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江水庫
『壹』 峽江水利樞紐工程的介紹
峽江水利樞紐工程,抄簡稱峽江工程,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重點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中國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項目。大壩位於贛江中游峽江老縣城巴邱鎮上游4公里處,是贛江上的一座大型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為中國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之一。峽江水利樞紐工程將全力保障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以及省會中心城市南昌的電力供應。
『貳』 峽江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歷程
開工典禮
2009年9月6日上午,江西省峽江水利樞紐工程奠基典禮在峽江縣巴邱鎮上游6公里壩址左岸處隆重舉行。奠基典禮由常務副省長凌成興主持。水利部部長陳雷、省委副書記、省長吳新雄參加典禮並先後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水利部領導,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和省政協領導,省直有關單位、吉安、南昌、宜春等地市主要負責同志,以及建設、設計、監理單位和當地群眾代表共1000多人參加了典禮。經過不懈努力,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成為江西省峽江水電站的最大出資人,取得峽江水電站50年經營權。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江西分公司總經理任德清應邀出席典禮並在主席台就坐。10:36,江西省委書記蘇榮宣布工程奠基,頓時禮炮齊鳴、禮樂齊奏、七彩煙幕騰空而起,典禮現場氣氛達到了高潮,出席典禮的領導和嘉賓為工程培土奠基。整個典禮過程隆重、熱烈、簡朴、圓滿。
峽江水利樞紐工程的奠基,標志著峽江工程即將進入全面建設的實質性階段。工程計劃2010年8月一期圍堰截流,發電廠房施工,2013年7月底第一台機組發電,2015年8月全部工程完成。中電投集團公司作為峽江水電站的投資主體,將積極參與電站的設計、監理、施工等各個階段工作。
一期圍堰合攏
一期圍堰於2010年7月23日合攏,標志著發電廠房施工開始。
峽江水電站的建設,對實現中電投集團公司江西分公司的發展戰略目標,促進電源結構調整,提升江西三和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生存和發展空間,促進職工隊伍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土建工程基本完成
(2014年) 4月10日16點32分,峽江水利樞紐工程最後五根拱形交通橋梁提前1天吊裝完畢,標志著峽江大壩壩頂公路橋全線貫通,將大大提升兩岸之間的運力,為整體工程進度全面提速創造了良好條件 。
國家重點工程——江西峽江水利樞紐工程位於贛江中游峽江縣巴邱鎮上游峽谷河段,是一座以防洪、發電、航運為主,兼顧灌溉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工程總投資99.22億元,可以調控贛江70%的流域面積,是江西省有史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被譽為江西的「三峽工程」。
工程主要由攔河壩、泄水建築物、發電引水系統、電站廠房、船閘、灌溉引水口等建築物組成。壩頂全長874米,泄水閘最大閘高28.7米,最大壩高15.2米,正常蓄水位46米,總庫容11.87億立方米,防洪庫容6億立方米,電站安裝9台單機容量4萬千瓦的燈泡貫流式機組,總裝機容量36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為11.42億千瓦時。
截至目前,峽江水利樞紐工程土建工程基本完成,18孔泄水閘全部投入運行和過流度汛,9號、8號兩台機組已並網發電,工程預計於2015年8月全面建成。
『叄』 峽江水利樞紐工程由哪個單位施工
峽江水利樞紐工程來,簡稱峽江工源程,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重點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中國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項目。大壩位於贛江中游峽江老縣城巴邱鎮上游4公里處,是贛江上的一座大型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為中國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之一。峽江水利樞紐工程將全力保障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以及省會中心城市南昌的電力供應。
