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補水庫魚
『壹』 小型水庫如何養魚
一、綜合養殖水庫綜合養殖主要建立一個以魚為主,畜禽為輔的水陸有機結合的生態體系。實行庫邊建舍養豬、鴨、雞或鵝,水中養魚的立體綜合利用。豬、鴨、鵝糞入庫肥水,可增加水中有機物含量,促進浮游生物的繁衍生長,為魚提供豐富的餌料,使物質能量得以多重利用和形成良性循環。一般每畝養魚500尾-600尾,養豬7頭至10頭,養鴨20隻或養鵝10隻。 二、投放魚種投放大規格、多品種、足量的優質魚苗(種)是水庫養魚獲得高產的關鍵。 1、投放大規格魚種。其規格為:鰱、鱅魚50-75克/尾,草魚70-100克/尾,鯉鯿魚50克/尾,鯽魚30克/尾。 2、多品種混養。根據魚類彼此間食性和生活水層的不同進行選擇和搭配。其搭配比例為:鰱、鱅魚50%,草、鯿魚26%,鯉、鯽魚24%。 3、魚種放養量。要根據水庫條件而定,但不要超過水體的承受能力。實行合理密養。一般每畝500尾左右。 三、投餌和施肥小型水庫養魚要獲得高產、高效,單靠水庫中的天然餌料是不夠的,必須增投人工餌料。施肥時,豬、鴨糞不得直接施放,要先經發酵殺菌。 四、攔魚設施設施要建好,否則會造成水庫魚類大量逃逸,影響成魚回捕率。水庫攔魚設施可用尼龍網、竹梢、鐵絲網、鋼筋柵等建造。其網目或間距視放養魚種的規格而定。 五、魚病防治一是堅持用生石灰清毒。二是魚種下庫之前用5%食鹽溶液清洗魚體。約5分鍾,草魚種需注射疫苗進行免疫預防。三是定期潑灑葯物。四是投喂葯餌和食場掛簍。 六、輪捕輪放小型水庫實行輪捕輪放,一般採取一次多放,分次捕撈,捕大留小,邊捕邊放。
『貳』 如何在水庫釣魚
水庫是人工的湖泊,同大江大河一樣,既具有大自然的風光,又可成為養殖水產品的優良場所,它的浩瀚之氣遠非塘堰可比,垂釣者們真可盡得自然水域垂釣的風趣,又可得多有所獲的喜悅,有時還有碰到大魚的機會,實是垂釣愛好者值得探索的場所。但水庫魚類從生活習性同江河湖泊相比,又有自己的規律。有的釣者認為水庫的特點,應從水庫形成的地形、地貌、水情以及養殖等客觀因素去研究,這是很有道理的。
1.「春釣庫尾、秋釣陰」。水庫大多利用峽谷地形及自然河流的落差截流築壩而成。上游和壩區之間水深差異是很大的,深水處可達數十米,庫尾部只幾米、十餘米。這就自然形成春上秋下的季節性。春天大地回春,淺灘由於陽光照射水溫回升快,各種水草及青草、水生動物開始活躍,這就成為魚類覓食的好場所。一般上游入水處,水流溶氧充足,是魚類繁殖區,故春季垂釣應去水庫上游或淺灘處選擇釣位。到了秋天,泛期過後,水位開始穩定,魚類特別是大型魚類又開始逐漸向深水回遊,又是攝食高峰時節,宜到水域的深水區選擇釣點,一般仍宜在陰坡較好。深秋則又宜選陽坡為釣點。
2.「漲釣小口,落釣潭」。水庫蓄水多是為農業灌溉,同時利用養魚,除了自然的水位升,一般到了四五月就開始放水,一直要放到六月,這時水位明顯下降,落差達一二十米;盛夏雨季又才開始蓄水,這對魚類的生態是影響很大的。水位大起大落,魚類少動少食,一般是很難釣到大魚的,即使要釣也多是鯽魚之類。但是在漲水期間,魚類有近水的習性,上游入水處餌料豐盛,這時在上游入水口設釣,多有收獲;反之,水落魚退就必須釣深潭了。
3.水庫底層地貌一般都較復雜,既有舊時河道,又有道路、廢墟,溝坎錯落。這些溝坎、涵洞和廢墟土質肥沃,又大多不在深水區,就自然成為水生物密集因而也就是魚類棲息之地。盡可能訪問當地居民弄明情況,對選擇釣區大有好處。
