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水利

生態水利

發布時間: 2020-11-23 01:15:04

生態水利一詞是怎麼來的

生態水抄利是對水資源科學利用的一種途徑和方式,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開發水利、發展經濟,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服務。生態水利是一個長期的、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現代科學技術、尤其是生物科學技術的支撐。要以雄厚的經濟實力作基礎才能實現。生態水利的終極目標是建成自動化生態水利。生態水利是抵禦洪澇災害、提供人畜飲水安全保障和確保農作物豐收的關鍵。因此被稱為農業豐收的「保護神」。

㈡ 關於生態水利

生態水利是生態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生態體系建設對水利建設的必然要求。生態體系建設離不開生態水利建設這個內涵,沒有生態水利良好的發展建設就無法實現完整的、系統的生態體系建設。

生態水利是21世紀人類的文明進步和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對水利提出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21世紀水利發展建設的最高目標。

水利,從普通水利進入到生態水利是水利發展史上的新飛躍,它將使樸素的水利上升到高級的水利,從單一的、局部的水利進入到整體的、系統的、科學的、可持續的水利,從簡單的單維的水利進入到復雜的多維的水利,滿足更多方位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平衡要求。

生態水利,就是按照生態學原理,遵循生態平衡規律的法則和要求建立起來的滿足良性循環和可持續利用的水利體系。

生態水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對水土資源的生態性要求

對水土資源的生態性要求是生態水利建設的第一要求和基本准則。它包括水資源和水土保持二個方面,主要表現為對水土資源的生態性保護、建設和滿足良性循環要求的可持續發展中的可持續利用。

水土資源是萬物生存的根基,是第一生存因子,一切生命存在都離不開水土,或者說離不開良性生態的水土做保證,沒有良好的生態水土資源的保護和建設就無法實現生命的良性循環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最終由於水土資源的不良而出現生命及產業的生存桎梏和危急。因此,我們對水土資源的生態性保護、建設和使用是擺在當前水利行業面前的重大課題,更是生態水利建設的第一要求。

21世紀將是人類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高度文明的新時期,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發展的硬道理,對水土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已經擺上了人類生存日程的第一位。不再是從前那種盲目的開發、建設,只強調單一的、急功近利的個體自我的某些發展,而缺少系統的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要求。人類的生存不是一個百年、二個百年的存在,而是長久的無限生存延續的過程。在這個無限生存發展的時空中,如果我們人類對水土資源這兩大生存根基保護不好、建設不好、使用不好,必將會給人類自己帶來惡劣的後果,目前,在許多國家和地區,生存與發展,發展與生存的矛盾悲劇頻頻發生,這不能不給人類以警示。

生態水利就是人類的水利文明,它是人類的可續與水利的可續的有機結合。它使樸素的生存、樸素的發展,上升到高級的文明的生存和文明的發展階段,它必將給人類展現一個十分亮麗的生態水利的輝煌。

2、對水工程的生態性要求

生態水利對水工程的生態性要求,在生態水利建設中占居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沒有對水工程的生態性要求,就難於實現生態水利的目標。水工程是生態水利的橋梁工程,它的一端是資源水,另一端是產業水,形象表式為:資源水→水工程→產業水,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都要通過水工程這個橋來實現,因此,生態水利必須對水工程提出生態性要求,主要表現在對水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及管理、運用、供給的全過程都必須滿足生態規律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而不是單一的為一時一地的需要而去建設水工程,如果失去良性生態的可續性,我們的水工程就不能立項、更不能建設,這是生態水利對水工程建設的必然要求。

生態水利,一開始從水工程的規劃上,就必須首先考慮生態性要求,滿足良性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其二,從設計上更要滿足生態性要求的結構,或叫生態設計標准,未能滿足生態要求的結構設計不予批復,或叫技術不準;其三,在水工程的施工方式、方法上必須是滿足生態要求的方案和技術,對破壞生態的施工方式、方法和技術不用,或叫方案不可;其四,是在管理和運用上,要滿足生態要求,就是實現生態管理、生態使用,無污染、無違害,或叫生態運轉;其五,是水工程在整體系統上要滿足生態性要求,那就是說,每一處水工程都不是單一的存在,它即是獨立的又是聯系的,因此,它必須滿足整體的系統的生態要求。比如,長江流域的水工程不僅要滿足個體的生態要求,更要滿足整個水系的生態要求。如:葛洲壩、三峽大壩等工程的建設,既要滿足個體的生態設計要求,又要滿足整個長江流域水系的生態要求,不影響整體水系生態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性。

㈢ 如何協調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協調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從而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水利工程建設能促進生態環境良性循環。水利工程建設並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而是可以發揮航運、灌溉、發電、養殖、防洪等綜合性功能,讓周圍居民享受其帶來的好處。同時,水利工程建設可以降低自然災害發生頻率,包括乾旱、洪澇等,還可以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對改善生態環境具有積極意義。同時還能改善鄉鎮生活、工業、農業用水情況, 促進周圍生態環境改善, 防止環境惡化,為生態環境良性循環創造有利條件。