『肆』 峽江水利樞紐工程的施工管理
1、質量監督機構
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設質量與安全監督總站長江流域分站。
2、勘察設計單位
江西省水利規劃設計院。
3、監理單位
(1)湖南水利水電工程監理承包總公司。
(2)江河水利水電咨詢中心與江西省建洪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聯合體。
4、施工單位
(1)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樞紐左岸船閘土石方開挖工程施工;樞紐主體土建Ⅱ標工程施工。
(2)中國安能建設總公司,承建樞紐主體土建Ⅲ標工程施工。
(3)廣東省源天工程公司,承建樞紐機電設備安裝工程施工。
(4)南京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承建樞紐工程安全監測工程施工。
(5)江西省水利水電建設有限公司,承建樞紐左右岸進場道路工程、庫區柘塘防護工程、庫區槎灘抬田工程施工。
(6)中國水電基礎局有限公司,承建庫區槎灘防護工程,庫區水田抬田工程3標段施工。
(7)淮河水利水電開發總公司,承建庫區水田抬田工程1標段施工。
(8)湖北大禹水利水電建設有限責任公司,承建庫區水田抬田工程2標段施工。
(9)葛洲壩新疆工程局,承建庫區水田抬田工程4標段施工。
(10)江西省興禹水利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庫區水田抬田工程5標段施工。
(11)湖北水總水利水電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庫區桑園抬田工程施工。
5、機電金結設備製造單位
(1)天津阿爾斯通水電設備有限公司,承擔電站5台水輪機發電機組及附屬設備製造。
(2)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承擔電站4台水輪機發電機組及附屬設備製造。
(3)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承擔電站廠房、魚道及灌溉進水閘閘門設備製造。
(4)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承擔樞紐工程泄水閘閘門設備製造。
(5)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承擔攔污設備製造。
(6)中船重工中南裝備有限責任公司,承擔樞紐工程液壓啟閉機設備製造。
(7)常州市武進第一水利機械有限公司,承擔樞紐工程清污機設備製造。
(8)中國葛洲壩集團機械船舶有限公司,承擔樞紐工程啟閉機和船閘閘門設備製造。
(9)南京南瑞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南瑞公司),承擔水輪機調速器、油壓裝置及其附屬設備製造。
(10)廣州擎天實業有限公司,承擔發電機勵磁系統設備製造。
『伍』 峽江水利樞紐工程的由來
我省20年前就提出建設,建成後將有效減輕洪峰對南昌的威脅 。
為了擴大內需,2008年國內家出台了4萬億元的投容資計劃,主要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首批總投資174億元的建設項目隨即出爐,我省峽江水利樞紐工程也在其中,獲准審批立項。
20年前就擬建峽江工程 。在國家公布的首批投資項目中,我省峽江水利樞紐工程是即將開建的三大水利項目之一。有關該工程的由來,還得從20年前說起。 1982年,我省著手匯編《贛江流域規劃》。經過長達6年的實地勘測,該規劃出爐並首次提出建設峽江水利樞紐工程,一並提出的贛江幹流梯級水利工程還包括萬安、泰和、石虎塘、永太、龍頭山等,一共6個。
江西省水利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峽江工程早在1989年就報送水利部審批,此次獲得審批立項,足足等了20年,這也是6個擬建水利項目中將首個開建的工程。
『陸』 峽江水利樞紐工程的進度
2008年11月13日,贛江峽江水利樞紐工程經國務院常務會議核准審批。
工程於2009年9月奠基,計劃專2015年8月全面建成發電。電屬站裝機容量36萬千瓦瓦。峽江水利樞紐工程的興建,可將贛江下游的省會南昌市的防洪標准由10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
2012年8月29日上午,工程實現大江截流,主體工程施工將進入高峰期。
2013年7月,峽江水利樞紐工程通過了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專家組的蓄水安全鑒定,這為工程下閘蓄水階段驗收提供了必要依據。
2013年7月29日峽江水利樞紐工程下閘蓄水,工程分兩期蓄水,一期控制蓄水位為42米(初期為39米,後期為42米),二期蓄水位為正常蓄水位46米。
2013年9月1日7時32分,峽江水電站首台機組正式並網,7時51分正式發電。