4.水庫的水面一般都較大,深度也大,即使是放養魚苗,它的密度總有限度。在周長數十里范圍垂釣,其難度可想而知。重要的措施是必須選擇適當地區,建立魚窩,不然就不能把魚聚攏來。所以,在大水庫的當地居民都有定點喂窩釣魚的經驗,有時連續定時喂窩幾天,然後用同樣餌料在喂窩時垂釣,只要上鉤都是大魚。有的人甚至以投了多少斤料,釣了多少魚來計算,可見投餌設窩的重要和誘餌投放得數量之多了。所以,到水庫垂釣不要淺嘗輒止,一般要多用幾天時間,摸摸情況,建立自己的窩子。如是臨時來去,那麼只好去釣別人的窩口了。
水庫釣魚用海竿為多,要注意不要到水下有樹叢的地方下鉤,以免掛失鉤線。在水底亂石區,墜子不宜過重,鉤不宜多,否則也易斷失鉤線。
『叄』 水庫養魚怎麼抓
注意事項注意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水庫養魚與池塘養魚是兩個概念。他們的模式完全不一樣的
我曾經在四川參觀學習時,有個養殖戶在兩百畝不到的水面里,年產出30萬斤魚。
在你養殖之前先考慮一下附近有沒有捕撈隊。
既然你說你的水庫誰很冷的,那麼最基本的一條-熱水魚的不能養了(如羅非魚,革鬍子鯰魚等)倒很適合養冷水魚的。如丁貴。青魚。草魚。在做一些網箱養殖翹嘴白條等。根據區域要看你在什麼區域了,在南方就好辦了。養殖品種很多,就算養殖常規魚,下肥就可以了,想增加附加直的話,可以用網箱養殖大頭,黃鱔,龍蝦等都是可以考慮的。最好的選擇就是在水庫上見一個豬廠,豬糞肥水,一舉兩得技術要點一、建立攔魚設施
水庫在放養經濟魚類之前,必須在水庫所有的進、出水口建好攔魚設施,並加強日常管理和保養維修,以防發生逃魚事故。水庫攔魚設施,主要有網攔魚設施,電攔魚設施和竹、木柵攔魚設施三種。網攔魚設施它具有攔魚效果好,設備簡單,成本低廉,安裝管理方便等優點而被廣泛使用。攔魚網的網長和網高均要比攔截處的實際寬度和深度分別增加10-15%,網目大小要因放養魚類大小而定,水平縮結系數一般取0.6-0.7,通常採用打樁式和拋錨式兩種方式安裝固定。電攔魚設施是根據魚感電後能迴避的原理設計的,當魚游向電柵,遇到一定強度的電場,即會受到電的刺激改變自己的游向,而起到攔魚作用。竹、木柵欄攔魚設施具有取材方便、建造簡便、成本低廉等優點,但經不起大流量洪水的沖擊、安全性能差,現在很少使用。
二、經濟魚類放養
1.放養種類的選定。我國大多數水庫中浮游生物數量多,因此,鰱鱅魚是主要的養殖對象,為了充分利用其它餌料資源,還可放養以食底棲動物為主的雜食性鯉、鯽和草食性的草魚、鯿魴等。
2.放養魚種的規格和質量。投放水庫中的魚種,如果規格小,入庫後常密集成團游泳,難以吃到餌料,覓食能力差,生長也緩慢,同時它們對外界環境變化適應力差,易被兇猛魚類捕食,使成活率低,回捕率不高,直接影響水庫的魚產力,反之,投放魚種的規格大些,上述情況將會明顯的改變,而且放養規格大的生長速度快,但另一方面魚種規格越大,所需生產成本越高,因此各地可根據自己的條件,水庫大小、兇猛魚類的危害程度,作適當規定。我國目前對魚種規格的要求一般是:鰱鱅11.5-13.2cm,草魚13.2-14.8cm,鯉、魴魚6.6-8.3cm。投放水庫的魚種要求規格整齊,游動活潑、體質健壯、無病無傷。