推動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1、 以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水利工程建設。在水利工程建設時,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方針,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理念,應用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理念為指導方針,注重工程建設與環境相協調,促進水利工程建設綜合效益提高。同時,在水利資源開發和利用過程中,也要注重其與環境保護相協調,促進水利工程更好發揮防洪、供水、灌溉等綜合效益,實現改善水環境,修復生態環境的目的,促進水利工程流域內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要樹立水利工程建設為整個社會服務的觀念,就經濟社會發展對水利工程建設需求進行全面分析,並有針對性的採取措施,在開展工程建設過程中,也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避免破壞周圍生態環境,從而更好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
2、 建立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體系。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通過建立完善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體系,對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和破壞進行全面評價,以盡量減少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更好發揮水利工程在保護周圍生態環境,促進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作用。同時,該項工作已經開展了三十多年,也是水利工程立項前不能忽視的內容。目前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評估和控制,主要集中在決策和竣工階段,對水利工程建設過程的影響評估不夠重視。今後應該轉變這種情況,對水利工程建設過程, 包括立項決策、 工程設計、 工程施工、投產運營等各個階段,都要評估其對生態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
3、完善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評價體系。首先, 提高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和完整性,評價體系要更好適應水利工程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需要,反映出人們的認知水平,建立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方法,完善評價手段。並加強研究工作,制定完善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指標,就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行量化評估,更好為採取措施實現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提供依據。其次,科學合理考核生態環境的價值,對水利工程建設可能給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和負面影響進行評估,綜合考量水利工程生態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制定水利工程建設方案。
4、建立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補償機制。首先,結合水利工程建設實際情況,探索合理的水利工程生態環境損失成本計算方法、補償方法,對其進行量化分析,為進行生態環境補償提供參考和依據。其次,加強水利工程周邊生態環境調查工作,分析不同要素的需水特徵,採取有效措施,更好發揮水利工程蓄水、 調水的優勢。科學、合理對水利工程周邊地區、水庫上游進行補水和調水,滿足周圍區域對水資源的需求,防止生態環境惡化,從而有效保護周圍生態環境。最後,科學、合理開發和利用水資源。進行水利工程水資源開發和利用時,不能過度開發,而應該將其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不能片面追求水資源的最大限度利用,防止破壞周圍生態環境。
5、建立多學科和多技術融合支撐體系。綜合應用生態學、環境學、地理學、生物學、管理學等多學科知識,並加快現代技術的應用步伐,為實現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一方面,加強調查和研究工作,全面掌握河流演變情況、河流泥沙運動規律、附近動物繁衍和遷移規律、氣候變化狀態等。在綜合分析和考查這些資料的基礎之上,制定更為完善、有效的水利工程建設方案。並通過技術創新和技術支持,控制工程建設可能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推動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做好水利工程建設的決策工作,提高決策過程的公開化與透明化程度,保障人們知情權,讓社會公眾更好參與水利工程方案設計與工程建設決策。完善社會公眾參與機制,讓他們更為全面的了解水利工程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各項工作。

㈣ 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怎麼樣

簡介: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Institute of Hydroecology,MWR&CAS)成立於1987年,位於湖北省武漢市,為水利部和中國科學院雙重管理的科研事業單位。 研究所參與了葛洲壩、三峽、南水北調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的論證與研究,開展了中國河流和水庫水生生物資源調查和一些關鍵淡水水體生態恢復的研究工作。 據2018年2月研究所官網資料顯示,研究所設有4個管理部門,4個科研部門, 3個技術支撐與咨詢服務部門;有在職職工150人 。

㈤ 鄭州鑫淼生態水利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鄭州鑫淼生態水利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01月13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水利水保技術咨詢、編制水保方案、水保工程設計繪圖施工、生態造園、生態水保園藝、編制土地復墾方案、水平衡測試、水文分析與計算、地表水水資源調查評價、地下水水資源調查評價(憑有效許可證核定的期限和范圍經營)等。
法定代表人:翟晨琛
成立時間:2011-01-13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1018100001858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鄭州市中原區桐柏南路238號2號樓26層2603號

㈥ 生態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生態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則如下:

1、反饋調整式設計原則。

2、流域尺度及整體性原則。

3、生態回系統自答設計、自我恢復原則。

4、保持和恢復河流形態的空間異質性的原則。

5、工程安全性和經濟性原則。

(6)生態水利擴展閱讀

建設生態水利工程的注意事項:

制定河流原生態修復的方案一定要以可持續發展、長時間、大景觀尺度為基礎,而局部范圍、短時間、小尺度的范圍不應該是修復方案的目標。

面對河流治理中出現的水利工程對生態系統的某些負面影響,西方工程界對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理念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認識到河流治理不但要符合工程設計原理,也應符合自然原理。

㈦ 工程水利,民生水利,生態水利,還有什麼水利

國防水利

㈧ 水庫和生態移民局和水利局的區別

在某些進行了水務一體化改革的地方,移民局的職能就歸到水利部門了,不過看你提的是水利局,那就是你們那還沒有進行水務一體化改革,不然就叫水務局科,移民局和水利局同屬政府下面的行政單位,移民局的職能主要是針對由於水庫建設等水利工程對建設區域內需要遷移的群眾進行安置的一個部門,水利局主要職能就是興修水利、防汛抗旱、水政執法等

㈨ 生態水利的發展前景

生態水利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需有現代科學技術,尤其是生物科學,以及雄厚的經濟實力作基礎才能實現。生態水利的進一步發展將成為自動化生態水利。未來的生態水利將是這樣的:流域的中上游由「綠色水庫」、「綠樹水庫」、水庫和湖泊組成的調蓄系統可有效地調節水資源[17]。流域內實施生態農業,農作物一般只使用無害農葯,不施用有害農葯、化肥和激素;洪澇區種植的春夏作物可耐半個月的水淹而照樣有良好的收成;乾旱區的作物即使一個月不下雨也不怕乾旱。城鎮實現生態化,工業和生活廢水90%以上循環利用,達到微量排污。水資源得到有效保護,能比較合理地分配資源;沿海地區通過海水淡化而獲取廉價的水資源,部分地區應用生物工程措施種植鹽生植物,直接利用海水灌溉。水位能資源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得到充分利用,如潮汐電站、海浪電站為沿海提供充足的環保能源。水資源管理實行自動化測報,流域水利管理中心可顯示各時空的資源量和質,並按生態經濟規律自動調控水資源。真正實現綠色、健康、有機發展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