一路盪去,可經「一河九曲十八彎」這風景。且峽谷之中山石奇特,植被蔥郁,被譽為「小三峽」。我們到時,已是下午5點了,時間不允許上船暢游,只是在水庫堤壩之上把玩,看見粼粼水波之上,白鷺翩翩,一派江南水鄉之韻!其實,釣魚台景區有近百處景觀,有靜室景區、雞架山景區、金波峽景區、仙人壩景區等等。另外,釣魚台山門外的影視城,值得遊玩。我們進入影視城時,已是晚上6點多了。城裡戰車、茶肆、縣衙、當鋪、酒樓,一應具有,雖然空寂,但還隱約著一種虛無的繁華。現在沒有影視劇可拍,於是,這兒就顯得很是沉靜。只有一個看守的人。一陳風吹來,酒旗在風中飄盪,我就疑心有個好漢大喊一聲:店家,拿酒來,或者有輕妙女子婉轉悠揚的唱曲忽然而入我們耳中來……但是,什麼也沒有,有的,是忽然闖入的我們給沉寂的這兒帶來的更大的沉寂……

下山,柔柔的夕陽下,釣魚台山門顯得靜謐而安祥。我們留下了照片,便向另一處景點而去……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