3.放養密度和搭配比例。大中型水庫因面積大、水深、庫容大、魚類的生態條件極為復雜而且又很難控制,主要依靠庫內天然餌料進行粗養,放養密度和搭配比例主要根據水庫的營養類型決定。富營養型水庫,每畝可放110-140尾,其中鰱魚佔35-40%,鱅魚佔50-55%,草、鯉、鯿等可佔5-15%;一般營養型水庫,每畝可放養80-110尾,其中鰱魚佔30-35%,鱅佔55-60%,草、鯉、鯿等可佔5-15%;貧營養型水庫,每畝可放50-80尾,其中鰱魚佔25-30%,鱅魚佔60-65%、草鯉、鯿等可佔5-15%。對小型水庫,因其面積小、養魚管理比較方便,水不深、有利於餌料生物的繁殖和魚類的生長,兇猛魚類數量少,易於清除,從事養魚生產可分為稀放粗養和密放精養兩種方式。稀放粗養方式一般每畝放養13-14cm的魚種80-100尾,其中鰱魚佔40%,鱅佔50%,草魚佔4%,鯉、編魚各佔3% 左右。
『肆』 清燉水庫魚怎麼做好吃
材料
主料:鯽魚400克,
輔料:豬裡脊肉100克,冬筍20克,鮮香菇15克,
調料:料酒10克,大蔥10克,姜5克,鹽3克,味精2克,胡椒粉2克,雞精2克,花生油20克
做法
1.將魚刮洗干凈,改刀。裡脊肉切成片,香菇一開為二,筍切成薄片,蔥姜切成大段。
2.將魚入熱水中氽一下,加少許料酒去腥味,待鍋中浮沫變多時撈出。
3.把魚投入熱油鍋中,兩面各煎片刻,再下入裡脊肉煎至變色,隨後依次加入蔥、姜、筍和香菇,烹入料酒,再加入高湯,煮半小時。
4.在煮好的魚湯中加入精鹽、味精、雞精和胡椒粉,調好口味出鍋即成。
『伍』 在水庫里釣魚,要怎樣才能釣到大魚
在水庫釣魚,有一下幾種要領:
1、找好釣位,好的釣位一般是決定能否掉到大魚的基本。在水庫釣魚應選擇地勢呈「凸」字或「凹」字形的地勢作為釣位。
2、找好釣竿,找好屬於自己長短的釣竿,水庫釣魚可用手竿3.6米~5.4米的釣竿,不推薦過長釣竿,用基竿的話盡量往水庫的中心位置拋竿,中心位置的大魚較多。
3、找好餌料,在水庫釣魚,因先從網上或者漁民家裡了解到到該水庫釣魚的釣魚人常用什麼餌料,或者什麼餌料使用,易起魚。而後在購買。
4、了解魚情、從網上或者向當地漁民請教該水庫什麼時刻有魚,是什麼魚,在晚上一般有什麼魚活動,魚在晚上一般朝岸邊游動。
5、乘虛而入,向當地的漁民或者釣魚人請問什麼地方易起魚,或者觀察到釣魚人在哪掉起魚,等釣魚人走後,立即占據,一般情況如果其他釣魚人在此地常常起魚,就會不斷做魚窩,魚就常來,抓住機會,不然一些大魚在看見沒有食吃後,就會離開魚窩,這樣就要從頭再來。
6、其他注意事項:夜釣易得大魚,但同時也是對釣魚人的一種考驗,若釣技不佳的釣魚人,不推薦夜釣,否則很可能引起繞線,斷鉤斷線等一系列麻煩。應該隨時准備好抄網,不管是大魚小魚一律用抄網抄起來,否則魚很有可能碰上其他東西導致崩脫魚鉤從而逃離。上大魚時,每一條後就要適當補魚窩,以免其他魚受到驚嚇,遠離或者吃完魚窩里的食物遠離。
7、推薦,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使用較高端的設備來夜釣,最起碼要備上頭燈,夜光漂等工具。
『陸』 水庫魚怎麼做好吃
看什麼魚啦,如果是東江湖的魚建議煲湯或清蒸比較好。
『柒』 水庫兇猛魚類如何捕撈
水庫大多為蓄水之用,不容易清塘。一旦水庫中有了這樣一些如鯰魚、鱤魚、鱖魚、黑魚、鱸魚、馬口魚、翹嘴紅鮊等兇猛魚類,投放的魚苗則成了它們的飼料,這必將嚴重影響水庫的漁業生產。那麼,水庫兇猛魚類如何捕撈呢?
