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發展生態養殖
⑴ 怎樣在農村做科學生態養殖創業
所謂生態養殖,就是利用無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庫、江河及天然餌料,或者運用生態技術措施,改善養殖水質和生態環境,按照特定的養殖模式進行增殖、養殖,投放無公害飼料,也不施肥、灑葯,目標是生產出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當前農村畜禽生態養殖三途徑:
1、立體養殖模式
立體養殖能夠促進農業的生態化發展,實現挖潛降耗、降低污染的目的,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如:「雞——豬——蠅蛆—— 雞、豬」模式,即是以雞糞喂豬,豬糞養蠅蛆後肥田,蠅蛆制粉,含蛋白質高達63%,用來喂雞或豬,飼養效果與豆餅相同,更重要的 是,蠅蛆含有甲殼素和抗菌肽,可以大幅度提高豬、雞的抗病力。這種模式,既節省了飼料糧和日常葯物投入,又使雞糞作了無害化處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均十 分明顯。
與此相似的還有「雞——魚、藕」模式:架上養雞,架下魚池,池中養魚、植藕;
「水禽——水產——水生飼料」模式:壩內水上養鵝鴨,水下養魚蝦,水中養浮萍,同時,壩上還可養豬雞;
還有「豬——沼——果(林、草、菜、漁)」等模式,都是非常好的立體養殖模式。
2、充分利用自然資源
家禽過了人工給溫期,就可以逐步將仔禽放養到果園、山林、草地或高稈作物地里,讓其自由採食野菜、草籽、昆蟲。這種放歸自然的飼養方式,好處甚多:
首先是減少了飼喂量,可以節省大量糧食;
其次是能有效清除大田害蟲和雜草,想創業成功就上農村創業網達到生物除害的功效,減少人們的勞動強度和大田的葯物性投入;
三是能增強家禽機體的抵抗力、激活免疫調節機制,家禽得病少,節約預防性用葯的資金投入;
四是能大幅度提高禽肉、禽蛋的品質,生產出特別受人歡迎的綠色產品。
有條件的地方,都可以利用灘塗、荒山等自然資源,建設生態養殖場所,以便生產出無污染、純天然或接近天然的綠色產品,同時還能從本質上提高動物的抗病能力,減少預防性葯物的投入。
3、積極使用活菌制劑
活菌制劑也叫微生態制劑,其中的有益菌在動物腸道內大量繁殖,使病原菌受到抑制而難以生存,產生一些多肽類抗菌物質和多種營養物質,如B族維生素、維生素K、類胡蘿卜素、氨基酸、促生長因子等,抑制或殺死病原菌,促進動物的生長發育。
更有積極意義的是,有益菌在腸道內還可產生多種消化酶,從而可以降低糞便中吲哚、硫化氫等有害氣體的濃度,使氨濃度降低70%以上,起到生物除臭的作用,對於改善養殖環境十分有利。
使用活菌制劑有「三好」優點,即:安全性好,穩定性好,經濟性好,可以徹底消除使用抗菌葯物帶來的副作用,是發展生態養殖的重要途徑。
⑵ 生態養殖模式有哪些
一、沼氣+養殖生態農業模式:
該生態農業模式是一項集能源、養殖、改廁、造肥為一體的生態農業模式,設計為地下沼氣池、地上養殖場和廁所三位一體,人畜糞便或作物秸稈作為發酵原料下的沼氣池,通過發酵所產沼氣用於做飯、照明和發電;沼液用於葉面施肥、浸種、喂豬,沼渣用作底肥、飼米和用於種蘑菇等。沼氣池採取砂石、水泥預制達到不漏水、不漏氣標准,一般容積為8--10立方米,進出料採取吊管,自進自排,並增加酸化池。由於加強了密封和保溫措施,因此克服了跑,漏氣現象,進出料自進自排,既衛生,又簡便安全。該模式具有產氣量高、性能好、便於操作、周年產氣、適應性強等特點,冬季也能邊疆使用。在整個物料循環中,為我們提供了能源、農產品和畜產品,解決了衛生改廁,省工省料等問題,促進了農村兩個文明的建設。
二、草地雞」養殖與保育生態農業技術模式:
1、選址:選擇環境良好,水源清潔的丘陵或山地果園、竹林和其他經濟林(成林或幼林均可)。
2、品種選擇:果園中種植牧草,並放養土雞。牧草品種為苜宿和黑麥草,土雞品種可根據當地養殖習慣而定。
