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生態
1. 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青藏高原海拔高抄,空襲氣稀薄,氣候惡劣,所以環境尤其脆弱,一旦生態環境被破壞,這里將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之源。
這里的人生活幾乎完全依靠牛羊,吃牛羊肉,燒牛羊糞。而放牧的草原很脆弱,半荒漠半乾旱的草原,一年之中只有6-9月是草原的生長季節,經不住破壞。
一個鏈條被破壞,整個青藏高原生態系統就很難恢復。
2. 青藏高原生態為什麼脆弱
我想,原因是青藏高原是一個高寒地區,植物生長緩慢,植被一旦遭到破壞在短時間內是很難再恢復的。
3. 青藏高原生態環境惡化,該地出現了哪些生態環境問題,並提出解決措施
問題:草地退化,土地沙化,冰川面積減小,氣候變得更加乾旱
措施:禁止過度放牧等過量的農業生產活動;加強對旅遊業的管理;調整當地產業結構,減少對植被的破壞。
4. 被譽為「雪山之王」的雪豹,為何被稱為高原生態系統的指示物種
因為雪豹在高原生態系統里是屬於食物鏈頂端的動物。如果雪豹成為瀕危動物,數量銳減的話,就證明高原生態系統一定出了問題。不僅是雪豹,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都可能遭到破壞。如果雪豹的數量還比較可觀的話,那麼高原生態系統的自然保護與自然修復能力還是很強的,不需要進行人為介入。
03、高原生態系統十分脆弱,稍有不慎就會遭到破壞
其實這兩年高原生態系統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復了。因為我們可以看到在帕米爾高原這些地方,雪豹的數量其實是比前幾年多一些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接著保護高原生態。高原生態系統太脆弱了,有時候少長一片草地都會導致生態的破壞,所以千萬不要去打擾雪豹的生活,破壞生態平衡。
5. 關於高原生態環境作文3000字
古往今來,地球媽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無數代子孫。原來的她被小輩們裝飾得楚楚動人。可是,現在人類為了自身的利益,將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而地球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危機。「救救地球」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最強烈的呼聲。
我為周圍環境的惡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為未來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類環境的構成和環境問題的嚴重性,無視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不去增強環境保護意識,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的話,我們的生命將毀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將對我們作出嚴厲的懲罰。為此我下定決心要從我做起愛護環境,保護我們這個賴以生存的家園,做一個保護環境的衛士。
在剛過去的一年中,我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植樹活動,帶領我們初一(6)中隊的班幹部創立了「綠色天使」植綠護綠小組,鼓勵隊員們在校園里認養了一棵小樹苗,利用課余時間給它梳妝打扮,為它長成參天大樹打下了基礎。在學校組織的「讓地球充滿生機」的簽字活動中,我鄭重地在上面簽下自己的名字,並寫下了自己對環保的決心和期望,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我積極參加學校在世界環境日舉行的有獎徵稿,認真查閱、收集各類資料,進行社會調查,撰寫有關環境治理設想方面的文章,我經常去參加學校組織的環保講座,觀看環保方面的錄相帶,積極參預環保知識問答調查活動,認真填寫每一項提問。我參與了「紅領巾植綠護綠隊」的網站建設,在上面發布大量的環保圖片和環保知識,以及關於環保的各方面的法律知識,我國在環保方面發展動向、世界各國的環境保護情況;每個月我都利用網路、報紙,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專題和板塊「環保資訊」來告訴大家;還定期製作一些宣傳板來宣傳環保知識和生活中的環保常識。提高了大家的環保意識;號召同學們從不同的方面來關愛自己的家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周圍的環境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積極動員身邊的人一起來依法保護和建設人類共有的同樣也是僅有的家園,為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人類的文明做出貢獻。我還和同學們共同發起「養一盆花,認養一棵樹、愛惜每一片綠地,讓我們周圍充滿綠色」和「小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飯盒和一次性筷子,讓我們遠離白色污染」的倡議。讓我們放下方便袋,拿起菜籃子,讓我們共同走向美好的綠色的明天,走向輝煌、燦爛的未來!