魚類屬變溫動物,冬季天氣變冷或是夏秋沉悶的陰天,魚類會減少攝食量,實行誘餌醉捕要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安排合適的時間;專捕兇猛魚類的醉餌要新鮮,環境要保持安靜,以免把魚嚇跑;兇猛魚類一般都在夜間捕食,可在天黑時投放誘餌打窩,使其被誘到窩點逗留不走,次日黎明前兩小時投放醉餌;吃了醉餌的兇猛魚類只要兩個小時就會被醉倒任人捕捉,可耐心等候;兇猛魚類難以徒手捕捉,為了安全,最好帶好捕撈工具和救生用具。
等到這些兇猛魚類被捕撈後,就可以放心的投放的魚苗了。
本文來源土流網農業頻道,轉載請註明來源「土流網農業」
了解更多農業資訊、政策解讀,請添加公眾號:土地論壇(tudilz)
『捌』 怎麼在水庫釣魚(草魚)
釣草魚的選位,以釣頂風、面對陽、大樹下、水草旁、進水口、餵食點為佳。
釣草魚一般都喜歡釣大的,至少1公斤以上才過癮。因此釣竿應堅固,韌性好,長度視所釣水域而定。手竿、海竿均可。線應在0.3至0.5毫米之間,鉤可用伊斯尼514.515.516或丸形915.916。當然也可根據個人習慣選定.
餌料,前面以說過草魚的喜好,可根據實際情況選用。誘餌一般可用碎草、酒泡小米、酒糟、顆粒餌料等等。
草魚的垂釣方法很多,除常用一般釣底魚方法以外,列舉幾種專釣草魚的方法供釣友參考:
一、浮草引魚釣法:采一些鮮嫩的青草在順風的水邊撒下,讓它順水漂流,手竿或海竿鉤上草餌,輕墜淺漂,將掛上草餌的鉤放在浮草中,令其隨浮草下流,一旦魚吃鉤(看浮漂)即及時提竿。
二、沉底草窩釣法:拔帶泥的草或葦子數根捆在一起,下面再捆以石塊,墜入擬垂釣的水裡做窩,(可在不同地方做三、四個。)一旦草窩處有魚星或碎草浮起即有魚進窩,可鉤草下竿。釣上1-2條即應換窩。到事先打好的另一個窩垂釣,輪流進行。也有人在草捆中埋伏釣鉤,草捆有繩可在岸上拉起,魚上鉤後拉起草捆取魚。
三、葦芯釣法:鮮嫩葦芯是草魚最愛吃的食物。可用數段嫩芯橫穿在鉤上,最後一段豎穿在鉤尖上。釣浮、釣底均可。如釣點附近沒有水草,在鉤柄上先穿上幾個葦葉或綠色樹葉,再穿餌料,這樣可吸引游魚注意。
四、昆蟲釣法:用蝗蟲、蟋蟀、螳螂、飛蛾等做餌,如蟲過大,可將其頭、翅、腿剪去,從頭向尾部穿鉤。一般應進行浮釣,也可以半浮釣、底釣。活餌便於就地取材,初春冬末或天氣悶熱時,草魚食慾不旺活餌常常有效。
五、海竿釣法:可用爆炸鉤,糟食內攙以少量綠色草葉,以引魚的注意。或用串鉤,一般三至四個,可使用不同釣餌。其中應有葦葉、草葉等。串鉤做法,可選空心重墜,釣線穿過後將線系一小圈,一面擋住鉛墜不脫落,一面需要時可掛爆炸鉤上餌引魚。墜上面每隔10公分左右系一線圈,以便掛鉤。三、四個均可。
判斷池塘內是否有草魚,可看下風頭水面,是否有一團團綠色的草魚糞便浮漂。野外水域,則可從岸邊嫩草被嚼食的痕跡,及其漂浮的糞便來判斷。在野外釣草魚時,一般在淺水區(1米左右)應選較深的地方釣,而在深水區(3米以上),則應選淺灘地方垂釣。
草魚吃食,浮漂常先點動而後上冒,接著下沉,上冒下沉均可提竿,手腕要先用力一抖,將魚掛住,而後將其控制,順勢引遛,草魚耐力持久,引遛時要有耐心。待其翻白無力時再用抄網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