3、雞養殖技術:(1)果園中建雞舍2棟,300平方米/棟,育雛舍1棟。雞舍主要用於雞休息和產蛋。育雛舍:選用保溫、乾燥、通風的空閑房間,打掃、消毒後鋪墊料,每平方米室內面積育雛不超過25隻,也可採用多層籠養。雞舍: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室內設棲架或鋪塑料網;(2)衛生與消毒。謝絕閑雜人員進入飼養區,尤其不能讓其他家禽進入,保持飼養區、和雞舍內乾燥。每周對雞群、墊料、牆壁清潔、消毒1~2次,免疫前後及當日不消毒。雛雞1日齡注射馬立克苗;5~7日齡用新城疫+傳支弱毒苗噴霧;12~14日齡、26~28日齡用法氏囊苗飲水。(3)雞養殖周期1年。每年4月份引進仔雞,仔雞舍養育雛35日齡,個體達到200克左右在果園中放養,8月份至9月份開始產蛋,12月份至次年元月份達到產蛋高峰期,次年4~5月份出售成雞,實行「輪牧放養」,放養為主,飼料為輔,早晚餵食,飼料為自產的玉米、碎米、穀子等糧食,個體達到1公斤左右出售;(4)幼林果園養殖密度為50~60隻/畝。
4、牧草種植技術:(1)土壤處理。對雜草較多的土地,春耕噴施生物化學除草劑,夏季播種,通過赤地中耕的辦法去除土層中的雜草幼苗。(2)初次播種前將根瘤菌和種子拌合,拌種適宜在陰暗、溫度較低條件下進行,拌好後立即播種。(3)播種:春播和秋播均可,不宜超過7月份。條播,行距35~40厘米,開溝深度15厘米左右,種子播量0.5~0.6公斤/畝,淺覆土1.1~1.5厘米。
5、果園種植三年左右可以掛果,五年可以實現豐產。
三、台州的六種生態養殖模式:
模式一:稻鴨共育
稻鴨共育不同於過去的稻田養鴨,而是以水田為基礎、種稻為中心、家鴨野養為特點的自然生態和人為干預相結合的復合生態系統。一般雛鴨圈養15至20天後放養在水田共育(共育期30至36天),水稻抽穗後結束共育,再經14至20天關養出欄,放養量每畝15隻左右。可免除稻田化學除草和滅螺,減少化肥、農葯和飼料用量,提高水稻產量、鴨子肉質和經濟效益。溫嶺市組織實施的稻鴨共育新技術研究與推廣,2002-2004年累計推廣面積20798畝,產值達2605萬元,總經濟效益1064萬元,新增純收益544萬元,即每畝比單一種稻凈增收入261元。該項技術已在全市范圍推廣,2006年推廣面積達4萬多畝。
模式二:五園養雞
生態放養是遵循動物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自然規律及雞的生活習性,在草地草山草坡、果園、竹園、林地、荒灘上放養。由於活動空間大、空氣清新、機體健康、抗病力強、成活率高,既降低了飼養成本,又增加了野味。養出的雞羽毛光亮、冠頭紅潤、肉色更黃、風味獨特、肉質鮮嫩、雞味濃。經生態放養的「仙居三黃雞」與「溫嶺草雞」被評為浙江省十大優質肉禽,浙江農業國際博覽會金獎。現溫嶺草雞產品已進入了上海200多家超市及小區直銷點,日銷量達4000多隻,售價比國內同類產品高出一倍。溫嶺綠牧畜禽有限公司在上海建立了屠宰加工點和專業配送中心,在上海108家大型超市設立了專櫃經營,深受上海市民的歡迎。
模式三:農飼結合
圍繞大面積的蔬菜基地下腳料、青玉米稈、瓜果藤蔓供應等供應當地的養奶牛、養羊和家禽生產,取得保護環境、資源綜合利用的效果,養畜成本大幅度下降。台州西蘭花種植面積達10萬畝,西蘭花可食部分為花莖和花蕾組成的花球,而葉、莖為不可食部分。西蘭花加工或採收後的葉與莖,因此成為了廢棄物。當地農民利用莖葉作為兔的青飼料發展長毛兔生產,並嘗試利用莖葉生產青貯料用於奶牛養殖,還利用莖、葉脫水生產葉粉。一方面變廢為寶,減少環境污染,滿足當地草食動物生產對青飼料的需要;另一方面進行西蘭花副產品產業開發,增加西蘭花種植的經濟效益。
模式四:農牧循環
溫嶺市佳鑫畜牧有限公司採用「零污染」乾式法養豬新技術,在欄舍內鋪上敷料,將豬的糞尿吸附混合,生物處理後進行二次發酵,並經工藝處理成生態有機肥,解決了豬場環境污染的問題。豬舍乾燥、無異味,豬場無污染排放,完全消除臭氣和病菌,創造花園式的「零污染」養殖環境。使豬生活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減少疾病發生,加快生長速度,縮短飼養期,從而使豬場既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又提高經濟效益,為畜禽養殖業如何解決污染開辟了一條切實可行的技術途徑。生產的「錦農牌」精製有機肥,廣泛施用於菜地、茶園、果園,售價達800元/噸。至今已生產成品有機肥5000噸、半成品有機肥3000噸,產值達550萬元。
模式五:種草養殖
冬季在晚稻收割以後種植黑麥草、紫雲英等牧草作物,作為養鵝、養豬、養兔的飼料。溫嶺市箬橫盛廣獺兔合作社,採用西瓜+黑麥草;或採用一年生牧草與一年生牧草輪作方式,4月下旬種苦賣菜或雜交狼尾草,9月中旬清茬後種多花黑麥草或冬牧70黑麥,翌年4月下旬清茬後再種苦賣菜或雜交狼尾草。如此反復,發展獺兔養殖業。2005年,該合作社飼養獺兔25萬只,銷售兔皮(肉)21萬張(只),銷售額1293萬元。示範帶動溫嶺13個鎮552戶農戶發展了獺兔產業,獺兔養殖戶戶均增收5620元。