據我收集到的一份報告說:「環境問題是由於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觸目驚心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大氣污染、水質污染、雜訊污染、食品污染、不適當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這五大類。」一個個鐵一樣的事實告訴我們,它們像惡魔般無情地吞噬著人類的生命。它威脅著生態平衡,危害著人體健康,制約著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它讓人類陷入了困境。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們——人類有時刻不忘保護環境的意識,有依法治理環境的意識,地球村將成為美好的樂園」。未來的天空一定是碧藍的,水是清澈的,綠樹成蔭鮮花遍地,人類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幸福。
「真正檢驗我們對環境的貢獻不是言辭,而是行動。」雖然我現在做得只不過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堅信要是我們人人都有保護環境的責任心,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攜手保護我們的家園,自然會給人類應有的回報。在溫暖的搖籃——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臉——天空下成長,在愛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6. 亂采濫挖冬蟲夏草對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產生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危害主要是破壞高原植被和人為活動產生很多垃圾污染高原環境。
關於防治措施,在知版名那曲冬蟲夏草產權地直銷商--蟲草產地直銷網,上面介紹了西藏那曲地區的成功做法,值得在全部蟲草產區進行全面推廣,主要為以下四點:
一、嚴禁外來人員採挖,實行蟲草採挖證制度,凡採挖者必須辦證方可採挖,從而在根本上對採挖人數作了合理限制;
二、採挖前政府機關人員下鄉駐點對農牧民進行法律法規和政策宣講,促使農牧民能自覺文明有序採挖,自覺相互監督;
三、政府統一規定採挖起止時間,嚴禁提前進山採挖,採挖到期,不準在滯留山上繼續採挖;
四、政府派工作組在各採挖進山要道設點設卡,24小時有人值守,一旦發現有人違反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採取措施予以制止或糾正並給予警告或處罰。
7. 青藏高原生態環境有所好轉嗎
青藏高原位於我國西南部,是我國「兩屏三帶」生態安全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是我國及南亞、東南亞地區的「江河源」和「生態源」,被譽為亞洲乃至北半球氣候變化的「啟動器」和「調節器」,生態地位極其重要。同時,高寒、乾旱、缺氧的氣候特徵使高原生態環境極為脆弱、敏感,自我調節和修復能力差,一旦破壞,極難恢復。
青藏高原生態系統類型多樣,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是世界上山地生物物種最主要的分化和形成中心。高原特有種子植物3760多種,特有脊椎動物280多種,珍稀瀕危高等植物300多種,珍稀瀕危動物120多種。其中,野氂牛、藏野驢、藏原羚、普氏原羚、雪豹、岩羊等作為旗艦物種已被列入全球珍稀瀕危物種。
近年來,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西藏藏羚羊種群數量由1995年的5萬—7萬只上升到目前的20萬只以上,黑頸鶴由1995年1000—3000隻上升到目前的7000隻左右。在環青海湖地區13個普氏原羚觀測樣區,共觀測記錄到普氏原羚個體數量2057隻,物種種群數量再創新高,超過1988年同期觀測的4倍。在青海湖流域,裸鯉資源從3000噸左右恢復到8萬噸規模,達到觀測以來的最大值。
8. 青藏高原的目前主要環境問題是什麼
青藏高原的環境和災害問題
青藏高原面積250萬平方千米,約佔全國高原總面積的1/2,是我國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極」之稱.由於地勢高亢和山脈阻隔,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理環境.青藏高原是我國著名的「江河源」和「生態源」,對我國生態環境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些年,由於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原因,西藏地區的生態環境出現惡化的趨勢.一、水土流失
青藏高原的土壤侵蝕主要包括水力侵蝕、風力侵蝕和凍融侵蝕三種類型,此外,在一些地區重力侵蝕和泥石流也很發育.二、草地退化
草地退化是當前草原生態系統面臨的主要問題,全區退化草原面積已達11萬平方千米,占草原面積的13.93%,而且退化日趨嚴重.三、土地沙漠化
西藏沙漠化土地與潛在沙漠化土地面積佔全區總土地面積的18.17%,這一比例比全國沙漠與沙漠化土地佔國土總面積15.9%的比例高出2.3個百分點.四、地質災害
西藏是我國地質災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了極大危害,每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億元以上,制約了西藏經濟的正常發展.主要地質災害類型有泥石流、崩塌、滑坡、凍脹融沉、碎石流和冰湖潰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