2013年9月10日,峽江水利樞紐工程9號機組72小時試運行正式開始,截至9月13日下午16時23分,9號機組72小時試運行結束。至此,9號機組72小時試運行圓滿成功。
2014年9月27日3時54分,峽江水電站5號機組首次並網成功。此次投產的5號機組為燈泡貫流式機組,容量4萬千瓦。
『柒』 搜集有關長江的資料抓住一個方面說說對長江的了解[20字內]
第一節 概 述
一、自然地理情況
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北麓,格拉丹冬雪山西南側。江源為沱沱河,幹流流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等11個省(市、區),橫跨我國西南、華中、華東三大經濟區,在上海匯入東海。長江全長6300餘km,為我國第一大江河,也是世界最大江河之一,流域面積約為180萬km2,佔全國總面積的18.75% 。長江流域形狀呈東西長、南北短的狹長形,其地勢呈西北部高,東南部低。
長江幹流河道,按河道特徵及流域地形,劃分為上、中、下游。自江源至湖北宜昌稱上游,長約4500km,流域面積100萬km2。宜昌至江西湖口稱中游,長950多km,流域面積68萬km2,其中枝城至城陵磯河段,通稱荊江,長約340km,其南岸有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調弦口已於1959年封堵)分泄江水入洞庭湖,與洞庭湖水系的湘、資、沅、澧匯合後,再在岳陽城陵磯匯入長江幹流。長江經城陵磯後折向東北,到達武漢時有漢江匯入,再向東流至湖口又接納鄱陽湖的贛、撫、信、饒、修等水系。湖口至長江口稱下游,長938km,流域面積約12萬km2。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是防汛的重點地區。
長江流域主要河流及水文站點分布圖見圖2-1。
長江流域已建大型水庫約109座,總庫容867億m3,其中三峽以上12座,總庫容81.8億m3;中型水庫929座,總庫容238億m3,其中三峽以上為163座,總庫容39.4億m3。
二、氣象水文特徵
長江流域處於歐亞大陸東部的副熱帶地區,氣候為典型的季風氣候。夏季盛行偏南風, 冬季盛行偏北風,冬冷夏熱,四季分明。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067mm,年降水量的地區分布及年內分配很不均勻。
長江洪水由暴雨形成,因此,洪水發生時間和地區分布與暴雨一致,從洪水發生時間看,下游早於上游、江南早於江北。洞庭湖、鄱陽湖水系,汛期最早,一般為4~7月,其中澧水為4~8月;長江上游南岸烏江為5~9月;江北各支流包括金沙江及中游的漢江為6~10月;中下游幹流因受洞庭湖、鄱陽湖水系洪水的影響,汛期為5~10月;湘江、資水和鄱陽湖水系的主汛期為4~6月;沅、澧水與清江、烏江為5~7月;江北各支流及漢口以上幹流為7~9月;大通站主汛期為6~8月。在江北各主要支流及漢口以上幹流主汛期內,一般又以7、8月兩個月水量最大,洪峰出現機會也最多。長江洪水以峰高量大為基本特徵,各支流一次洪水過程一般在10天左右,幹流因匯集支流洪水,尤其中下游經湖泊、河槽調蓄,一次洪水過程歷時較長,上游屏山、宜昌在10~30天左右,中下游漢口、大通超過50天。
三、洪水類型
一般情況下,長江中下游洪水發生時間早於上游洪水,不易發生大范圍的洪水遭遇,通常年份長江流域發生「區域型」暴雨洪水。根據不同地區來水的組成情況可以確定為不同區 域型的洪水,如1935年長江中游澧水、漢江發生了特大洪水;1981年長江上游四川發生特大洪水;1983年漢江發生了特大洪水;1991年長江中下游發生大洪水;1995年發生以鄱陽湖來水為主的洪水;1996年發生以洞庭湖來水為主的洪水。
如若天氣反常,上游洪水提前,或中下游洪水延後,在江湖底水過高的情況下,上游洪水接 踵而來,洪水過程重疊,干支流洪水反復遭遇,將造成峰高量大的「全流域型」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均屬於全流域型洪水。
第二節 暴雨洪水特點
一、暴雨特點
1998年汛期降雨有以下特點。
1.暴雨發生頻繁
長江流域自6月11日進入梅雨期後,各地暴雨頻繁。7月份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出現的次數最多,僅7月11日間歇一天。1998年汛期長江流域共出現74個暴雨日,其中大暴雨為64天,占暴雨日總數的86%,特大暴雨日為18天,占暴雨日總數的24%。
2.暴雨籠罩面積大、范圍廣
6月23日,鄱陽湖、洞庭湖水系出現大范圍的暴雨到大暴雨,降雨大於50mm的籠罩面積達15.60萬km2,跨及9條江河。其次為7月22日兩湖水系、陸水流域為一條東西向的強降雨帶,降雨量級多為暴雨到大暴雨,籠罩面積為13.28萬km2,橫跨江西、湖南、湖北三省。再次為6月18日發生在鄱陽湖水系的暴雨,籠罩面積為12.24萬km2。
日降雨大於100mm的籠罩面積最大的為6月13日發生在兩湖的大暴雨,籠罩面積為5.06萬km2。7月21日發生在烏江、洞庭湖、鄂東北的大暴雨,籠罩面積為3.41萬km2,居第二, 跨及貴州、湖南、湖北三省。
3.暴雨中心穩定少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