模式六:草山牧業
利用自然草山飼養各種畜禽是傳統的利用方式,牛羊基本靠放牧為主。如天台放養的小狗牛,已達5000多頭,只在冬季趕下山關養。生產的牛肉肉質優,分割包裝後每公斤售價達50元。但利用草山養殖土雞是近幾年的創新,各地普遍利用自然草山放養土雞,利用了各種雜草、嫩枝葉,使土雞的放養空間更大。如天台山地放養土雞,利用草山養殖150天出欄,售價高達15元/斤。我市的三門、仙居兩縣,發展了波爾山羊雜交羊的養殖,取得較好效益。
⑶ 生態養殖的發展趨勢
如果和國家一起帶動就可以
⑷ 生態養殖現在的前景,和銷售怎麼樣
養殖排污量是很大的,現在國家也正在抓養殖排污,為的就是要讓農業生回產向循環經濟轉移答。而生態循環養殖也是我國農業今後發展的方向。至於銷售,這就不好說了,生態養殖的產品市場和價格都有的,而且市場非常大,就看你怎麼去切入和對接了,畢竟目前市場還是以飼料快速養殖為主,生態養殖的禽畜品質和價格高,養出來市場的認可需要一個過程。
⑸ 如何建立一個生態養殖場
幾點建議供你參考
1.不要盲目投資,應周全考慮,長遠考慮;
2.關鍵是場地,環境要適合,交通便利,利於防疫,不擾民,特別是養家禽;
3.注意生態循環利用,防止交叉傳染疫病,生態養殖廠應層層相連,層層利用,減少資源浪費,盡最大努力提高效益;
4.多參照成功實例學習,取其長處,用於自己,國內早一點的有盤錦市的西安生態養殖場
5.可以發展水/陸/空的立體空間養殖
⑹ 生態養殖業的發展趨勢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循環經濟成為了各大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畜禽養殖業發展與商業模式分析報告前瞻》綜合分析了畜禽養殖業中的生態養殖模式,我們認為畜禽養殖業中的生態養殖能夠較好的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且經濟效益相對較高,因此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
生態養殖是指根據不同養殖生物間的共生互補原理,利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系統,在一定的養殖空間和區域內通過相應的技術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環境中共同生長,實現保持生態平衡、提高養殖效益的一種養殖方式。
生態養殖以一種或少數的幾種畜禽養殖為中心,同時配置其他相關產業,如種植業、園藝花卉、肥料業或其他養殖業來實現無污染排放,把資源的循化利用與環境保護有機地結合了起來。
生態循環養殖系統內部以「食物鏈」的形式不斷地進行著物質循環與能量的流動和轉化,以保證系統內各個環節上生物群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的正常進行。系統內的各個環節緊密聯系,上游環節出現波動將會導致下游環節的難以控制,甚至是失去原來的平衡。
目前,典型的畜禽生態養殖模式可分為三大類,即初級模式、中級模式和高級模式。
其中初級模式主要是以養殖雞、豬等畜禽為核心,產生的糞便經過特殊微生物發酵後再用來養殖蠅蛆和蚯蚓,再把養殖好的蠅蛆和蚯蚓用來飼喂畜禽。飼養蠅蛆和蚯蚓的廢棄物用來種植糧食和蔬菜,這些蔬菜和糧食可以用來出售,也可以繼續用來飼養畜禽。
再中級模式中,畜禽養殖所排放的糞便用來養殖蠅蛆,養殖蠅蛆後的糞便飼養蚯蚓,養殖蚯蚓後的糞便種植糧食蔬菜,生產出的糧食和蔬菜可以繼續飼喂畜禽。蠅蛆和蚯蚓可以用來養魚和飼喂畜禽。微生物可以用來發酵糞便去除病原微生物和糞臭,也可以凈化畜禽舍和魚塘的環境和水質,還可以用來發酵由糞便轉化來的肥料。
而高級模式是在中級模式的基礎上加入了大規模養殖場、果園生產、桑園生產、養蠶、沼氣池發酵、特種水產養殖、農村生活垃圾以及人糞處理、綠色蔬菜生產等環節,更能高效地處理人畜糞便,並將發酵後的糞便多次利用,能生產出種類更多的副產品。
在單一畜禽養殖的情況下,可以根據上述生態養殖模式進行生態循環養殖,而在多種畜禽養殖的情況下,可以將上述不同畜禽的生態養殖模式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
⑺ 什麼是生態養殖
態養殖是運用生態學原理,保護水域生物多樣性與穩定性,合理利用多種資源,生產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以取得最佳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新型養殖方式。生態養殖是讓畜禽在自然生態環境中按照自身原有的生長發育規律自然地生長,其畜禽產品因品質高、口感好而備受消費者歡迎,產品供不應求。
⑻ 什麼是生態養殖
生態養殖方法 現代生態養殖是有別於農村一家一戶散養和集約化、回工廠化養殖的一種養答殖方式,是介於散養和集約化養殖之間的一種規模養殖方式,它既有散養的特點——畜禽產品品質高、口感好,也有集約化養殖的特點— 生態養殖—飼養量大、生長相對較快、經濟效益高。但如何搞好現代生態養殖,卻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與固定的模式。要想搞好生態養殖,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⑼ 生態養殖的方法
現代生態養殖是有別於農村一家一戶散養和集約化、工廠化養殖的一種養殖方式,是介於散養和集約化養殖之間的一種規模養殖方式,它既有散養的特點——畜禽產品品質高、口感好,也有集約化養殖的特點——飼養量大、生長相對較快、經濟效益高。但如何搞好現代生態養殖,卻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與固定的模式。要想搞好生態養殖,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生態養殖的畜禽大部分時間是處在散養自由活動狀態,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排出糞便,這些糞便如不能及時清理,則不可避免地會造成環境污染,也容易造成疫病傳播,進而影響飼養者的經濟效益和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應及時清理畜禽糞便,減少環境污染,保證環境衛生。
生態養殖的畜禽大部分時間是在舍外活動場地自由活動,相對於工廠化養殖方式更容易感染外界細菌病毒而發生疫病,因此,做好防疫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防疫應根據當地疫情情況制定正確的免疫程序,防止免疫失敗。
為避免因葯物殘留而降低畜禽產品品質,飼養者要盡量少用或不用抗生素預防疾病,可選用中草葯預防,有些中草葯農村隨處可見,如用馬齒莧、玉米芯碳等可防治拉稀,五點草可增強機免疫力。這樣不僅可提高畜禽產品質量,而且降低飼養成本。 活菌制劑也叫微生態制劑,其中的有益菌在動物腸道內大量繁殖,使病原菌受到抑制而難以生存,產生一些多肽類抗菌物質和多種營養物質,如B族維生素、維生素K、類胡蘿卜素、氨基酸、促生長因子等,抑制或殺死病原菌,促進動物的生長發育。更有積極意義的是,有益菌在腸道內還可產生多種消化酶,從而可以降低糞便中吲哚、硫化氫等有害氣體的濃度,使氨濃度降低70%以上,起到生物除臭的作用,對於改善養殖環境十分有利。使用活菌制劑有「三好」優點,即:安全性好,穩定性好,經濟性好,可以徹底消除使用抗菌葯物帶來的副作用,是發展生態養殖的重要途徑。
研究製成的動物微生態制劑,主要包括益生菌原液、益生元、合生元三類,可供選用的制劑主要有霹力牧25、第四代益生素、牛羊康肽、保禽肽、豬康肽、禽瘟康、EM、益生素、促菌生、調痢生、制菌靈、止痢靈、抗痢靈、抗痢寶、乳酶生等,可廣泛用於畜禽養殖。
⑽ 為什麼說做生態養殖很賺錢
生態養殖在發達國家幾乎上已經全部普及,由於中國養殖以農村散養戶為主,不但養殖技術陳舊,對新管理技術的接受能力有限,而且養殖小布局不合理,大布局更不合理,特別是區域衛生防疫基本處於一個空白。養殖戶跟風現象比較嚴重,養殖密度大、區域養殖距離近,糞便、病死禽喂狗或者銷售,造成中國現在大的疫情基本1~2年就可以席捲全國,嚴重影響到廣大養殖戶的養殖效益。
未來10年,我國養殖業將實現重大戰略轉型,在農業中率先實現現代化,成為保障食物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成為促進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的基礎性產業。
據《2017-2022年中國養殖業發展前景預測與商業模式分析報告》顯示,最近幾年,我國特種養殖業發展迅速,規模不斷壯大,在很多地方已經成為當地農民發家致富的首選。生態養殖未來還是很有潛力的,屬於一個趨勢!